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建宁  李晓晓  王鹏  李雄  邱凯 《包装工程》2019,40(18):28-34
目的 探究机械装备造型设计过程中品牌风格有效延续的路径和方法,旨在为产品的创新设计与品牌风格的演进提供新思路。方法 首先,解析品牌风格与流行趋势,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提炼感性意象与造型特征;然后,采用形态分析解构目标产品,明确主要造型要素,通过眼动实验客观分析其视觉关注度,进而在品牌风格与流行趋势的意象约束下,运用形状文法推演产品造型要素,生成设计方案;最后,利用语意差分法对方案进行评价。结果 以红山恒应力试验机为例,验证得到的设计方案满足品牌风格与意象定位的要求。结论 以品牌发展的视角,构建了面向品牌风格的机械装备造型设计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延续品牌风格,并获得符合现代工业装备审美标准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案,为相关行业的产品造型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容器形态增强品牌识别度、提升品牌价值。方法提出了以受众感知和品牌特征引导容器造型的思路。首先,在对容器设计的现状及其与品牌感知关系分析基础上,提出以受众的认知原型引导容器设计的概念立意、要素提炼和形态组织;然后,联系品牌基因以头脑风暴进行概念细化,生成备选方案;最后,以设计实例对该方法的可用性进行验证。结论包装容器是外化品牌内涵的载体,其应成为强化品牌识别、提升品牌价值的有益部分;概念设计阶段以受众感知原型和品牌特征为容器造型推衍起点,可促进设计编码与受众解码的协调;方案细化时,容器的形态、色调和材质须与外包装相适配,方能实现以容器强化品牌识别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品牌特征到产品造型的映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余从刚  朱璐莎 《包装工程》2014,35(16):1-4,9
目的实现品牌特征到产品造型的映射。方法通过模型构成法和特征层级传递法,基于格式塔和认知理论,对品牌特征要素和产品构成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要实现品牌特征到产品造型的映射,产品理念是映射的重要节点,而产品理念中文化层到语义层的特征映射是基础,语义特征到造型特征的映射是关键。基于语义层提炼出核心语义,通过核心语义归纳出产品造型的整体特征,利用图像的相似性得出造型的部件特征和细节特征等,在认知的框架下实现语义特征到造型特征的一致性表达,构建出品牌特征到产品造型的映射关系,对企业品牌的塑造和产品造型的品牌表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生物基因工程与汽车造型的类比,引入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品牌造型基因"概念,通过收集59款奥迪汽车造型,提取奥迪 A6的造型基因遗传图,构建了奥迪造型基因遗传图和奥迪品牌造型基因的组系图谱,分析了造型基因的突变和重组,提出了保证品牌造型基因的生命力的汽车品牌造型基因的遗传和进化机制,初步提出了一个基于造型基因的汽车品牌造型设计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5.
王金军  方灏 《包装工程》2020,40(22):53-59
目的 分析汽车内饰造型特征的品牌识别过程,指导内饰设计师理解用户认知方式并应用于设计实践中,使设计意象有效传达,为内饰心理认知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以眼动实验为主,问卷法和访谈法为辅,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内饰视觉认知中的造型特征识别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划分内饰造型区域特征并编码,中央空调出风口、车门开关、方向盘是用户关注时间最长和最先关注的特征。有经验者观察目标明确,注重整体感知,无经验者目标注视点分散,注重局部特征。结论 中央空调出风口、车门开关、方向盘是传递品牌意象的重要造型特征区域,该部分的设计有助于提升内饰的品牌识别度。造型特征识别过程从认知心理的角度解释了不同用户对内饰人机系统认知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工程机械造型特征与造型语义的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2,他引:2  
以工程机械产品为造型设计研究对象,在笔者参与的三一集团工程机械设计案例的实践基础上,探讨工程机械产品造型特征与造型语义的一致性表达方法,分别提出了造型特征和造型语义的功能、品牌和历史3个角色属性及其一致性表达模型,试图为工程机械设计领域提供一种可用、有效的设计方法,辅助推动其产品的创新与品牌构建。  相似文献   

7.
汽车造型原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索影响汽车造型边界和认知范畴的规则,进而辅助汽车造型设计和计算机辅助造型生成。方法提出了一种规则表达的汽车造型\"原型特征\"抽取方法,首先将汽车造型问题映射到规则模型上,然后以规则表达方式抽取对汽车造型原型有影响的几何阈值特征、几何逻辑特征、工程特征和品牌特征。结果这些特征共同组成了该车型、该品牌的汽车造型原型特征。结论此成果已经应用在基于进化思想的汽车造型优化设计方法中,对于造型与工程整合,计算机辅助造型生成以及评价具有重大作用。以小型两厢车为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此方法亦可用于其他车型和品牌\"原型特征\"的抽取。  相似文献   

8.
面向空气动力学优化的电动汽车造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晨铭  李彦龙  王东  徐飞 《包装工程》2012,33(16):43-46,66
从汽车造型设计的比例、容积、曲面、细节4个层级出发,逐层分析了未来具有优秀空气动力学性能的电动汽车在比例、容积、曲面、细节中应该具有的特点。提出了要设计未来具有优秀空气动力学性能的电动汽车应该打破过去的\"汽车式\"的比例容积安排,改变过去\"大功率高能耗\"的曲面语言,转而探索符合电动汽车设计理念的环保、高效、自然的曲面语言,并且在细节上辅以与电动汽车比例、容积和曲面统一的、合理体现电动汽车技术特点的细节。  相似文献   

