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针对二氧化碳驱过程中产出的大量富含二氧化碳的伴生气回收利用的问题,开展了产出气直接压缩回注对驱油效果影响的研究,并分析其影响机制。以胜利油区正理庄油田高89块二氧化碳驱为例,采用经典的长细管法,测定该油田地层原油与二氧化碳的最小混相压力,在此基础上,利用长岩心物理模拟手段,测试了纯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驱油效率和矿场不同阶段产出气的驱油效率。结果表明:当产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72.59%时,其驱油效率可达76.9%,基本达到纯二氧化碳混相驱的效果。同时,根据对不同阶段产出气的组分分析结果,探讨其组分特点对驱油效率的内在影响机制,研究认为,二氧化碳驱油藏产出气无需提纯而直接回注是可行的,为二氧化碳驱中后期大量产出气的处理提供了新的、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火驱是稠油油藏重要增产措施之一。火驱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准确分析火驱产出气体的组分能为火驱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本文利用气相色谱仪对火驱产出气组分分析的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优化实验条件及完善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有效、准确的火驱产出气体组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的载气为氩气,柱温80℃,填充柱流量8ml/min,毛细管柱流量3ml/min。利用建立的分析方法可以测定出火驱产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氮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6种气体组分的含量,其准确度能够满足现场要求,并成功应用于火驱现场。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应用》2017,(1):84-88
针对中原油田CO_2驱产出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含量及产气量波动范围大,产出的气难以直接燃烧、排放和管道输送需要进一步处理,而常规的工业脱碳方法不适用,研究了水合物分离及回注一体化方法。根据CH_4和CO_2生成水合物的条件存在显著差异进行分离,分离出的CH_4和N_2分离作为油田燃气,生成的水合物浆液可以直接回注地层,具有CO_2泡沫驱和表面活性剂驱的作用,能够提高采收率。结果表明该方法有适用范围广、回收率高、流程短、能耗低等优点,适合于中原油田CO_2驱产出气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应用》2017,(7):75-78
针对濮城油田二氧化碳驱产出液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而难以处理的技术难题,提出变中和为脱除的负压脱碳技术,并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和现场中试试验,分别得到p H值达到5.5的最佳工艺参数。腐蚀性评价试验表明,当处理量不高于40 m3/h时,腐蚀速率可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层条件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天然或人工裂缝发育及CO2本身存在的不利流度比等因素,造成CO2气窜严重,采收率低。为了降低气体流度、改善CO2驱替效果,YC油田根据CO2性质提供了一种线性嵌段共聚物稠化剂。通过室内模拟YC油田区块,对稠化剂/CO2体系进行了剪切流变性、高温高压流变性静态评价;再结合二维岩心、三维三轴模型驱油实验,动态评价了稠化剂/CO2体系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稠化剂与CO2形成的体系在40数8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可增大CO2黏度(0.014 mPa·s)约20倍。温度对稠化剂/CO2体系黏度的影响较小。随剪切速率增加,稠化剂/CO2体系黏度减小;随着压力的增加,稠化剂/CO2体系的黏度逐渐增大。在模拟地层条件下,稠化剂/CO2体系具有良好的降低CO2流度和改善气驱效果的作用。对于非...  相似文献   

6.
油田CO_2驱采出气中CO_2回收利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而且可以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合理回收利用CO_2驱采出气资源将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文对CO_2驱采出气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当前CO_2驱采出气四种分离提纯工艺,包括化学吸收法、变压吸附法、膜分离法、低温精馏法等,并对各工艺的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综合对比,得出低温精馏+膜法适用于CO_2体积分数高于70%的中等规模CO_2驱采出气的收集;低温精馏+化学吸收法适用于CO_2含量较高的大规模CO_2驱采出气的收集;膜法+化学吸收法适用于CO_2体积分数高于60%时不含水的CO_2驱采出气的收集。  相似文献   

7.
