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某产品的球头拉杆预紧力测量传感器作了强度分析,着重介绍了在球头拉杆上应用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的应变计安装技术、全桥电测技术、多种补偿技术等,以及测试和标定补偿结果。该技术提高了预紧力测量传感器的稳定性和预紧力测量精度,减小了温度影响,并获得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物体微小位移方向难以判别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容栅传感器的二维微小位移测量方法以及平面内任意方向位移二元参数模型,并设计了容栅传感器和微小位移双通道测试系统。利用带有两个千分尺的模拟测试台,模拟物体在平面内微小位移(毫米级)进行测量,测试系统两个通道输出与微小位移变化对应的差分电压,通过分析两个通道的差分输出电压即可得到微小位移量值和方向。经过实验验证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以及参数模型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当物体在平面坐标x轴或y轴产生单方向相对位移时,依据两个通道差分电压输出变化可以明确判断位移方向和量值;当物体在平面内任意位置产生相对位移时,基于参数模型求解结果结合两个通道差分电压输出变化量分析可以确定位移方向和量值。  相似文献   

3.
在机枪动力学特性测试过程中,传感器的配置对试验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在有效独立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传感器优化配置的融合方法。首先运用有效独立法对某型机枪模态测试的传感器配置进行了分析,通过有限元方法得到的模态向量矩阵进行列主元分解,得到初始测点配置,接着用有效独立法确定候选添加测点的集合,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有效独立法和MAC法的优点,实现了传感器的优化配置,为模态试验获取结构动态特性提供了基础,并对某型机枪进行了试验模态分析,获得了其结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装备悬臂梁结构损伤诊断问题,提出基于残余模态力的结构损伤诊断方法。定义残余模态力(残余模 态力向量)和结构单元损伤因子(结构单元损伤因子向量)的概念,分别应用于判断装备结构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指示损 伤单元的位置和程度,并分别进行3 种状态的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识别装备悬臂梁结构的损 伤类型及其位置和程度等信息,对于装备悬臂梁结构诊断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螺栓连接结构的仿真分析,建立了单体螺栓连接有限元模型和螺栓法兰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和仿真分析均表明,在施加拧紧力矩后,装配应力主要产生在实体螺栓的螺头、垫圈和被连接件之间;与此同时,最大应力值也出现在螺母与螺杆连接处.模态分析表明,螺栓预紧力的大小对结构的影响很小.对于螺栓法兰连接结构,由装配引起的应力变化和分布也局限在各螺栓附近,其余部位影响甚小.为了提高仿真计算的效率和准确度,建议采用实体螺栓连接模型.  相似文献   

6.
张翼  牛德青 《兵工自动化》2006,25(10):70-70,76
基于力矩电机的姿态传感器由倾角测量装置、信号调理板及封装外壳组成.其利用力矩电机实现倾斜角度的测量,通过硬件阻容滤波及软件中值滤波消除各类干扰及假数据,并利用精密加工技术制造传感器的支撑装置以保证精度,利用软件补偿消除温漂.  相似文献   

