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绿色制备及其抑菌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乙二醇为还原剂通过水热反应,还原氧化石墨烯同时在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银纳米粒子,制备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银以单质形态成功负载在石墨烯表面,银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0nm。以大肠杆菌为模型对纳米复合材料的抑菌性能进行测试,纳米银@石墨烯复合材料在100 mg/L时可以完全抑制大肠杆菌的生长,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新型抑菌材料。  相似文献   

2.
在不使用还原剂的前提下,采用水热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保护剂,经高温热分解碳酸银制得银纳米颗粒,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选出水热反应时间为5 h、水热反应温度180℃、表面活性剂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为1.74 g、硝酸银浓度为0.1 mol/L以及沉淀剂选用碳酸氢钠,用量为30 m L。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对制备产物的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银粉呈球形、三角和短棒状,具有面心立方结构,平均粒径在40~60 nm之间,在经过氧化氢处理后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出现明显的钝化和蓝移。  相似文献   

3.
李菊梅 《陶瓷学报》2011,32(3):453-456
采用化学还原的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合成了纳米级银粒子。TEM和XRD分析表明所制备的银纳米粒子粒径分布窄,其平均粒径为15nm左右,且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进一步催化硼氢化钠还原甲苯胺蓝的实验表明该银溶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L-精氨酸作为还原剂兼保护剂,以硝酸银作前驱体,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绿色合成氨基酸纳米银。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JEM-2100F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反应条件制备的纳米银进行表征,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精氨酸和硝酸银的摩尔比以及加料顺序等制备条件对纳米银形貌及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得到粒径(10±2)nm均匀稳定的纳米银。将纳米银分散液涂膜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烧结,结果证明银膜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16μΩ.cm)和较高的附着力(5A),这预示着其在印刷电子方面的良好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天然氨基酸小分子L-精氨酸作为还原剂兼保护剂,以硝酸银作前驱体,采用原位化学还原法绿色合成氨基酸纳米银。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反应条件制备的纳米银进行表征,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L-精氨酸/Ag NO3的摩尔比以及加料顺序对纳米银形貌、粒径分布及分散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调控反应条件得到粒径分布窄(10±2)nm、单分散近球形的纳米银颗粒。纳米银分散液采用刮涂制备膜层,测定膜层在不同烧结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电阻率,结果表明,纳米银膜层在170℃下烧结1 h,制得的导电膜可以获得较低的电阻率(16μΩ·cm)和较高的附着力(5 A)。  相似文献   

