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聚乙二醇/季铵盐基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DC3)为复合抗静电剂,乙烯–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无规三元共聚物(AX8)为增容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备永久型抗静电改性聚甲醛(POM)材料。分别研究了DC3和AX8含量对POM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C3质量分数为1%,AX8质量分数为5%时,POM的表面电阻率降到2.7×10~9Ω,体积电阻率降到4.2×10~(10)Ω·cm,拉伸和弯曲强度略有下降,断裂伸长率略有提高,冲击强度则比纯POM提高了25.35%,且水洗30 d后,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达到了POM抗静电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油酸聚乙二醇酯对PP抗静电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合成的油酸聚乙二醇酯为抗静电剂与聚丙烯(PP)熔融共混,制备出PP/油酸聚乙二醇酯共混物,并对共混物的抗静电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油酸聚乙二醇酯加入PP中可提高其抗静电能力,添加量为0.2~1.0份时,PP的表面电阻≤10^8Ω。重均摩尔质量为4000g/mol的油酸聚乙二醇酯最佳添加量是0.2份,共混物的表面电阻为1.91×10^6Ω。在实验研究的添加量范围内,重均摩尔质量为4000g/mol的油酸聚乙二醇酯的抗静电性能优于重均摩尔质量为600g/mol的油酸聚乙二醇酯。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乙二醇、间苯二甲酸双羟二乙酯磺酸钠、无机盐与对苯二甲酸双羟二乙酯共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抗静电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树脂。该树脂的体积电阻率达到10~8Ω·cm数量级,静电半衰期达到0.02s,且不受长时间水洗的影响,其抗静电性能明显优于用共混等其他方法获得的抗静电PET树脂。  相似文献   

4.
周松  王霞  张再昌  周明 《塑料助剂》2006,(4):15-17,28
采用新的铝掺杂方法,降低了氧化锌晶须电阻率,研究了铝掺杂对氧化锌晶须电阻率的影响。含20%掺量的氧化铝使氧化锌晶须的表面电阻率从107~108Ω降低到1.6×106Ω,体积电阻率从108~109Ω·cm降低到7.1×105Ω·cm;研究了掺杂氧化锌晶须对塑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铝掺杂氧化锌晶须的添加量为8%(质量分数),使环氧树脂的表面电阻率降低到7.2×1010Ω;铝掺杂氧化锌晶须的添加量为12%(质量分数),使聚苯硫醚的表面电阻率降低到2.0×1010Ω。  相似文献   

5.
采用硅烷偶联剂 KH560对碳纤维(CF)进行了处理,并探讨了 CF 含量对 PE-HD/CF 以及 PE-HD/EVA/CF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 CF 含量的增加,PE-HD/CF 体系的体积电阻率从6.16×10~(14)Ω·cm 下降到1.54×10~7Ω·cm,表面电阻率从2.59×10~(16)Ω下降到5.74×10~9Ω;而 PE-HD/EVA/CF 复合体系中体积电阻率从1.91×10~(13)Ω·cm 下降到3.27×10~8Ω·cm,表面电阻率从5.72×10~(15)Ω下降到6.18×10~8Ω,表明加入 EVA 有利于提高复合体系的导电性能。当 CF 含量为5份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达到最小值。研究还表明,随着 CF 含量的增加,CF 沿着外力方向出现很明显的取向,沿着 CF 取向方向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
《粘接》2016,(1)
以聚丙烯(PP)为基体,聚苯胺为抗静电剂,通过开炼机混合,平板硫化机压片制备得到一系列PP/聚苯胺抗静电板材(聚苯胺含量:0,2%,4%,6%,8%)。测试PP/聚苯胺材料的体积电阻率和拉伸性能,结果发现2%的聚苯胺使得PP的电阻率降低5个数量级,从10 1 6Ω·cm下降到101 1Ω·cm,同时拉伸性能保持在使用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选用亚微米银粉作为导电填料,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制备导电胶。用扫描电镜表征了银粉的形貌及尺寸,测试了导电胶热重曲线和体积电阻率与银粉添加量变化的关系,当银粉添加量达到80 wt%时,导电胶电阻率为2.25×10-4Ω·cm,与一款市售导电胶相比,自制导电胶电阻率更低。  相似文献   

