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电场的风机由于大多在海边,风机接地网存在腐蚀严重、接地参数不稳定、冲击电位分布不均等问题,且传统圆环接地装置在高土壤电阻率的条件下,降阻效果不佳、跨步电压较大.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均压结构的风机雷电冲击优化方法,采用面积元法和截面积等效法,推导了立体均压结构的地电位及接地电阻公式,并通过CDEGS软件对...  相似文献   

2.
根据城轨供电系统的特点分析了雷击城轨整流变电站附近杆塔时对整流变电站的影响方式,认为与铁轨并联的均流线和接触网末端的绝缘配置会引起雷击杆塔时过电压入侵到整流变电站,而整流变电站避雷器接地散流效果和均压效果不好是引起整流变电站事故的主要原因。针对避雷器接地和均流线接地散流和均压不良设计了新的接地装置,并用ANSYS软件对比分析了新的接地装置和原有接地装置的接地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接地装置的均压效果相对于原有接地装置的均压效果其最大地电位减小了28%,同时地电位分布的均匀度相对于原有接地装置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大大减小了雷电流通过避雷器入地时对附近设备的影响,进而减小了因雷击整流变电站附近杆塔使过雷电过电压入侵到整流变电站对整流变电站设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明杰 《智能建筑》2009,(4):34-35,37
本文通过分析智能建筑中雷电压的成因及其危害,提出了要采取泄流、均压、接地、屏蔽、等电位连接、电涌保护等系统的防护措施,在设计阶段就应针对智能小区内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综合布线等方面做防雷措施的设计,以大大减少雷击时对智能建筑及内部信息系统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王开宇 《工程质量》2010,28(6):39-43
基于对雷电基本知识,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的研究分析,探讨电子信息设备集中的智能建筑的雷电防护技术,强调联合接地均压等电位的方法,按照雷电防护区分级配置SPD,并采取加强屏蔽、接地等措施,有效降低雷电波的侵入。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接地系统对于风电机组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基于风机接地圆环的不等电位模型研究雷电流波头时间与入地点、雷电流幅值、土壤击穿场强、土壤电阻率等因素对风电机组接地系统雷电冲击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及多年冻土地区通过对接地网敷设垂直接地极的散流效果。结果表明:雷电流经风机接地圆环中心注入时具有更好的散流效果,雷电流波头时间越短,接地导体的电感效应越强烈,风机冲击接地电阻越大;随着雷电流幅值的增加,土壤的火花效应得以加强,风机接地圆环面积越小,冲击接地电阻降低越明显;土壤临界击穿场强越小,接地网附近土壤越容易发生火花效应,风机冲击接地电阻越小;风机接地网存在有效的散流半径,当接地网半径超过15 m时,散流效果不再明显增强;随着土壤电阻率的增加,风机接地圆环面积较小时的散流效果有限,冲击接地电阻几乎呈线性增长,而风机大面积接地圆环的冲击接地电阻增长有限,很快趋于饱和;对于存在多年冻土现象的地区,垂直接地极的散流效果较好,垂直接地极的布置不应过于密集,以减小导体之间的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6.
在电源线路的等电位连接过程中应用浪涌保护器,不仅可以对线路中由于直击雷、雷电感应等原因产生的浪涌电压电流起到有效的钳压、泄流以及暂态均压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建筑物中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系数。因此,本文对浪涌保护器在建筑电气防雷中的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智能建筑》2013,(3):56-57
优化避雷针 中光ZGU系列优化避雷针应用阻抗限流和气隙分流技术,通过对雷电流陡度和幅值的衰减,实现降低雷电感应和地电位反击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真实地形地貌对雷电回击电磁场和闪电定位系统的影响,利用柱坐标系下二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研究了真实地形地貌中高低起伏的地表对雷电首次回击电磁场以及闪电定位系统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起伏的地形会使地闪首次回击垂直电场峰值减小,波形上升沿时间增大。但当地表出现特殊的地形结构时,真实的地形会增强垂直电场的峰值。对于雷电首次回击的切向磁场而言,地形地貌的高低起伏会明显衰减切向磁场的峰值,波头向后滞移,到达峰值时间滞后。例如,当雷电电磁场波从模拟闪击点到达测站1时,由于真实地形的影响会使垂直电场的峰值额外衰减约26%,波形上升沿时间额外增加1.5μs,这就会导致闪电定位系统估算的雷电流偏小约26%,雷击点定位出现误差。综上所述,在实际工作中应考虑真实地形地貌对闪电定位系统探测精度以及反演雷电放电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雷击配电线路附近建筑物时,土壤散流引发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及防护效果,采用专业防雷计算软件CDEGS建立建筑接地网及临近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仿真模型,分析了配电线路与临近建筑接地网间距、土壤电阻率、雷电流幅值和配电线路接地网长度对配电线路上雷电过电压的影响,并仿真验证了引流法和绝缘间隔法的防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配电线路电位随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土壤电阻率和雷电流幅值的增大而线性增大,受配电线路接地网长度影响不大;引流法和绝缘间隔法能有效地降低配电线路接地体上电位,水平外延法引流降压效果更好,可以将配电线路接地体上电位降到56 kV以下,有效地避免雷电反击事故发生的概率。本研究可为实际配电线路雷电过电压和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雷击输电线路时输电杆塔接地装置时的暂态特性以及地电位分布情况,通过在陕西省境内选取高压输电杆塔实地测量的方式,分析了雷电流波前时间和半波时间对地电位峰值的影响、3种不同结构接地体地电位的分布规律以及同一种接地体在不同电阻率土壤环境下的电位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雷电流波前时间越短、土壤电阻率越高的条件下地电位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