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原理及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小明 《阀门》1998,(3):1-3
论述了偏心抛物线形密封面取代球形密封面的动作原理及结构特性。分析了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技术特性和使用性能,给出了双偏心密封结构与三偏心密封结构的形线转换方程。  相似文献   

2.
应用ansys软件对通径DN300、工作压力PN3.5MPa的三偏心金属蝶阀反向承压密封面接触问题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得到反向承压密封时有无预压紧了的条件下蝶阀的应力应变图,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得到了三偏心金属蝶阀必须通过对阀轴理论装配位置偏移给蝶板预加合适的压紧力,才能够实现反向承压密封。研究对"双向零泄漏"三偏心蝶阀的结构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阀体密封面可调堆焊转胎的结构特点及用途。  相似文献   

4.
阀门类设备如三偏心蝶阀起着调节流量等作用,在煤制天然气行业广泛应用,因此对阀门设备的研究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在蝶阀的蝶板关闭或开启瞬间情况下,对蝶板密封面进行力学分析,利用椭圆微分方程和数值计算方法,在考虑蝶板厚度的情况下,推导出三偏心蝶板密封面的摩擦力矩的计算公式,并分析其与三偏心蝶阀三个偏心值之间的关系,对蝶阀驱动力矩的选取和结构的优化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液氢用低温三偏心蝶阀较难现实反向密封的问题,对三偏心蝶阀在实现反向密封过程中出现的泄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三偏心蝶阀密封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三偏心蝶阀反向密封时蝶板的变形。结果表明:在流体反向流动时,解决蝶阀密封副的密封比压,是解决液氢用低温蝶阀反向密封的关键;三偏心蝶阀密封副的密封比压与其过盈配合设计相关;三偏心蝶阀密封圈的密封面边线是形成接触密封的关键位置,将过渡区的面密封改为线密封,有利于降低三偏心蝶阀在关闭时密封圈对阀座的磨损程度,为确保蝶阀形成有效的反向密封,蝶阀关闭时须在密封面上形成连续的密封比压;通过对蝶板和阀座结构采取加大密封部件的刚度和提高密封副的结合程度等优化设计措施,可实现三偏心蝶阀的反向承压密封的功能。选取Class150 NPS42三偏心蝶阀,使用氦气测试其在液氮(-196℃)环境下的反向密封性能,通过试验验证,低温蝶阀在设计压差内的泄漏量不能超过4 L/min,满足并优于标准允许的泄漏值,研究结果可为液氢用低温三偏心蝶阀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结合三偏心蝶阀密封面的启闭性能角,建立等角度刨切计算模型,分析三偏心蝶阀蝶板运动干涉,以C#高级语言为工具,开发了三偏心蝶阀密封面干涉的设计软件,经过干涉分析软件的计算,得到三偏心蝶阀密封面的干涉情况,为设计人员提供准确、快捷的一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液氢用低温三偏心蝶阀较难现实反向密封的问题,对三偏心蝶阀在实现反向密封过程中出现的泄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三偏心蝶阀密封的影响因素,研究了三偏心蝶阀反向密封时蝶板的变形。结果表明:在流体反向流动时,解决蝶阀密封副的密封比压,是解决液氢用低温蝶阀反向密封的关键;三偏心蝶阀密封副的密封比压与其过盈配合设计相关;三偏心蝶阀密封圈的密封面边线是形成接触密封的关键位置,将过渡区的面密封改为线密封,有利于降低三偏心蝶阀在关闭时密封圈对阀座的磨损程度,为确保蝶阀形成有效的反向密封,蝶阀关闭时须在密封面上形成连续的密封比压;通过对蝶板和阀座结构采取加大密封部件的刚度和提高密封副的结合程度等优化设计措施,可实现三偏心蝶阀的反向承压密封的功能。选取Class150 NPS42三偏心蝶阀,使用氦气测试其在液氮(-196℃)环境下的反向密封性能,通过试验验证,低温蝶阀在设计压差内的泄漏量不能超过4 L/min,满足并优于标准允许的泄漏值,研究结果可为液氢用低温三偏心蝶阀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倪平  杨建宁 《阀门》2006,(5):1-4
运用AutoCAD对金属硬密封蝶阀密封挤压过程产生的干涉体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为修正、验证和确定蝶阀的三偏心参数提供设计依据。分析了双偏心球面密封副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9.
《阀门》2016,(1)
介绍了单轴及双轴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模拟分析了单轴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强度,并与双轴结构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强度进行对比,给出了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的单轴结构满足与双轴相同应力强度的设计过程及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0.
李晓明  金智政 《阀门》2012,(4):39-42
分析了影响三偏心双向金属密封蝶阀反向密封的主要因素,介绍了其结构的优化改进,阐述了改进后三偏心双向金属密封蝶阀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三偏心蝶阀依靠蝶板和阀座密封面的充分面接触实现零泄漏的密封效果,而密封面的加工制造精度对密封性能有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密封面测量主要依赖离线测量的方式,存在着测量基准不统一、二次装夹造成的测量误差等问题。 本文 提出了密封面精密在位测量技术以及原始点云数据处理方法。 针对被测密封面,提出波谷-聚类算法和考虑约束条件的法矢- 曲面拟合算法,得出密封面的关键参数和加工误差。 该算法较最小二乘法等算法在相对求解精度上提高了 60% 以上。 现场在 位测量的三偏心蝶阀密封面锥角与三坐标仪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仅为 0. 43% ,满足测量相对误差±0. 5% 的要求,密封面在位测 量技术的测量精度得到了有效验证,为今后高端阀门的精密测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郭建林 《阀门》2006,(6):16-17,20
通过对三偏心蝶阀密封零部件加工工艺的改进,提高了阀门的密封性能,实现了三偏心蝶阀双向零泄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三偏心硬密封蝶阀结构分析,利用数控加工手段结合传统工艺,解决了小口径三偏心硬密封蝶阀密封圈的加工,保证了加工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双偏心超低温金属-非金属密封副蝶阀在低温下的应力状态,阀座密封宽度对密封副的结构应力和密封性能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密封宽度的增大,密封副所受接触应力增大,有助于提高其密封性能,但随之也带来了摩擦应力的增大,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在密封副设计时,应综合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来优化结构参数。  相似文献   

15.
基于现有三偏心蝶阀多层次密封圈的不足以及全金属密封圈密封性能差、研究少的现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状态下密封圈的密封压力分布情况,得到了三偏心蝶阀密封性能与密封压力影响因素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关设计建议。分析结果表明,三偏心蝶阀密封压力分布不均匀,阀轴附近存在低密封压力过渡区。合理设计密封圈,可改善密封压力分布情况和增大过渡区密封压力值,提高三偏心蝶阀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从双偏心蝶阀金属硬密封副的干涉分析和自锁条件等出发,探讨该类密封副锥角和宽度的设计,为此类蝶阀设计和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韩孝义 《阀门》2003,(5):16-17
阐述了三偏心金属密封蝶阀密封面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金属硬密封蝶阀的双向密封问题,基于液压元件设计中的油缸活塞原理,设计了一种在动水作用下带移动密封不锈钢圈的新型金属硬密封蝶阀。对基本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采用双偏心结构的设计;对正向承压比压、反向承压比压、金属密封圈的移动距离进行了计算,有效地解决了双偏心金属硬密封蝶阀的反向承压问题;对密封副材料选择进行了分析,有效地保证了密封效果和比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