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素来是个喜食的人,哪怕身体偶有小恙,也从不会坏了他的好胃口。在母亲的照料下父亲的饮食五谷俱全,荤素皆有,因此每天吃饭时他都吃得有滋有味。饭后,父亲还有一套自己的养生经。父亲每每吃完饭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儿便是漱口,过去总是就着手边的白开水,还未等母亲和我吃毕就开始"嚯嚯"地漱起口来。我如今有两颗蛀牙,父亲常说那是因为我没有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去看牙医的时候,医生竟也说了一样的话。父亲的牙齿  相似文献   

2.
正讲到吃饭,中国人的年夜饭是一顿最华丽的饭。从前苏州人晚上喜欢喝粥,据说怕睡时滞积影响睡眠。记得以前邻居见面客套话是:"饭吃了吗?"饭后大人会问小孩:"饭吃饱了吗?"宁波人请客人吃饭,他们往往会客气地说:"下饭呒糕(没有)饭吃饱。"最可笑的是,我在江西山村插队落户时,有次半夜2点钟起来上厕所,黑暗里  相似文献   

3.
两个月前,我接到好友珊珊的一通电话,珊珊在电话里说:"燕子,我过几天就要来深圳了!"我惊喜地说:"真的?!"珊珊也不无开心地说:"骗你有饭吃啊!我老公的单位有调动,要调到深圳工作,我是夫唱妇随,跟着来的!""太好了,恭喜  相似文献   

4.
赵永春 《烹调知识》2012,(10):64-64
禁忌一:"宁可多做半锅,不能少做一碗"。很多家庭主妇在做饭时总是担心饭不够吃,饿着家人,因此有"宁可多做半锅,不能少做一碗"的思想和做法。饭做得多了,家人往往也吃得多。若是午餐多吃点也就罢了,但是晚餐吃得太饱就很容易诱发一些疾病。  相似文献   

5.
正说这个话题,得回到小时候。那年月的东北人有谁敢说不是吃着土豆白菜长大的?每到入冬前,家家户户的白菜是一车车地买,土豆用麻袋装回家。现在仍然有老人们保留着储藏秋菜的习惯。孩子们已经无法想象上顿白菜下顿土豆的日子,说给他们听,连我自己也觉得那是像故事一样遥远的事儿了。既然单调,家庭主妇就得变着法儿活跃餐桌。我妈常做的有炖土豆块、蒸土豆条、土豆泥大酱打饭包、炒土豆片儿、炝土豆丝儿。要是能改善生活吃顿鸡和鱼或者排骨啥的,也会配点土豆在里头,那锅沾了荤腥的土豆便身价倍增。  相似文献   

6.
从小生长在穷家小户,吃现饭宛如平常一段歌。其实,现饭只要炒得好,亦不失为一道经济实惠的美食。 一说炒现饭,人们就想到鸡蛋炒饭。诚然,鸡蛋炒饭是好吃,但也有讲究,首先,鸡蛋不要用得太多,如果只炒一碗饭,顶多用两个鸡蛋。我炒鸡蛋饭,不是把鸡蛋均匀地炒在饭里,即所谓松花饭。这种松花饭吃起来会感到口干,好像吃干炒面一样。而我是先放少许油将  相似文献   

7.
锅巴饭     
凡是用铁锅焖饭,就必然有锅巴。这话说得新鲜,但也可以这样说,凡是用电饭锅烧饭就没有锅巴。现在用电饭锅人家多而使铁锅的人家少,我儿子就没有尝过饭锅巴是什么味道,他是一直在城里长大的。要吃锅巴饭,还得是农村里的大灶,烧草或柴的锅才能做出来。饭盛起来后,留下的饭底下要慢慢的用小火才能烘出来。燎两把小火就成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记得我小时在农村时最后烘锅巴时都是我奶奶亲手去做的。  相似文献   

8.
说起减肥,我是有很多心得的。 我是一个瘦人,以为肉只会在别人身上长,回想起来在22岁以前真是一种矫情,属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类型,但减肥的误区是从那时就开始的。 大凡像我这样的“减肥”必定会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人云亦云阶段: 我一开始纯粹是好玩,觉得饭吃少点秀气,减肥来减肥去地挂在嘴上说,悄悄借此显示自己的脱俗,但说一套,吃一套。那时超市正大行其道,逛超市买零食是我比较喜欢的休闲方式,因为塞满食  相似文献   

9.
最美的情话     
一日,几个已婚女人八卦婚姻,忽然就聊到了情话.“我爱你”这三个字,是大家很少在围城里听到的,而“老婆,今天不回家吃饭了.”“今天吃什么?”这一类充满了生活气息的话几乎天天都要听.有人就问,这算不算情话呢?我说,当然算. 有一个女人,她和老公的单位离得很远,两个人时而电话时而信息联络,说得最多的就是买什么菜、做什么饭、回不回家吃饭.有时老公回去得早,就做好了饭等她;有时她回去得早,就买好食材做两个人都喜欢吃的菜.  相似文献   

10.
李伟明 《美食》2012,(7):70-70
给朋友的同学办了一件小事,朋友捎话说,同学对此表示感谢,还说哪天请你吃个饭呢。一听这话,我笑了。"哪天请你吃个饭",就像歌曲《酒干倘卖无》唱的——多么熟悉的声音。中国是个人情社会,许多事情,总是要夹杂些人情去做。而但凡帮人家做了点事,人家总是要口头道个谢;现在光道谢又似乎还不够,于是往往再加上这么一句:"哪天请你吃个饭!"当然,这种情况下办的事,其实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是有分量的"大事",那恐怕就没这么简单,应当是别一番情景了。  相似文献   

