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公示语的翻译最终要实现跨文化的语用等效,即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文中从关联—顺应理论模式的视角出发,提出公示语实现语用等效翻译不仅需要关联原文,推断原文的交际意图,还要评估译语读者语境,适应译语特色,顺应读者的心理、社交和审美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语用翻译学作为一种翻译研究的新模式的发展历程。在比较了动态对等和等效翻译的基础上,提出了在语用意义等效对等的视域下,阐释语用意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以语用翻译学为指导的语用翻译观的形成,解析了语用翻译观的内涵,并据此提出了语用翻译观的基本原则,列举了实例对于语用翻译观的应用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以商务英语翻译资料为研究对象,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分析框架,分析了商务英语翻译中存在的各类语用失误,即语言错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分析了语用失误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说明了这类译文可能造成的负面交际效果,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戏剧翻译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翻译界对其所做的研究却并不多见。戏剧本身口语化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它与语用学有着天然的契合点。针对现有戏剧的翻译研究,提出了"语用解读"这一概念,即借助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翻译中所涉及的语言使用问题进行交际意义上的综合分析。试从影响戏剧翻译的语用因素入手,通过简要的分析说明来反映语用理论对戏剧翻译的可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翻译的语用问题是俄罗斯语言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俄罗斯三位翻译理论家对翻译中的语用问题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巴尔胡达罗夫主要是从语义对应的角度分析语用意义的传达和翻译的语用方面的。科米萨罗夫认为,翻译中的语用因素包括原作单位意义中的语用成分和翻译行为本身的语用任务。什维策尔分析了语用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并指出其翻译的基本方法。对其翻译语用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中国翻译界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翻译的语用问题是俄罗斯语言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俄罗斯三位翻译理论家对翻译中的语用问题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巴尔胡达罗夫主要是从语义对应的角度分析语用意义的传达和翻译的语用方面的。科米萨罗夫认为,翻译中的语用因素包括原作单位意义中的语用成分和翻译行为本身的语用任务。什维策尔分析了语用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并指出其翻译的基本方法。对其翻译语用学思想的研究有利于中国翻译界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翻译关系密切。礼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的文化中具有差异性。本文试从礼貌标准、称呼语、招呼语、谦语与敬语以及对称赞语的反应五个方面论述了礼貌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语用差异,并试着从语义等值、语用等效的原则出发,对礼貌用语的翻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语用视角下的广告翻译需要以最佳关联原则为指导,使译语广告受众以较少的必要的认知努力获得原语广告的最佳语境,实现原广告语的交际意图与译语广告受众的消费心理和审美期待相吻合,最终达到原语与译语语用语言等效和社交语用等效。  相似文献   

9.
语用等值翻译是追求语用语言等值和社交语用等值为目标的等值翻译。典籍英译的过程中运用语用语言等值和社交语用等值,有助于译者在翻译时深刻领会说话者的言外之意,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在对文化信息的传达方面,也能充分考虑中西文化差异,利于译者对以最切近、最自然的对等语传递原作的思想内容。作为儒学经典,《论语》的英译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但是目前从语用等值视角下研究《论语》英译的文献相对较少。语用等值理论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可以为《论语》英译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中国典籍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外交话语的使用策略与翻译技巧,基于"目的等效"理论,运用质性与量性结合的方法探析外交话语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例析三个典型话语标记语"这个""呃""当然"翻译的"目的等效"问题,以此为外交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与翻译提供一些参考。研究发现外交话语中话语标记语可分为两大类八次类。"这个""呃"作为话题相关标记语在外交口译中常会被忽略;"当然"作为明确态度标记语通常被直译,但仍需根据具体语境与目的意译。外交话语翻译应实现语言文化、社会机构、语言使用者三个层面上的"目的等效"。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翻译理论对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这两对矛盾缺乏解释力,也无法为译者在翻译技巧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社会符号学和语用学介入翻译领域,形成了社会符号学翻译观和语用翻译观。作为两种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它们虽然提法不同,但在本质上却有一致性:译者可以跳出直译或意译,归化或异化的束缚,通过各种可行途径达到翻译的跨文化交际目的,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尽可能相同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广告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宣传手段,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用语和社会文化。英汉广告的翻译过程是一个跨文化再创造的过程。文章从语言、文化习俗、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英汉广告翻译中所出现的一些语用失误,探讨了文化背景在广告翻译中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跨文化广告翻译中避免语用失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习语翻译中达到等效语用功能的一些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习语翻译中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民情风俗和语言习惯造成的语用差异,采用平行转换、舍喻取精、通俗性原则,以及数量词模糊处理的办法尽可能达到语用功能的等效。  相似文献   

14.
语用学理论对于解决翻译中语言使用的各种问题有较大的应用价值。结合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标识牌和对外宣传英译的翻译实践,探讨了语境、关联理论和合作原则等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和体现。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示语作为一种应用文体,旨在介绍特定的国家和城市。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城市公示语的英译往往不尽如人意。从语言翻译误差、语用翻译误差、文化翻译误差和文本翻译误差四个方面,对甘肃省张掖市的英文标识用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旨在改善该市公示语的使用环境。  相似文献   

16.
成语翻译是一种语言应用和跨文化交际过程,它至少会涉及到语言和文化两方面,除了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外,它还需要作一种真正跨文化交际的语用转换。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会导致几种语用意义的非对应的情况出现。认识到这些情况,对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必要补偿手段,跨越文化差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称谓语作为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往往带有浓重的民族文化色彩。准确理解和表达称谓语在特定社交场合、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语用含义,历来是翻译中的一个难题。讨论了英汉文化差异是导致称谓语翻译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并从语用学的角度论述了称谓语翻译的语用等效、文化差异对称谓语翻译的影响及语用失误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合作原则在外来语翻译中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学是研究人们交际过程中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而翻译本身也是一个交际过程,在此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对于外来语翻译的适应性,提出可以将语用学理论用于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