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过滤+反渗透(RO)组合工艺,对某电镀企业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和回用。首先通过混凝沉淀、生化和过滤去除重金属、有机物和悬浮物,然后利用RO系统去除剩余的有机物和盐分。实际运行结果表明,RO淡水水质可满足企业生产工艺用水水质要求,RO浓水水质达到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2中的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2.
梁凤萍 《广东化工》2016,(9):186-187
针对某表面处理厂每天排放的污水含有镍、悬浮物等污染物,进行了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污水处理系统主要工艺为"化学反应+微滤+反渗透",处理后各项指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三标准。该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方便,处理水质稳定。  相似文献   

3.
针对阳极氧化废水难处理的特点,首先对含镍废水及酸碱含油废水分别预处理,再对预处理的混合污水进行混凝沉淀及超滤后,将其中70%的综合污水采用两级RO系统处理,30%的综合污水采用混凝沉淀过滤等工艺处理,出水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其中重金属镍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表2标准,很好地实现了废水的处理及中水的回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废水处理。[方法]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电镀废水,通过静态试验探究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等因素对电镀废水中总镍、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对比了在较优条件下分别采用机械搅拌和曝气搅拌时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0%(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100 mL/L,初始pH为6.0,反应时间90 min。在该条件下,废水中总镍、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7%、99.94%和99.41%,其出水浓度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的要求。电镀废水处理过程采用机械搅拌和曝气搅拌均可,但采用机械搅拌的处理效果更佳。[结论]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可有效去除含镍电镀废水中镍、磷和氨氮,使废水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南方某电子公司R-CHIP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废水特点、水量和水质分析以及构筑物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南方某电子公司的R-CHIP(芯片电阻)电镀废水处理及回用工程。对废水分类收集,采用预处理+TMF过滤膜+反渗透工艺处理镍系废水并进行回用,锡系废水经预处理后与RO浓水一起经螯合树脂吸附工艺处理排放,排放水与回用水均满足排放标准以及厂方回用需求,其回用水水质优于自来水。对该工艺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进行分析,以期对同行业或者类似水质废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臭氧高级氧化+反渗透(RO)工艺将污水车间经过RO处理后的浓水再深度处理进行回用,处理规模为75 m3/h。运行结果表明:膜系统稳定,臭氧氧化对COD的去除率为53.5%,RO对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电导率去除率为96.2%、硬度去除率为93.5%、氯离子去除率为86.3%、COD去除率为98.0%、氨氮和浊度基本完全去除,出水进入已有超滤产水箱,处理成本为3.09元/t。  相似文献   

7.
采用兼氧-两级A/O-"UF+RO"膜分离-Fenton氧化工艺处理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在进水COD平均约6 420 mg/L、NH3-N质量浓度平均约109 mg/L的情况下,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4-2008)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3%、86.2%。  相似文献   

8.
某电镀基地含镍废水预处理工艺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龙溪电镀基地为例,介绍了该基地废水厂含镍废水的预处理工艺设计流程、参数及优化后的运行效果。预处理过程采用袋滤罐+离子交换工艺去除废水中的杂质并利用树脂吸附再生得到高浓度的硫酸镍溶液。优化后在离子交换装置后添加一道镍精抛工艺,出水流入缓冲池与其他股预处理废水一并进入废水回用系统。现场监测数据表明预处理设施对总镍的去除率达到99%,预处理出水中六价铬、总镉、总银、总铅、总汞、总砷未检出,镍离子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和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3的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9.
高压脉冲电絮凝+加载磁絮凝工艺处理电镀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峰  姜素华  涂云鹏 《广州化工》2013,41(8):149-150
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和多种形态的重金属离子,一般化学法处理成本高,且不能稳定达标。脉冲电絮凝针对电镀废水重金属破络以及去除COD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结合后续加载磁絮凝技术,整体工艺占地面积小,COD和重金属的处理效率高。对于车间镀锌、铬、铜等产品排放的综合废水处理有显著的效果,通过本工程应用,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要求,COD去除率70%以上,六价铬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去除率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0.
采用"预处理+pH调节+Fenton+脱气+混凝沉淀+A~2O+混凝沉淀+转盘滤池+臭氧催化氧化+UF+RO"的工艺对电镀废水进行回用处理。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回用标准,可用于清洗。浓水采用"pH调节+Fenton+脱气+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离子交换"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表2标准,排入长江。  相似文献   

