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择食堂废弃的地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水解条件,获得不同性质的地沟油改性捕收剂。分别探究温度、催化剂、乳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地沟油水解的影响规律,确定其最佳的改性条件。采用接触角测定表征地沟油的改性效果,通过比较地沟油改性捕收剂在固废浮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地沟油改性剂具有一定的捕收作用,在浮选分离领域,可替代传统脂肪酸类捕收剂及非极性烃类捕收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为地沟油等废弃油脂研发而成的新型高效浮选药剂BFA(bio-flotation agent),进行了实验室和工业现场浮选试验,通过调控药剂配方和药剂用量,确定实验室浮选效果和工业现场效果,分析对比后确定了最佳浮选药剂及用量。浮选试验结果表明,使用BFA浮选药剂精煤灰分范围分布在4.74%~8.62%,浮选完善指标最高达64.00%,可燃体回收率高达92.08%。工业现场试验结果显示,BFA药剂浮选效果优于传统浮选药剂,药剂耗量减少24%,精煤灰分保持在11级,尾矿灰分提高了9.32%。  相似文献   

3.
以黄陵煤为原料进行浮选研究,捕收剂分别为煤油、柴油、地沟油和乳化地沟油,在相同的浮选条件下加入不同的捕收剂,通过改变其用量对精煤产率、精煤灰分和尾煤产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OP乳化剂后油水比例为6∶4时乳化地沟油浮选效果最好,精煤产率为88.67%,精煤灰分从9.16%降到8.63%,尾煤产率为11.32%.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天然脂肪酸浮选异极矿的行为规律和作用机理,采用尿素包合法分离提纯地沟油中的天然脂肪酸作为浮选捕收剂,开展异极矿浮选实验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尿素和混合脂肪酸质量比为1:1时,经尿素包合法分离制备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优异的浮选性能。在该捕收剂浓度为200 mg/L、矿浆pH范围为6-10、搅拌转速为200 r/min、充气量为80 mL/min条件下,单泡浮选管浮选异极矿的回收率超过95%。通过Zeta电位分析、FT-IR分析和XPS分析对该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在异极矿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沟油脂肪酸捕收剂以强烈的化学吸附作用于异极矿表面,从而使异极矿疏水上浮。研究结果为地沟油制备浮选捕收剂及脂肪酸直接浮选异极矿提供了有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低阶煤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存在,用传统的非极性油捕收剂无法实现低阶煤泥的有效回收。与使用传统柴油捕收剂对比,本文在地沟油醇解为生物柴油的基础上进一步合成含有羧酸官能团的捕收剂来强化低阶煤浮选。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核磁氢谱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和接触角测定进一步分析了捕收剂促进浮选的机理。分别使用羧酸捕收剂、0#柴油与生物柴油对某低阶极难浮选煤样进行浮选实验,结果表明,羧酸捕收剂获得的浮选精煤效果最好,比柴油捕收剂,精煤产率提升了14.63%,灰分下降了12.06%。  相似文献   

6.
以餐饮业回收的废弃油脂为原料,经皂化制备浮选捕收剂。皂化反应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钠和油脂质量比为0.3、氢氧化钠浓度20%、反应时间4 h、搅拌速度为1 000 r/min,以最佳皂化条件下获得的脂肪酸盐为捕收剂对白云石纯矿物进行浮选,获得了精矿回收率为68.36%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化浮选及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硫酸和草酸对被石灰抑制后的磁黄铁矿的活化效果和活化机理。浮选试验证实硫酸与草酸均能活化磁黄铁矿, 草酸的活化效果优于硫酸。交流阻抗研究表明硫酸与草酸对磁黄铁矿的活化机理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提高磁黄铁矿表面自身氧化电位, 阻碍亲水物质进一步产生; 二是去除吸附在磁黄铁矿表面的亲水物质, 使之露出新鲜表面。磁黄铁矿表面电阻Rs随硫酸和草酸用量增加而降低, 表面法拉第反应电阻Rp随硫酸和草酸用量增加而增加, 该结果与浮选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煤泥深度浮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煤泥深度浮选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首先采用常规的浮选分选出灰分较低的精煤和灰分尽可能高的尾煤,分选出的中间产物采用超细磨的方法磨至其中的煤和无机矿物充分解离,再采用絮团浮选的方法分选出其中的低灰精煤.分步释放浮选试验和中间产物的显微照片表明,中间产物以煤矸连生体为主.比较深度浮选和常规浮选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精煤灰分接近的情况下,深度浮选的精煤产率要高出46.06 %,在精煤产率接近时,深度分选的精煤灰分要低1.78 %.深度分选的结果甚至优于分步释放浮选的理论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述了粗粒莹石的概念,其浮选技术(对原矿的要求,浮选工艺,分级溢流浓度及磨矿细度,药剂制度等)及浮选时的事故处理;指出了莹石浮选时的颗粒度可以>0.3mm这一通常的浮选界限值。  相似文献   