11.
正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餐桌上吃着吃着,忽然踩到了"地雷阵",掉进了"埋伏圈"……等等,你大概会一脸诧异:开玩笑吧,吃个饭还会有这样夸张的事?其实,这些打了引号的"地雷阵""埋伏圈",说的是食品  相似文献   

12.
《酿酒》2014,(2):100-101
<正>"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的年代,勃利县不仅野鹿、野猪成群,就连熊瞎子伤人、甚至虎啸山林,也时有耳闻。野兽多,狩猎随之而来。一些有趣的山规林俗至今仍是勃利老人们酒后的谈资。如,打死野兽不能说"死",得说"老",打没打死得说"老没老",因为炮手最忌讳说"死"字;老虎不叫老虎叫"西毛子",属虎的得说是属猫的等等。勃利野鹿多。当地文献记载:猎鹿,最绝招是俄人猎手在鹿交配期间,用一种叫走马芹的植物做成  相似文献   

13.
正冬日里的一天,陈忠实在作家赵丰的陪同下走进户县涝河西岸的甘亭镇北河头村。陈忠实叮咛赵丰说:"有人问起我,不要说我的名字,就说是灞桥的一个老汉。"赵丰满口答应了。进村后没多久,就看见一条街上有人家办喜事正在吃晌午饭。陈忠实径直走过去,笑眯眯地对正在捞面的人说:"我是灞桥来的老汉,没吃过你们户县的臊子面,能不能给一碗?"那人说:"灞桥来的呀?挺远嘛。喜事就高兴有人凑  相似文献   

14.
正"饭"字在古代就是"吃"的意思。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释中考察"饭"的本义时说,饭是动词,当吃讲,读上声"反"。后来派生出来的名词"饭",读去声;字形也不同,右边是"弁(或卞)"。流传到现在,早已字形不分,统写为"饭"了。《礼记·玉藻》曰:"饭者三饭也。"《汉书·朱买臣传》:"呼饭饮之。"《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孟子·尽心下》:"饭糗茹草"等等。这里的"饭"都是  相似文献   

15.
谢菁 《烹调知识》2011,(9):29-30
老年人具有的生理病理特点老经验多经常听到老人们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样的俗语。老年人在经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往往产生了自己固有的人生经验和体会,对年轻人都有很好的教育和启迪作用,不过有时候,脾气执拗起来,不能轻易听进别人的意见,这需要我们更耐心地跟他们去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外公与果冻     
在我6岁那年,父亲领我到二百多里外的赣州看望外公,外公盘着腿坐在床上,慈祥地注视着我,问道:"庆庆,你想吃什么?""当然是果冻了,甜甜的,酸酸的。"我脱口而出。外公笑着递给我10元钱:"那你就用这钱去买果冻吃吧!"不一会儿,我买回一包果冻,剥开其中一个,犹豫了一下,便送进了外公嘴里,外公细细地嚼着,吃得有滋有味。一旁的父亲说:"爸,你觉得这果冻好吃不?"  相似文献   

17.
"医生,我现在整天都吃不下多少东西。其实我也不是没有食欲,饿的时候我也希望面前有一堆美味能让我大吃一顿,可一旦我坐在餐桌前吃下几口饭之后,胃便感觉被装满了。我心里清楚我只不过才吃了一两左右的食物,离正常进食量还差得远呢。我和我的同事说过这种情况,他们起初都认为我还是吃多了,当他们和我吃过几次饭之后才意识到,我吃的确实少,比他们饭量的一半还少许多。有时候,我的胃像被麻醉了一样,没有饿的感觉,这时候吃与不吃对我来说根本就不重要了,所以我多选择不吃,因为肚子本  相似文献   

18.
63.毛泽东晚年爱好家乡饭,有次要吃泥鳅蛋羹或泥鳅豆腐。厨师试做了一次,他说你们做的方法不对;按照他说的办法,先把泥鳅放在清水里养着,等肚子里脏的东西排出来,然后再和豆腐一起烧,叫“泥鳅钻豆腐”。毛泽东吃得很高兴,说:“这是进城以后第一次吃到的小时候喜欢吃的菜。” 64.杭州西湖楼外楼馆得名于俞樾(曲园)。店主于新屋竣工后,清俞樾取名。俞樾说:“既然你的菜馆设在我的俞楼(俞樾别墅)外侧,那就称‘楼外楼’吧!”  相似文献   

19.
鲞货     
我的故乡在浙江宁波,靠海,所以我自幼爱吃海货,尤其是爱吃鲞货。 鲞货之所以受家乡老百姓欢迎,在于它有几大特点:一是咸而有味,比较“熬饭”;二是不容易变质,存放时间较长;三是价钱相对便宜,经济实惠。记得儿时放学回家的路上,常常遇见“短衣帮”工人放工,那些人手里一甩一甩地提着一条鳓鲞或瓜鲞回家,一家人有了这么一条鲞货做底子,再配些咸菜、豆腐、青菜之类,晚餐便可以吃得有滋有味。  相似文献   

20.
正【腊八节的"家教"说】在豫西南的内乡、镇平、西峡、淅川、邓州等地,烧制腊八粥的讲究是:要将这顿饭做得绰绰有余。一顿吃不完,留在下顿,剩饭兑新饭,新饭变剩饭,兑来兑去,一直吃到春节。民间有"腊八粥,五谷杂,一直吃到大年下""腊八饭,吃两年"的说法,以此期望家道兴旺,年年有余粮。在豫西南的内乡、镇平、西峡、淅川、邓州等地,腊八节由来与家教有关。传说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