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对聚甲醛(POM)进行改性,经共混纺丝制得POM/PBS共混纤维,研究了POM/PBS共混体系的流变行为以及共混纤维的热稳定性、结晶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BS对POM有一定的增塑作用,可以降低POM的黏度和剪切敏感性;添加PBS可降低共混体系的熔点、结晶温度和结晶度,POM的熔点为168.6℃,结晶温度为145.6℃,结晶度为78.6%,而加入PBS质量分数20%的POM/PBS共混体系的熔点为165.7℃,结晶温度为139.7℃,结晶度为68.9%;PBS增大了POM的球晶尺寸,但PBS质量分数超过15%时,由于发生相分离而产生PBS的环带球晶;当PBS质量分数为10%时,POM/PBS共混纤维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达到1 264 MPa,9.5 GPa,相比纯POM纤维分别增加了25.8%和15.9%。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淬火以及在80、100、120℃下等温结晶)制备出不同热历史的α聚丙烯。接着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其熔融行为和结晶形态,发现淬火样品结晶度和熔融温度最低,球晶最小;另一方面,随着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样品的结晶度和熔融温度逐渐升高,球晶尺寸逐渐增大。进一步对样品进行双向拉伸制备出微孔膜,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显示,淬火样品由于球晶强度较低,双拉后材料没有产生微孔;而等温结晶样品由于晶体强度较高、球晶界面较弱,双拉后产生了大量微孔,其孔径尺寸随等温结晶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孔径分布均匀性优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复合材料,用偏光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PP/nano-SiO_2复合材料的凝聚态结构,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nano-SiO_2粒子在PP中的相容性和分散性。结果表明,分散于PP中的nano-SiO_2粒子影响了PP的凝聚态结构,球晶尺寸变小,球晶边界模糊,PP的结晶和熔融温度分别增加了6.5%和2.6%;PP/nano-SiO_2复合材料在硅烷偶联剂(KH-560)与增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协同作用下,nano-SiO_2粒子在PP基体中的相容性增加,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团聚少,分散好,PP的冲击强度增加了40%。  相似文献   

4.
运用熔融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丙烯/滑石粉、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借助于示差扫描量热法和热台偏光显微镜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非等温结晶形态及其结晶行为。结果表明:滑石粉、碳酸钙对聚丙烯结晶形态和结晶性能的影响有很大不同。滑石粉有明显的异相成核作用,使聚丙烯球晶的数量增加、尺寸变小;而碳酸钙几乎未表现出成核作用,加入后反而使聚丙烯得到大而完善的球晶,黑十字消光现象明显。滑石粉会使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升高,结晶度增大;而碳酸钙则使聚丙烯的结晶温度明显降低,熔融温度及结晶度几乎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降解聚丙烯(PP),熔融法制备了降解PP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及广角X射线衍射(WAXD)研究了降解PP/EPDM共混物的结晶行为,结果发现PP降解后β-PP晶型(300)消失 ;降解PP/EPDM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是由成核控制的,并伴有明显的快速初级结晶和缓慢的次级结晶过程,降解PP以均相成核的三维球晶方式生长.  相似文献   

6.
采用非晶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与结晶型聚偏氟乙烯(PVDF)熔融共混.制备了PVDF/PMMA复合材料。利用Hilderbrand的溶解参数原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微分热重法(DTG)分析了PVDFfPMMA共混物的相容性和热性能,并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共混片材的微观结构与形态。结果表明,PMMA与PVDF具有良好的相容性,PMMA的加入降低了PVDF的结晶能力和熔融温度;随着PMMA的含量增加,PVDF的分解温度降低;PVDF的结晶度降低,球晶尺寸增大。另外,PMMA的引入改变了PVDF的结晶结构,导致了β相形成。  相似文献   

