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盐酸四环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保伟  王超  徐艳  彭叶平  姚淑美 《化工学报》2018,69(4):1687-1694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盐酸四环素(TC),研究了输入功率、放电间距、气体流量、初始浓度等参数对盐酸四环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为1.3 W,放电间距为2.5 mm,气体流量为150 ml·min-1,初始浓度为100 mg·L-1时降解效果最好,放电处理30 min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92%。动力学研究表明盐酸四环素的降解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检测了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提出了盐酸四环素的降解路径与机理。  相似文献   

2.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盐酸四环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降解盐酸四环素(TC),研究了输入功率、放电间距、气体流量、初始浓度等参数对盐酸四环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输入功率为1.3W,放电间距为2.5 mm,气体流量为150ml·min~(-1),初始浓度为100 mg·L~(-1)时降解效果最好,放电处理30 min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92%。动力学研究表明盐酸四环素的降解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检测了降解过程中生成的中间产物,提出了盐酸四环素的降解路径与机理。  相似文献   

3.
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硫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线-筒式反应器中,应用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对甲硫醚的降解进行实验研究.采用BPFN型窄脉冲高压电源供电,考察了重复频率、峰值电压、初始浓度、气体流量等单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能够有效地去除甲硫醚废气.甲硫醚去除率随着重复频率的增加而上升,但能量利用率却降低,本实验中采用重复频率为100 Hz较合适.当气体流量为1000 mL·min-1、初始浓度为906 mg·m-3时,甲硫醚去除率可达100%,此时能量利用率为0.864 mg·kJ-1.当甲硫醚初始浓度为525 mg·L-1,气体流量由1000 mL·min-1增加至2000 mL·min-1时,甲硫醚去除率由100%降低至85.7%,但是能量利用率却由0.706 mg·kJ-1升高至1.210 mg·kJ-1.  相似文献   

4.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技术,以COD为评价指标,对十二烷基吗啉模拟废水进行降解。考察了废水初始质量浓度、p H、催化剂、曝气量、放电功率以及放电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吗啉废水最佳降解条件:废水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p H为5,曝气量为200 m L/min,放电功率为260 W,放电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十二烷基吗啉降解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5.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对茜素红溶液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雪晶  陈砺  王红林  胡蔚昱  黄芳敏 《化工学报》2007,58(10):2595-2600
利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法对染料茜素红溶液进行降解。考察了放电间距、输入电压及溶液pH值对茜素红降解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测定放电过程溶液中活性粒子O3的浓度,探讨了促使茜素红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高压电极与液面间距为8 mm、输入电压为8 kV时,降解效果较好。其中弱碱性环境下(pH=8.4)降解效果最好,40 min后茜素红浓度降为0.26 mg·L-1,在弱酸性环境(pH=5.8)中处理45 min后,茜素红浓度为1.61 mg·L-1,而在中性环境(pH=7.0)中降解效果较差,处理45 min后茜素红残留浓度为5.70 mg·L-1。溶液中的O3是推动氧化反应进行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是一种用途极其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其生产废水难以通过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高效去除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方法,采用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TAIC生产废水,考察了单位面积有效放电功率、溶液初始pH、电导率、放电间距等参数对TAIC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放电功率、中性环境、低电导率、减小放电间距有利于提高TAIC去除率,实验最佳条件下TAIC去除率可达89.19%。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行设计的双介质阻挡反应器产生的等离子体对氮氧化物去除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峰值电压为14~21 kV,NO的初始质量分数为400~600μg/g,O2的体积分数为0~8%,气体流量在600~1 600 mL/min,等离子产生方式,即O2单独经过等离子体,O2与N2共同经过等离子体,O2、N2和NO共同经过等离子体对氮氧化物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峰值电压有利于氮氧化物脱除,增加氧的体积分数和气体流速,抑制了氮氧化物的脱除。  相似文献   

