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煤炭技术》2015,(12):189-191
针对教学二矿通风能力不足,22采区接近结束,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可能出现工作面及采空区瓦斯浓度增大的问题,对教学二矿通风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测定,提出了3种优化改造方案。运用计算机分别解网分析了3个方案,并进行了资金的预算与效益的分析,最后确定了方案Ⅲ为最佳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坨城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姹城矿东风井断面小,供风能力受限、通风阻力较大等问题,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利用计算机对各个方案进行解网分析后,又进行了经济投入与效益分析,同时兼顾解决副提能力问题,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3.
针对垞城矿东风井断面小,供风能力受限、通风阻力较大等问题,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利用计算机对各个方案进行解网分析后,又进行了经济投入与效益分析,同时兼顾解决副提能力问题,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4.
鹤壁十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鹤壁煤电公司十矿现有4个采煤工作面、11个掘进工作面,由于生产布置集中,西井风井担负的采掘工作面需风紧张。针对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方安比较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是西井箕斗下山进风改为回风、西井轨道下山回风改为进风,该方案实施后满足了用风地点的需风要求,取得了良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鹤壁八矿新风井通风路线长,阻力比较大,漏风地点多,漏风量较大的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技术测定后,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利用计算机对各个方案进行解网分析后,又进行了经济投入与效益分析。最后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被矿井采用后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大封矿的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在贵 《煤矿安全》2000,31(2):27-29
文章分析了大封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必要性 ,介绍了两种方案的对比以及通风系统改造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岑佑华  余琳 《矿业快报》2006,25(2):48-50
介绍了铜绿山矿井下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的基本情况。该矿根据实际采用“三步骤走”的通风网络优化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郭金刚  范文斌 《煤》1996,5(1):62-64
漳村矿通风系统的改造,彻底消除了12采区的事故隐患,实现了12采区风量由西风井主要通风机供给,缓解了11采区漏风量大,有效风量小,直接影响1109工作面掘进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煤矿安全》2013,(11):182-184
针对方庄一矿当前阻力分布不合理、通风能力不足、高瓦斯区域未分区通风等问题,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测定后,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通过对各优化方案进行通风网络解算分析后,最后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分区通风及优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以焦家寨矿22111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对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技术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22111工作面对其巷道断面进行了优化改造,对该工作面的风量进行了验证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非常吻合该矿的实际状况,获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平煤一矿选煤厂煤泥压滤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粗煤泥水分高的问题,启用主厂房干筛系统,改造动筛车间工艺系统,更换振动筛和磁选机。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后,煤泥压滤系统回收能力大大提高,粗煤泥水分由30%降低至17%,原煤洗选能力由2.90 Mt/a提高至3.15 Mt/a,精煤产量增加16.25万t/a。  相似文献   

12.
采矿CAD在平顶山六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充分利用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CAD在采矿中的应用,对采矿符号库的建立,采矿设计的计算机化、较规则矿图的绘制程序、采矿工程中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施工图的绘制及采矿所需图纸的绘制与管理进行了论述。采矿CAD的应用,在提高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程伟 《中国煤炭》2004,30(5):45-46
通过对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18个原煤生产矿井通风系统基本情况的调查,提出了通风系统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解决的技术对策,以及通过安全治理整顿达到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孙米银 《中国矿业》2021,30(5):180-187
当煤矿自矿区采出时,采空区上覆岩层会发生变形破坏,一方面煤矿资源会向裂隙发育部位运移,另一方面则存在一定的矿区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煤矿开采工程的安全性,准确掌握矿产运移分布情况,本文采用了关键层理论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以此分析采动覆岩的裂隙演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裂隙在走向和倾向上呈现出"梯形台"发育特征,在采空区上方裂隙呈现出中部压实、四周发育的"O"形圈分布;在采空区边缘形成卸压区域,此区域裂隙发育,具有较好的抽采效果。除此之外,采空区中部压实区域宽度范围为175m,裂隙不发育,离层率趋于0;采空区进风巷侧35m、回风巷侧30m范围内离层率较大,最大离层率达到了136mm/m。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了平煤十三矿采动覆岩的裂隙演化规律,这不仅为煤矿资源抽采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煤矿安全事故防治工作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平煤一矿戊组煤层为主采煤层,井田范围內大部分区域戊8、戊9、戊10煤层合层,成为戊8-10复合厚煤层,各分层间有夹矸层,夹矸厚度0~0.6m。研究表明分层综采优越于放顶煤开采,在矿井二水平戊一采区下山阶段进行推广应用后,矿井共增收节支3.88亿元,多采出煤炭103.7万t,技术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杨村煤矿二、四采区放水试验是利用井下4个奥灰观测孔进行的。放水试验成果表明,二、四采区奥灰富水性中等,十三 ̄十四灰和奥灰含水层两者之间无明显的水力联系。放水试验成果对于评价该区十四灰和奥灰含水层对下组煤开采的影响、评价十四灰和奥灰水疏水降压的可能性、正确预计工作面涌水量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平煤集团八矿的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波 《中国煤炭》2006,32(10):75-76
从选择6种素质的管理人员、提高执行力、推动质量标准化工作、把瓦斯治理和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安全投入和强化以人为本等各个层次与角度,介绍了平煤集团八矿的安全管理作法。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prevent and control the water inflow of mines, this paper built a new initial GM(1, 1) model to forecast the maximum water inflow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new information. The effect of the new initial GM(1, 1) model is not ideal by the concrete example. The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making the sum of the square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alculated sequences and the original sequences, an optimized GM(1, 1)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a new prediction method which can predict the maximum water inflow accurately. It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guideline of prevention primarily, bu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standards to managers on making preven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平顶山十二矿通风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对己七采区进行通风系统改造是解决矿井通风困难,满足矿井需风量,消除煤与瓦斯突出等重大安全隐患,保持矿井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同时提出了几个改造方案,并进行了方案比较,选出了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0.
A ventilation improvement index (VII) was developed in an effort to propose an optimal ventilation improvement measure for a designated mine. The index was designed to incorporate both ventilation effectiveness and cost efficiency. To verify the effect of the index, a mine experiencing a ventilation problem was designated and ventilation test and ventilation network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In the designated mine, 4 areas with ventilations difficulties were detected and an improvement scheme for each area was proposed and evaluation by the ventilation improvement index was carried out. As a result, an optimum ventilation improvement scheme was proposed. The improvement scheme with the highest VII value was incorporated in the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