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铸轧法铜管坯生产新工艺中存在的水平连铸空心铸坯表面的沟槽等缺陷,分析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石墨模具寿命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手段,通过改进熔铸工艺,进行跟踪试验,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了铸坯表面沟槽现象,使国产模具使用寿命提高了2~3倍,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塑料模具钢SM50钢板表面裂纹缺陷,采用生产工艺情况调查、能谱分析和金相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SM50钢板表面裂纹缺陷并非铸坯原生裂纹导致,而是由于连铸坯在处于两相区时热装,铸坯晶粒度极不均匀导致的热装裂纹。通过改进现有工艺,提出了对铸坯进行下线缓冷、温装入炉的改进措施。新工艺实施后,SM50钢热装裂纹缺陷比例由原来的4.24%下降到0.30%以下,钢板表面裂纹率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3.
樊君  赵俊学  陈元平  翟克勇  李惠娟 《钢铁》2012,47(2):96-100,106
采用铸坯低倍酸浸检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HRB335热轧带肋钢筋的冷弯表面纵向裂纹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产生表面纵向裂纹的主要原因是铸坯存在严重的皮下气孔和内部裂纹,在后期的热加工过程中与表面贯通,气孔或裂纹表面被氧化,造成轧制过程无法焊合。讨论了生产过程中铸坯皮下气孔及裂纹产生的原因,对其生产工艺的改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60Si2Mn弹簧钢(/%:0.56~0.64C,1.50~2.00Si, 0.70~1.00Mn,≤0.025P,≤0.020S)的150 mm×150 mm连铸坯角部存在横向表面裂纹缺陷问题,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铸坯角部横向表面裂纹缺陷进行分析及试验比对。结果表明:结晶器铜管锥度过大、拉坯阻力大、保护渣润滑效果差以及二次冷却不均匀导致角部产生横向表面裂纹。通过将结晶器铜管锥度从2.2 mm降到1.6 mm、保护渣熔化温度从1182℃降到1072℃、粘度从0.76 Pa·s降到0.52 Pa·s以及二次冷却比水量从0.45L/kg降到0.32L/kg等措施,降低铸坯在铜管内拉坯阻力,改善结晶器冷却传热和二冷段喷淋冷却效果,提高铸坯冷却均匀性,使得铸坯缺陷得到有效控制,铸坯表面探伤合格率从35%提高到92%。  相似文献   

5.
莱钢采用LD-LF-CC(方坯连铸)生产45^#钢铸坯质量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表面气孔数量多、轧材顶锻裂纹等。从对顶锻裂纹缺陷进行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出发,研究45^#钢铸坯表面气孔形成的原因;生产实践中,通过采取控制钢中气体含量的措施,使45^#钢铸坯质量得到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6.
含硫45钢(/%:0.42~0.50C,0.17~0.37Si,0.50~0.80Mn,≤0.035P,0.035~0.045S)的Φ44 mm轧材探伤合格率低,轧材表面存在裂纹缺陷,通过分析是由150 mm×150 mm铸坯缺陷导致的。对铸坯表面酸洗发现裂纹缺陷,采用金相显微镜对裂纹进行分析。分析认为是由结晶器铜管R角太小、角部冷却太强、保护渣熔化不好、传热和润滑效果差以及二次冷却不均匀导致的。通过对结晶器铜管、保护渣及二次冷却水量进行工艺优化,改善结晶器冷却传热和二冷段喷淋冷却效果,提高铸坯冷却均匀性,使得铸坯缺陷明显改善,轧材合格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异形坯的质量和产品合格率,对异形坯的各种缺陷形成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异形坯的表面缺陷主要是钢液在结晶器内凝固成坯壳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表面纵裂、角部纵裂、表面横裂、星形裂纹、表面夹渣、气孔和凹坑.内部缺陷主要与钢水中硫、磷含量过高、二次冷却水分配不合理、支撑系统没严格对中、铸坯表面温度回升有关,主要有中心裂纹、矫直裂纹、中心偏析、中心疏松和三角区裂纹.形状缺陷主要与内外弧冷却不均匀有关,主要表现为翼缘平行度差.针对异形坯的各种质量缺陷,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弹簧钢60Si2Mn连铸坯轧制扁钢出现了沿轧制方向的裂纹。采用化学成分分析,低倍、显微检验等方法对裂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钢材圆弧裂纹中存在氧化物及其脱碳等缺陷,连铸坯表面裂纹是造成该裂纹主要原因,平面裂纹为轧制划伤、或由于连铸坯存在原始气孔缺陷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对Φ380mm高碳钢球钢连铸圆坯轧成钢材出现的表面裂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抛丸检查后的连铸圆坯表面存在纵向裂纹,主要原因是钢液在结晶器中凝固时冷却不均产生的。通过将结晶器铜管锥度由0.45%/m调整为0.63%/m,1300℃保护渣粘度由0.60 Pa·s降到0.50 Pa·s,1300℃保护渣熔速由36s调整到49s,二冷比水量由0.30L/kg降到0.25L/kg,二冷段四面冷却改为八面冷却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大规格钢球钢铸坯及轧材的表面纵裂纹,轧材表面探伤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李东明  付岳  田伟 《包钢科技》2017,43(3):36-38
文章通过对15MnNbV管线管外表面结疤进行高倍显微分析得出,钢管缺陷主要是因为圆坯表面存在裂纹导致。通过对圆坯裂纹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得出15MnNbV圆坯表面裂纹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矫直温度过低引起。通过连铸工艺优化,从试制取得的效果可以看出,改进方案解决了圆坯表面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曹磊 《钢铁》2015,50(2):38-42
 某钢厂宽厚板250 mm×1 820 mm连铸机使用包晶钢类型MB-59型保护渣生产[w(C)]为0.120%~0.150%钢种时,连铸坯表面出现大量纵向裂纹与皮下裂纹缺陷。通过提高保护渣碱度,降低保护渣黏度,改善铸坯坯壳与结晶器壁之间渣膜传热等技术措施,使铸坯的表面裂纹与皮下裂纹缺陷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对浇注[w(C)]为0.090%~0.120%钢种时采用MB-59型保护渣连铸坯表面无裂纹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认为由于选分结晶,优先凝固的坯壳中碳质量分数低于钢液原始碳质量分数,使优先凝固的坯壳中[w(C)]实际已经小于0.090%,不再属于裂纹敏感性强的包晶钢范围,因此表面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连铸坯和热轧板表面气孔缺陷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由上水口、氩封和浸入式水口3个位置吹入的氩气不能有效上浮而被凝固坯壳捕捉形成了连铸坯表面气孔缺陷。气孔基本分布在宽面靠近窄边位置,而连铸坯宽面中心和连铸坯宽面1/4位置气孔数量很少。采用不吹氩气的生产工艺可以消除连铸坯和热轧板表面的气孔缺陷。  相似文献   

13.
