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闻名  包潇潇 《包装工程》2020,41(18):172-177
目的 通过对区域民族文化概念特征的辨析和对产品创新设计的发展与现状梳理,力图提出区域民族文化视角下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要旨。方法 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辨析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与统一性,然后梳理国内文化创新产品设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政府引导、企业推动和高校助力”现状,进而基于不同目标用户群体的需求将文化创新产品分为“内化品”与“外销品”两大类。结论 依据对区域民族文化创新产品的分类,分别提出系统化与情境化两种方式,帮助设计者在区域民族文化视角下有效地进行产品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2.
赵沃林  薛拥军 《包装工程》2023,44(10):332-339
目的 归纳总结粤剧文创产品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创新设计策略,以拓宽粤剧文创产品的设计方法,提升粤剧文创产品的竞争力。方法 以地域性文创产品的研究现状为基础,结合粤剧发展现状,探究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粤剧文创产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整体性引入转译理论和文化三层次结构,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运用到增强文创产品的附加值中,以促进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助力优秀地域文化及其产品的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结论 挖掘地域文化价值,并将之融合于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中,是增强传统文化自信的必然手段。在粤剧文创产品开发过程中,通过对粤剧文化物质、精神、行为层面的典型元素进行设计转译,由外及内地将岭南审美价值、人文意境和文化创新三方面应用到产品开发过程中,可设计出极具岭南特色的地方性粤剧文创产品,丰富了设计手法,同时也拓宽了粤剧文创产品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在地文化视角思考白洋淀芦苇画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挖掘在地文化对白洋淀芦苇画产品创新设计的价值。其次,总结白洋淀的代表性在地文化。然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5个维度提取白洋淀的典型在地文化要素。最后,将白洋淀的典型在地文化要素应用于白洋淀芦苇画的产品创新设计中。结论 挖掘在地文化对于白洋淀芦苇画在当代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视觉在地、触觉在地、听觉在地、嗅觉在地和味觉在地5个层面提出了具体设计方法,分别是强化视觉叙事、丰富触觉层次、营造听觉氛围、建立嗅觉意象及关联味觉通感,为白洋淀芦苇画在社会转型和多元文化冲击中的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刘斌 《包装工程》2021,42(10):267-273
目的 在数字化交流快速更迭的今天,国内的文化创意产品展现出积极的发展势头,大量传统元素、民族元素、地方元素融入其中,使得文化创意产品朝着传统与现代、共性与个性并存的立体化方向发展.文化创意产品不再仅限于对某种文化的直线表达,而是逐渐融入到地方文化中,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创IP.这类的文化产品不仅推动了地域文化的传播,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经济、人文等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地域发展新路径.通过对地域文化的研究与梳理,将其文化要素进行归纳,提炼出适宜文化创意设计的落脚点,并适应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以此进行多维化立体式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以多维视角来分析文化产品对地域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结果 通过对地域文化、地方经济、区域政策、人文环境的研究和整理,理清促进地域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的关键要素.结论 开辟出了一条既能传承发展地域文化,又不影响当地生态平衡,同时能够综合促进地域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邱保金 《包装工程》2021,42(22):317-323
目的 通过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再次创新文创键盘设计,设计一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满足方便携带需求的键盘.方法 以键盘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文创产品的设计现状.以竹简的造型和材质为基础,从中提取传统文化元素,结合键盘的艺术形式与传承价值的联系,导入QFD理论原理构建质量屋并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将其转化为用户对键盘设计的需求产品,结合TRIZ理论中的39个工程参数,利用TRIZ理论的40个发明原理解决用户需求与产品技术之间的矛盾.结论 通过对文创产品"便携键盘"的分析,证实QFD与TRIZ理论对此设计领域具有一定可行性,能够掌握用户需求趋势和方向,有效提高设计师的文创产品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文化产品成为文化产业经济持久运行的发展动力,文化与产业经济的融合发展互推互动,基于文化视角的产品创新开发,逐步成为一个地区乃至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对民族地区而言,由于受其特殊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与民俗民风等传统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与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7.
