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虹夕诺雅-京都”作为星野集团旗下的顶级奢华度假村品牌“虹夕诺雅”的第二家度假村,设计的概念是结合岚山的地理特色,创造出非日常的度假空间。这一概念不仅仅是追溯历史、描绘“另一个日本”,更是在维护这片土地上独特的价值观、生态系统和文化的同时,完成符合时代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理想世界。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文章阐述了地域文化对于度假酒店的重要性,提出度假酒店地域文化的表达应该从地域环境特征、当地传统建筑和文化特色、当地材料的运用三个方面入手,以期为今后的度假酒店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唐邵峰 《中外建筑》2012,(10):29-31
本文基于满足当代度假休闲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前提,从度假酒店建筑的文化理念特色与酒店客房单元空间的组合与构成,去阐释酒店的异质性文化表达方法与策略,说明度假酒店异质性的重要性与适时性。  相似文献   

4.
郭昊 《城市环境设计》2013,(12):250-251
UED:盘王谷度假酒店作为一家以瑶族主题为特色的休闲度假酒店,是如何体现特有的民族风情和瑶山文化的?作为五星级酒店,它的现代感主要是以何种方式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5.
正休闲度假酒店应该是一个富于生活气息而又充满地域人文特色的休闲空间。陆游谈作诗的理法时说过:"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度假酒店设计又何尝不是呢!建筑本身只是一个彰显与表达的介质,地域历史文化和地方生活赋予它真正的内涵和深度。中国传统艺术追求以境感人,以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来表情达意。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中,彰显地域性特色作为酒店之间相互区别并界定自身的重要手段而得到关注。一些优秀的度假酒店,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新乡土"的视角发掘少数民族地区酒店建筑的文化内涵,对酒店建筑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策略进行剖析与总结,并以西双版纳万达文华度假酒店为例,结合酒店建筑特点与"新乡土"文化特征,全方位、多层次地阐述在"新乡土"视野下酒店建筑的设计策略,探索如何在酒店建筑设计中合理地体现建筑的时代性和乡土特征。  相似文献   

7.
酒店的景观规划设计与酒店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对于度假酒店而言,环境景观的规划设计是酒店立足的根本,占据有利的地理环境仅仅是度假酒店的前提条件,而要获取更高的品质,或树立品牌价值,需要将有利的地理环境与酒店规划设计相契合,并使之充分融入到酒店的整体运营之中,从而体现度假酒店的核心价值。因此景观规划设计与酒店的经营密不可分,从一定程度上而言,度假酒店的品牌塑造是通过"接地气"的"景观经营"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8.
西溪旅游服务中心喜来登酒店的规划设计,以深入分析场地肌理、空间结构、历史文脉为特色,探索江南古镇建筑形式和湿地景观相结合的度假酒店模式,契合时代发展与大众需求,以此激发更多关于湿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酒店的空间布局采用江南传统的"天井式四合院"和"临水街巷"的空间结构,将湿地景观与村落古镇空间融合,体现了江南水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文波 《云南建筑》2012,(3):50-53
星级度假酒店景观具有很强的外向性,需要建筑与环境进行一体化设计,提倡自然环境是建筑的前提,强调环境的唯一性,让建筑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度假酒店所在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地域特色,把这些要素在酒店景观上得以体现和融合;另一方面酒店具有很强的商业属性.树立酒店的品牌形象同样是景观设计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滇南翠怡酒店的景观设计就试图从功能、环境、商业品牌、酒店文化等方面,探索一条适合酒店自身特点的景观模式,从而更好的指导今后类似项目的景观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万达集团在合肥酒店群项目规划设计之初就将其定位为以现代中式+地域元素的新徽派建筑风格。在此基础上,万达商业规划院联合万达酒店管理公司及设计团队在酒店景观整体策划上突出强调挖掘安徽独特的地域文化,通过景观空间规划和设计营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和意境的景观。景观整体理念以"迎祥,圆梦,雅居"为三大主题概念,打造了合肥万达文华十景。在规划和设计手法上不仅融合了徽州地域文化,同时将现代海绵城市生态设计融入景观之中,更结合酒店功能及慢跑道(绿道)等打造出一个浸染中国文化底蕴,满足度假酒店功能需求,并有着无限意境的现代酒店新景观。  相似文献   

11.
卢峰  戴琼 《城市建筑》2012,(4):27-29
随着旅游消费模式的根本转变,强调文化和人本体验、追求经济性和可持续性已成为当代中国度假型酒店设计面临的新课题。建筑现象学理论中有关场所和身体性的研究成果为度假型酒店设计提供了一个新的突破思路。本文以悦榕庄酒店设计为例,从场所营造、时空体验、建筑七感和道德责任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建筑现象学的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平衡经济、人本、文化、生态等多元因素的度假型酒店设计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卢瑶 《山西建筑》2014,(29):24-25
介绍了度假酒店的含义、功能,分析了影响度假酒店建筑地域性的因素,并以福建西航鸳鸯湖度假酒店设计为例,依据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历史人文环境,对该酒店地域性设计手法进行了探讨,有利于当代度假酒店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世界各地休闲度假酒店成功案例的分析,以及对当前休闲度假酒店开发设计误区和不足的认识,提出重新审视国内休闲度假酒店设计的方向:应当注重地域文化与自然环境,注重对人性无微不至的关怀,回归到建筑的"本质"思考。  相似文献   

14.
气候·空间·度假酒店——海南热带度假酒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滨海度假酒店的实例,结合笔者在对该类酒店的设计实践,分析了当前旅游热潮中的热带海滨度假酒店的功能内容,建筑空间及装饰风格的更新,着重阐述了气候及环境对海滨度假酒店建筑形式的影响,展望未来度假酒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旅游度假五星级酒店的建筑与装修设计的特点,对分散建筑式度假酒店暖通设计的要求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着重对集中或分散式冷热源设计、功能机房的通风、泳池和SPA的空调与通风、宴会厅与多功能厅的空调气流组织设计、厨房与洗衣机房的通风设计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指出旅游度假式酒店的设备专业设计须与建筑和装修的设计进行协调配合,必须兼顾考虑功能性与建筑表现性,对分散建筑式度假酒店的暖通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淑芳 《山西建筑》2013,(35):24-25
以五台山国际度假洒店项目为研究对象,对其场地情况、项目总体规划与空间组织进行了概述,结合项目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就其景观规划及绿化系统、建筑单体设计等作了论述,为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感和高品位审美的度假洒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家军 《山西建筑》2010,36(25):37-38
结合工作实践,从酒店设计的市场定位、功能划分、空间创造、风格整合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豪华酒店、度假酒店、商务酒店及有限服务酒店的设计思路,以适应酒店业市场快速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世界建筑导报》2006,(1):52-57
Sasaki为海南三亚红树林度假酒店这座崭新的五星级度假酒店及商务中心完成设计,该设计力求抓住海南岛上独特的历史,文化与环境的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