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人们都说,时装设计师来到比利时,不能不去的一个地方就是安特卫时装普博物馆(MOMU)。因为此博物馆展示了5个世纪以来时装发展的历史,并且时装设计师们还可以在此找到许多关于纺织品的资料与文献。前不久,MOMU举办了一场关于柔软触感的对话,这也是MOMU首次将展览的重心从时装转移到纺织品上面。该展览展出了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比利时纺织艺术家们的作品,以及与当代艺术家对纺织品、对艺术、对自由的鼓舞人心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正《创意行为:表现、过程和风采》(The Creative Act:Performance,Process,Presence)在阿联酋的阿布达比酋长国古根海姆博物馆举行,这也是阿布达比古根海姆博物馆的第二次大型展览。20多位来自不同国度和年龄段的艺术家共同促成了这个展览,展示出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类的表现、历史的进程以及人性的风采。总的来说,《创意表演》这场展览通过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艺术的典型代表,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涉及多种文化的视角,将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艺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以强调在历史变革的  相似文献   

3.
正从1980年代以来,纽约Mo MA在策展人Szarkowski的组织下,开始了一个长期的关于当代新锐摄影的项目:New Photography展览。这个展览设计的初衷是让年轻且出色的摄影师或摄影艺术家获得一个被社会认知的舞台和机会。  相似文献   

4.
正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推出的"聚焦欧普艺术"展览,不局限于向观众呈现欧普艺术20世纪60年代经历的欧普艺术时期,还呈现了欧普艺术在当下的现状。科技催生的欧普艺术古希腊艺术家宙克西斯逼真地在画面中呈现了葡萄,以至于鸟类飞到他的画中试图吃水果。人们几千年来一直享受着在画面中创造的幻觉。艺术家巧妙  相似文献   

5.
<正>莫斯科犹太博物馆及文化中心至2016年1月17日英国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的大型雕塑作品正在莫斯科犹太博物馆及文化中心展出,这些大型雕塑作品展现了艺术家独特的视觉语言。展览名为《我的红色故乡》,这是艺术家在莫斯科的首个个人作品展,展览展出了艺术家在1993年至2007年期间所创作的重要作品,作品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埃内斯托内图(ErnestNeto),1964年生于里约热内卢,巴西当代最著名艺术家之一,以延展性织物创作的大型装置闻名。无论他的作品超越了抽象极简主义还是对新具体主义(Neo-concreto)的继承。他的灵感始终来源于自然、身体,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界限和关系。而2月中旬在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开幕的内图的个展,则是一场独特的埃内斯托内图作品回顾展,本次展览展出了50余件作品,时间从1990年代至今,其中一些作品还经过了艺术家特别的改装以适应博物馆的建筑结构,还有一些是艺术家专门为此次在毕尔巴鄂的展览而创作。  相似文献   

7.
艺术展推荐     
正波普前卫艺术家回顾展2020.7.27-2020.11.15∣泰特美术馆安迪·沃霍尔,一位拥抱消费主义观念、名人和反文化的艺术家在此过程中改变了现代艺术,在他开创性的波普艺术中,欧美文化得到观念上的转变。这次大型回顾展是近20年来泰特现代美术馆的第一次沃霍尔展览。除了他标志性的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可口可乐(Coca-Cola)和坎贝尔(Campbell)  相似文献   

8.
水晶旅程     
在北京国际设计周期间,施华洛世奇齐集著名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创作力,展现了“Swarovski Digital Crystal。数位水晶展。展览艺术家包括有RanArad、MaartenBaas等知名设计师,还包括五位首次合作的中国艺术家和设计师。整个展览空间由马岩松设计,提供给观者一次难忘的水晶旅程。wwwswarovskidigitalcrystalcam  相似文献   

9.
老早就听说鬼才艺术家徐震作了个没顶公司,据说自从2009年创立以来,徐震宣告他作为一个用个人名义创作的艺术家已经消失了。虽说徐震极力的削弱自己的艺术家个体身份,所有的展览和项目都挂上了没顶公司的招牌,但在近些次的这些展览中,仍然能看到徐震作品的影子。  相似文献   

