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针对冶金行业产生的含铅废水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太行山脉盛产的野生冬凌草为载体,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冬凌草负载纳米零价铁(RR-nZVI),并用于去除水中的Pb2+,详细考察了酸度、温度、RR-nZVI投加量、Pb2+初始浓度和反应时间对Pb2+去除率的影响。通过FTIR、XRD、SEM等手段对RR-nZVI去除Pb2+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R-nZVI投加量0.6 g/L、pH=5.0、Pb2+初始浓度200 mg/L、室温下反应60 min时,Pb2+的去除率达到了99.9%,吸附量达到394.7 mg/g。动力学试验表明,RR-nZVI对溶液中Pb2+的吸附符合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主要受化学吸附控制。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RR-nZVI对Pb2+的吸附过程,吸附以单层吸附为主。当Pb2+的初始浓度小于10 mg/L时,滤液中的Fe2+浓度低于国家《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6—2010)》中规定的限量要求,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为含Pb2+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将纳米零价铁颗粒负载到颗粒活性炭上,能有效地解决纳米零价铁易氧化易团聚的问题,而且还能增大其比表面积和稳定性.采用SEM、比表面积与孔径分析和XPS对材料进行表征.纳米零价铁填充于活性炭的孔隙中,其粒径在50~100 nm之间.使用该材料对50 mg/L 的Cu2+溶液进行去除试验研究,在铁含量为10.99%,投加量为15 mg/L,反应pH=5,反应时间为24 h时,对Cu2+的去除率达到85.06%.实验室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对水相中的Cu2+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糯米粉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包覆型复合材料糯米粉-纳米零价铁(nZVI),并用于去除溶液中以UO_2~(2+)形式存在的U(Ⅵ)。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材料的微结构,并考察溶液pH、糯米粉-nZVI用量、温度、反应时间及U(Ⅵ)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铀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溶液U(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mg/L、溶液pH=6、温度30℃、材料投加量0.4g/L、反应120min条件下,U(Ⅵ)去除率达96.4%,吸附量为18.73mg/g;U(Ⅵ)初始浓度越高,U(Ⅵ)去除效果越好,糯米粉-nZVI可用于从溶液中吸附去除U(Ⅵ)。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蒜渣负载型纳米零价铁对脱除水中Cu~(2+)的反应行为和效果进行了探索,并对其脱除机理做了探讨。试验发现,在初始Cu~(2+)浓度20mg/L、pH=4,固液比为25mg/15mL的条件下,用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大蒜皮对废水进行吸附,废水中Cu~(2+)的去除效率最高可达94.1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绿色廉价的保险粉(H2Na2S2O4)为还原剂、FeSO4为铁源,制备纳米零价铁(nZVI)并用于吸附废水中Cr(Ⅵ),考察了nZVI投加量、初始Cr(Ⅵ)质量浓度、模拟废水初始pH、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XRD、SEM对nZVI进行表征,结合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和颗粒内扩散模型试验探究去除机制。结果表明:所制得nZVI物相主要为α-Fe;在初始Cr(Ⅵ)质量浓度20 mg/L、nZVI投加量300 mg、吸附时间15 min、不调节pH条件下,用nZVI吸附1 L含Cr(Ⅵ)模拟废水,Cr(Ⅵ)吸附量为98.52 mg/g,去除率可达99.8%;吸附效果良好,且Cr(Ⅵ)的去除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nZVI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液相还原法制备玉米淀粉负载型纳米零价铁(CS-NZVI),利用SEM和XRD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且探究了不同溶液pH、U(Ⅵ)初始浓度、CS-NZVI浓度、温度、反应时间对U(Ⅵ)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S-NZVI整体分散性较好,相较于NZVI团聚情况明显改善。在溶液pH=6.0、U(Ⅵ)初始浓度10.0 mg/L、CS-NZVI浓度0.4 g/L、温度30 ℃、反应时间140 min时,CS-NZVI材料对溶液中U(Ⅵ)的去除率为95.05%,去除量为24.86 mg/g。  相似文献   

7.
以碳纤维作为载体,采用电沉积法制备碳纤维负载零价铁(PCF-ZVI),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对水溶液中Cr(VI)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负载零价铁对水溶液中的Cr(VI)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当铁碳质量比为2∶1,投加量(以Fe0计)为2 g·L-1,Cr(VI)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1,pH值为5,反应时间40min后,Cr(VI)的去除率可达99.96%,碳纤维上负载的零价铁对Cr(VI)的还原过程为准一级动力学,并且还原速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定律,反应活化能为20.683 k J·mol-1.  相似文献   

8.
纳米零价铁对溶液中铅镉铬砷的去除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液相还原法,采用KBH4还原Fe2+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40~80nm、比表面积19.713 4m2/g、有较好表面活性的纳米零价铁(NZVI),NZVI在含铅、砷、铬、镉初始浓度为100mg/L的pH分别为2、7、12的溶液中进行去除试验。结果表明,在pH=2与pH=7的条件下NZVI对铅、砷、铬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速率在前30min较快;在pH=12条件下对镉的去除效果明显,去除速率在前40min较快;不同pH条件下各离子的去除率差异较大,这主要与各离子在不同pH条件下的存在形态有关。NVZI去除溶液中的铅、砷、铬、镉,不仅效率高,而且绿色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了绿色高效处理含铀废水,研究了用液相还原法制备多硫化钙改性纳米零价铁(CPS@nZVI)材料并用于去除溶液中U(Ⅵ),考察了CPS@nZVI对溶液中U(Ⅵ)的去除效果。并通过SEM-EDS、XPS和XRD对材料的形貌和表面物质组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溶液pH=3.5、U(Ⅵ)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固液质量体积比0.5 g/1 L、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120 min条件下,CPS@nZVI材料对溶液中U(Ⅵ)去除率为98.13%,去除量为19.53 mg/g; SEM-EDS、XPS、XRD表征结果表明,样品主要由Fe0、FeS组成;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该吸附过程受化学吸附控制,为单分子层吸附;还原过程符合伪一级还原动力学,溶液中的U(Ⅵ)以吸附和还原沉淀2种方式去除。  相似文献   

