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素有“液态肉”之美称的猪血,是一种良好的动物蛋日资源。据测定,每100g猪血中含蛋日质19g,含有的氨基酸达18种之多,比猪肉、鸡蛋的蛋白质含量还要高。此外,猪血中含有Na、Ca、P、Fe等多种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2.
3.
4.
采用新技术开发猪血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市食品研究所科技人员经过2年攻关,成功采用生物工程先进技术,从猪血中开发出水解血浆蛋白、水解球蛋白、血红素,在加工技术、收得率、降低生产成本、利于环境保护等方面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 目前我国猪血开发产品比较单调,生产技术主要采用酸、碱水解的工艺,产品水解率较低,氨基酸不平衡,产品中有机溶剂残留,废液污染环境。针对这些问题,采用生物酶技术、结晶技 相似文献
5.
由于畜禽生产持续上升,蛋白饲料普遍不能满足畜禽生产发展的需要,每年需进口鱼粉50万吨,耗汇近2亿美元。其实我国蛋白饲料资源并不缺乏,如畜血、饼糟、肉骨、蛋壳、糟渣、废液等蛋白饲料相当丰富。仅畜血一项,如能全部开发利用就大有可为。我国年宰商品猪近1亿头,约有鲜血20万 相似文献
6.
7.
8.
猪血提取血红素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红素(H6sO2)为棕红色粉末或鳞片状结晶,在反射光线下呈蓝色,溶于约7份水,缓溶于甘油,微溶于碳酸盐溶液,易溶于氨水及有机碱,是生化制剂。在医学上,血红素是制备抗癌药物的主要原料,在食品工业中作为色素使用。传统的提取方法要消耗大量化工原料,需要加热和电动搅拌,成本高。本法是用酮、盐酸直接水解猪血中的红血球,通过碱化提取血红素,化工原料消耗少,不用电,不加热,血红素损失少,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9.
10.
猪血的综合利用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猪血是现代肉类工业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达到全血总量的18%左右,因此又具有"液态肉"之称。本文对猪血在食品、肥料和动物饲料领域的综合利用以及开发情况进行了探讨,从而使猪血整个变废为宝,并解决了因猪血废弃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将自制的烟酸处理血粉应用于猪肉香肠制作.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烟酸处理血粉添加量、VE 添加量以及煮制温度与时间对色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猪肉香肠感官品质为考察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加工工艺条件.单因素试验表明烟酸处理血粉添加量、煮制温度均对肉肠制品色泽影响很大,而 VE 添加量与煮制时间对肉肠制品色泽影响较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肉肠制品品质影响顺序依次是烟酸处理血粉添加量、煮制温度、VE 添加量、煮制时间.烟酸处理血粉添加量0.4%,VE 添加量0.25%,煮制温度90℃,煮制时间50min,产品感官评分最高达9.33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猪血多肽缓解疲劳的作用.方法:将20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分为1个对照组和3个实验组,对照组灌胃蒸馏水,实验组分别灌胃0.83、1.70、3.33g/kg猪血多肽,连续灌胃30d后,记录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和常压耐缺氧时间,检测样品对小鼠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b)、肝糖原、肌糖原、尿素氮(BUN)、血乳... 相似文献
14.
16.
以猪血和亚硝酸钠合成的亚硝基血红蛋白亚基色素为对象,通过光谱扫描、菌落总数测定和肉制品发色试验,研究色素在不同保存状态下的稳定性,以确定其保质期限。另外通过色差计测定该色素所制肉制品在贮藏期内的颜色变化,来判断色素发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9℃冷冻条件下和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手段保存亚硝基血红蛋白亚基色素较为理想,保质期为6个月之久。而在肉制品贮藏期内,其色泽同样保持稳定,证实该色素添加到灌肠肉制品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