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考察了锂离子电池用隔膜孔隙率对锂离子电池内阻、倍率放电、高温储存、常温0.5 C/0.5 C循环等性能的影响。随着锂离子电池隔膜孔隙率的增加,电池内阻有所降低,高温储存性能有所下降;电池小电流(0.5 C、1 C)倍率放电性能影响不大,大电流(2 C、3 C)倍率放电性能有所提升;常温0.5 C/0.5 C循环性能有所提高。综合考虑,当锂离子电池隔膜孔隙率为42%时,电池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2.
主要考察了水分对锂离子电池首次放电容量、内阻和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解液中含有少量水分时,电池的综合性能最好。随着电解液中水分含量的增加,电池的首次放电容量降低,电池的内阻增加,循环1 000次容量衰减严重。  相似文献   

3.
张劢 《广东化工》2022,49(3):15-17,7
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极片孔隙率低、厚度厚,电解液中锂盐浓度对电池各关键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利用不同锂盐浓度电解液制备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电池,并考察了容量、内阻、倍率、高低温、循环性能.实验表明,1.1~1.2 mol/L的锂盐浓度电解液制备电池,有低温放电性能好、倍率放电性能高、5 C放电倍率...  相似文献   

4.
《应用化工》2017,(1):10-13
研究了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含量对1 mol/L Li PF6/EC∶DEC∶EMC(1∶1∶1)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及电导率的影响,并首次将含DMMP的阻燃电解液应用于高压材料LiNi_(0.5)Mn_(1.5)O_4中。结果表明,加入DMMP添加剂后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但是该添加剂电解液的电导率有所降低。研究了DMMP对LiNi_(0.5)Mn_(1.5)O_4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几乎不影响电解液在高压条件下的使用,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DMMP的使用会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当DMMP含量为5%时,对电池的循环性能影响较小。此外,交流阻抗(EIS)分析表明,DMMP对循环性能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内阻随着循环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工》2022,(1):10-14
研究了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含量对1 mol/L Li PF6/EC∶DEC∶EMC(1∶1∶1)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及电导率的影响,并首次将含DMMP的阻燃电解液应用于高压材料LiNi_(0.5)Mn_(1.5)O_4中。结果表明,加入DMMP添加剂后电解液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但是该添加剂电解液的电导率有所降低。研究了DMMP对LiNi_(0.5)Mn_(1.5)O_4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循环伏安测试表明,几乎不影响电解液在高压条件下的使用,充放电测试结果表明,DMMP的使用会降低电池的循环性能,当DMMP含量为5%时,对电池的循环性能影响较小。此外,交流阻抗(EIS)分析表明,DMMP对循环性能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内阻随着循环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将Li Fe PO4/C锂离子电池分别在25℃(常温)、45℃、55℃下进行0%~100%DOD、1.0 C充/1.0 C放循环测试。结果显示,随温度的升高,电池的循环性能越差。本试验分别比较了电解液、负极材料对不同温度循环性能的影响。电解液中添加高沸点溶剂和抑制Li PF6分解的添加剂、负极使用小粒径中间相碳微球能够提高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 mol/L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体积比为1∶1∶1)溶液中添加丁二酸酐作为提高电池充放电效率的添加剂。 采用恒流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曲线、线性伏安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等手段,研究了添加剂丁二酸酐对电解液电化学稳定窗口的影响,以及丁二酸酐与锰酸锂材料的相容性。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2%(质量分数)的丁二酸酐,提高了LiMn2O4/Li电池常温和高温容量保持率。丁二酸酐可以优先于基础电解液发生少量氧化分解,从而降低了LiMn2O4/Li电池的极化。同时,丁二酸酐也可降低电池循环过程的阻抗。  相似文献   

8.
电解液是镍氢电池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组成、用量对电池性能有重要影响。研究了电解液添加不同用量NaBO2对镍氢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aBO2在高温下可以增加电池的低倍率充放电容量;在70℃、0.2 C循环充放电条件下,可以降低电池容量损失,电压、电阻等更加稳定;但添加NaBO2会降低电池倍充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铁溶解对于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电池性能的影响。对磷酸铁锂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做了研究,配制了溶解了铁盐的电解液并制成已经商品化的方形电池,在0.5C下进行循环性能的测试,并在常温和55 ℃高温的情况下进行搁置实验。结果表明,铁的溶解并没有对磷酸铁锂电池容量衰减及自放电造成特别明显的影响,说明铁的溶解不是磷酸铁锂电池容量衰减及自放电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钠长石、滑石、蛭石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滑石、蛭石矿物对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倍率、循环性能、稳定性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而钠长石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石墨负极的压实密度是影响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研究3种不同压实密度的石墨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发现随着压实密度的增大,负极极片的吸液时间逐渐延长,电池的内阻也在不断地增加。当负极压实密度为1.7 g/cm3时,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均为最佳。电池在0.5 C下放电循环5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6.8%,3.0 C倍率的放电容量为0.2 C放电容量的95.1%。  相似文献   

