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索桉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本文采用反相硅胶和制备液相等方法对桉叶提取物中高醇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4个化合物。接着应用~1H-NMR和~(13)C-NMR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最终鉴定出3个化合物,分别为金丝桃苷、番石榴苷和槲皮素-3-O-α-吡喃阿拉伯糖-2"-棓酸盐。最后采用DPPH·、ABTS+·和ORAC三种体外检测体系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在DPPH·和ORAC方法中,番石榴苷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槲皮素-3-O-α-吡喃阿拉伯糖-2"-棓酸盐的抗氧化能力最低。在ABTS·+方法中金丝桃苷的抗氧化能力最强,番石榴苷的抗氧化能力最低。但与抗氧化剂Trolox相比,三者都表现出更强的抗氧化能力,是有较好发展前景的天然抗氧化剂。本文为桉叶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枣叶的乙醇提取物经乙酸乙酯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反复制备纯化,得到5种化合物。经LC-MS、1H NMR和13C NMR进行鉴定,分别为:槲皮素-3-O-洋槐糖苷(1)、槲皮素-3-O-芸香糖苷(2)、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山奈酚-3-O-芸香糖苷(4)、槲皮素-3-O-α-L-阿拉伯糖-(1→2)-α-L-鼠李糖苷(5)。对5种黄酮单体化合物清除ABTS+、DPPH自由基的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清除ABTS+、DPPH自由基的活性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其中化合物3表现出最强的活性,化合物1、2、5活性适中,化合物4的活性最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番石榴叶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番石榴叶7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1)、山楂酸(2)、科罗索酸(3)、槲皮素(4)、金丝桃苷(5)、槲皮素-3-O-α-D-呋喃阿拉伯糖苷(6)、globulol(...  相似文献   

4.
对比研究了三华李果肉、果核及叶乙醇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三华李叶提取物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4.75 g没食子酸当量/100 g提取物和5.45 g儿茶素当量/100 g提取物,且三华李叶具有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值为79.75μg/m L)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为6521.74μmol trolox equiv/g)。采用柱层析法,从三华李叶中分离得到三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法(NMR)及电喷雾质谱法(ESI-MS),鉴定为山柰酚-3,7-二-O-α-L-鼠李糖苷,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以及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三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三华李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具有最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12.93μg/m L)及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8.83μmol trolox equiv/μmol)。山柰酚-3,7-二-O-α-L-鼠李糖苷是三华李叶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因此,三华李叶可作为有效的抗氧化剂用于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5.
研究从蔗梢中分离到的8种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和抗肿瘤活性。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综合评价多酚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MTT法评价多酚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8种化合物中槲皮素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p0.05)高于阳性对照Trolox;咖啡酸抑制CNE2(人鼻咽癌细胞)增殖的活性最强,槲皮素抑制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增殖的活性最强,2-(3,5-二羟苯基)-5-羟基-苯并呋喃和槲皮素能较强地抑制Hela(人宫颈癌细胞株)的增殖。蔗梢中的8种多酚类化合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和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作为保健食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原料。  相似文献   