8.
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防除冰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苗  宋慧敏  梁华  魏彪  谢理科  陈杰  苏志 《化工学报》2019,70(11):4247-4256
在无风环境下分别进行了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C-DBD)、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NS-DBD)及射频介质阻挡放电(RF-DBD)等离子体除冰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成像技术与红外测温成像技术分别记录除冰过程中介质层表面相变及温度动态变化过程,对比分析了三者的优缺点及传热机理。结果表明,在功率相同的条件下,AC-DBD等离子体激励的温升迅速,加热范围广,除冰实验效果最佳;对于NS-DBD等离子体激励,低压高频的除冰性能明显优于高压低频;RF-DBD等离子体激励放电主要集中在电极条边缘,放电剧烈,但电极间的区域温度较低,导致整体除冰效果不佳。最后,选择除冰效果最好的AC-DBD等离子体激励,在结冰风洞中进行了防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C-DBD等离子体激励整体防冰效果较好,但在防冰过程中,前缘会出现局部结冰,需进一步优化激励器构型及能量,提高AC-DBD等离子体激励防冰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小西  李笑艳  王保伟 《化工学报》2022,73(3):1343-1350
二氧化碳既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也是包含碳和氧的资源,把相对惰性的CO2转化为易于利用的CO是其利用的方法之一。采用介质阻挡微等离子体反应器通过单变量和正交实验探究了反应器参数(放电区长度、放电间距、介质厚度)和工艺参数(输入功率、放电频率和停留时间)对CO2分解为CO的转化率和能量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CO2转化率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放电间距>放电长度>输入功率≈停留时间>介质厚度>放电频率;输入功率60.0 W、放电频率9.0 kHz和停留时间1.5 s、放电区长度60 mm、放电间距0.5 m、介质厚度1.6 mm时,CO2的转化率为10.6%,能量效率为4.1%。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醛的反应规律,利用Chemkin软件的Plasma-PFR模型,编制反应机理文件,进行化学反应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甲醛初始浓度、含氧量、水含量、气体流速反应条件对甲醛降解率影响。通过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论证了Plasma-PFR模型模拟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降解甲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在无风环境下分别进行了交流介质阻挡放电(AC-DBD)、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NS-DBD)及射频介质阻挡放电(RF-DBD)等离子体除冰实验研究,采用高速成像技术与红外测温成像技术分别记录除冰过程中介质层表面相变及温度动态变化过程,对比分析了三者的优缺点及传热机理。结果表明,在功率相同的条件下,AC-DBD等离子体激励的温升迅速,加热范围广,除冰实验效果最佳;对于NS-DBD等离子体激励,低压高频的除冰性能明显优于高压低频;RF-DBD等离子体激励放电主要集中在电极条边缘,放电剧烈,但电极间的区域温度较低,导致整体除冰效果不佳。最后,选择除冰效果最好的AC-DBD等离子体激励,在结冰风洞中进行了防冰实验研究。结果表明,AC-DBD等离子体激励整体防冰效果较好,但在防冰过程中,前缘会出现局部结冰,需进一步优化激励器构型及能量,提高AC-DBD等离子体激励防冰效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双介质阻挡放电降解苯酚废水过程中不同因素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初步探讨其反应机理。采用自制双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以模拟苯酚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苯酚废水浓度、输入电压、废水曝气量、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苯酚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输入电压为5 k V,曝气气水比为40∶1,反应时间60 min,降解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模拟苯酚废水,苯酚最大去除率达到95.3%;其中苯酚废水浓度、输入电压、曝气气水比对试验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岳维明  黄俊  刘思奇 《广东化工》2022,(22):60-63+11
介质阻挡等离子体放电(DBDP)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具有高能粒子轰击、高温热解、紫外光辐射等综合效应的复杂过程,利用DBDP降解水中盐酸四环素(TC),研究了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放电电压以及载气流量在中性条件下对四环素去除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分析进一步论证。实验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能有效去除水中盐酸四环素,四环素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放电电压、载气流量的增加降解率也会增加,但载气流量对降解效果影响较大,当流量超过120 L/h后促进效果开始减弱。在放电电压为9 Kv,初始浓度25 mg/L,载气流量120 L/h中性条件下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达到80.25%。  相似文献   

