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莱钢3^#750m^3高炉由于开炉准备工作充分,选择合适的开炉料和送风参数,送风后尽快降硅,高炉开炉5天时间即达产,其间无悬料、坐料,当月利用系数达到2.14t/m^3.d。  相似文献   

2.
高炉利用系数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项钟庸  汤清华 《炼铁》2006,25(4):6-9
根据近年来我国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的统计数据,对各级高炉利用系数的确定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1000m^3级高炉的设计年平均利用系数为2.00~2.40;2000m^3级高炉的设计年平均利用系数为2.00~2.35;3000m^3级高炉设计年平均利用系数上限为2.30。各级高炉都应在降低燃料比的基础上来提高利用系数,这样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杨福隆 《山东冶金》2005,27(1):50-51
济钢第一炼铁厂结合高炉生产工艺特点和实际,以寻求和消除生产环节中的瓶颈为切入点,实施“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战略,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实现了安全稳定清洁高产。1^#1750m^3高炉高炉利用系数平均达到了2.653t/m^3.d;350m^3高炉利用系数达到了4.0t/m^3以上。  相似文献   

4.
莱钢2^#750m^3高炉扩容大修改造,方案制定合理,开炉三天利用系数达到2.4,实现了快速开炉快速达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段宇炬 《炼铁》2006,25(6):27-29
对天钢2000m^3高炉冶炼工艺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天钢2000m^3高炉经历了长达1年的慢风低强度冶炼过程,通过对生产制度的调整保证了炉况的稳定。随着高炉外围条件的改善,通过对生产制度的调整,天钢2000m^3高炉冶炼全面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6.
济钢第二炼铁厂400烧结机投产后,主要向3200 m^3高炉提供烧结矿,富余的烧结矿供给2、3号1750 m^3高炉,由于400 m^2烧结机工程比3200 m^3高炉投产时间早,为采用最佳的高炉生产模式组织生产,需要对400 m^2烧结机向2、3号1750 m^3高炉的供料系统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7.
刘行波 《炼铁》2006,25(4):27-27
由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武钢7号高炉(3200m^3)于2006年6月28日上午点火开炉,6月29日09:38就迎来第一炉铁水,7月2日顺利达产,当日产铁6412.8t,高炉利用系数超过2.0。高炉开炉仅4天就全面达产,创造国内大型高炉达产最快水平。  相似文献   

8.
邯钢2000m^3高炉是从德国引进的二手设备,从1700m^3改造扩容为2000m^3。通过高炉操作技术进步和创新,克服了设备的缺陷,高炉保持长期稳定、顺行,高炉产量不断提高,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型高炉先进水平,利用系数长期保持在2.45以上。  相似文献   

9.
王丽琴  李铮 《包钢科技》2000,26(4):64-66,86
包钢3号高炉扩容改造工程是包钢实现双600万t的关键性工程之一。本工程炉由原1800m^3扩至2200m^3。该工程从1994年4月1日休风到6月1日点火投产,仅用60天的时间就建成了这座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长寿、低耗、高产的高炉,运行21天后即投产。利用系数达到1.8,最高达到2.05,创下了包钢高炉建设史上的奇迹,为今后的大型高炉扩容改造工程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罗登武  王子金  刘元意 《炼铁》2005,24(3):9-11
莱钢1880m^3高炉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软水密闭循环冷却、陶瓷杯、铜冷却壁及卡鲁金热风炉等先进技术。通过优化配料和操作,高炉开炉后稳定顺行,顺利实现了“高炉开炉顺利,快速达产,连续高效”的目标,高炉开炉14天利用系数达2.05。  相似文献   

11.
新钢公司7号高炉在复杂的作业环境条件下从600m^3扩容改造为1200m^3,并成功地应用了高炉整体推移技术,工期比正常情况下的缩短50天,企业增效6 000多万元.为相同条件下的高炉大修找到了一条解决生产与大修工期相矛盾的新途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2.
谢虹 《山东冶金》2007,29(2):61-62
水钢1350m^3高炉煤气清洗系统采用环缝洗涤工艺,该工艺具有洗涤水耗量低、设备维护工作量小、设备占地面积省等特点,投产净煤气含尘量小于5mg/m^3,机械水含量小于7g/m^3。据现场调试经验,建议对环缝洗涤器增加窥视镜或检测设备,以确定注油量。  相似文献   

13.
莱钢3#3200m3高炉采取合理的上下部调剂、优化炉料结构、稳定合理的操作炉型等措施,生产指标不断优化,2011年9月份月利用系数达2.52t(/m.3d),全月有12d日产量在8200t以上,高炉连续稳产高产,实现了强化冶炼。  相似文献   

14.
喷雾除尘技术在宝钢BSSF渣处理装置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茵  李永谦  肖永力 《宝钢技术》2009,(3):21-23,46
对宝钢BSSF钢渣处理装置排放尾气所挟带的粉尘进行了粒径分析,结合并应用湿法除尘机理实施了喷雾除尘净化方案。试验表明:常规喷嘴雾化除尘方案在液气比为0.79L/m^3时除尘效率波动较大,平均值仅能达到69%;当在烟囱内增设三道高效气雾两相流喷枪后,在液气比为0.84L/m^3时,除尘效率提高到94%,尾气中粉尘浓度低于40mg/m^3(千),达到了国家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周文胜 《冶金丛刊》2011,(5):37-39,50
八钢为提高炼铁新区2500m3高炉的利用系数,解决铁产量不足制约炼钢生产的问题,自2010年2月开始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提高铁产量攻关。从原燃料供应、设备管理、高炉操作、过程控制及岗位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工作,使高炉铁产量得到快速提升,大型高炉利用系数在短期内达到2.0t/(m3.d)的设计能力并突破2.2t/(m3.d),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对邯钢2000m^3高炉炉体整体水平推移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过技术创新,并充分吸取国内外类似高炉推移案例的优点,采用滑动摩擦推移方法,使重量5206t、高度33.100m的高炉炉体,整体水平推移37.400m后准确就位,并使整个工期提前11.5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太钢在实验研究国内常见的几种进口矿粉烧结特性的基础上,根据自有资源和生产条件,应用互补性原理优化了配矿,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实施选择合理成分、调整工艺技术参数等系列有效措施,使450 m2烧结机所产烧结矿质量满足了4350 m3高炉的生产要求,并为其快速达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8.
应用炉口微差压技术,将RD阀的开度与吹炼规律结合起来,减少了外溢烟气量和吸人空气量,增加了回收时间。提高了所回收转炉煤气的质量。回收煤气φ(CO)达65%以上,最高达85%,实现了自动回收转炉煤气;制订了50000m^3转炉煤气柜验收标准;结合转炉煤气的特性,分析研究其组成成分及热值,开发了用户。标准状况下煤气回收量达到吨钢96m^3,最高为102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