7.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和两种牌号的高性能热塑性弹性体HYBRAR的共混物。通过观察共混物的结晶形态,研究共混物结晶性能以及测试共混物的透光率,结果表明:加入HYBRAR后,PP的主要晶型(α晶)不变,结晶温度升高,同时结晶尺寸变小,结晶度显著提高;PP/HYBRAR7125共混体系的结晶速率呈现不规律变化,而PP/HYBRAR7311体系则先降低再升高;加入HYBRAR后,PP的透光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使用过氧化二异丙苯降解聚丙烯(PP),熔融法制备降解PP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共混物,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及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降解PP/EPDM共混物的晶体结构及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发现:PP降解后β晶的(300)晶面消失,导致降解PP及其共混物韧性下降、晶粒的粒径分布变宽;降解PP/EPDM共混物在非等温结晶过程中有明显的快速初级结晶和缓慢的次级结晶过程,降解PP以均相成核的三维球晶方式生长,Avrami指数与Ozawa指数相等,Jeziorny方程和Ozawa方程都可以很好地描述降解PP/EPDM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相似文献   

9.
通过偏光显微镜(PLM)和光学解偏振仪对聚丙烯/聚苯乙烯/膨润土三元共混体系的结晶形态和等温结晶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共混体系所形成的球晶比纯聚丙烯(PP)所形成的球晶尺寸小,聚苯乙烯(PS)/膨润土(Garamite)复合粒子的加入导致PP的结晶成核和生长发生了改变,加快了PP的结晶速率。同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该三元共混体系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膨润土含量的增加,共混体系熔融温度变高,结晶温度变高,结晶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聚丙烯(PP)/凹凸棒土(ATP)复合材料样品,分别采用偏光显微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其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复合材料样品的偏光显微镜照片呈现球晶所特有的十字消光现象,球晶尺寸与纯PP球晶的尺寸相比有所减小。非等温结晶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样品的结晶温度随着ATP含量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而且半结晶期缩短,PP/ATP复合材料的总体结晶速率增加;ATP的加入改变了PP成核的机制,起到了异相成核的作用。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大,PP及PP/ATP(95/5)复合材料的结晶起始温度和结晶峰值温度均向低温方向移动,半结晶期变短。  相似文献   

11.
聚丙烯/海泡石复合材料的等温结晶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聚丙烯(PP)/海泡石复合材料,通过示差扫描量热仪和偏光显微镜研究有机化改性海泡石填充PP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等温结晶行为,考察海泡石对PP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Avrami方程处理等温结晶过程,并计算结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海泡石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结晶时间缩短,结晶度增大;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各体系的结晶速率下降,结晶速率常数n、K降低,并且随着结晶温度(Tc)的升高,半结晶时间(t1/2)增大;在同一结晶温度(Tc)下,海泡石的加入提高了基体的结晶速率,加快了PP的异相成核过程,使得PP球晶尺寸减小。  相似文献   

