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英东油田注气提高采收率的可行性,在室内开展细管实验和长岩芯驱替实验,确定注气开发的最小混相压力及不同注入开发方式下的驱油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原始地层压力条件下,英东油田注气开发方式应为非混相驱;直接气驱、气水交替驱和水驱后气水交替驱这3种不同的注气开发方案中,气水交替驱的驱油效率最高,可达到58.41%。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压气窜、井眼严重垮塌、固井工艺和测井工艺等因素对宝浪油田气窜井固井质量的影响。气窜井固井质量的声幅-变密度测井响应特征表现为声幅测井值明显增高,变密度曲线上地层波比较模糊,并且在变密度波形图上出现很多干扰波。利用声幅-变密度测井可以对气窜井固井质量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A油田流沙港组三段油气资源规模较大,但存在有效储层为薄互层、断块破碎和经济可行性差等问题。针对油藏开发现状,综合运用类比法、产能公式法、改进的谢尔卡乔夫公式法和水驱控制程度法来确定井网类型和井网密度,综合研究储层展布、储层物性和可类比断块油田,确定井距;对比分析天然能量开发、注水开发和注气吞吐开发方式,优选最佳开发方式。 相似文献
4.
海洋高温高压气井固井防气窜水泥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性能优良的水泥浆是保证固井质量的关键因素,水泥环空气体窜槽对油气田开发将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一旦气窜发生,即使花费大量的人物力进行挤水泥,也难于修复到未气窜的封固状态,因此,优选有效的防气窜添加剂,研制性能良好的防窜水泥浆就显得十分重要。中根据海洋高温高压气井的特点,提出了一套综合适用于高温高压固井的防气窜水泥浆设计的方法。设计出了密度2.40g/cm^3,适合循环温度为125℃和163℃的海洋高温高压气井固井的高密防窜水泥浆体系。 相似文献
5.
郑伟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1-4
井间气窜现象会对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井开发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减少气窜现象、改善热采开发效果,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观察平面及纵向非均质性、渗透率、韵律性、注入速度等因素与多元热流体吞吐井间气窜规律的关联。通过气体窜流系数来定量表征窜流程度,并据敏感性分析结果提出降低气窜发生概率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5,(5)
针对延长油田乔家洼区块203井区CO2驱过程中,CO2沿储层高渗条带方向发生气窜的问题,采用均质和非均质人造岩心开展CO2非混相和混相驱油实验,引入非均质性气窜系数和驱油效率降低幅度两个评价参数,以量化研究非均质性对CO2气窜的影响程度,并分析渗透率级差和CO2驱油相态对非均质性气窜的影响。结果表明,渗透率级差对非均质性气窜影响明显,且非均质性气窜对岩心渗透率级差存在一定的敏感界限,该界限渗透率级差值为15。当渗透率级差小于15时为敏感区,非均质性气窜系数和驱油效率降低幅度随渗透率级差的增大迅速增大;渗透率级差大于15时为非敏感区。指进气窜和非均质性气窜的相对强弱以渗透率级差值K(3K15)为界,渗透率级差小于K时,指进气窜强于非均质性气窜;渗透率级差大于K时,非均质性气窜强于指进气窜。CO2驱油相态对非均质性气窜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陈斌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1(5):36-39
井壁稳定性受力学因素和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是岩石力学与泥浆化学共同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在化学防塌机理方面研究颇多,而在井壁失稳的力学机理方面及在力学与化学耦合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井壁力学稳定理论及控制技术,不能满足上程需要.从井壁失稳的力学机理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介绍在涠12-1NB油田中运用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变形泡状流是水平井气水两相石油开发测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流型之一,为建立适用于此流型的测井分析模型.在16 m长、可任意倾斜的透明实验环路上,以空气和自来水为介质,利用实际测井仪器串,对井斜75°~90°达到稳定的气水变形泡状流动进行实验测量,通过把握实验过程中变形泡状流的流动特性及机理,选择以漂移流动模型为基础进行理论推导修正.基于实验数据的模型检验证明,实验数据符合修正后模型反映的流动规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的相分布系数与漂移速度系数,体现了水平及近水平井眼中仪器串对井筒内原有流动状态的干扰.分析模型能同时反映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过程中的流动机理以及仪器测量对流型的影响,适用于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解释. 相似文献
9.
水驱气藏气水两相渗流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气水两相渗流属于多相渗流的范畴,它广泛存在于气田开发的中后期。气藏数值模拟和气井试井分析理论建立在渗流力学理论基础之上且它们都是渗流力学的具体应用。首先对气水两相实验渗流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然后对气水两相渗流的具体应用进展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气水两相渗流及应用研究进行了展望,这对于气水两相渗流机理及其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