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友好型缓蚀阻垢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逸云  周柏青  李芹 《工业水处理》2004,24(5):25-27,36
目前国内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多用磷系配方,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循环水的含磷处理药剂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限制。根据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及相互间的协同作用,针对偏腐蚀性水质,通过阻垢、缓蚀试验和动态模拟试验研制出低磷环境友好型缓蚀阻垢剂HYS-506,其主要成分为钼酸盐、膦羧酸、羧酸酰胺及羧酸、磺酸盐共聚物。试验结果表明,相比高磷配方,HYS-506不但具有良好的缓蚀阻垢性能,而且经济成本相当。尤其是HYS-506在推荐用量下循环水中总磷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环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南某化工厂循环水系统的结垢问题,采取了向高密度沉淀池投加石灰等药剂的措施,将矿井废水中的暂时硬度去除,经过处理后的循环水浓缩倍率可提高至3.4左右,达到了GB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要求,彻底消除了因矿井水含盐量高对循环水系统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生产废水的可生化性差、成分复杂、总磷浓度高,其总磷主要由有机磷类化合物组成,较难处理。尝试采用一级化学除磷—光电催化氧化—二级化学除磷组合工艺处理该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废水经该组合工艺处理后,出水COD、TP分别可达到50、0.5 mg/L,达到《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12/356—2008)的一级排放标准。一级化学除磷—光电催化氧化—二级化学除磷组合工艺可有效地处理有机磷水处理药剂生产废水。  相似文献   

4.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基地不断提升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采用低磷高浓缩倍数新技术后,循环水中的总磷(PO43-计)可控制在1 mg/L以下,浓缩倍数达到8倍,并实现了循环水水质在线监测、终端控制和远程监测,碳钢腐蚀率、黏附速率、异养菌数均低于《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的要求,循环冷却水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Shell煤气化废水处理及回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ell煤气化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水具有高SS、高CODCr以及污染物成分复杂的特点,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氰化物、NH3-N、硫化物以及苯酚等。通过预处理(曝气-絮凝沉降)、深度氧化以及双膜处理的工艺对Shell煤气化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各工艺段的最佳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运行条件下,该处理工艺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通过阻垢及缓蚀试验结果确定,工艺出水达到GB 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中工业循环水用水标准的要求,可以回用至循环冷却水系统。  相似文献   

6.
汪磊 《广州化工》2020,48(14):82-84
依据某大型煤化工循环冷却水系统概况,开发出一种无磷缓蚀阻垢剂。通过静态阻垢实验、旋转挂片实验和动态模拟实验,分别对其缓蚀、阻垢性能进行研究。在现场实际应用表明,在常规的加药浓度下,该无磷药剂的处理效果可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T 50050-2017)的技术要求,阻垢缓蚀性能良好。同时,该系统所产生的排污水指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中的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6#机组循环冷却水系统选择无磷水处理方案,采用动态模拟试验和工业化试验方法对SPC-5502无磷阻垢缓蚀剂进行性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动态模拟试验中循环冷却水系统pH值在8.0~8.6,浓缩倍数为4~7,投加SPC-5502无磷阻垢缓蚀剂110 mg/L以控制锌离子质量浓度为1~2 mg/L,同时冲击投加氧化性杀菌剂SPC-1206,碳钢试管腐蚀速率、粘附速率分别为0.036 mm/a、3.04 mcm,均优于GB 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要求。此无磷水处理方案经过6个月的工业化试验,循环冷却水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中石化企业标准Q/SH 0628.2—2014《水务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循环水》的要求,减少了磷排放。  相似文献   

8.
某炼油厂污水处理场的深度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150 m3/h,污水经常规处理,水质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后,再采用气浮过滤-臭氧催化氧化-生物活性炭组合工艺进行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达到GB 50335—2002《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指标要求,用作炼油厂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  相似文献   

9.
Shell 煤气化工艺过程产生的废水具有高 SS、高 CODCr 以及污染物成分复杂的特点,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氰化物、 NH3-N、硫化物以及苯酚等。通过预处理(曝气-絮凝沉降)、深度氧化以及双膜处理的工艺对 Shell 煤气化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各工艺段的最佳运行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优运行条件下,该处理工艺出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同时通过阻垢及缓蚀试验结果确定,工艺出水达到 GB 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中工业循环水用水标准的要求,可以回用至循环冷却水系统。  相似文献   