腰英台油田开展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先导试验,需要采取有效的二氧化碳腐蚀防护措施。加注缓蚀剂是解决二氧化碳腐蚀的有效方法之一。室内采用挂片失重法,并模拟试验区的工况条件,对20种缓蚀剂样品进行了缓蚀试验评价,筛选出HS-20高效缓蚀剂样品;同时应用EDS能谱分析方法初步揭示了其腐蚀产物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当HS-20缓蚀剂质量浓度为50mg/L,温度90℃,其缓蚀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胜坨油田一区沙二段1-3单元注聚扩大区提液效果差的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聚合物驱合理提液时机和提液幅度,同时结合扩大区的地质及开发状况分析。制定了合理提液原则。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驱提液的最佳时机为整体见效后;最佳提液幅度为10%-20%;提液应以非主流线方向的油井以及剩余储量丰度高的井区为主。应用以上原则采取提液措施后,提液井产液量由530t/d增至I656t/d。产油量由53t/d增至169t/d。含水率下降了0.2%。  相似文献   

9.
广适水驱特征曲线适用范围广,预测精度高,但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确定q值,将广适水驱特征曲线和产液结构调整方法应用于海相砂岩油田,提出了根据累产水和含水率拟合曲线、参考其他水驱曲线计算结果和根据技术采收率计算结果确定q值的3种方法。将理论计算方案用于确定海上高含水油田合理提液幅度和合理生产压差,取得较好效果。应用结果表明,产液结构调整方法成本低、收益高,为海上类似油田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锋  杨永超 《海洋石油》2009,29(4):56-60
根据沙一油藏的物性特点,开展了CO2驱研究,室内进行了地层原油相态、压力组分、注CO2压力等实验。为了确定合理的开采方式,进行了连续注CO2、水气交替注入等实验研究。室内实验表明,在沙一油藏进行CO2驱是可行的。在室内模拟和CO2驱替实验的基础上,在现场开展了矿场试验。通过在濮1-1井进行试验,井组取得了好的效果,日增油8.5 t,累积增油1 150 t。这为下步濮城油田高含水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回收利用炼油企业存在的大量低温余热,以某企业一常压蒸馏装置的低温余热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表格法确定夹点进行换热网络的设计,针对换热过程出现的相变化区间,在问题表格法中对冷物流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进行处理,对热物流采取降低温度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ΔTmin为15℃,由问题表格法确定夹点在热物流温度为115℃,冷物流温度为100℃处,此时该换热网络所需的最小公用工程加热负荷为57.87 MW,所需的最小公用工程冷却负荷38.09 MW。根据夹点技术的设计原则和物流匹配准则,可得到最终的综合换热网络。  相似文献   

12.
机理研究和国外矿场实践表明,C02驱油可以大幅度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在腰英台油田进行7注30采的CO2驱油试验,注气1a后,16口油井不同程度见气。针对试验区低孔、特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的地质特征,结合油井见气前、CO2前缘突破到井口、气量稳定与上升、接近气窜前后和严重气窜等阶段的生产动态特征,系统分析了CO2驱油井的见气规律。研究认为裂缝发育方向上的油井优先见气,快速气窜;沉积微相是控制C02平面运移方向与速度的主要因素;同一沉积微相上,储层物性好的高渗带是C02黏性指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紧密跟踪动态,建立腰英台地区油井的气窜标准,剖析了不同见气阶段生产特征的内在原因,给出气窜井与气窜井组的监测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油藏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地质及开发特点,在PVT实验和相态拟合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天然气驱开发方式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天然气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气水交替驱是最佳的开发方式,并且水驱后气水交替驱的效果比投产初期就采用气水交替驱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CO2混相驱油可实现提高未动用储量,特别是低渗储量的有效动用率以及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而液态CO2的注入驱替过程存在相当距离上的液液驱替。