14.
发射光谱是等离子体诊断的最有效方法,本实验将发射光谱应用于温压双控介质阻挡反应系统,研究正戊烷(C5)-氩气(Ar)在等离子场中的转化机制,具体分析了放电功率、温度、压力等关键影响因素下发射光谱特性、C5的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发射光谱强度以及C5转化率与放电功率呈线性增加关系,但不同放电功率下产物的选择性基本不变;随着温度升高(298~473 K)和压力(0.40~1.0 bar)的减小,光谱强度增强,C5转化率提高,但氢气的选择性基本维持在10%;发射光谱强度的变化与C5转化率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吻合性,表明高能电子碰撞反应对C5的初步分解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从反应产物分析,气相短链烃和液相长链烃同时存在,且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后续的自由基反应和热化学反应决定了最终的产物,且其化学反应平衡受本实验反应条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经严重威胁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介质阻挡放电技术最高可使VOCs的降解率达到95%以上。本研究选择甲苯作为目标污染物,进行介质阻挡放电(DBD)降解VOCs的能效研究。考察放电电压、电源频率、气体流量和初始浓度对能量密度(SED)和能量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量效率随放电电压的升高而降低,随电源频率的升高而升高。且能量效率随气体流量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甲苯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探索不同参数下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正丙醇的规律,搭建了废气处理实验装置,采用便携式VOC和CO检测仪对介质阻挡放电处理的正丙醇废气进行了快速定性检测,实验结果表明:便携式检测仪能够快速实时的响应出结果,放电功率、气体流量、初始浓度对正丙醇降解率有重大影响。随着放电功率的增加,处理后的正丙醇气体浓度逐渐下降,CO浓度逐渐上升,表明正丙醇降解率不断提高;随着气体流量增加,处理后正丙醇先迅速变大然后稳定,CO浓度逐渐下降,表明正丙醇降解率明显下降;随着正丙醇浓度的增加,处理后正丙醇浓度与处理前浓度成正比,CO浓度与VOC检测比值迅速变小后稳定,表明正丙醇降解率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7.
采用板式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等离子体技术,以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为目标污染物,在室温下放电降解环丙沙星废水.实验考察了外加功率、pH值、初始浓度等对DBD体系降解CIP的影响,并对CIP的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提出了可能的降解路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装置对芳纶1414表面进行改性处理,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纤维表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DBD等离子体处理后,芳纶1414纤维表面粗糙程度加剧,粘结性能和浸润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当DBD等离子体处理功率为200~300 W,时间为60 s,氩气流量为2~3 L/min时,芳纶1414的界面剪切强度从处理前的11.9 MPa上升到14.2 MPa,接触角由处理前的85.0°下降到了60.6°。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介质阻挡放电(DBD)系统降解H2S的能量利用效率,以同轴DBD反应系统为对象,从谐振特性和功率特性两方面研究了DBD放电系统的电气参数和反应器几何参数对反应器能量输入和H2S脱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放电频率与负载电压之间的谐振特性直接影响H2S脱除效率,在谐振频率点脱除效率最大。谐振频率的大小受负载电压和反应器几何参数的影响,其原因可以归结于介质层等效电容的变化。DBD放电有效功率与放电频率、负载电压和反应器几何参数间存在量化规律P=A·L·f·Vn,且在相同的负载电压下,谐振频率点的能量输入效率ηP最大。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放电区域长度越大,H2S脱除效率越高;放电气隙的大小存在最优值,本文中最优的放电气隙为5 mm。  相似文献   

20.
考察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反应器两端电压、电源频率、烟气湿度、氧气含量等因素对NO和SO_2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器两端电压的增加,NO和SO_2的脱除率提高,在电压16 k V后,脱除率提高变缓;随着频率增加,NO和SO_2的脱除率先增加后减小,频率10 k Hz时,NO和SO_2脱除率达到最大;烟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可以大幅提高SO_2的脱除率,氧气含量的增加,却导致NO的脱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