10.
煤泥高效浮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煤泥浮选过程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重点探讨了提高精煤产量、降低精煤灰分及减少药剂消耗的方法。对选煤厂改造及生产中提质降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使浮选柱浮选过程最佳化,研究了过程的主要参数对工艺指标的影响。针对铜矿石、铜-钼矿石和磷酸盐矿石进行了研究。试验室研究用直径5cm的浮选柱,中间试验用直径45cm的浮选柱。在浮选柱中进行了铜和钼、磷酸盐和铝硅酸盐的优先分离试验,以及铜精矿和钼精矿的精选试验。主要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高灰煤泥产生的原因及其浮选研究现状,介绍了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特点及其对高灰煤泥浮选的适应性。利用实验室浮选柱试验系统,对邢台矿选煤厂高灰煤泥进行了浮选试验,并运用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得出最优浮选条件:捕收剂用量为2 400 g/t,入浮浓度为100 g/L,药比为8∶1,此时精煤产率为57.13%,精煤灰分为9.35%,尾煤灰分为48.63%,浮选完善指标为49.99%。  相似文献   

13.
煤的附加值随灰分的降低而升高,然而煤炭深度脱灰技术尚未得到工业应用。以无烟煤为研究对象,使用絮凝强化浮选法对其进行深度脱灰。根据粒径、XRD和接触角等试验结果探讨了絮凝机理,采用单一变量法探究矿浆浓度、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和絮凝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矿浆浓度为80 g/L、捕收剂用量为2 kg/t、起泡剂用量为1 kg/t、分散剂用量为2 kg/t和聚氧化乙烯用量为5 g/t时,浮选效果最佳;与传统浮选方法相比,絮凝强化浮选法可获得较高的精煤可燃体回收率和较低的精煤灰分,原煤的灰分由10.15%降低至1.98%,提高了浮选效率。研究结果可为煤炭高附加值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气泡发生器和柱体高度两个方面全面归纳了浮选柱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列举了有典型特点的浮选柱的结构及原理,阐述了浮选柱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铝土矿反浮选脱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某地中等铝硅比矿石为研究对象,围绕着铝土矿反浮选脱硅技术展开系统研究,研发专有分散剂BK500、选择性抑制剂BK501、含铝硅酸盐高效捕收剂BK421。试验采用两次脱泥、脱泥底流反浮选脱硅,最终获得Al2O3回收率为81.20%、铝硅比为10.82的合格精矿。  相似文献   

16.
17.
浮选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简要论述了国内外浮选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指出浮选柱技术是进行微细物料分选的先进技术,主要表现为:①柱分选技术成为研究重点;②柱分选设备的研制成绩显著;③柱分选工艺取得重大突破;④浮选柱自动控制迈上新台阶;⑤柱分选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8.
浮选柱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气泡发生器和柱体高度两个方面全面归纳了浮选柱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列举了有典型特点的浮选柱的结构及原理,阐述了浮选柱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于伟 《选煤技术》2021,(1):121-125
采用烃类油蒸发制造油气,将油气通入浮选柱气泡发生器的吸气口,生成油泡.对低阶煤煤泥进行油泡柱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油泡对低阶煤煤泥具有强捕收能力与高选择性,分选指标较好.将油泡浮选技术用于工业浮选柱分选,可有效降低浮选捕收剂用量,浮选泡沫层稳定,分选指标好.油泡浮选技术在低阶煤煤泥浮选提质中的应用,为低阶煤煤泥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介绍了锰矿浮选主要药剂的概况,以及pH、脱泥、加温等浮选条件的选择,并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对于锰浮选药荆及其设备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