吴涛 《天津冶金》2022,(4):26-28+32
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X52管线钢检验中,发现成品板表面出现纵向裂纹,经分析管线钢成品板表面裂纹是由铸坯表面裂纹所致。为寻找铸坯裂纹产生的原因,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对裂纹缺陷部位试样进行了检测。本文根据铸坯裂纹缺陷检测结果,对管线钢铸坯纵向裂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终确认,结晶器内钢水凝固过程的热裂纹是铸坯表面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制定和实施优化改进措施,保障了钢水过热度的控制、优化了钢水成分、改善了保护渣的性能、稳定了结晶器内液面的波动,使X52管线钢铸坯纵向裂纹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20钢连铸坯轧后表面线状裂纹成因,采用光谱分析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别对棒材裂纹处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显微形貌及夹杂物的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圆钢表面线状裂纹缺陷是由于连铸坯表面气孔引起的,铸坯表面气孔在轧制前加热过程中发生氧化进而轧制时不能被压合,轧制延伸时最终形成棒材表面线状裂纹缺陷。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碳钢的检验,分析了高碳钢连轧坯表面缺陷的类型和产生原因,主要有表面划伤和皮下气孔轧后缺陷两种类型。研究发现,连轧过程导板或导辊等设备有“挂腊”现象、连轧辊存在表面磨损等缺陷是造成连轧坯表面划伤的原因,连轧坯的皮下气孔轧后缺陷是由于连铸坯的皮下气孔缺陷引起的。在高碳钢钢坯连轧前必须对连轧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防止连轧坯表面划伤的产生。减轻连铸过程水口吹氩流量是减轻连铸坯皮下气孔缺陷的一种措施,但减少吹氩量对连铸过程活跃保护渣层是不利的。建议在连铸过程进行结晶器电磁搅拌,以减轻连轧大方坯皮下气孔缺陷,提高连轧坯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采用矩形坯轧制棒材42CrMo生产中出现的表面裂纹缺陷,通过对棒材表面裂纹和棒材质量的分析,认为是铸坯表面裂纹导致棒材表面裂纹缺陷的产生,并且裂纹的产生是由于连铸工艺参数的不合理引起的。通过对连铸工艺的改进,合理优化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二冷配水和拉坯速度,消除了铸坯表面裂纹,从而解决了棒材表面裂纹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新天钢联合特钢有限公司炼钢厂5号连铸机在提高连铸机拉速生产实践中,因钢水凝固时间较短,铸坯出现了脱方、角部裂纹、鼓肚、凹陷等缺陷,直接影响铸坯质量合格率。本文针对联合特钢5号连铸机提速后,铸坯出现的一系列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对铸坯缺陷产生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进建议。通过结晶器铜管结构及足辊的优化改造、二冷系统的优化改造、保护渣性能优化以及浇铸工艺的优化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5号连铸机拉速由1.45m/min提高到2.0m/min,满足了炼钢工序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对近终形异型坯腹板表面纵向裂纹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工艺和设备方面的影响因素,通过对钢水质量、冷却条件、设备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解决了铸坯表面裂纹缺陷问题,铸坯质量合格率由94%提高到99.5%。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运用多种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以及能谱分析仪等工具,针对低碳含铌钢铸坯表面产生的裂纹缺陷开展研究,仔细观察分析造成这一类缺陷的主要原因.经分析后结果显示,用于实验的钢碳含量0.09%~0.11%,且在1496℃时钢液出现包晶的反应,随着包晶的反应在体积方面出现较大的变化及线收缩,在坯壳的凹陷部位受到凝固的收缩及钢液静压力而导致微裂纹的产生.另外,受到铌和镍及铝等元素的影响而提升了铸坯脆性,并在后续矫直时受到应力的集中,及在脆性的温度区矫直也提高裂纹的增加,由此致使铸坯存在严重的裂纹缺陷.对出现的问题通过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提高铸坯的质量,其对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304不锈钢连铸坯进行了解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25%的铸坯深振痕或渣坑缺陷试样中观察到了微裂纹或气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