8.
华光导电炭黑填充硅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华光导电炭黑填充硅橡胶的工艺性能、导电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实验表明:在不添加软化剂的情况下,华光导电炭黑在硅橡胶中的填充量应小于30phr;在硅橡胶中填充20phr时,加工性能和综合性能较好,表面电阻率为23Ω·cm,体积电阻率为100~101Ω·cm,拉伸强度则可达5.7MPa,可见,华光导电炭黑在较低填充份数下,硫化胶的电阻率较低,而拉伸强度较高,极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周松  周雪松  代加林  周明  王瑞芳 《涂料工业》2006,36(12):8-10,13
针对目前高分子抗静电材料制备过程中,存在因氧化锌晶须电阻率较高导致的氧化锌晶须添加量过大和抗静电效果较差等问题,采用新的铝掺杂方法,显著地降低了氧化锌晶须的本体电阻率,研究了铝掺杂对氧化锌晶须电阻率的影响。含20%掺量的氧化铝使氧化锌晶须的表面电阻率从107~108Ω.cm降低到1.6×106Ω.cm,体积电阻率从108~109Ω.cm降低到7.1×105Ω.cm;进一步研究了铝掺杂氧化锌晶须对聚氨酯涂料抗静电性能的影响,铝掺杂氧化锌晶须的添加量为8%,涂层的表面电阻率降低到2.4×107Ω.cm。铝掺杂氧化锌晶须可替代氧化锌晶须作为抗静电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白色导电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PS微球对导电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苯乙烯(PS)微球的添加对炭黑/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介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炭黑含量达到36vol%时,体积电阻率达到最低值,约为169Ω·cm,密度为120kg/m3,屏蔽效能最大为12.18d B,介电损耗最大为0.48,介电常数虚部最大为12.58。添加微球后,炭黑含量为36vol%时,体积电阻率达到最低值,约为121.1Ω·cm,密度为80kg/m3,在与之相同的频率下,屏蔽效能最大为15.44d B,介电损耗最大为1.46,介电常数虚部最大为20.52。微球的添加不仅能降低材料密度,还能很好地改善炭黑/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介电性能和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腈/聚苯胺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抗静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苯胺(ANI)与聚丙烯腈(PAN)纤维接枝聚合的方法制备PAN/PANI复合纤维,研究了其抗静电性能。分别讨论了预处理和苯胺用量对复合纤维质量增加率的影响以及纤维质量增加率对纤维质量比电阻的影响。PAN/PANI纤维将常规PAN纤维的质量比电阻由1010Ω.cm降低到108Ω.cm,改善了PAN纤维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钛酸酯偶联剂NDZ-311w对ZAO导电粉体进行表面预处理.以丙烯酸乳液为成膜物质.制备了环保型复合抗静电涂料,将其喷涂于陶瓷表面.制备出外观光滑平整、附着力好、表面电阻在10^7-10^8Ω范围内的复合涂层,达到了陶瓷表面抗静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聚乙二醇600油酸酯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聚乙二醇600和油酸合成了聚乙二醇600油酸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精制后作为气相色谱固定液,制备成色谱柱。测定此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相对极性。对一些混合物组分的分离效果表明了此固定液具有良好的应用性能,是一种新型的气相色谱固定液。  相似文献   

14.
丙纶FDY油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丙纶纤维的结构特征以及丙纶全拉伸丝 (FDY)纺丝工艺的特点 ,以聚乙二醇脂肪酸酯为油剂主体 ,再添加其它单体表面活性剂 ,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良好集束、抗静电、润湿、平滑和耐磨等性能的丙纶FDY纺丝油剂TF 730A ,应用于纺丝中 ,油剂质量完全可以满足丙纶FDY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新合成的PEG-PET-PSIPE(APPS)嵌段高分子抗静电剂与PET进行熔融共混纺丝,制备了具有优良抗静电性能及耐久性的抗静电涤纶。通过对共混物流变性、可纺性及纤维抗静电性能等的研究,确定了抗静电纤维的生产工艺条件及抗静电剂的型号。结果表明:选用APPS5#抗静电剂,其添加量为3%~4%时,可制得比纯PET纤维体积比电阻下降4个数量级的永久性抗静电纤维。  相似文献   

16.
油酸与异丁醇在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备油酸异丁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醇酸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酯化反应转化率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凝固点、冷滤点、粘度来考察脂肪酸异丁酯对生物柴油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量为2%,醇酸体积比2∶1(摩尔比6.8∶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3 h,转化率达到95.6%。降凝实验结果表明,把一定量的脂肪酸异丁酯添加到生物柴油中可有效地降低生物柴油的凝固点、冷滤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制的抗静电母粒与PET切片进行共混纺丝制备抗静电PET纤维,讨论了共混纺丝中添加金属粉末、金属卤化物、碳纳米管以及采用金属卤化物溶液处理抗静电PET纤维表面等对纤维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未能显著改善纤维的导电性能,其体积比电阻值变化不大,但镍粉对纤维的导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用金属卤化物溶液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洗涤后纤维的体积比电阻值可达7.2×106Ω.cm;表面处理对导电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8.
油酸与异丙醇在对甲苯磺酸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备油酸异丙酯,研究了催化剂用量、醇酸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量4%,醇酸体积比2.5∶1(摩尔比10.3∶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5 h,酯化率达到91.8%。动力学计算表明,对甲苯磺酸催化制备油酸异丙酯的反应级数为1级,频率因子A=611.1,反应活化能为24.0 kJ/mol。  相似文献   

19.
芳砜纶因其具有耐高温的特性,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防护、过滤、绝缘等产业用纺织品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选择一种既能配合芳砜纶的耐高温性能,又能有效提高芳砜纶可纺性的油剂是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通过对SV-1、SV-2、SV-3、SV-4四种油剂进行耐高温性能测试,并对芳砜纶经四种油剂处理前后的可加工性的变化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SV-4型油剂的耐高温性较好,在250℃。高温环境中不发生燃烧;采用该油剂的纤维含油率达到0.3%时,可使纤维比电阻从原先的10^14Ω·cm降低到10^7Ω·cm,有效改善芳砜纶在后加工过程中的可加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