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可信性理论的模糊环境下再制造生产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再制造系统生产计划问题,分析了再制造系统的特点。以一般再制造系统为原型,在可回收产品数量、单位产品拆卸时间、单位零部件再制造加工时间以及客户需求不确定情况下,考虑回收、拆卸、再制造加工、重新装配的能力限制,以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模糊再制造系统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利用可信性理论给出了模糊模型的清晰等价形式。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不同置信水平选取对再制造成本的影响,验证了模型对再制造企业生产计划制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企业信息的多源性、多态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复杂性和难度的增加,本文以全球供应链为研究背景,分析供应链环境下生产计划信息不确定性的主要根源,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供应链信息不确定性对生产计划的影响,指出如何通过信息共享机制与弱化信息不确定性等提高生产计划动态响应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供应链的大量定制生产计划原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大量定制模式下的BOM设计、订单处理模式和分层的生产计划,研究了基于供应链面向大量定制的生产计划原型系统MC—P及需求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以及物流管理各子系统的功能设计与数据流程;最后总结了MC—P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基于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生产计划信息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在分析了敏捷供应链特点的基础上概括了基于敏捷供应链管理的生产计划的特点,即信息集成、资源共享、动态响应和周期缩短等.系统地分析了制定生产计划时为保证其敏捷性,需要收集并处理的各种信息来源,按照信息周期与信息不确定性两维结构对这些信息进一步归类分析,探讨了其特征及信息集成的技术支撑环境.  相似文献   

5.
计划控制是传统企业资源计划的核心所在。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的生产计划和控制方法并指出局限性。针对以核心企业为主的供应链,提出了三层生产计划控制模型并给出了其节点企业内部生产计划的具体算法与运行实例。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对称信息的闭环供应链激励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别对制造商能获得回收市场真实信息和无法获得真实信息两种情况,设计了提供给第三方的线性合同的,并基于报童模型给出了制造商的最优生产决策.最后用仿真试验研究了市场情况以及回收量与需求的波动对制造商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依据,针对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中的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阶段,运用博弈论方法分别构建政府、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动态和静态博弈模型,分析各参与主体的博弈关系和博弈均衡解,得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的良好运行需要各博弈方达到利益均衡,政府决策会影响生产者和消费者参与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的积极性,据此提出促进电器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实施和发展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由单一制造商、单一零售商和单一第三方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利用Stackelberg博弈,研究了分散决策下基于补贴、碳税、补贴和碳税的奖惩机制决策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结果表明,基于补贴和碳税的奖惩机制决策更能有效降低闭环供应链碳排放量、提高回收率。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基于补贴和碳税的奖惩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引入消费者参考效应,即在消费过程中,商品的销售量和回收量对于零售价格和回收价格的灵敏度。分析了在有无参考效应影响的情况下,闭环供应链的收益分享契约机制的优化决策集,通过数值算例,讨论了消费者参考效应对闭环供应链优化决策集和供应链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鹏  陆玉梅 《工业工程》2012,15(3):29-34
设计了一个具有供应商和两个零售商组成的Bertrand双寡头价格博弈的主从闭环供应链系统,给出了分散和集中两种模式下批发价、零售价、回收价以及各方利润的具体表达式并进行了比较,研究了供应链整体利润与产品和废弃品替代率的关系。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分散模式下零售商和生产商的具体对策,提出了两阶段数量折扣协调策略实现帕累托改进,并求出了折扣率和补贴率的具体范围,为进一步研究更一般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存在偏好的背景下,针对由1个绿色产品制造商、1个普通产品制造商以及1个零售商构成的竞争性闭环供应链系统,分别确定了在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绿色度决策,并分析了消费者绿色偏好、绿色投资系数和制造商竞争强度对供应链产品选择和各节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产品零售价、绿色度、供应链企业的利润均与消费者绿色偏好呈正相关而与绿色投资系数呈负相关。制造商的利润随竞争强度增大而减小,零售商的利润却随之增大,并且非合作博弈下绿色产品制造商的利润要高于普通产品制造商。