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峰  夏银萍 《美容院》2023,(2):30-31
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有两种情况,一种为妊娠前已确诊患糖尿病,称“糖尿病合并妊娠”;另一种为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妊娠期才出现或确诊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糖尿病在孕妇中80%以上为妊娠期糖尿病,而糖尿病合并妊娠者则不足20%。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在世界各国报道中的占比为1%~14%,我国发生率为1%~5%,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多数于产后能恢复正常,但将来患II型糖尿病概率却进一步增加。妊娠糖尿病指的是孕妇在妊娠时期发生糖分代谢不良,可能会引起高血压的产生。妊娠期患有糖尿病的产妇最常见的症状是血糖值超过标准差,其妊娠糖尿病率在1%~5%之间。而发生妊娠糖尿病的孕妇也可能有许多病症,若情况严重可能威胁到胎儿的生命安全。所以,人们必须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医护专业知识予以足够关注,如此才能够及时、正确地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GDM)女性与血糖正常孕期女性的体成分对比研究。方法:对北京医院产科常规产检的164例孕妇分别在建档日、孕22—24周、孕30—32周、孕36—38周采用孕妇专用型体成分仪测量其人体成分,其中16例发生妊娠糖尿病,比较其与血糖正常孕妇的人体成分差异。结果:两组间的体重、基础代谢值、去脂体重、瘦体重、体脂肪重等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妊娠糖尿病孕妇的体成分与血糖正常组之间有明显差异,控制孕妇的体成分变化对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等可能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与孕妇的饮食、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等都有关,其中营养过剩是主要原因。妊娠糖尿病并不一定发生在肥胖孕妇的身上,体瘦孕妇也会得。肥胖不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唯一指标。有可能发生糖尿病的孕妇包括:孕妇年龄超过30岁;近亲中有糖尿病史;肥胖;反复自然流产;曾有过找不到原因的早产、死胎、死产,或畸形史;孕妇有慢性高血压病、尿糖阳性、反复发生感染、妊娠胎儿大于孕周或分娩过巨大儿、羊水过多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妊娠糖尿病是指妊娠期出现或发现的糖尿病。有专家认为,妊娠糖尿病的发生是由于孕妇对碳水化合物的不耐受导致的。孕期母体由于性激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的增加,拮抗胰岛素并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为了维持糖代谢的正常,孕妇必须增加胰岛素  相似文献   

5.
私家医生     
Q刚刚知道自己怀孕了,但前几天我得了水痘。水痘对怀孕有危害吗?该怎样科学地饮食?A孕妇患水痘,对腹内的孩子影响有多大的问题,《德国医学000315论文》已有凋查,论文研究显示,妊娠开始20周,初次感染水痘的孕妇,其胚胎及胎儿感染的危险性为2.2%,并不十分高;但如果是二次或  相似文献   

6.
王晓誉 《美容院》2023,(11):108-109
<正>随着妊娠时间的不断增加,孕妇的血糖会出现波动,在妊娠早期孕妇的血糖水平会不断下降,在妊娠中晚期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明显降低,此时如果胰岛素的代偿性分泌量较低,无法满足机体需求,就容易发生妊娠期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对孕期营养相关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产科建档的单胎妊娠妇女,营养干预组为预产期2019年2—5月产科建档孕妇,选取2018年同月份生产孕妇作为历史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制定孕期全程营养管理流程,干预组孕妇在产科随访的基础上,分别在孕早期(8周前)、孕中期(12周)、孕晚期(28周)接受孕期营养随访共3次。历史对照组接受产科常规管理。全程监测和记录两组孕妇孕期增重,出现胎儿生长受限(IUGR)、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GDM)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分娩方式、胎儿体重的情况。结果:营养干预组孕妇GDM的发病率为10.8%,低于历史对照组的22.9%(P 0.01);孕28周贫血率为19.7%,明显低于历史对照组的30.2%(P 0.05);干预组孕期增重(14.4±3.5)k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1±4.4) kg (P 0.05)。干预组孕妇剖宫产的比例为36.1%,虽低于对照组的38.1%,但未见显著性(P=0.529)。干预组和对照组孕妇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对比分别为0 vs 0.7%、3.3%vs 5.2%(P 0.05),两组胎儿为低体重儿的比例为3.8%vs 3.2%,胎儿巨大儿比例为4.9%vs 5.9%(P均0.05)。结论:孕期全程营养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妊娠糖尿病和孕期贫血的发病率,有利于控制孕期增重,而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和巨大儿的比例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可能需要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调查妊娠糖尿病孕妇在孕中期能量及营养素的摄入量,探讨孕期膳食结构、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长等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为进一步针对孕期营养指导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友谊医院营养门诊就诊的17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24 h膳食回顾调查法和食物频度法,分析其每天膳食中热能及营养素的摄入量,并将相关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孕期膳食、孕前体重、体重增长情况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的影响。