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丹 《包装工程》2016,37(12):167-171
目的借用知觉现象学的观点来指导家具设计实践。方法通过对传统家具设计案例的解读,从身体作为主体的知觉体验和具有场所精神的家具空间体验两方面阐述基于知觉现象学的设计过程。结论通过对具有场所感的情感体验和情境表达,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的观点。知觉现象学是研究家具设计体验的有效方法,通过强调身体的综合知觉对家具所处特定空间进行体验,其重点在于表达身体与场所之间的互动关系。强调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再次解读和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情感需求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山地城市存在大量滨水公园,山地滨水公园水敏性设计包括雨洪管理与消落带设计。本文以金海湾公园为例提出山地滨水公园水敏性设计的方法。提出"雨水花园—区域湿地—滨水公园"三个层级对山地滨水公园进行水敏性设计,重点探讨山地滨水公园消落带、生物生境的保护及雨水花园的的构建途径。指出山地公园水敏性设计必须遵循地形空间的多样性、维护敏感性的生态边界、建立多层级多目标水敏性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3.
党志娟 《包装工程》2024,(10):362-365
目的 探寻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公共设施设计策略,使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公共设施更好地服务于受众。方法 分析城市公共滨水空间的需求属性、文化属性、生态属性等景观属性,基于这些属性,从六个方面对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公共设施优化展开研究。结论 城市滨水景观空间的公共设施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自然性、人性化、人文性等原则,从生态环境出发,选择生态材料,设计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公共设施、基于人的需求进行滨水空间公共设施的布局、注意滨水景观公共设施的安全性、强化滨水空间公共设施的文化底蕴、健全滨水景观公共设施的功能,提供人性化的使用体验、细化滨水景观空间公共设施的信息标识设计。  相似文献   

4.
崔瑶 《工业设计》2014,(9):77-80
滨水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景观风貌,在门户区位结合滨水景观与周边环境建设滨水公园,一方面可作为城市门户标志性景观,展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另一方面可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空间,满足市民的多方面需求。本文结合龙山湖公园规划设计案例,研究新时期城市门户型滨水公园的设计思路与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快速的生活节奏、高密集的城市环境等因素影响下,人们的身心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对疗愈型公共空间的需求也随之增加。滨水空间是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对其疗愈功能优化将有助于缓解城市各类人群的身心压力,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本文对当前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归纳了疗愈型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的影响因素与设计原则,从空间重构、五感体验以及生态疗愈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疗愈型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生态系统管理的思想,把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就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过程中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如何发掘湿地自然资源、美化城市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王铁城 《硅谷》2010,(3):111-111
滨水空间景观的开发与规划在建设生态城市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分析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生态规划原则,并探讨城市滨水空间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8.
湿地公园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营建过程中,植物景观的营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探讨对于己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的后期建设及养护管理和将要规划建设的城市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本文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材料的选择,并从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及美学设计三个角度探讨了湿地公园植物造景设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衡水湖湿地的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引入弹性景观设计的概念,分析了滨水景观视觉要素和文化要素的构建方式.通过对海绵城市等雨洪管理理论的研究,从营造具有生态修复功能的人工湿地、绿色生态河道及生态绿岛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弹性景观的营造策略,为湿地滨水的弹性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展现城市活力的职责。本文以杭州未来科技城红卫港段为例,剖析了影响其滨水公共空间活力的相关因素,探讨了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提升的设计原则与策略,希望为营造城市滨水公共空间活力提供建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魏专 《包装工程》2015,36(18):24-27,32
目的分析将多种感官体验融入儿童包装设计中的可能性,确立多感官体验包装设计的方法,并用于设计实践。方法了解国内外多感官体验包装设计及其研究的现状,通过导入经典儿童感知觉理论,完成对儿童感知觉特点的分析,探索儿童包装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儿童使用心理和感官习惯。结论分别从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体验方面提出具体的包装设计方法,并探寻几种感官设计共同使用时对儿童包装使用体验效果的协同作用,并将该包装设计方法初步应用到设计案例中。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城市滨水空间是指城市中的江、河、湖、海等水体与人工性的环境相结合的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中的重要边界,也是最具特色的一类城市公共空间。近年来,随着人们的休闲和生态审美需求的提高,人们开始对已经建成的滨水空间景观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本文将以滨水区域休憩空间设计走上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目标,总结当代滨水区域水景观设计理念和方法,为今后设计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由于对湿地保护力度不够,导致城市湿地功能的衰退。因此保护城市湿地资源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平阴玫瑰湖湿地公园现状的调查描述,分析了目前平阴玫瑰湖湿地公园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了平阴玫瑰湖湿地公园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滨水公共空间具有独特的生态系统与功能结构,是我国城市景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建设的持续扩张,对滨水公共空间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立足于弹性设计相关理念,以长春市博文湖滨水公共空间为例,尝试将弹性设计理念与博文湖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相结合。通过完善生态雨洪管理、发挥生物弹性作用、构建多功能的滨水驳岸弹性空间、增加具有弹性设计的绿色基础设施等措施,旨在提升滨水空间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修复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建设规模在社会发展中不断扩大,使得城市内的自然空间逐渐减少,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更需要亲近大自然,这就使湿地公园建设在满足生态的前提下加入了游憩观光、体闲等功能,给人们提供一个新型的景观空间,生态景观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因区域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无法完成系统性建设的挑战,导致景观效果不加,更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该文将从湿地公园建设角度出发,置入科技元素,在改善景观环境的同时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6.
肖彦 《包装与设计》2011,(1):100-101
新感官体验设计指通过激发视觉以外的其它四感来获得新鲜体验的包装设计,是一种引发观众知觉上的极体验的设计。这个新兴的设计理念是与社会进步和人们观念变化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湿地规划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保护湿地占地面积就是在保存人类未来生活的基础性资源。湿地,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不仅可以改善类生存的环境,同时还可以对城市整体的大气进行调节,是工业和农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元素之一。本文针对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与设计理念进行了内容上的探讨,希望得到的结论可以给工作人员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实际对城市滨水景观的生成元素、自然生成元素以及扩展生成元素进行了细致的阐述,然后对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9.
目前,城市滨水空间能给人们提供轻松愉快的观水、戏水环境,也是城市绿地开发中的重要资源。滨水景观的植物有助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并充分展示出城市的文化特色。在进行植物配置设计时,滨水区沿岸建筑的形式及风格对整个水域空间形态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对滨水区作一个整体全面的考虑。应从社会背景、生活的内容、自然环境等众多因素中去发掘,将植物配置打造成为滨水景观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付瑀炜 《工业设计》2015,(2):109-112
在体验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日趋个性化和多元化。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餐饮空间中"就餐产品"自身的价值,而是更加重视餐饮活动中所获得的用餐体验和精神享受。感官体验作为体验的第一个环节,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其不仅能够促进消费者的物质消费,更重要的是其所产生的文化意蕴所带给消费者的精神放松和情感愉悦。研究建立在体验经济背景下体验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从感官体验的角度出发,以主题餐饮空间为空间载体,重新审视餐饮空间设计。从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的阐释和体验设计与感官体验概念的解析入手,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五个方面作为体验设计的感官构成,进而提出面向感官体验的主题餐饮空间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力图为主题餐饮空间设计提供一点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