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欣  宋建军  阳杰  代辉 《湖南包装》2023,(2):158-161
现今,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需要,但老旧社区又不适宜大拆大建,而作为小尺度更新方式的城市触媒,却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文章以城市触媒理论为基础,分析老旧社区公共空间现存问题和触媒特征,着力改善老旧社区公共空间功能缺失与退化、空间衰败、交通混乱、公共设施落后、文脉单一等问题,提出以触媒要素推动、空间载体活化、区域网络调控的触媒更新策略,激发老旧社区公共空间活力再生,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李理 《中国科技博览》2009,(26):123-124
城市公共交往空间是城市的橱窗,为市民的社会活动提供场所,反映着城市景观的变迁。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是构筑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的重要依托,并以不同地域的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城市空间。本文通过对城市公共交往空间中文化性构筑的相关阐述,强调设计中文脉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城市客厅的城市公共空间,其艺术表现形式不能再拘泥于陈旧形式,需要被更新。城市公共空间艺术与数字化艺术的结合将人们带入了"数字化艺术时代"。数字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与人们的关系更加亲密、更加和谐。所以数字化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是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南希 《上海包装》2024,(2):108-1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公共空间作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品质和功能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艺术设计作为一种有效手段,不仅改善了公共空间和周边环境,还促进了社区活力,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探讨了艺术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功能与表达;分析了其对公共空间使用者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艺术设计在公共空间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评估。以期为我国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在这个"全民休闲"的时代,随着国民经济和休闲产业的发展,民众的休闲生活涵盖了从城市到乡村、从购物到露营的方方面面。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分类与要求》(GB/T 31171-2014)把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分为综合型公共休闲空间和专项公共休闲空间,在这期的内容中,我们就为大家着重介绍这两大休闲空间中与城市中央休闲、社区休闲和休闲农庄有关的一些休闲标准。  相似文献   

6.
王锡金 《包装工程》2021,42(6):359-362
目的 探究现代公共艺术对传统纹样的应用方向与路径.方法 从现代公共艺术的具体内涵开始,结合现代公共艺术的设计主旨与方向,总结了现代公共艺术存在的无法兼顾城市设计和城市文化表达等问题,引出传统纹样融入其中所呈现出的展现地域特色和文化的重要价值意义,然后从文化、审美和可读性等层面展开具体的融合策略研究,探索两者的相互借鉴与促进,总结可行性发展策略.结论 公共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体,而传统纹样是文化领域的突出代表,两者的融合与共促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审美基础,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富文化内蕴的社会环境,还能够进一步凸显城市的独特地理环境、社会精神和文化内蕴,创新公共领域和空间,实现艺术美化城市环境和艺术引导城市生活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国家文化公园作为集文化保护、文化生产和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公共空间,是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基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背景,分析了大运河文创的研究价值与意义。针对当前常州运河文创产品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策略,以期对加强文旅融合、建立常州运河品牌形象、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有效措施之一,雨水花园是整个生态处理系统的关键一环。雨水花园的推广与建设将有效地缓解内涝、减少水资源浪费、改善环境问题。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是整个乡村营造的核心内容,是乡村的文化载体,更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纽带。本文以雨水花园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的乡村公共空间设计实践,搭建乡村社区活力重塑与公共空间生态修复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中公共艺术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萍 《包装工程》2015,36(6):17-20,24
目的探讨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打造城市公共艺术空间。方法以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中最重要最直观的公共空间艺术的建设为载体,从城市文化与公共空间艺术关系的角度,阐述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拓展。结论提出在城市建设中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品牌,凸显城市的文化个性,借此提升城市影响力,增强城市竞争力,使得城市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之所,更能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0.