11.
郑炎城 《广东化工》2013,(13):157-158
本废水主要为调味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Cr、SS、NH3-N、BOD5、色度等。本工程采用"物化+厌氧水解+缺氧+生物接触氧化法+脱色"工艺对该废水进行处理。工程自2011年08月投产至今,处理效果稳定,BOD5去除率大于98.3%,CODCr去除率大于96.4%,色度去除率大于93.3%,各项出水指标均可以达到相关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化学絮凝法对电镀含铬、镍废水进行了处理,确定了复合絮凝剂的种类和最佳配比,选择了最佳工艺条件,pH=8.70,搅拌t为30min,絮凝沉积t为12h,并对处理前后铬镍废水的质量浓度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铬的去除率为99.93%,镍的去除率为99.95%,处理后的废水中铬质量浓度降至0.12mg/L,镍质量浓度降至0.26mg/L,符合国家允许的排放标准,可作为电镀车间的循环用水。  相似文献   

13.
电路板废水中的成分比较复杂,含有镍、铜等重金属离子、氰化物等,有机物含量较高,水质和水量不稳定,给废水处理领域造成较大的困难;处理的成本较大。本次废水处理实例中采用"二级物化处理+重金属过滤器+4S-MBR",工艺处理效果好,出水能够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表2标准要求,采用该方法去除污染物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曹娅  姚俊 《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2):204-206,173
为了解决含重金属离子电镀废水的处理问题,研究了电絮凝-膜法复合工艺处理含Ni^2+、Cr^a+等重金属离子印钞制版电镀废水,并与化学还原沉淀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化学还原沉淀法无法同时兼顾对Ni^2+、Cr^a+的去除率,而电絮凝-膜法复合工艺对Ni^2+、Cr^a+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全面实现了全天候稳定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电镀工业园区废水生物与化学两级处理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前  包樱 《工业水处理》2008,28(5):48-51
探讨了用环境生物技术与化学絮凝沉淀组合的工艺处理电镀园区两种电镀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废水中的铜、铬、镍、锌、氰根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9.9%、100%、99.9%、100%、49.5%(出水中除氰根为1.05 ms/L以外,其他重金属质量浓度都在0.1 mg/L以下);酸性含氰废水中的铜、铬、镍、锌、氰根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9.8%、100%、98.1%、100%、84.0%(出水中镍、铜、氰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3、0.5 ms/L,铬和锌未检出);两种废水处理成本分别为4.39、4.46元/t.用该组合工艺处理综合电镀废水和含氰废水,既降低了处理成本,又使电镀园区废水能够达到新的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采用Fenton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电镀铜镍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初始pH、ρ(Fe2+)/ρ(H2O2)比值以及H2O2投加量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对该组合工艺进行了经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中CODCr去除率达到86%,Cu2+、Ni2+浓度均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7.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反渗透(RO)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再造烟叶生产的废水。结果表明:经"MBR+RO"处理后,废水的COD、色度、氨氮、浊度等的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RO出水(回用水)完全可以满足生产需要,部分指标优于生活饮用水。  相似文献   

18.
采用Fenton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电镀铜镍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了初始pH、ρ(Fe2+)/ρ(H2O2)比值以及H2O2投加量对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对该组合工艺进行了经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废水中CODcr去除率达到86%,Cu2+、Ni2+浓度均符合相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9.
铸铁/焦炭反应器处理电镀混合废水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铸铁/焦炭反应器成功处理了广东省东莞市某电镀厂规模为800m^3/d的电镀混合废水。在设计工艺条件下,总氰化物、Cr^6 、总铜和总镍等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分别达99.7%、85.0%、98.8%和99.6%,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当地环保一级排放标准。与传统的电镀废水分开作预处理工艺相比,该工程具有流程简单、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占地少、操作管理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广东化工》2021,48(13)
某以生产金属制品、汽车零部件及装配为主的高新产业园工业废水具有污染物种类多,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大,可生化性一般等特点。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广东地标《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和广东地标《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1597-2015)表2"珠三角排放限值"中的较严格标准,氨氮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标准。结果表明,采用MBR+臭氧氧化+BAF组合工艺能使该类型废水的出水稳定达标。该工艺稳定性强,处理效果好,COD_(Cr)、NH_3-N、SS、TP去除率分别为86.7%、92%、95%、8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