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榆林地区共12县,总人口127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1.1万人,有耕地959.6万亩,各种水利设施11713处,其中自流渠道760条,水库316座,抽水站2364座,机井12938眼,设施面积129.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2.1万亩,年均实灌面积95万亩。该区年总产粮5.5亿公斤,人均占有粮197公斤,还有部分群众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该区粮食产量一直是低而不稳,山、坡旱地粮作亩产仅数十公斤左右,川道旱地亩产约100公斤,水地平均亩产300公斤,高的可达750公斤。今年榆林市在搞“吨粮田”试验。全区11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2%,一般年份产粮占全区总产量的  相似文献   

2.
建国三十五年来,我市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农村、牧区灌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到1983年底全市灌区投资3亿元;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73.50万亩;保证灌溉面积235.02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143.73万亩;草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2.79万亩,实灌草场达到9.10万亩。粮食总产1949年为5.6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区建成各类水利设施2172处,有效灌溉面积累计达到32.3万多亩。但多年来,实灌面积一直徘徊在10万亩左右,早灾严重的1987年,实灌面积才达到24万亩,效益很低,其原因与人们对水利的认识、管理体制、灌区配套情况及其它农业措施的配合等有关。针对这种状况,兹就如何提高延安地区灌溉效益进行探讨。 (一)改革管理体制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使农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发展水利创造了新的条件。农民已经不满足于广种薄收,而是朝着少种高产稳产方向发展,这就必然要求发展水利。这种要求是发  相似文献   

4.
周至县是我省主要商品粮产地之一。土地肥沃,气侯温和,适宜小麦、玉米、水稻、棉花以及蔬菜瓜果生长。现就8个灌区(其中县管5个,乡管3个,除井泉排灌站外,均属自收自支单位)的调查作一简单介绍。8个灌区设施面积共34.3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9.6%,占全县水利设施面积的56.5%,有效灌溉面积26.45万亩。8个灌区投入运行后,粮食亩产由1957年的241.3kg 提高到1982年的432kg,为工农业生产、人畜饮水、改变生态环境、振兴周至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岐山县青化乡属于冯家山灌区,全乡共有耕地4.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9万亩,实灌面积3.3万亩,占水利设施面积的83%。各级渠道共197km,各类水利工程建筑物800多座。近年来由于重用轻管,致使一些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灌溉效益逐年下降。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前修复后损坏的问题十分严重。1989年初,青化乡党委、乡政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决定成立乡管护水利设施专业队,坚持常年管护不间断。在公开招聘队员的基础上经过组织审查,确定了11名德才兼备热爱水利建设事业,有一定业务专长,熟悉并热爱农村工作的水利人员组成专业队,并选择了从事农村工作多年,有一定威信和工作能力的刘仲林同志担任队长。专业队一成  相似文献   

6.
打渔张灌区原设计面积509万亩。其中已完成有效灌溉面积168.6万亩。自1956年11月开始灌溉后,最大实灌面积达到157万亩。灌区土壤,绝大部分是滨海的盐碱土。为了防治盐碱化,他们做了很大努力,取得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冶源灌区在1952年建成时,是个引泉灌区,当年实际灌溉面积不过四千三百亩,由于管理工作作得好,到1958年实灌面积已达三万一千四百亩。1959年冶源水庫建成,并随即兴建了渠系工程,与原有引泉灌区連成一起,使1961年的实灌面积增到六万七千亩。随着灌区工程和管理工作的日趋完善,工程控制面积已达八万三千亩,占全灌区耕地面积的78%,当前能发揮效益的面积有六万九千七百亩,占工程控制面积的83%。  相似文献   

8.
“八五”期间,我省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成效显著。5年发展有效灌溉面积224万亩,兴修无水利设施基本农田575万亩,分别比“七五”增加了36%和46%,累计分别达到2010万亩和2028万亩,提前5年实现了省委省政府1990年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实现“两个2000万亩”基本农田的目标。近两年大旱,15万处水利设施投入抗旱灌溉,每年实灌面积1800多万亩,两年的抗旱经济效益达70亿元,超过40多年来灌溉工程建设的总投资。但我省的水利与农田基本建设仍滞后于全国,水地与耕地面积比例只有3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党中央、  相似文献   

9.
宝鸡峡引渭灌区位于关中平原西部,有效灌溉面积282.83万亩,是陕西目前最大的灌区。灌区分塬上、塬下两大系统。塬下灌区1937年建成,1958年扩建,已运行60年。渠首设于眉县魏家堡,设施面积111.30万亩。塬上灌区1971年建成,已运行26年。渠首设于宝鸡市以西林家村,设施面积180.26万亩,有效面积173.99万亩。两渠首均为低坝自流引水,设计引水流量95m~3/s,校核流量115m~3/s。 灌区现有干渠6条,长412.6km(已衬砌299km),渠道配套较差,仅达70%左右。灌区有渠库结合的中型水库4座,总库容2.29亿m~3,已淤积0.82亿m~3,实际有效库容1.16亿m~3。抽水站21座,共86台机组,装机  相似文献   

10.
<正>一、海河流域中型灌区概况1.基本情况截至2017年,海河流域有中型灌区449处,设计灌溉面积2 867.74万亩(1亩=1/15 hm~2,下同),有效灌溉面积2 145.97万亩,占海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1.13亿亩的19%。近3年平均实灌面积1 563.17万亩,占有效灌溉面积的73%。海河流域共有重点中型灌区195  相似文献   