12.
芳酰胺类化合物对PP/OBC共混材料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集  陈鹏  张雯  陈晓  杨莉莉 《塑料工业》2012,40(9):88-91,111
以均聚聚丙烯(PP)为原料,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为增韧材料,芳酰胺类化合物(TMB-5)为成核剂,采用双螺杆挤出和注塑成型方法制备PP/OBC共混材料,用DSC、WAXD和POM分析了TMB-5对PP/OBC共混材料结晶性能、晶型和晶体形态的影响,并测试了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OBC含量的增加,PP/OBC共混材料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所下降;含1.0%TMB-5母粒、15%OBC的PP/OBC共混材料,于152℃附近出现β晶型的特征熔融峰,熔融结晶温度比纯PP提高了11.68℃,β晶型相对含量为52.74%,PP球晶尺寸减小,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36.46%和256.01%,柔韧性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3.
张华集  陈鹏  张雯  陈晓  黄巧玲 《塑料》2013,42(1):29-31,68
以均聚聚丙烯(PP)为原料,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为增韧材料,二苄叉山梨醇衍生物(YS-688)为成核剂,采用双螺杆挤出和注塑成型方法制备PP/OBC共混材料,用DSC、WAXD和POM分析了YS-688对PP/OBC共混材料结晶性能、晶型和晶体形态的影响,测试了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YS-688含量的增加,PP/OBC共混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有所提高;含3.0%YS-688母粒的PP/OBC共混材料,与纯PP相比,熔融温度降低了2.32℃,结晶温度提高了12.30℃,α晶型的衍射峰强度增大,PP球晶尺寸减小,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204.23%,韧性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塑料》2019,(5)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丙烯(PP)/氧化石墨烯(GO)共混材料,采用超临界CO2进行间歇发泡,制备了PP/GO发泡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偏光显微镜(POM)对PP/GO共混材料的结晶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与纯PP相比,PP/GO共混材料的总结晶速率有所提高,球晶的尺寸减小且分布变窄,晶体的结构无明显变化,但结晶度有所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PP/GO发泡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P/GO共混材料的发泡性能较纯PP有明显的提高,当GO的含量为8%时,PP/GO共混材料的平均泡孔尺寸达到最小值,约为8. 4μm,其平均泡孔密度达到最大值,约为7. 9×109个/cm3。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液接枝法首先制备出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分析了影响接枝率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PP/EVA/PP-g-MAH复合材料。相对于PP/EVA共混物,加入一定量的PP-g-MAH对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P-g-MAH加入改善了PP与EVA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聚丙烯(PP)/稀土铝酸锶复合材料,研究了稀土铝酸锶用量对PP/稀土铝酸锶复合材料结晶性能、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铝酸锶的加入没有改变PP的晶型;稀土铝酸锶起异相成核作用,结晶度随着稀土铝酸锶含量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与PP相比,复合材料的球晶尺寸细小而均匀;PP/稀土铝酸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随着稀土铝酸锶含量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着稀土铝酸锶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初始光强度逐渐增大,而发光强度衰减曲线均呈指数规律衰减。  相似文献   

17.
以低分子量聚酰胺6为主体制备了新型复合成核剂,采用高级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偏光显微镜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几种成核剂对聚丙烯/乙烯-1-辛烯共聚物(PP/POE)共混物结晶温度、结晶形态及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成核剂均可以提高PP/POE共混物的结晶温度、结晶度和结晶速率,减小共混物的球晶尺寸,增加晶核密度,显著提高了PP/POE共混物的结晶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均聚聚丙烯(PP)为原料,乙烯-辛烯嵌段共聚物(OBC)为增韧材料,稀土化合物(WBGⅡ)为β成核剂制备了PP/OBC共混体系,分析了WBGⅡ对PP/OBC共混体系结晶性能、晶型和晶体形态的影响,并测试了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OBC含量的增加,PP/OBC共混体系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之下降;含1.0%WBGⅡ母粒、15%OBC的PP/OBC共混体系,在152℃附近出现β晶型的特征熔融峰,结晶温度比纯PP提高了10.88℃,β晶型相对含量为21.94%,PP球晶尺寸减小,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提高了264.82%和367.66%。  相似文献   

19.
将等规聚丁烯-1(PB-1)与聚丙烯(PP)按80/20的配比在挤出机中熔融共混,制备PB-1/PP共混体系。用偏光显微镜、差示量热扫描仪、动态黏弹谱仪、电子拉力机等分别研究了热处理对共混体系的结晶形态、结晶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后,PB-1组分晶型I的熔融温度和熔融焓略有提高,晶型II的熔融峰逐渐消失,而分散相PP的熔融温度和熔融焓基本保持不变,两相的球晶形态在宏观上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共混合金的储能模量有较明显提高,损耗角正切值有所下降;热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将载银沸石与聚己内酰胺(PA6)进行共混,经熔融挤出制备PA6/载银沸石共混切片,并进行了结晶形态及流变性能分析.结果表明:PA6中载银沸石的引入产生了异相成核结晶,使PA6球晶变小,结晶度提高;PA6/载银沸石共混体系为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着载银沸石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共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