陈香  杨诗怡 《包装工程》2022,43(14):320-325
目的 针对文创产品粗放式开发导致抑制文化消费增长的问题,引入可持续设计思想,为文创产品的设计转型与实践提供一种理论方法参考。方法 从文化消费的角度对微观视角下的消费客体、中观视角下的消费主体和宏观视角下的消费文明等3个方面,探索文创产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模式,并从本能层次的直观感受、行为层次的使用体验和反思层次的情感思考,得出文化消费视角下文创产品可持续设计方法。结论 基于文化消费的设计要素,提出有利于文创产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策略,并以设计实例验证文创产品可持续性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查思雨  孙小晴  张怡  侯雅庆  李萌 《包装工程》2024,(10):127-140, 167
目的 智能玩具在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讨人机交互技术如何更好地适配儿童的学习需求,使智能玩具发挥其潜力,成为有效的学习工具。方法 通过梳理智能的儿童智能创新学习玩具的典型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提炼共性和特点,深入探讨智能玩具的交互技术与儿童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讨论在不同场景和学习目的下如何与人机交互技术相适配。结论 从学习目标、交互技术和设计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儿童创新学习玩具的设计建议,为如何设计应用于儿童学习与教育领域的智能创新学习玩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彰  张婷婷 《包装工程》2021,42(20):267-275, 282
目的 在鼓励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大背景下,探究当代互动体验类书籍设计的创新思维与策略,为当下中国书籍设计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启发.方法 从书籍设计研究者的角度出发,以一批近年出版的国内优秀互动体验类书籍为主要研究对象,指出书籍设计中互动体验的内涵和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并从形态与阅读方式的创新、借用五感和中国文化语境营造3个方面来分析书籍在设计上的诸多特色亮点.结论 文化创新视角下的互动体验类书籍设计一方面需要积极普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众多宝贵文化遗产、藏品资源及民风民俗等传播推广;另一方面应当重视当代目光的探索与原创实践,考虑到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注重阅读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多维度阅读体验,并且整体性把握营造中国文化语境,这些成为了传统书籍的当代设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郝婷  张振  范斌 《包装工程》2021,42(8):276-279
目的 探索文化创意产品在开发与设计过程中对地域文化的借鉴性应用和创新发展.方法 从产业融合大背景下各类商品的日趋丰盛谈起,分析文化创意产品受此影响所表现出的诸多特点,并聚焦于地域文化,探索文化创意产品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同时结合当下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提出其几方面的突出问题,如文化元素单一、同质化严重、风格缺乏延续性等,进一步明确地域文化元素在其中的重要性.然后将"以物载道,有效应用"和"以用延意,创新设计"作为基本观点,展开具体的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探讨.列举文化创意产品融合地域文化元素的几个实例,以此为基础开展后期融合与创新的发展思路探索.结论 将地域文化融入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不仅能够有效丰富当前文化创意产品的形式,而且能进一步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内涵,使地域性文化创意产业在未来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1.
郑晨  向言词 《湖南包装》2022,(6):117-120
研究学科融合视角下的教育类玩具设计,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优化教育输出。将学科融合概念引入教育类玩具的设计中,从渗透、整合、综合3条路径分析其现有结合形式后。将融合路径拆解至教育类玩具的设计流程之中,发展形成学科融合视角下教育类玩具设计关系模型,并结合该模型从知识融合、背景融合、机制融合、视觉融合、整体融合五角度逐步进行设计实践尝试,以期为此类玩具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吴玥  陈香 《包装工程》2023,44(8):331-338
目的 以中国传统食器中的泡菜坛为例,研究莫里斯符号学在传统食器设计中的流程和方法,旨在探索传统食器设计的新思路,挖掘传统食器更新的创新路径,以实现弘扬传统食器文化的目的。方法 以莫里斯符号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构建传统食器的文化符号转译再生模型。从语义学、语构学、语用学3个维度解读传统食器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将语义、语构、语用引入产品设计流程,结合用户研究、产品设计等相关研究方法,在对符号内容解读的基础之上得到产品设计的造型要素、结构要素、功能要素。结论 通过“语义提取造型要素、语构解剖结构要素、语用定义功能要素”对传统泡菜坛进行文化解读和创新设计,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传统食器产品的更新与开发提供了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从文化三层次的视角出发分析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首先明晰文化产品的概念与范畴,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中检索出的2 000余篇文章进行可视化共现,分析文化产品的基本研究现状;其次,基于器物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层次的理论视角,对文化产品创新发展进程进行梳理;最后,对文化产品的创新发展趋势进行展望。结论 技术的进步和国际化发展使得文化产品的创新经历了由简单的图形复制到产品交互的系统创新、由物质载体创新到整体意境打造、从跟随潮流到形成风格的过程。未来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应该基于新技术充分挖掘文化资源、重塑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流程、创新文化产品交互方式、探索文化产品传播新途径、注重文化背后精神价值的塑造、更好地构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感,创造多维立体的文化消费新场景,打造具备民族风格的国际化文化新产品。  相似文献   

14.