在评价注液态CO2驱替过程的储量动用程度和开发效果中,理清注入井和生产井的层位对应关系以及混相驱效应是开发生产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在注液态CO2驱替过程中的混相驱机理基础上,基于液液驱替条件下的渗流理论,提出了注采井分层产量预测计算方法。通过某油田试验区块中的注入剖面和产液剖面,表明该方法可一定程度上分析注采井间动态对应关系,从而为优化注采参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HH油田为典型的低孔特低渗油藏,部分地层伴有裂缝发育,现面临衰竭式开采后注水开采压力高的难题。通过基质单管岩心驱替实验,探究目标地层进行注气开发的可能性,明确何种注入气体及驱替方式具有较好提高采收率效果。通过基质+裂缝双管并联岩心驱替实验,确定目标地层中微裂缝对提高采收率效果影响。结果表明,CO2较减氧空气是更好的注入气体,CO2/水交替驱替是提高采收率优秀的驱替方式;裂缝的存在会严重影响采收率,裂缝+基质双管并联岩心CO2/水交替驱采收率较单管基质岩心降低27.09%。建议选择CO2为注入气体,对基质储层或采取改善非均质性措施的裂缝区域采用CO2/水交替开发,对裂缝性低渗油藏注气开采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藏水驱转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物理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镇泾油田低渗透油藏原油采收率,利用室内驱油物理模拟技术,开展了水驱转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探讨了空气泡沫驱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模拟地层条件下,初始水驱阶段的平均采收率为29.06%,水驱转空气泡沫驱后,采收率得到明显提高,增量均在10%以上;再次水驱后,最终采收率平均可达到45.42%。随着空气泡沫注入速度的增加,采收率呈上升趋势,但增幅逐渐减小。注入速度越大,气体突破时间越早,不过实验过程中并未发生明显的因气窜而导致采收率降低的现象;在相同条件下,空气泡沫注入总量为1倍孔隙体积时的采收率比0.6倍孔隙体积时的高5%。研究认为,通过交替注入起泡剂溶液与空气实现空气泡沫驱对于注水开发的低渗透油藏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容易发生气窜。针对目前尚无定量的气窜识别标准,以及现有的气窜通道体积计算方法实用性较差等问题,通过分析产出气中CO2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将气窜类型划分为明显气窜和微弱气窜两大类,明确了见气时间确定方法,建立了气窜识别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物质守恒原理分别计算注入端和产出端的气窜通道体积,并借助气窜通道体积交会图实现对气窜通道体积的校正,从而消除单井产液比例系数或井网形状因子对气窜通道体积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实际气窜单井的分析和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实现了对气窜类型和气窜程度的定性评价,另一方面实现了对气窜通道体积和气窜通道横截面积的定量计算,为后期合理设计封堵措施和堵剂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华北油田雁9断块储层温度高、渗透率低、注水压力高的特点,常规聚合物凝胶调驱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需在降低可动凝胶调驱剂溶液注入黏度和增加凝胶热稳定性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室内试验优选了两性离子聚合物降低凝胶调驱剂溶液的注入黏度,利用水溶性酚醛树脂交联剂JY-1,并添加热稳定剂WY有效提高交联形成凝胶的热稳定性。经室内90 d高温考察,凝胶性能稳定。现场试验表明,在接近正常日注水量的注入速度条件下,顺利完成施工,对应油井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针对聚合物驱后油井采出液中含有的聚合物导致联合站脱水和污水处理困难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各油田聚驱采出液脱水破乳剂的现状,依据原油乳状液凝胶的结构裂降和结构恢复行为对其触变性影响的原理,采用多乙烯多胺、松香胺、有机醛、胺、苯酚等的反应物为起始剂的聚醚类破乳剂按一定比例复配后,再引入微量的烷基酰胺丙基甜菜碱、氯化亚铁、维生素C、氟碳表面活性剂FN-3,得到聚驱原油采出液脱水低温破乳剂,利用电中和机理,实现了聚驱原油采出液低温破乳脱水。现场药剂质量浓度在50~70mg/L、脱水温度40~43℃的条件下,原油脱水后含水率小于0.2%,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50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