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铜渣是火法炼铜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中铁质量分数约为40%,中国每年排放的铜渣量高达1 400万t,因此,研究铜渣还原提铁对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铜渣的物相分布,介绍了氧化钙在铜渣还原过程中的促进和抑制两种作用机理。促进作用包括氧化钙可以显著降低铜渣还原体系的反应初始温度、破坏铜渣中铁橄榄石结构、促进渣相中氧化亚铁的释放、降低铁晶粒的成核势垒,并加速铁晶粒的成核。抑制作用为氧化钙与硅氧化物生成高熔点的钙硅酸盐,增加铜渣渣相的固相率,阻碍铁晶粒的聚集、长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LiF-DyF3为基础熔盐电解质,Dy2O3、Cu2O为电解原料,采用熔盐电解法制备了Dy-Cu中间合金。利用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电解产物的形貌及物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法分析Dy(Ⅲ)、Cu(Ⅰ)在钨阴极的电极还原过程。结果表明,LiF-DyF3(24mol%)-3%Dy2O3-1%Cu2O体系下,控制温度970℃、电解时间1.0 h,可制备Cu-Dy中间合金且合金主要物相为CuDy;当电解过程稳定进行时,相同阴极电流密度下,槽电压的变化较小,而随着阴极电流密度的提高,槽电压逐渐增大,电流效率先升高后降低;在LiF-DyF3(24mol%)熔盐体系内,Dy2O3、Cu2O电极还原过程都是一步完成,Dy(Ⅲ)在钨电极上还原电位在-0.6~-0.4 V附近;Cu(Ⅰ)在钨电极上...  相似文献   

3.
章庆和 《烧结球团》1994,19(5):13-16
为制订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冶金性能检测方法的三项国家标准,在检测中需发生和配制CO还原气(即高炉煤气模拟气体),以供使用。本试验在整个气体发生(含木炭干馏),配制,净化过程中,都采用了气相色谱进行分析,以控制合理的工艺条件,分析的主要成份是CO,N2,CH4,O2,H2等。  相似文献   

4.
碳化硅在炼钢合金化过程中的行为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碳化硅的性质及制取方法,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碳化硅在炼钢合金化过程中应用的机理,讨论了在应用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钛离子在低碳钢电极上电化学还原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占恒  顾学范 《稀有金属》1993,17(5):321-325
采用循环伏安法及卷积伏安法研究了 LiCl-KCl 熔盐体系中低价钛离子的电化学还原过程。研究表明,低价钛离子在低碳钢电极上的阴极还原过程为产物可溶的电化学极接近可逆反应。同时还发现,在制备低价钛的过程中可能有杂质产生,这种杂质估计是钛的氯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预氧化对攀枝花钛铁矿还原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氧化加快了钛铁矿铁氧化物的还原速率,提高了还原产物铁的金属化率.其作用机理是:钛铁矿在预氧化过程中形成了假金红石、三氧化二铁、金红石和三价铁板钛矿等新的物相,破坏了原有矿物结构,颗粒内部形成了大量孔隙,有利于增大颗粒的比表面积,改善还原过程气体的扩散条件;经预氧化处理的钛铁矿在预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新物相将被重新还原,新生钛铁矿活性高,还原产物的显微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铁矿物料在高炉炉身内进行还原的过程中发生粉碎,使炉料的透气性降低。为确定还原过程对烧结矿层透气性的影响,按照土拉黑色冶金研究所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试验和工业性试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碳化硅侧部碳块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侧块的体积密度、耐压强度和电阻率较常规侧块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抗熔盐冲刷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抗钠侵蚀性能和抗吸钠膨胀能力较差,原因是碳化硅原料钠含量过高。碳化硅原料铝含量高,可改善碳化硅侧块的散热性。  相似文献   