6.
DPPH自由基比色法测定番石榴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用2,2-联苯-1-三硝基苯肼(DPPH·)比色法测定了番石榴叶(PsidiumguajavaL.)的抗氧化活性,并使用了三个不同参数抑制率、EC50和AE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浓度越高,番石榴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越强,其中AE是表示抗氧化活性的最有效的能数。本研究表明番石榴叶提取物是一种有效的、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黄嘌呤氧化酶是嘌呤代谢生成尿酸过程中的关键酶,对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和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构建了氧嗪酸钾诱致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对比研究了神秘果树叶乙醇、水提取物在动物体内的降尿酸作用,采用现代色谱、波谱技术导向分离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研究结果表明:神秘果树叶乙醇、水提取物在动物体内均具有一定的降尿酸作用。乙醇提取物降尿酸活性强于水提取物,并可显著增加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肌酐含量及降低尿素氮含量,呈现较好的护肾活性。从神秘果树叶中分离鉴定出3种槲皮素类化合物,包括槲皮素、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以及金丝桃苷。3种槲皮素类化合物在乙醇提取物中的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1.74 g/(100 g)】、金丝桃苷【0.77 g/(100 g)】、槲皮素【0.17 g/(100 g)】。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槲皮素、金丝桃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神秘果树叶提取物以及槲皮素类化合物可用作保健食品功效因子,用以预防与治疗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8.
番石榴叶乙酸乙酯萃取物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番石榴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具有降糖活性的功能成分。方法:采用硅胶、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与溶剂重结晶法进行单体分离纯化;通过分析化合物的理化性质、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pectrum,NMR)、质谱(mass spectrum,MS)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建立降糖脂肪细胞模型评价主要单体的降糖活性。结果:从番石榴叶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共分得14 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丝桃苷(化合物1)、异槲皮苷(化合物2)、槲皮素-3-O-β-D-木糖苷(化合物3)、广寄生苷(化合物4)、番石榴苷(化合物5),槲皮素-3-O-(2’’-O-没食子酰基)-α-L-阿拉伯吡喃糖苷(化合物6),槲皮素(化合物7)、没食子酸乙酯(化合物8)、齐墩果酸(化合物9)、β-谷甾醇(化合物10)、isocaryolan-9-one(化合物11)、(-)-epiglobulol(化合物12)、t-cadinol(化合物13)和muurola-4,10(14)-dien-1-ol(化合物14)。降糖脂肪细胞模型测定结果表明,5 种主要黄酮苷均具有降糖活性,其中以番石榴苷和广寄生苷降糖效果最好,40 μmol/L浓度下促葡萄糖摄取值分别达到了(1.74±0.076)、(1.81±0.029)mmol/L。结论:化合物6、8、11~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1为一新的天然产物;番石榴苷和广寄生苷可能为番石榴叶主要降糖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开发核桃生物资源,研究了7种不同溶剂提取的不同种类核桃种仁、叶及其花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鉴定其抗氧化成分。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FRAP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并测定总酚、总黄酮含量,采用高分辨质谱仪鉴定样品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供试7种溶剂中60%丙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较高。山核桃叶的DPPH(IC50=0.156 mg/mL)和ABTS+(IC50=0.131 mg/mL)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62.17 mg VC/g)较其他品种核桃叶强。‘西林3号’核桃不同部位抗氧化活性测定显示,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力及FRAP还原力顺序从强到弱为:内种皮 > 叶 > 花粉 > 带皮种仁 > 去皮种仁。利用LC-MS从‘西林3号’内种皮及其核桃叶、KT-J02核桃叶、山核桃叶等4个供试样品的60%丙酮提取物中共鉴定出17种抗氧化活性成分,其中酚类9种,黄酮类8种,槲皮素和汉黄芩素为4种供试样品共有成分。山核桃叶中鉴定出13种成分,其中4种仅存在与山核桃中,即没食子酸、3-咖啡酰奎宁酸、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对香豆酸;‘西林3号’和KT-J02核桃叶分别有1种成分仅存在于其中,为没食子酸-4-O-β-D-吡喃葡萄糖和儿茶素。内种皮中鉴定出6种成分,鞣花酸仅存在于内种皮中。  相似文献   

10.
黑脉羊肚菌多酚分级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脉羊肚菌为原料,采用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多酚,分别得到乙酸乙酯相、甲醇相和水相多酚提取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组分,测定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指数(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值,并探讨该多酚提取物含量与抗氧化相关性。结果表明,黑脉羊肚菌总酚含量为20.109 mg/g,其中水相组分多酚含量最高(14.478 mg/g),甲醇相次之(5.443 mg/g),乙酸乙酯相组分多酚含量最低(0.188 mg/g)。3种溶剂的多酚提取物组成中,荭草素含量均为最高。水相组分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甲醇相组分清除ABTS~+·能力最强,乙酸乙酯相组分具有较高的ORAC值。多酚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ORAC值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1.
广林9号桉叶多酚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广林9号桉叶提取物进行系统萃取分离,用福林-酚法测定各组分的总酚含量,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还原能力3种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测定了桉叶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萃取组分中,乙酸乙酯组分总酚含量最高,达到502.67mg/g;其对DPPH自由基和ABTS+·的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也最强,优于阳性对照物茶多酚,其清除两种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0.097mg/mL 和0.034mg/mL;通过总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其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成正相关,由此判断桉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主要为多酚类物质;桉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达到30%以上,与茶叶粗提物中多酚含量相当,具有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黑色小扁豆因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成分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为深入了解小扁豆的营养价值,对小扁豆中不同结合形态的酚类化合物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亚铁离子还原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黑色小扁豆中不同存在形式的酚类提取物含量差异显著。酯键合态酚类提取物中含有较高的酚酸含量(1.61 mg/g),碱水解结合态酚类提取物具有较高的黄酮含量(1.07 mg/g)及抗氧化活性【亚铁离子还原能力(43.80 mmol/g)、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2.13 mg/g)、ABTS清除能力(3.92 mg/g)】。对黑色小扁豆中存在的花青素进行提取和分析鉴定,其含有的花青素主要为飞燕草-3-O-(2-O-β-D-吡喃葡萄糖基-α-L-吡喃阿拉伯糖苷)和矢车菊素衍生物。  相似文献   