6.
纳米银包覆铜粉体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水合肼还原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的铜纳米粉,并对其表面镀银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杨柳  张征 《山西化工》2021,41(4):10-13
以棕榈酸和硬脂酸为脂肪酸,三乙醇胺为碱,在皂基和高pH条件下,通过单甘脂和多元醇快速将油脂乳化,加入防腐剂和功效成分等制备出一种保湿滋润的皂基乳液,并研究了多元醇量、脂肪酸量、脂肪酸比、增稠剂对乳液黏度、pH、粒径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9.
采用地肤子超声水提液为主要材料,研究了一种天然油污清洁剂的制备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地肤子清洁剂的最佳配方:地肤子超声水提液的浓度为2.00 g/m 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ALES)的浓度为8.00 g/m L。测试了该清洁剂的清洁度,抑菌率,稳定性,粘度,起泡性,试验结果表明地肤子清洁剂有较强的清洁能力,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银材料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而且其性能可以由形貌、组分和微观尺寸来调控。为了探究多元醇法反应参数对纳米银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AgNO_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还原剂来制备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较低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较弱时,有助于获得形貌可控的类球形纳米银颗粒,对应的吸收峰较窄。在PVP/AgNO_3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150℃,乙二醇为还原剂和溶剂时,纳米银的吸收范围可拓展到近红外区,在太阳能光热转换、光热治疗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壳聚糖纳米化,并优化出最佳制备方法。利用均匀沉淀和高温热解方法进行纳米银制备,筛选最佳反应条件。将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纳米银与纳米壳聚糖,按不同比例进行研磨混合,采用XRD、SEM对制备样品进行表征,并考察其止血性能。结果表明,单纯壳聚糖平均止血时间为12min35s,纳米壳聚糖的平均止血时间为10min30s,将纳米银与壳聚糖按1:2的比例混合时,止血时间为5min30s。由此得出纳米银/壳聚糖复合材料可以做为一种新型的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12.
《应用化工》2022,(2):369-372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纳米银粒子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还原法中化学试剂的大量使用及其对环境的污染,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介绍了纳米银的绿色制备方法,包括二糖法、多糖法、微生物合成法、植物提取物法等。同时介绍了纳米银离子在净水处理和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分析认为,糖类作为还原剂可生成具有良好催化及杀菌性能的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的形貌可控制备以及生物合成法中微生物及植物的选择技术等是今后纳米银绿色制备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祥  梁雷  李善建  麻超 《应用化工》2018,(3):510-513
由苄基氯化喹啉季铵盐、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曼尼希碱及平平加复配,得到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元酸化缓蚀剂。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测试其缓蚀性能,并建立了其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模型,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对试片的表面形貌和元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喹啉季铵盐5%、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5%、曼尼希碱2%、平平加3%组成的多元缓蚀剂的性能最佳,在缓蚀剂加量1%、90℃的20%盐酸中,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1.715 2 g/(m~2·h);缓蚀剂在钢片表面的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焓变以及吸附Gibbs自由能均小于零;在腐蚀介质中加入缓蚀剂后,N80钢片的自腐蚀电位负移,交流阻抗增大,自腐蚀电流减小,阴极和阳极Tafel斜率增大,表明该多元酸化缓蚀剂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3):510-514
由苄基氯化喹啉季铵盐、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曼尼希碱及平平加复配,得到了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元酸化缓蚀剂。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测试其缓蚀性能,并建立了其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模型,采用扫描电镜和电子能谱对试片的表面形貌和元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喹啉季铵盐5%、2-苯甲酰基-3-羟基-1-丙烯5%、曼尼希碱2%、平平加3%组成的多元缓蚀剂的性能最佳,在缓蚀剂加量1%、90℃的20%盐酸中,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1.715 2 g/(m2·h);缓蚀剂在钢片表面的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焓变以及吸附Gibbs自由能均小于零;在腐蚀介质中加入缓蚀剂后,N80钢片的自腐蚀电位负移,交流阻抗增大,自腐蚀电流减小,阴极和阳极Tafel斜率增大,表明该多元酸化缓蚀剂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的混合抑制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6.
侯铁军  王岩 《塑料科技》2019,(10):78-82
通过简单溶剂体系直接缩聚制备了一种芳纶浆粕,其比浓对数黏度为4.42~6.58 dL/g,芳纶浆粕的原纤沿轴向襞裂出许多分支,表面非常粗糙。对石棉、自制Kevlar浆粕、Twaron浆粕及自制的芳纶浆粕增强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芳纶浆粕在氮气中的热稳定性比空气中稍好且分解速率相对较慢,与Kevlar浆粕在氮气中和空气中的热失重规律一致,芳纶浆粕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优异;与传统纺丝切割法制备的K、T增强的摩擦材料相比,利用简单溶剂体系直接缩聚方法制备的芳纶浆粕增强材料的摩擦系数略低,但高于石棉增强材料的摩擦系数;对比磨损率,自制Kevlar浆粕、Twaron浆粕及自制的芳纶浆粕增强材料均较低,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这3种芳纶浆粕增强材料磨损率均呈下降趋势,其磨损性能优于石棉增强的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自制芳纶浆粕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及摩擦性能优异,完全可以替代石棉作为增强材料。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聚酰亚胺(PI)薄膜进行碱溶液水解、离子交换和热处理制备出具有表面导电性的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影响聚酰亚胺银复合薄膜导电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一定的薄膜厚度、碱溶液处理时间、合适的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都有利于制备出高导电性的复合薄膜。该复合薄膜保持了聚酰亚胺薄膜的基本力学性能,并且银原子与聚合物之间有良好的黏附性能。该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8.
载纳米银蛭石的制备和表征及其抗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雪  李政 《硅酸盐通报》2009,28(3):506-510
本文以新疆蛭石为原料,通过对蛭石进行酸化、热及钠化处理后,在室温下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载纳米银蛭石.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原子吸收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载纳米银蛭石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载纳米银蛭石的红外吸收谱与前躯体基本相同,金属纳米银颗粒较为均匀地负载在蛭石的表面,载纳米银蛭石的载银量为3.33%.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抗菌实验表明,载纳米银蛭石具有很强的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以硝酸银作银源研究反应物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用量、温度等因素对纳米银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在常温,较高Ag NO3质量浓度(30 g/L)下,使用1.2 g的PVP制备出平均粒径在80 nm的纳米银胶,并探讨了其热性能与导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银胶质量浓度的增大,其导电性有所增加。所制备的纳米银胶不残留各种无机物,经浓缩后可直接获得导电油墨,避免了传统制备导电油墨过程的离心分散造成的产量损失与二次改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型纳米银系列抗菌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载银气相二氧化硅表面包覆二氧化钛,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机抗菌粉体,分别用XRD、TEM对粉体进行观察,抗菌测试表明其抗菌率可达9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