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LB4000型间歇式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除尘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问题进行分析,并在对故障发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故障处理方案及措施。经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故障处理方案及措施能有效地保证除尘装置燃烧系统燃烧的稳定性,保持干燥加热系统及拌和楼的微负压,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尾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2.
沥青混合料自动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沥青混合料组成成分进行自动检测与分析为研究目的,运用数字图像处理理论与相关技术对沥青混合料组成成分检测进行系统研究,建立一套可行的识别沥青混合料组成特性的智能检测系统,给出系统软件总体结构设计和主要处理流程框图,并对各模块进行编程调试与脱离环境运行,同时还对该系统的处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给出了适合系统检测研究的模式识别处理方法。采用Delphi编程语言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实现,并对采用该系统检测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为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评价、提高其性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
随着中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得到了广泛使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质量标;隹不断提高,施工工艺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其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也在不断地探索、总结和提高。在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通过对摊铺机工作系统的改造、调试,可以克服铺筑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设计了以Sasobit为温拌剂的粗粒式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室内试验,探究了不同温度、不同添加剂掺量条件下混合料的力学性能,对比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变化特征,研究温拌添加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据此开展了现场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温拌添加剂能够有效降低工作温度至120℃,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降低沥青路面的流动性,提高了沥青路面的抗拉强度;粗粒式温拌沥青混合料Sasobit温拌剂的最佳添加量,为沥青总质量的2.0%。现场工业试验验证了室内研究结果的合理性,相关结论可为类似路面工程沥青混合料温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沥青混合料转运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工作原理及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螺旋搅料器搅拌输送沥青混合料的运动特性,并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螺旋的螺距S、半径r对改善沥青混合料离析程度的影响,揭示了评价搅拌输送效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离析系数及其随螺旋分料器结构参数、运动参数变化的依存关系,得出了螺距及螺旋半径之间的最佳关系,为沥青混合料转运车的设计开发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气-液-固多相复合的材料,是不连续的离散介质,因此从介质离散角度出发的离散单元法(DEM)比从材料连续角度出发的有限元法能更加精确地模拟沥青混合料的特性。根据胶浆理论,把沥青混合料看作是级配粗集料和沥青砂浆的复合体,对该复合体中集料与集料之间、粗集料内部、集料与沥青砂浆之间、沥青砂浆内部的微观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9.
基于动态间接拉伸模式对沥青混合料的动态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BURGERS模型对动态间接拉伸应变进行了非线性数据拟合,分析了复模量随荷载作用平均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复模量随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
<正>在修建高速公路、市政工程等项目的沥青混合料摊铺过程中,产生的离析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骨料的离析,二是温度的离析。骨料离析,特别是粗骨料混合料离析很容易观察;温度离析则很难直接观察到,其影响更是不容易发现。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目前深孔测试技术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深孔综合参数测量装置,给出了测试方法,并基于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测试数学模型。与现有测量系统比较,该装置可以实现精密仪器中深孔、盲孔的任意截面直径和直线度等孔径参数的测量。 相似文献
13.
14.
15.
设备描述技术使组态软件可以有机地集成现场设备,较好地解决了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的互操作问题,并可方便地实现远程配置和诊断设备。首先介绍了EDD产生的背景和它的基本原理,然后深入地分析了现有设备描述技术,最后针对其不足提出了本文作者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轮胎材料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过热会导致轮胎材料性能严重下降,致使轮胎迅速损坏,因此,应当对轮胎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在线检测,以控制轮胎的生热,保证轮胎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通过开展汽车轮胎温度在线检测装置的研究,完成了相应的理论分析和技术设计工作,采用多个DS1820数字温度传感器构成检测阵列,实现了轮胎实时温度变化情况的在线检测,达到数据测量准、信息传送稳、信号偏差小、漏检误检少的设计要求。整个装置具有结构布置小型化、测试元件阵列化、性能检测在线化、隐患预警实时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现场总线的互操作性问题,以Ethercat总线为代表,探讨了如何采用XML设备描述技术,对来自不同制造厂商的现场设备实现互联和互操作,并以同济大学和沈阳机床联合开发的基于Ethercat总线的飞阳系列伺服驱动器为例,具体研究和分析该设备的设备描述文档,以及该文档在现场设备组态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三针法"螺纹测量原理,研究了内螺纹主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设计了可测量普通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等内螺纹的中径、牙型角和螺距的测量装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