11.
引言 东海县沭新渠灌区为1971年建成开灌的大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6667hm~2,配套面积24267hm~2。灌区内有7个乡镇场,89个行政村,23万口人。灌溉水源为江淮水。据调查,灌区的灌溉面积和供水费征收都在逐年减少。实灌面积由1985年前的22667hm~2减少到  相似文献   

12.
一、凤翔灌区基本情况 凤翔灌区始建于1956年,位于黑龙江省萝北县境内,是鹤岗市辖区内最大的一处自流灌区,灌区内含东明朝鲜族乡的10个村屯,乡政府驻地在灌区内。灌区设计总面积3.35万亩,设计净灌面积 3万亩,现实灌溉面积仅为2.4万亩。灌区有两个渠首,从两个流域的河流引水,一是烟筒山渠首,从松花江的一级支流嘟噜河引水,该渠首始建于日伪时期,拦河坝由原来的插柳坝发展到现在的堆石坝,且年久失修,水毁严重,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维修,设计灌溉面积2.7万亩,实际只能达到2万亩;二是鸭蛋河渠首,从黑龙江一级支流鸭蛋河引水,设计灌溉能力1.5万亩,实灌面积为4 000亩。灌区内斗渠以上各级用水渠道45条,总长139公里,各类构筑物223座。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高含沙引水淤灌技术推广工作在陕北灌区更好地开展,陕西省水利水土保持厅、省高含沙引水淤灌实验研究小组于5月29日至31日在志丹县召开了“陕北浑水输送及淤灌改土座谈会”.陕北延安、榆林两地区及有关县水利水保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灌区管理、流域治理、科研、新闻等二十个单位四十四人参加了会议.志丹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听取了甘泉县甘泉渠、神木县一云渠等试点灌区关于1983年输引高浓度洪水淤灌工作及1984年计划的汇报,交流了关中、陕北灌  相似文献   

14.
为使小型水利工程达到防汛抗旱、综合经营、工程维护“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湖南省绥宁县水务局于2002年12月抽派27名机关工作人员分成5个小组,驻村对全县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截至3月底,该县共筹得小型小型水利设施拍卖、租赁、承包资金628万元,恢复灌溉面积0.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95万亩,新增蓄引堤水量108万m3,完成水利改制工程3711处,其中小型水库改革任务已全部完成。(阮湘峰报道)绥宁县全面完成水管体制改革@阮湘峰  相似文献   

15.
滦河下游灌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控制面积168.7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95.80万亩,最大实灌面积127.95万亩.受益范围涉及唐海、滦南、乐亭、丰南4个县区,稻谷产量约占唐山市粮食总产量的1/5,占河北省稻谷产量的1/3.  相似文献   

16.
我区万亩以上国营灌区12个,有干渠23条,总长460公里,灌溉面积109.05万亩,占我区粮食耕地面积的25%,而粮食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50%。管理好、保护好、建设好、使用好、发挥好这些灌区的效益,对我区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近几年来,社会上刮起了一股破坏水利设施的歪风,侵种、侵占渠道尤为严重,有的渠道内外连片侵种,有的在渠堤外坡坡根挖土,造成渠岸滑坍;有的在渠道保护区内随意埋坟、建窑、挖尿坑等,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去年,结合查处、打击破坏水利设施活动的开展,狠抓了渠道保护地的划定、  相似文献   

17.
洋河灌区位于张家口市洋河中、上游北岸,设计面积2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是万全县粮菜生产基地。灌区通过洋河大渠。四清渠、洋河二渠以下简称“三渠”向灌区内配水,渠系配套建筑物比较齐全。三渠灌溉面积17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占洋河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80%。它的灌溉用水主要是引取上游友谊水库和东洋河的基流。其中友谊水库供水量占灌区总用水量的77.7%。近些年来,水库上游来水偏枯,供水量较前偏少,显得提高灌渠水利用率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正>河北省滦河下游灌区是唐山市大型灌区,灌区控制面积168万亩,设计灌溉面积95.8万亩,最大实灌面积120万亩,受益范围涉及唐海、滦南、乐亭、丰南四县和两个军垦农场,是华北最大的水稻灌区。灌区由潘、大、桃三大水源水库引滦用水,2000年后受水资源短缺的制约,灌区对适宜地区稻改旱,现保留60万亩稻田面积,灌区年均引水  相似文献   

19.
羊毛湾水库灌区位于关中西部乾县境内,设施面积 32.5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24万亩。工程设施有干渠 3条,长 52.8公里;支渠 20条,长 106.5公里;斗渠 336条,长 338公里。灌区内已建成水库 5座,总库容 1.43亿立方米;其中羊毛湾水库库容 1.2亿立方米,另四座为中、小型水库。为解决局部高地的灌溉问题,还修建各类抽水站 75座;其中控制面积 5000亩以上的抽水站 11处。灌区自 1973年建成以来,先后打机电井 998眼,提取地下水以补充渠灌水源之不足。 U型渠机械衬砌在灌区的推广应用   U型渠衬砌机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施工机械。 1991年,…  相似文献   

20.
<正>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以农业灌溉为主的大型灌区,灌溉着西安、咸阳、渭南三市146.5万亩(9.77万hm2)农田,灌区总人口120万人。灌区灌溉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246年的秦郑国渠,历经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多次改建扩建,屡次兴废,几易其名,距今已有2261年历史。1932年我国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主持在古代灌溉工程基础上建成了泾惠渠。目前泾惠渠灌区有水库、灌溉渠道、排水沟道、泵站等四大类工程设施,其中各级灌排渠道(沟道)总长逾5 000 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