旅游文化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王文瑜 《包装工程》2015,36(14):124-127
目的解决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创新问题。方法分析现有旅游文化产品设计的不足,解读成功案例的创新之处,以产品设计中嫁接、组合、重塑和变异等创新方法为基础,结合旅游产品的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从产品的功能、技术、外观以及理念等方面论述适合旅游文化产品开发的创新方法。结论将旅游文化产品的设计研发引向保护、传承和发展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以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仰韶文化、西周、战国、秦、西汉及唐具有代表性文物为例,对中国传统设计文化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方法 从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文物对比研究、材料科学及加工工艺分析等方法,探索中国古代器物设计的成因与演变,得到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器物的设计特点和发展脉络,设计文化更多体现在“天、地、人”的关系之中,体现了古代“由器至道”“格物致知”的造物思想。结果 证明中国自古以来都存在具有自身特点的设计,其“师法自然”“以人为本”“兼爱及节用”等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依然具有参考价值;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当下的设计特征,与时俱进的思想贯穿了中国古代设计历程。结论 设计文化的继承不是复古,而是有创新的继承;不仅是“器”或“技”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的继承。中国的设计就是在“格物致知”和“由知格物”的循环递进中不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视角下的产品服务设计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6,他引:3  
余乐  李彬彬 《包装工程》2011,32(20):73-76
以产品设计和服务创新之间不断融合为着眼点,在阐述了全球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社会和经济转型以及设计界的探索努力等研究背景后,尝试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展示将服务创新导入产品设计系统之后,对于产品设计概念的延伸、意义的扩展、方法和工具上的创新3个方面所带来的变化,以及对于产品设计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幸  张道海 《包装世界》2016,(3):110-111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发生着嬗变,而高校文化创意产品作为大学品牌文化传播中必不可少的载体,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应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和技术创新,有效利用新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在新媒体思维的运用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文创产品的互通良好发展,提高高校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含量、技术含量,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新发展、新生机。  相似文献   

18.
在玩具产品外观设计中,无论是以动物、娃娃或者卡通形象为主题元素的玩具产品都吸引各个年龄阶层的人群的目光,令他们爱不释手,但喜欢的原因却各不相同,孩子们因为产品可爱的造型和有趣的结构而喜欢,青少年们或许因为某部动画片或者某个火爆的人物形象而狂热爱上其周边衍生玩具产品,如图1中的泰迪熊电影周边衍生玩具产品在通过这种特殊并深入人心的玩偶造型设计,来加深电影中人物的形象,在青少年心中塑造出一个深入人心的可爱人物形象,不仅有助于后续电影创作的安排与跟进,同时对整个电影市场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设计内涵在新语境下不断丰富,传统设计美学审美维度需要更新。文章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以新视角探索设计之美,剖析创新美,以丹麦设计师汉斯·瓦格纳的"中国椅"为例,对比中国明式圈椅两者之间的造型、生产方式、社会背景等内容,阐述新内涵、新需求、传统正推力在传统文化创新美中的含义,并进一步提出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美的五大路径。  相似文献   

20.
张凯 《包装工程》2019,40(22):28-33
目的从用户认知视角出发,进一步探究和完善产品体验设计相关理论,以指导产品体验设计创新实践。方法从认知视角出发,进一步厘清产品体验设计的相关概念;基于用户认知过程模型,分析和提出产品用户体验的分类;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结合产品用户体验的分类,分析和提出产品体验设计创新路径。结论从用户认知过程视角出发,将产品体验要素细分为信息感知体验、信息加工体验、信息输出体验、信息记忆体验,并将产品体验设计创新细分为10个路径,进一步明确了产品体验设计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