结果:患妊娠糖尿病孕妇孕中期每日膳食中水果与油脂类的摄入量高于推荐摄入量;每日总能量摄入略低,蛋白质供能比例为14.2%、脂肪供能比为33.9%;每日饮食中,除钾、维生素E的摄入量高于推荐量外,其他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入量均偏低;孕期增重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157,P0.05),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DGTT)2h血糖值与孕期摄入的总能量成正相关(r=0.2,P0.05),与摄入的脂肪量成正相关(r=0.17,P0.05),空腹血糖值与孕前体质指数成正相关(r=0.209,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在孕中期饮食结构不合理,脂肪摄入过多,妊娠期间应合理控制饮食,做到营养均衡合理,同时应加强妊娠期妇女的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及围产期保健,控制体重的合理增长,降低妊娠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母婴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不少女性在怀孕后体重迅速飙升,甚至能比孕前重三四十公斤,但也有人在怀孕之后只增重几公斤。妇产科专家指出,怀孕之后,如果孕妇体重增长太快,容易产生由妊娠引起的合并症,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症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个体化体重管理对孕期体重增重异常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产科门诊选取孕期体重增重异常孕妇进行饮食习惯调查,并实施个体化体重管理,随后收集饮食情况、妊娠结局指标、孕期增重值、新生儿指标等。结果:所有孕妇平均孕期增重为(15.8±5.9) kg,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孕期平均增重分别为17.6、16.2、15.0、12.5kg,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4±0.5) kg,平均住院天数为5d,干预时平均孕周为28周。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在个体化体重管理后多数妊娠结局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妊娠高血压和贫血有统计学差异(P 0.05)。孕前消瘦、正常、超重、肥胖孕妇的剖宫产率均高于30%,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均高于30%。孕前消瘦的孕妇分娩巨大儿的比例明显低于孕前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的孕妇。孕期增重异常孕妇调查的主要营养问题中,总体食量/主食过量、零食糕点过量的孕妇均为30%左右。结论:对孕期体重异常的孕妇进行个体化体重管理仍然有效;孕妇营养认知问题较多,亟需宣教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优质护理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并患有糖尿病的孕妇84例,随即平分为两组,优质组与常规组,常规组病患接受本院常规护理服务,优质组病患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患最终分娩情况及产后胎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优质组病患分娩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优质组病患的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24.35%)明显低于常规组(53.17%),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妊娠糖尿病孕妇治疗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病患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病患分娩情况,同时降低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孕妇营养现状与膳食指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妇女在妊娠时的适宜营养供给,除了维护自身健康和供给胎儿生长发育外,还可预防妊娠反应,减少妊娠并发症。孕妇营养不良可导致新生儿体重低或新生儿畸形发生率增加等。因此研究孕妇营养对保障孕妇健康和优生均有直接联系。 (一)热量问题 妊娠期能量消耗主要满足体内代谢和胎儿发育的需要,妊娠妇女比非孕妇女能量消耗增加,孕中期较孕早期增加 15.9%,孕后期较孕早期增加22.5%左右。孕妇平时血糖含量可能低于非孕妇,但应维持正常水平,避免影响胎儿。孕妇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二)蛋白质的质与量 孕妇应有足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饮食指导对孕妇体重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常规查体和因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住院治疗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组进行饮食指导,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将住院治疗的GDM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分别记录3组孕期的体重值,计算其相应的体重指数(BMI)值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孕前及孕中BMI值经分析,研究组和糖尿病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后及产前BMI值经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后△BMI经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BMI经统计学比较分析,研究组和糖尿病组、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饮食指导可以使孕妇体重增长更为合理,有益于孕妇及胎儿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妊娠期糖尿病(GDM)属于糖尿病产妇常见类型,指得是妊娠期发生或者首次出现的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1],属于高危妊娠范畴。