10.
纳米零价镍去除溶液中U(VI)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零价镍,并用来去除溶液中的U(VI)。通过SEM、EDS技术表征反应前后材料的形貌,从微观角度分析纳米零价镍去除溶液中U(VI)的机理,并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零价镍对溶液中U(VI)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在室温下,pH=4.0、接触时间60min、固液比0.3g/L和初始浓度50mg/L时,U(VI)的去除率和去除量分别达到了98.44%和182.372mg/g。新制备的纳米零价镍呈明显的球状,颗粒较为分散且粒径较均匀,反应后,材料表面形貌发生变化,呈不规则碎片堆积、粒径变大,且材料中出现了铀元素。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是自发吸热反应,同时也是不可逆的熵增反应。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去除这一难题,进行了在重金属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投加新型混凝剂的试验。试验采用PAFSS与“YX-2型高效多功能混凝剂”相结合的投加方式.能有效地将废水中的锌残余含量降低至1.5mg/L以下,镉降至0.05mg/L以下。  相似文献   

12.
膜技术处理重金属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重金属离子的危害性、膜技术优点,同时阐述了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液膜分离技术在重金属废水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电浮选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基本原理、处理装置、研究进展及影响浮选效率的主要因素,指出了电浮选技术在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绍忠 《湖南有色金属》2009,25(6):48-50,72
文章所研究的技术属于环境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解决了有色金属工业重金属废水长期不能回用的技术难题,实现了废水在有色冶金生产过程各个工序中回用,使废水总回用率超过90%,循环水污垢热阻小于4.5×10^4m2·℃/W,污垢附着速度小于20mg/cm2·月,腐蚀速度小于5mg/dm2·d,现场测定阻垢缓蚀率大于98%。该技术的实施,减轻了环境污染,节约了水资源,推动了有色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与科技进步,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重贵金属冶金中的微生物技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利用微生物技术从低品位难处理铜矿、砷化钴矿、含砷金矿、含碳金矿、冶炼炉渣和含贵重金属废水中提取贵重金属的研究成果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浓度氨氮-重金属复合废水,采用HSJ脱氨-资源化回收技术-电化学组合工艺,研究分析了废水pH、进料流量、进塔温度对脱氨-资源化回收系统脱除氨氮的影响、废水pH、电流密度、电解时间对电化学去除重金属的影响及整套系统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当pH=12,进塔温度=95℃、进料流量=8 m3/h、蒸汽流量=1.2 m3/h时,HSJ脱氨-资源化回收技术氨氮去除率>99%,出水氨氮稳定低于15 mg/L。当pH=9、电流密度=40 A/m2、电解时间=40 min时,电化学系统出水中铅、锑去除率>99%,出水中铅、锑稳定小于0.5 mg/L。HSJ脱氨-资源化回收技术-电化学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氨氮-重金属复合废水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硫酸渣和高炉灰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零价铁,并用于去除废水中Cu2+,研究了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Cu2+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高炉灰的还原性可将硫酸渣与高炉灰中铁氧化物还原为零价铁,该零价铁可去除废水中Cu2+,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高炉灰用量、升高还原温度、延长还原时间有利于优化废水中Cu2+去除效果。当高炉灰用量50%、还原温度1 200 ℃、还原时间60 min时,所制备的零价铁用于去除废水中Cu2+效果最好,且该零价铁可适用于较广的pH范围和较高的Cu2+初始浓度。零价铁将Cu2+还原为Cu0并吸附在其表面进行去除,当零价铁用量0.75 g/L、废水pH=4、Cu2+初始浓度100 mg/L时,Cu2+去除率可达93.05%。本研究为硫酸渣和高炉灰的资源综合利用及零价铁处理Cu2+废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地质高背景区铅锌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研究了某废弃铅锌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Hg、As、Cd、Cr、Pb、Cu、Zn的污染状况,并结合单因素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污染指数负荷法、灰色聚类法及聚类热图分析对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评价,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识别污染途径。结果表明,研究区Cd、Zn、Hg、Pb、Cu和As含量均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Cd的外源污染最严重,Zn、Pb、Hg次之。重金属污染程度与河流以及距矿区距离呈正相关。主要污染因子为Cd,次要污染因子为Hg和Zn,各采样点均处于严重污染。研究区重金属来源可分为4类,Cu、Cd、Zn属工业源污染,主要为矿山开采;As、Hg污染与工业源和农业源有关;Cr、Pb含量受交通源与工业源以及自然源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素娣  马普利 《甘肃冶金》2011,33(6):98-99,114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白银公司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化利用对策,建议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做到资源全面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