7.
文中采用有限单元法,运用ANSYS软件对某发射器座钣三维空间板壳结构进行了整体三维建模,同时运用弹性力学有限元法对座钣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以给出整个座钣的前几阶固有特性、结构应力和变形分布规律以及座钣关键部位的动应力变化历程,对合理布置筋板和减轻座钣重量进一步优化座钣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鱼雷进行了参数化建模和模态分析,建模中考虑了整体性,通过共用关键点实现了各段间的耦合连接作用,壳体内部构件简化为弹性支撑的不连续质量.通过模态扩展得到鱼雷(含内部构件)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模拟结果与参考文献相符,说明了建模的正确性.建模过程采用参数化语言设计提高了分析效率,其结果还为进一步结构设计及振动抑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采用Pro/E软件建立柴油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三维模型;在有限元分析软件Patran中,建立曲轴的有限元模型,对曲轴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分析和模型降阶;在Adams中建立刚柔耦合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提取载荷谱输入到Fatigue中进行了疲劳寿命计算;用名义应力法验证了基于有限元仿真技术的疲劳强度分析结果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某车身模态匹配策略,设定其座椅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目标,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WORKS和动态信号采集分析系统DHDAS对某汽车座椅NVH基本性能指标——振动模态进行了分析与试验研究,得到了座椅骨架的低阶模态和振型,并通过优化座椅部分零件尺寸参数,使座椅的模态频率避开了与车身的共振频率,建立了座椅NVH性能匹配分析与优化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减速器是重型装备传动装置中的主要部件,而减速器的箱体是齿轮系统的承载体,承受较大的负荷并产生一定的应力。箱体由于强度不足会出现裂纹,从而导致失效,因此如何在不大幅度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提高箱体的刚度就显得非常重要。由于箱体的形状及受力都十分复杂,用传统的理论解析方法进行力学分析非常困难,针对该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箱体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找出箱体设计的薄弱环节,为减速器箱体的优化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螺纹连接强度的研究,确定适用于航空航天等对轻量化具有较高要求领域的螺纹连接优化强度设计方法。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螺纹牙的强度校核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提取螺纹牙的接触力获得了螺纹连接的承载力分布规律,为传统螺纹强度计算中的旋合圈数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提供的优化方法对液体火箭发动机机架的优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机架优化设计的一般流程,使用ANSYS的APDL语言编写了机架优化设计分析程序,通过对优化程序的研究,获得了某型号发动机机架的最优化结果,优化后的质量比初始设计质量大大的减轻.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识别海水管路的模态参数,找出结构发生共振的频率段,避免共振,综合运用UG,HyperMesh,Msc.Nastran软件建立了一整套涵盖3D建模、网格划分、有限元分析流程。以海水管为例进行了自由模态分析,获得了前8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仿真结果表明,海水管的前8阶固有频率以低频为主,波纹管是振型变化最剧烈的部分,是海水管路振动控制的对象。研究表明,该流程具有快捷高效、精度高的特点,是单一有限元软件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复杂产品结构设计中有限元分析的质量和效率,研究ANSYS机械结构的多种有限元分析方式和分析流程,提出一种快速有限元分析方法.以UG/NX和ANSYS为平台,开发快速有限元分析程序,在UG界面输入分析参数并选择相应几何元素,程序自动调用ANSYS分析.以接头受力分析、航弹接触分析、传感器外壳模态分析为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程序实现了UG模型到ANSYS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元素识别,自动完成多种有限元分析流程,能够简化有限元分析校核过程和操作复杂度,一定程度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工程保障指挥中兵力编组主要依赖指挥员的经验和主观决策的问题,提出基于模糊聚类的工程保障力量编组方法。分析工程保障力量与任务需求的关联特征,通过构筑急造军路任务示例验证工程保障力量编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按照任务需求划分所属工程保障力量,为快速制定工程保障行动方案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维修力量和数量预测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任务分析的维修力量和数量预测方法,以任务分解、活动-角色关联分析为基础,以基本维修力量模块为纽带,通过建立维修活动业务流程和基本维修力量模块构成的关系模型,以及维修活动并发性与维修力量模块数量之间的解析模型,得出维修力量的数量需求;该方法较好反映了战场任务区分的实际,避免了维修力量模块执行简单任务时人员装备闲置时间的复杂计算,突出体现了任务需求对保障力量建设的牵引作用,充分考虑了维修任务量的动态变化和保障样式对维修力量需求的影响,为确定维修力量数量需求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遗传算法在传感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艺约束建立传感器性能指标与结构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在给定的可行域进行全局搜索,使用Matlab进行编程,求解得到优化解,理论分析表明遗传算法能够很好的应用在传感器的优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19.
传动箱有限元强度计算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讨论某传动箱的有限元刚强度分析计算与优化,首先对结构复杂的传动箱在实际工况载荷作用下,进行结构刚强度计算与校核,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对传动箱结构提出优化和减重等措施.本计算使用的软件是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使计算更准确,作者特别编写了施加轴承载荷的程序模块Bearing.此外,还介绍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轿车车身顶棚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力帆520车型为原型,建立其车身顶棚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运用有限元模态分析技术,并基于Hypermesh有限元软件计算,得到了200 Hz以下的低频段车身顶棚的模态频率及振型,根据振型图找出了轿车车身顶棚结构的薄弱环节,为车身的结构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