9.
锡在还原焙烧中的挥发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蕴藏有大量含锡和其它有色金属的磁铁矿,如连平大顶铁矿,原矿含铁达46%,经磁选后精矿含铁>65%,含 Sn0.1~0.2%、Zn0.2~0.4%。因为铁精矿中有色金属含量高,不符合炼铁原料的要求,致使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硫酸浸出—浸出渣水合肼还原的铬渣解毒工艺,考察了相关因素对铬渣中六价铬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铬渣解毒优化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80℃下用硫酸浸出铬渣,控制液固体积质量比8∶1,浸出终点pH为8.0左右,浸出时间120min,铬渣中的六价铬浸出率为76%;然后用水合肼还原浸出渣中剩余的六价铬,水合肼加入量为浸出渣质量的0.06%,最终渣中水溶性六价铬质量分数降至5mg/kg以下,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改性淀粉为还原剂,采用水热法制备超细铜粉,探究了温度和还原剂的量对超细铜粉的影响。借助XRD、SEM、激光粒度分析仪考察了铜粉的成分、微观形貌、平均粒径。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80℃,加入0.7 mol改性淀粉,可制备出平均粒径为0.41μm、近球形的超细铜粉。实验结果可为以其他低成本绿色环保生物质(稻秆、麦秸等)为原料,实现超细铜粉低碳化绿色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军  王勤  徐茂 《云南冶金》2022,(4):104-108
采用化学还原制备晶硅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用银微粉,以聚乙烯醇(PVA)作分散剂,甲醛作为还原剂,氨水调节pH,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等分析银微粉的形貌和粒径,研究还原温度、分散剂用量、还原剂加入硝酸银溶液的速率等工艺条件对银粉形貌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酸银溶液浓度1 mol/L,甲醛溶液浓度1.2 mol/L,pH=3,还原温度为50℃,分散剂PVA添加量为硝酸银质量的1%,还原剂溶液加入速率为100 mL/min时,制备得到平均粒径0.89μm、振实密度5.42 g/cm3、比表面积1.2 m2/g的高分散性银微粉。按银微粉添加量为60%、玻璃粉添加量2%、有机载体为38%配制的背电极银浆,经烘干、烧结固化后测试背电极350℃焊接拉力4.3 N,450℃焊接拉力5.8 N,150℃恒温1 h的老化附着力为(2.5~3.0) N。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聚吡咯(PPY)改性电解锰渣(EM R)制备吸附材料EM R-PPY并用以从废水中吸附去除Cr(Ⅵ),考察了吸附时间、初始Cr(Ⅵ)质量浓度、吸附剂加入量、溶液pH对EMR-PPY吸附去除Cr(Ⅵ)的影响,探讨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在废水pH=2.0、EMR-PPY加入量1 g/L、初始Cr(Ⅵ)质量浓度150 mg/L条件下,Cr(Ⅵ)去除率达99.6%;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平衡状态下,理论最大吸附量为269 mg/g;吸附机制主要包括Cr2 O2-7与N+之间的静电作用、对Cr(Ⅵ)的还原作用、Cr2 O2-7与Cl-之间的离子交换作用;3次循环再生后,EMR-PPY对Cr(Ⅵ)的吸附量仍保持在100 mg/g以上,仍可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钢铁企业“双碳”目标的提出,明确焦炭在炼铁过程中的作用行为至关重要。同时高炉富氢冶炼技术的推广给高炉内原燃料的反应行为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因此,研究在无氢和有氢气氛下不同反应性焦炭在高炉炉料还原-软熔过程中的作用行为对高炉冶炼具有重要意义。模拟高炉实际炉料结构,研究了不同反应性焦炭对矿石还原度和焦炭的气化率及孔隙结构变化的影响,探索焦炭反应性对炉料软熔性能及软熔带透气性的影响,解析不同反应性焦炭与渣铁界面作用行为的变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焦炭的反应性提高使各温度下矿石还原度和焦炭气化率均提高,各温度下焦炭的表层孔隙率增加,在无氢气氛下孔隙率的增加幅度低于有氢气氛,焦炭内部孔隙结构整体变化幅度较小。焦炭反应性提高后,炉料的软化温度区间减小且向低温区移动,在无氢气氛下熔化温度区间降低,在有氢气氛下熔化温度区间略有增加,焦炭表层碳基体劣化严重且强度降低,料层最大压差增加,透气性劣化,无氢时的影响程度强于有氢时的影响程度。增加焦炭反应性后,在无氢气氛下渣铁分离较好,且炉渣可以与焦炭灰分有效融合,使熔化带向低温区移动;在有氢气氛下,焦炭表层灰分含量较高,且不能及时与炉渣融合更新焦炭表面的活性点...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探讨铬铁矿的熔融还原机理,利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扫描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技术,观察分析熔融滴下实验中不锈钢母液炉料滴下物的结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还原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铬铁矿通过CO气体的间接还原,其还原机理可用未反应核模型解释;其后是铬铁矿逐步在渣相中溶解,被固体碳直接熔融还原。  相似文献   

17.
不同球磨介质在片状铝粉制备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状铝粉具有较高的径厚比、二维平面结构、良好的屏蔽效应以及特殊的随角效应,广泛应用于涂料、高档汽车面漆、油墨、印刷等行业。本文利用滚筒球磨法制备片状铝粉,当其它工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球磨介质(陶瓷球、不锈钢球、硬质合金球)进行了一系列的工艺试验,并对其所制得的片状铝粉进行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表明;以硬质合金球作球磨介质,对44~25μm(325~500目)的球形原料铝粉进行湿法滚筒球磨30 h,所得铝粉基本上全为片状铝,粒径主要集中在小于15μm,厚度1~3μm,基本满足达克罗技术对片状铝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聚丙烯(PP)与氧化镍(NiO)粉末混合物(质量比1∶2.3~1∶2.7)在氩气气氛下加热制备Ni-C微粉析氢电极催化材料。重点探究质量比对Ni-C微粉制备过程及其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同步热分析仪(TG-DSC)监测反应过程,利用XRD和SEM-EDS确定反应固相产物的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析氢催化性能及稳定性由电化学工作站(Parstat 3000A)测试获得。结果表明,混合粉末在加热过程中PP发生熔化和裂解反应,其裂解产物还原NiO。当温度高于1 073K时,固相产物由镍、碳单质组成。固相产物中镍单质的含量随初始Ni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由PP∶NiO=1∶2.6及1∶2.7两样品制备的Ni-C微粉在高过电位下以及低过电位下均拥有较好的析氢效果及稳定性,1 000次循环伏安测试后仍保持了良好的析氢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低合金钢中采用碳化硅取代碳粉和部分硅铁合金,对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韩金寿 《四川冶金》1992,14(4):20-22,19
本文根据矿石硫化物的赋存状态和回转窑生产过程中的窑气成份分析以及从窑头取样所得石灰石相分析结果认为:石灰石或白云石脱硫作用主要产物是生成亚硫酸钙和硫酸钙,而不是硫化钙。工业窑所得结论与回转管实验室试验所得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