13.
滁菊的功能成分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滁菊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对滁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酚类、多糖、类胡萝卜素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滁菊总酚和黄酮含量较高,分别为53.67 mg/g和70.32 mg/g,高于大洋菊等菊花;多糖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3 种提取物中,酚类抗氧化能力最强,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为208.79 mmol/g和160.23 mmol/g,对Fe3+的还原能力达到238.35 mmol/g,高于杭白菊等菊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滁菊酚类及类胡萝卜素单体组成,初步鉴定出滁菊含有绿原酸、儿茶素、咖啡酸、阿魏酸、金丝桃苷、槲皮素6 种单体酚,以及叶黄素和β-类胡萝卜素2 种类胡萝卜素单体。酚类物质中绿原酸含量最高,达到813.21 mg/g;金丝桃苷次之,达到408.17 mg/g;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含量最高,为78.6 mg/g。在不考虑协同作用情况下,酚类物质中绿原酸对Fe3+还原能力、DPPH及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贡献均最大,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4.
蓝莓叶多酚与蓝莓果渣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7种方法比较了蓝莓叶多酚(Blueberry leaves polyphenols,BBLP)提取物、蓝莓果渣多酚(Blueberry pomace polyphenols,BBPP)提取物以及对照品Rutin的抗氧化活性.在ABTS+清除能力、还原力、亚硝酸盐清除能力、FRAP值、ORAC值方面,BBLP与BBPP均高于Rutin或者与其相当.而三种样品DPPH·清除能力顺序为BBLP> Rutin>BBPP,·OH清除能力顺序为Rutin> BBLP> BBPP.除亚硝酸盐清除能力和ORAC值与BBPP相当、·OH清除能力弱于BBPP外,BBLP在其余4种方法中表现出的抗氧化活性均强于BBPP.结果表明,BBLP与BBPP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用于开发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5.
几种多酚化合物抗氧化性的不同化学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α-脱氧核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ABTS ·法、铁氰化钾还原法,对茶多酚、没食子酸、槲皮素、山奈素、芹菜素几种多酚化合物及VE(对照)的抗氧化性进行评价,并采用SAS软件对各种评价方法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几种多酚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尤其对ABTS ·具有极强的清除能力,其中没食子酸、槲皮素、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远大于山奈素、芹菜素、VE.相关性分析表明,还原能力法分析结果与DPPH·法、ABTS ·法分析结果,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ABTS ·法分析结果与DPPH·法、α-脱氧核糖法分析结果,0-2·法分析结果与α-脱氧核糖法分析结果,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16.
研究透骨草不同极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探讨作为天然食用抗氧化剂开发的可行性。采用ABTS、DPPH自由基及还原性反应体系,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透骨草的总提物、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及水层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透骨草的不同极性成分对DPPH、ABTS+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其中正丁醇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还原性测定中,在浓度为3.2mg/mL时,正丁醇层提取物的吸光度值为2.537,表明正丁醇层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强,抗氧化作用好。DPPH法测定中,正丁醇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7.37%。ABTS法测定中,正丁醇层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9.56%,与同浓度Vc的清除率接近。结论:透骨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进一步研究开发成天然食用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7.
花色苷类色素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色素花色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本文对花色苷的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进行了总结,主要对体外方法像清除DPPH·的能力、ABTS+,ORAC等进行介绍,为进一步研究花色苷类色素的抗氧化活性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8.
研究红薯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ORAC法、DPPH法及ABTS法测定红薯叶的石油醚层、氯仿层、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总酚、黄酮的含量。结果显示红薯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ORAC氧自由基具有较好的吸收能力,对DPPH自由基、ATBS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抗氧化活性大小均为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氯仿层石油醚层,与总酚、黄酮的含量一致。这说明红薯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乙酸乙酯层抗氧剂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9.
杨梅叶、枝和树皮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PPH法、ABTS法、Rancimat法及血液体系总抗氧化能力测定法研究杨梅叶、枝和树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杨梅叶、枝和树皮提取物清除DPPH.、ABTS+.能力显著强于阳性对照。杨梅枝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最强,为1907.5±6.40mgTEAC/g,叶次之,皮最弱;杨梅叶提取物清除ABTS+.能力最强,为1692.90±31.81mgTEAC/g,枝次之,皮最弱。提取物对山茶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添加剂量呈量效关系,在0.02%添加剂量下,各提取物对山茶油的抗氧化能力表现为TBHQ>皮提取物>叶提取物>枝提取物>VE。血液体系总抗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排序依次为VC>枝提取物>叶提取物>皮提取物。  相似文献   

20.
常春油麻藤花黄酮类化合物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花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制备型液相色谱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DPPH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单体,鉴定为矢车菊3-O-6'-O-α-鼠李糖-β-D-葡萄糖苷(cyanidin3-O-6'-O-α-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I)、矢车菊3-O-β-D-葡萄糖苷(cyanidin 3-O-β-D-glucopyranoside,II)、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III)、二氢槲皮素(dihydroquercetin,IV)、山奈酚(kaempferol,V)、异夏佛塔苷(6-C-β-L-arabinopyranosyl-8-C-β-D-glucopyranosyl apigeni,VI)、山奈酚-33-O-α-L-鼠李糖基-(1-6)-β-D-半乳糖苷(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y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