分娩过程中加强孕妇血糖监测管理,积极防治低血糖、高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严密监护产程进展情况、胎儿宫内状况,防止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低血糖的发生;规范接产操作规程,积极预防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的发生,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母儿不良结局具有重要意义。现汇报一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自然分娩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保健食品》2008,(11):25-25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食用一定量的优质黑巧克力可降低孕妇患先兆子痫的风险,并可预防妊娠高血压。 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比较脐带血中可可碱的浓度发现,孕妇食用巧克力的比例和先兆子痫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于孕期营养干预方式的应用,对妊娠期糖尿病和胎儿的影响作用分析。方法:将我校附属医院在2015到2017年所收治的7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营养干预的方式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38例患者则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对两组孕妇的妊娠糖尿病症状和胎儿发育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干预治疗之后的血糖、胰岛素、刮宫产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和高血压等症状,可以发现观察组的妊娠影响相对较小,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胎儿影响方面,观察组的数据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影响数据。结论:借助营养干预方式可以使孕期的糖尿病现象和胎儿发育情况得到合理控制,保证胎儿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孕期各阶段体重增重情况,为GDM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孕妇700例。通过病历查询获取孕妇一般情况、妊娠期各时期体重以及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体重,与非GDM孕妇及IOM标准比较,分析不同孕前BMI的GDM孕妇妊娠期各阶段增重情况。结果:与非GDM孕妇相比,GDM孕妇其生产年龄、孕前BMI、有无糖尿病家族史、孕期各阶段增重及总增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早孕期增重过快会增加GDM的发病风险(OR=1.187,95%CI 1.090-1.293)。不同孕前BMI的GDM孕妇其孕24周后增重及总增重均较非GDM组更少(P <0.05),与IOM标准比较,两组增重不足、增重适宜及增重过度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仅孕前体重正常组的GDM孕妇早孕期及孕12~24周增重与非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IOM标准比较后的各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按新生儿体重分组,排除早产的47例孕妇,发现各组间母亲孕期各阶段体重增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早孕期体重管理有助于降低GDM的发病风险。对于已确诊GDM的孕妇其24周后体重增长普遍低于非GDM组及IOM标准,其适宜增重范围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孕妇在妊娠初期适当补充维生素可降低孩子今后患自闭症的风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研究人员电话访问了该州700户家庭,了解孩子的母亲在怀孕前3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用营养粉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妊娠糖尿病患者66例,按照随机病例编号奇偶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分别给予不同营养干预方式,然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分娩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BG)水平以及患者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之间的差异。结果:营养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差异(P>0.05);分娩前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有显著差异(P<0.01);干预前和分娩前空腹血糖变化幅度以及餐后2h血糖变化幅度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5和P<0.01);新生儿体重和孕妇分娩方式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预进餐专用营养粉对辅助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有益。  相似文献   

20.
《中国食品》2016,(4):145
正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食用大量土豆特别是薯条或薯片,会增加妇女在孕期罹患糖尿病的风险。妊娠糖尿病可对母婴的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包括增加罹患心脏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的风险。土豆——这种全球消耗量很大的食物,含有维生素C和钾等重要营养素。然而,与其他蔬菜和碳水化合物相比,土豆含有的淀粉较多,食用土豆后血糖升高会更快。总的来说,当人体不能制造足够多的胰岛素时,人就会患糖尿病。胰岛素是促进人体细胞从血液中吸收糖分以提供能量和进行存储的一种激素。此前,研究人员并没有针对妊娠糖尿病和吃土豆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