高现代的高层建筑设计反映了新的技术成就,给都市带来了崭新的形象及活力,但是因为目前大多高层建筑设计都想突出自我,表现自己,而导致城市显得生硬、纷乱无序与城市的空间格格不入,使人们对它产生了了距离感、冷漠感。分析了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上与城市空间在结合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因此,对高层建筑住宅的外部尺度的研究和与城市空间的融合是设计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袁军  刘佳琪 《上海包装》2024,(2):111-1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居民进行日常生活、交流互动、休闲娱乐和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其环境艺术设计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因此,如何运用创新策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水平,成为当今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概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特点、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内涵以及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现状和创新策略。以某城市广场为例,详细分析了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方案在人性化、生态环保、地域文化特色和多功能设计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和创新成果,以期为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张爽 《包装与设计》2021,(5):144-145
对于传统公共艺术创作在城市智能化环境中缺少发展空间的问题,本文从公共艺术的专业功能特点出发,借鉴艺术与管理相结合的经验,探讨其在城市智能化背景下的发展路径,并提出公共艺术应与先进的公共管理手段相融合的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城市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是城市精神生活的象征。长期以来由于重视功能分区、经济效益与形式主义的设计方法,忽视了使用者的行为、心理之需,造成了一些城市广场发展过程中人性的失落。为此本文具体探讨了如何将人性化设计理念具体落实到城市广场中去,在城市广场空间中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4.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我国建设智慧城市试点过程中研究规律,建立样板,探索模式,以"智慧社区"作为推进"智慧城市试点"的微缩样板和试验平台,2014年8月18日,智慧社区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正式揭牌成立,重点研究和关注如何智慧地建设中国社区特别是城镇社区的问题,为推动全国智慧社区建设和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寻找规律,总结经验,建立标准,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智慧社区发展模式和道路,专委会业务范围涉及到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以及与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养老、居家等模块的资源整合与平台对接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家具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共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从工  李丽君 《包装工程》2012,33(20):133-135,143
从城市家具的五大特征入手,分析了城市家具对于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性,论述了城市家具设计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共生关系,进而分析了城市家具对于公共空间的整体性、节点、场所以及文化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力。提出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塑造离不开城市家具的良好表达,以及城市家具的设计不能脱离公共空间无声的需求这两方面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6.
将城市菜市场作为城市空间设计转向的标本,运用主题叙事的方式阐释城市文化肌理与公共空间精神本质,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和叙述,体现了主题叙事设计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以双塔市集空间改造设计为例,剖析改造过程中主题叙事转向策略,通过主题的设定和主题中设计元素转译,将文本转化为生活情境。解析双塔市集将苏州城市文化和市井文化元素运用到菜场的改造设计之中是可行的,为城市文化如何应用在像菜市场这样的城市空间设计中提供了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是人类诗意安居的家。而城市中的文化景墙。就是家的隔断和那美丽的屏风。在我们生活的城市.墙以其极为丰富的变幻形式随处可见.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与我们的城市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景墙作为当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元素,以一种公共艺术的姿态呈现在人们面前。本文以杭州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文化景墙为对象。探索人与景墙之间的一种和谐关系.使其真正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城市空间景观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张丽 《湖南包装》2023,(2):189-193
城市生活回归社区,在社区维度的城市公园应对社区人群的活动需求,从文化融合角度进行景观设计,体现城市公园传承和发展文化的功能,丰富社区生活。文章以三林镇高青路车辆段绿地项目为例,通过文化提取、呈现、体验3个方面分析,对社区维度城市公园的文化融合策略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9.
凌云 《包装世界》2013,(2):85-87
城市的公共交通展现的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而公共交通中的公共艺术呈现的则是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精神风貌。地铁空间中的公共艺术是城市公共交通公共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门类。本文面向地铁在空间、受众、运营等方面的特性,综合分析,从满足审美、空间调整、城市文化、强化场所、调动互动方面提出了地铁公共艺术的功用性框架。同时结合杭州这座文化积淀深厚的旅游城市新近开通的地铁中公共艺术墙,进行了案例分析,试图探索一个理论框架指导地铁公共艺术的创作。  相似文献   

20.
产业新城是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人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基石、以“产城融合”为标志的城市发展创新模式,是推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引擎。在产业新城建设发展过程中,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最能为人民服务的艺术形式,既发挥着公共文化体系中基础设施的作用,也从不同维度见证着区域特色文化的形成乃至成熟。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新城的发展特征,梳理分析公共艺术建设的价值指向和目标构成,提出依靠公共艺术聚合新城文化品牌发展势能,优化提升“城市信息场域”的发展理念,并结合典型案例从项目类型、载体形式、运行机制、传播效能等方面,梳理分析公共艺术赋能产业和文化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