此外,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当前企业生产运营计划与控制的状况,指出其在交货期控制、信息集成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构建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运营计划系统和信息平台模型。通过统一上下游资源、优化供应链流程,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通过生产同步化,提高生产运营计划系统的柔性和灵敏性,有效降低过程运营成本,使供应链效能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依据可信性理论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及隶属度,并实现隶属度和可信性测度的转化。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求出电能质量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值,结合相应的可信性测度得出一个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结果。用该方法对E6000型电能质量分析仪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评估,结果证实该方法直观可行,能够解决目前综合评估方法将模糊和随机双重不确定性混淆带来的评估结果不准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物质流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所建立的电子产品闭环供应链系统,构建了资源循环效率优化模型,通过系统中各节点的物质量来计算循环指数和路径长度两项指标,从而反映闭环供应链系统的物质利用水平和循环效率,并揭示系统循环效率优化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绿色生产和绿色设计是提高资源循环指数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物质循环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最后结合电子废弃物回收的实例对模型进行应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低碳环境下的供应链网络设计,研究具有供应商、制造商、消费者、配送中心、回收中心及处理中心的多层级闭环供应链网络。考虑网络设施约束、碳排放、顾客服务等因素的影响,以网络运营成本、碳排放成本和顾客需求响应时间成本为目标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解决网络内设施建设、选址、设施间流量分配等网络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利用Lingo11.0软件对模型求解,通过算例分析设施能力限制、碳税税率以及时间延迟成本对设施建设方式和网络成本的影响,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制造成本扰动下,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主导型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的最优生产决策与协调机制问题。研究发现:销售价格、产量以及回收率决策对制造成本的扰动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当面临较大的制造成本正扰动时,集中化决策者和制造商都愿意调整决策,但零售商却希望保持原有决策;当面临较大的制造成本负扰动时,集中化决策者和零售商都愿意调整决策,但制造商更希望保持原有决策。两部收费制契约能够协调扰动前后的闭环供应链,但零售商获得的通道费随着制造成本的正扰动量的增加而减少,负扰动量绝对值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基于预期订货量与实际回收量的回馈与惩罚ORP-RRP契约下的闭环供应链的协调问题。在CVaR准则下,提出了随机需求下单一风险厌恶型的零售商和单一风险中性的制造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模型,探讨了供应链成员的决策行为、风险因子和废旧品回收敏感性系数;对废旧品回收价格和最优订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与ORP-RRP契约有效可行,可为供应链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环保思想、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逐渐加强,废旧产品的回购、再利用开始越来越引起国内的企业和学者的关注。由于最终消费者对再制品的认可度与最终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喜爱程度之间存在着差别,所以这两种产品在实际定价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区别。本文在假定第一个生产阶段只生产新品,而第二个生产阶段可生产新品和再制品的情况下,研究了"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销售商"所构建起来的闭环供应链系统中,不同渠道力量下的产品定价问题。研究结论显示,制造商同时生产新品与再制品时新品与再制品的销售价格均不超过只生产新产品情况下的销售价;此外,当制造商所支付的回收价格越高,销售商对回收终端废旧产品的努力程度越大,而制造商批发价格的制定又由新品、再制品的成本及废旧品回收价格等因素决定。研究进一步显示,以销售商为主的市场整体供应链收益最大;以制造商为主的市场整体供应链收益最小;当两者渠道力量差距不明显时,市场整体供应链利润居于中间。  相似文献   

19.
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作用已得到广泛的共识,许多国家的政府出台回收再制造奖励政策。制造商通过闭环供应链对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可以选择的模式有3种:制造商负责回收,零售商负责回收,第三方负责回收。在构建了政府奖励条件下基于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3种模式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比较,并分析了政府奖励对不同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支持供应链管理的计划理论与运行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企业计划控制系统的组织模式与运行特征,提出企业应改变职能式的计划管理模式,实行面向供应链过程的集成式计划管理,变生产计划为供应计划,变反馈式控制为适时或前馈控制。并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计划系统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