9.
面向制造的客车造型智能设计建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论文在总结以往的客车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客车造型的制造性规律,分析了面向制造的客车造型智能设计系统模型,利用一种内容丰富的知识表示,充分考虑制造特性,讨论了多层推理机的建立,能智能化的生成新的客车造型设计,描述了客车造型的三维仿真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因表达数据高维和小样本的特点,介绍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决策树集成分类算法——旋转森林.首先通过对数据属性集的随机分割,再对子集进行主成分分析变换,保留全部的主成分系数,重新组成一个稀疏矩阵.然后对变换后的数据利用非剪枝决策树集成算法进行分类.再结合ReliefF算法,选用3组基因表达数据验证算法,对比Bagging决策树和随机森林两种集成方法.结果表明旋转森林算法对基因数据具有更好的分类精度,同时验证旋转森林在较低的集成数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越来越注重品牌的时代,品牌代言人的话题恐怕是不容回避的,环顾四周,我们的视线经常被许多巨幅海报、灯箱中的人物所牵引,这些形象各异的广告或精彩或俗腻,总之,它们充斥了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基于品牌意象的产品造型评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首先提出造型元素的品牌辨识度及造型基因的品牌相似度概念,并探讨如何根据品牌现有产品建立造型基因案例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基于品牌意象的造型评价体系与函数,以保证造型创新的品牌形象统一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品牌文化的垃圾车造型识别设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基于品牌文化的产品造型开发提供案例支持与操作方法。方法以品牌的差异化识别为启示,以品牌文化与产品造型识别的关联性分析为基础,对徐工压缩式垃圾车进行车型分析与品牌文化分析,从车身线条、细节密度、风格统一、稳重感、横截面等角度提炼徐工压缩式垃圾车的产品造型识别认知规范。结论总结基于品牌文化的产品造型特征提炼方法,开展了压缩式垃圾车产品造型概念的设计实践,基于品牌文化的造型识别将形成明显的造型差异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悬浮液浓度、膜管转速和轴向流量对膜器过滤速率的影响;找出了最优的操作条件,微滤模型的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  相似文献   

15.
杨蕾  杨君顺 《包装工程》2007,28(5):120-122
主要论述感性消费作为影响产品造型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正以其独有的魅力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倡导设计师在客观洞察消费者心理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从而使设计更加具有亲和性,更进一步满足消费的高层次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6.
崔俊杰  乔楠 《硅谷》2010,(17):105-105,89
现代产品设计要求突出产品的个性与特点,以达到在市场上能够被易于识别而吸引众多消费者的目的。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准确传达设计概念与意图,使设计师能够依据"要求"进行设计,是现代产品设计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以产品的"设计主题"和"造型特征"为研究对象,初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表现,提出"主题特征"约束的产品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整体性认知的汽车造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王贞  谭征宇 《包装工程》2013,34(24):51-54
从视知觉整体性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构成汽车整体性认知的造型特征,提出了由比例、空间和姿态共同构成的汽车整体造型特征框架。在对汽车比例、空间和姿态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各要素与人们整体性认知最直接的车型、风格的关联,并以SUV 为案例,对汽车整体造型特征进行了参数化表达,从而有利于设计师从整体性认知的角度,理解和完成汽车造型设计。  相似文献   

18.
魏君  韩颖  苏畅  张英朝 《包装工程》2022,43(10):115-120
目的 探讨差异化的轮毂造型、受试者年龄、感知意象的显著程度,确定符合目标人群的电动车轮毂造型方案。方法 完成各有5组轮辐的8种不同风格的轮毂造型方案。获取与电动车整体造型风格一致的8个感知意象词汇,采用5段语义差分法对102名目标人群进行感知意象实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主成分分析确定的“个性的”等6个重要的感知意象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分别求得8种轮毂造型,以及高中低3个年龄层次的目标人群对电动车轮毂造型特征的感知意象的显著结果。结果 获得不同感知意象对差异化的电动车轮毂造型显著性的影响程度,掌握具有倾向性的感知意象对特定年龄层次人群的敏感程度,总结市场细分条件下的电动车轮毂造型特征的倾向性,并呈现各轮毂造型显著性的影响程度。结论 通过方差分析找到指定感知意象词汇中最敏感的受试者年龄层次,以及造型特征显著性最强、感知意象最突出的轮毂造型,为确保轮毂与整车造型风格的统一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品牌产品造型传承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哲学方法论为指导对造型传承的哲学维度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在造型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才是保持产品品牌生命力的本质属性,提出了造型传承要批判地继承,造型创新要坚持"适度"的原则等对立统一的传承思想方法,对实现品牌产品沿袭持续一致的设计风格并不断创新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汽车造型特征与特征线   总被引:3,自引:29,他引:3  
赵丹华  赵江洪 《包装工程》2007,28(3):115-117
汽车造型是一个需求交叉、多目标综合、知识密集的复杂、多学科的设计过程.在构建100个汽车造型数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特征的概念对汽车造型进行描述,提取了20条汽车造型特征线,将其分类为主特征线、过渡特征线和附加特征线,建立了基于特征和特征线的汽车造型描述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