10.
徐达坤 《广州化工》2022,(18):128-131
某钢铁企业冷轧污水厂的出水满足《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2012)标准,需要对该污水厂出水进行深度处理。深度处理系统设计采用“药剂软化+离子交换+超滤(UF)系统+反渗透(RO)系统”的工艺。运行过程中对深度处理系统进行优化,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各项运行指标良好,达到设计标准,出水可回用于工艺循环冷却水补充水。系统处理费用约为3.73元/吨。  相似文献   

11.
杨飞  王凯  边志达  门枢 《燃料与化工》2022,(5):50-54+58
针对蒸氨废水水质差、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设计了“预曝气+A/O+Fenton氧化+高密澄清+多介质过滤+活性炭吸附+超滤+反渗透”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系统产水指标优于GB50050—201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要求,产水送到循环冷却水系统作为补充水;浓水经Fenton氧化后达到GB 16171—2012《炼焦化学污染物排放标准》表1间接排放要求,送高炉冲渣,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的药剂投加法处理循环水系统存在加药费用高、排放废水污染环境等问题,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循环水系统进行了节能改造。对比了药剂投加法和电化学法的工艺特点,介绍了电化学处理循环水技术的工作原理。结合山焦循环水处理系统实际情况,确定了电化学处理循环水的最经济方案。运行结果表明,采用电化学处理循环水,不需投加化学药剂;处理后的循环水,水质可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要求;浓缩倍数由2提高到6,可节水38.4 m3/h,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某煤化工企业应用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并采用除盐水作为补充水,系统运行过程中循环水总铁始终偏高,长期超过国标《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17)规定≤2mg·L-1的要求,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蚀问题。针对该煤化工企业闭式循环冷却水总铁超标问题,分析了循环水总铁浓度超标原因,并从优化水处理药剂配方、调节循环水p H、改变加药方式、加强微生物控制4个方面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为同行企业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浓度、难降解半焦废水,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合除油一强化脱酸脱氨—离心脱酚—高级氧化—高效菌种生化处理—膜处理这一系列组合工艺,实现对半焦废水中焦油、氨水以及工业酚类产品的资源化回收,同时实现深度净化废水的目的;经生化处理后出水水质指标达到《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要求,与膜处理技术组合使用最终出水水质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现行的《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J50—83(试行)颁布已经有七年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国内循环水处理技术有了很大发展。从应用单一的无机磷为主的配方发展到全有机,钼系等多种配方并用,处理效果有了明显提高。现行循环水处理规范是以无机磷处理为基础编制的,因而未能反映新的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16.
陈胤晖 《净水技术》2016,(4):104-106,110
针对陕西某火电厂的循环冷却水强制排污水的特点及回用要求,在回用水站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浓水反渗透+DM浓缩+MVR蒸发结晶"工艺路线。处理水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中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浓水达标排放,为回用水站浓水零排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循环水排污磷含量达到国家控制标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动力二站循环水改变长期使用的含磷水处理配方,经过竞价采用了江苏江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绿色环保无磷水处理系列药剂进行处理,并使用在线自动加药设备通过在线荧光示踪检测投加缓蚀剂、阻垢剂、在线控制ORP自动投加杀菌剂。该水处理方案工业应用将近一年时间,循环水在5~12倍高浓缩倍数下运行,水处理效果达标,循环水磷含量可达到排污标准,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18.
天津大港区某化工企业使用淡化海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的补水,针对淡化海水腐蚀性强的特性,使用补水管道缓蚀剂和循环水系统缓蚀剂,同时配合杀菌剂,提出循环水成套处理方案。经过4 a的现场应用,该循环水系统总铁平均质量浓度低于0.5 mg/L,碳钢挂片和监测管的平均腐蚀率为0.012 mm/a,监测管沉积速率为6.08 mcm,符合《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0—2007)要求。  相似文献   

19.
黄明 《广东化工》2024,(3):110-112
某电厂循环外排水主要来源于电厂循环水系统中凝汽器不断循环,使机组降温的水。有可生化性较差、有机物浓度较低、硬度较大等特点,某电厂的综合污水处理厂采用AO+芬顿反应池+BAC组合工艺处理此污水,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结果显示,AO+芬顿反应池+BAC组合工艺能使出水稳定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20.
混凝沉淀和混凝气浮结合的物化预处理与水解酸化和好氧接触氧化结合的生化处理组合工艺能有效处理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废水,工艺运行稳定可靠,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其中氨氮和总磷执行浙江省地方标准《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