12.
对新型锂盐二氟双草酸磷酸锂的合成进行研究,将合成的高纯度二氟双草酸磷酸锂产品应用于石墨半电池中,探究二氟双草酸磷酸锂作为主盐和添加剂在高温时对电池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二氟双草酸磷酸锂能有效提升六氟磷酸锂基电解液在石墨半电池中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3.
隔膜是铝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件,对铝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倍率性能、内阻等关键性指标均起着直接决定和综合影响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对铝离子电池的隔膜进行过研究,以评估哪种隔膜适用于铝电池。在文献中报道的电化学试验主要是用玻璃纤维隔膜。本实验将研究已经商业化生产的改性聚丙烯和纤维素用作铝离子电池隔膜时,与传统使用的玻璃纤维隔膜的差异。三种隔膜与AlCl_3/Et_3NHCl离子液体电解液浸润性良好,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玻璃纤维、纤维素与改性聚丙烯隔膜的容量分别为96、73和66mAh g~(-1),具有很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六甲基二硅胺烷(HMDS)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稳定剂对电解液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将两种不同的电解液经过60℃/24h高温储存,取样分析检测电解液的H<,2>O和HF的含量变化,并用两种不同的电解液制作电池进行85℃/4h高温储存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HMDS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储存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在1 mol/L 六氟磷酸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体积比为1∶1∶1)]的电解液中加入添加剂丁二腈(SN),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方法,研究了丁二腈对电解液的电化学窗口、电池的比容量、电池的首次充放电效率和电池的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高纯度丁二腈,能提高电池的比容量、首次充放电效率和拓宽电解液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从而提高电解液的热稳定性,改善电解液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6.
张向举  韩广欣  姚超 《河南化工》2021,38(10):23-25
锂离子电池负极浆料中添加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极片加热干燥时不能完全除去.残留的NMP吸附在石墨表面,使得SEI膜与石墨结合不牢固.研究了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电池的循环过程中,SEI膜逐渐脱落,导致电池循环寿命缩短,但对电池的容量、内阻、倍率、存储等初期性能不影响.  相似文献   

17.
磷酸铁锂结构稳定、循环性能优异,但是随着主机厂家对质保要求的不断提升,磷酸铁锂仍面临着高温循环性能不能满足客户要求的情况。以磷酸铁锂正极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比了基础电解液体系和改善电解液体系[在基础电解液中添加二氟二草酸硼酸锂(LiODFB)]对电池高温循环性能的影响。对循环后的电池采用直流内阻(DCIR)、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d Q/d U(恒定的电压间隔内电池容量的变化)曲线等无损分析方式进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改善电解液体系电池的电荷转移阻抗进一步降低。通过对电池进行解剖,对两种电解液体系的电池极片进行了厚度分析、X射线衍射(XRD)分析、扫描电镜(SEM)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元素分析等,结果表明改善电解液体系的电池在抑制负极表面副反应、减少正极铁溶出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电池的高温循环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环己苯作为过充保护添加剂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笔者采用对所组装的锂离子电池1C倍率过充电,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测试,交流阻抗测试,电解液电导率以及电池自放电测试研究添加环己苯的量对锂离子电池的过充保护效果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同时,本文分析了环己苯作为过充保护剂的可能工作原理,发现当环己苯的含量大于5%时,能对锂离子电池起到良好的过充保护作用;高于7%时会对电池循环性能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环己苯会降低电解液电导率,导致电池自放电增加。笔者认为5%-7%是环己苯作为锂离子电池添加剂的适宜比例。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联苯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过充保护添加剂,研究了其对锂离子电池过充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充时,联苯在4.5~4.75 V发生聚合反应,增加电池的内阻,阻断充电,提供过充保护。同时在正常充放电范围内,联苯的加入并未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20.
将柔性碳布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用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研究了电池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用充放电实验研究了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结果表明,锂离子电池负极采用柔性碳布,具有高的锂储存容量,第一次放电比容量为157.48mAh/g,并且在随后各次的容量损失很小,电池循环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