10.
艺术展推荐     
正马克·莱基:集装箱和它们的司机2016.10.23-2017.03.05∣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曾经获得透纳奖的英国艺术家马克·莱基,他的作品正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这是艺术家本人的作品首次在美国展出,也是其至今作品的最大展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马克·莱基成为杰出艺术家以来,他对进行各类艺术实践的动力使他的艺术创作融合了对于历史的探索。他的作品表现了技术对于大  相似文献   

11.
正有"波点女王"之称的草间弥生和带领御宅族走向世界的村上隆,都是日本当代的国宝级艺术家,在年轻一代中颇具话题度。然而,他们两位的作品,却在不久前被某些中国公司给"山寨"了。《日本经济新闻》10月24日消息称,自今年4月起,中国多个城市都举办了打着草间和村上名头的疑似虚假展览,其中展出了大量赝品。如今,二人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2.
詹姆斯·特瑞尔(JamesTurrell),他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在美国洛杉矶兴起的“光与空间艺术运动”(LightandSpaceMovement)中。与罗伯特·厄文(RobertErwin)和道格·维勒(DougWheeler)并称“三杰”,他与厄文同为最早荣获“麦卡瑟天才奖”的视觉艺术家;然而,他的特定场域装置对展览场地有着苛刻的要求,极少在公共博物馆中展出,他也因此未能像贾斯伯·琼斯(JesperJohns)、唐纳德·贾德(DonaldJudd)和丹·弗莱明(DanFlavin)等同时代艺术家那样,在公众中获得广泛的声誉。2013年6月至9月。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为詹姆斯·特瑞尔隆重举办回顾展,向这位已步入古稀之年的艺术家献上迟来却必要的致敬。与此同时。美国西部的洛杉矶艺术博物馆与中部的休斯顿艺术博物馆亦共褒盛举。分别举办了特瑞尔艺术回顾展。  相似文献   

13.
正非裔美国艺术家桑德拉·佩里(Sondra Perry)在英国蛇形画廊(Serpentine Sackler Gallery)持续2个半月的首次欧洲个人展览再次颠覆了民众及艺术家表达、看待艺术的视觉传统。出生于新泽西州的桑德拉·佩里(Sondra Perry)是一位跨学科艺术家,基于视频和计算机的装置是佩里最受称赞的艺术表达媒介,她擅长使用例如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一词近年来不断出现在世界各大著名美术馆的展览中,对"未来"的思考是艺术家、哲学家口中常年不变的话题。第六届广州三年展以"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为主题联合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家、哲学家(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在筹备和展览的过程中,邀请到诸多哲学家献言献策)和策展人共同探讨我们当下社会、文化风向以及艺术状况,以期望我们会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正1968年出生在匈牙利布达佩斯,目前工作和生活在纽约的女艺术家丽塔·亚克曼(Rita Ackermann)新展"把空气变成蓝色"(Turning Air Blue)在伦敦豪瑟沃斯萨默塞特艺术中心(HauserWirth Somerset)的两个画廊空间中展开,这些艺术作品共同组成了萨默塞特乡村景致的自然延伸。此次展览共展出艺术家三个系列的作品"爱的加冕与大屠杀"(The Coronation and Massacre of Love)、"把空气变成蓝色"以及"裸体"(Naked),大部分为近两年艺术家的新作。  相似文献   

16.
宛如出于一种共谋,在日本传统艺术史中,女性艺术家的地位从未予以充分的确认。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日本女性艺术家陆续出现在当代艺术界,并且她们的作品开始成为一种带有强烈女性主义色彩的标志或符号,但沉默现象始终笼罩在那些卷帙浩繁的艺术史中。无论是出于有意还是出于某种疏忽,撰述者像是被奇特的观念所束缚从而忽视她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艺术展推荐     
新·朦胧主义展 提起“朦胧体”这一特殊的日本绘画风格,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其起源可追溯到一个世纪前之久,指明治时代后期出现的一种不使用传统线描或无明确轮廓线的日本绘画风格。本次展览就是以此类历史风格构想为前提,集结了来自4个国家的当代艺术家作品,旨在对“朦胧主义”绘画进行一次具世界意义的新探讨。参展艺术家包括王舒野、杭春晖、吴强、朱建忠、ElizabethAIlison、柳根瀑、兄玉靖枝、中野弘彦、宫潭男爵这9位艺术家。同时,包括部分宋元时期的作品(由故宫博物馆提供的复制品)。  相似文献   

18.
艺术展推荐     
正摩登时代:1910-1950年代的美国艺术2018.4.18-2018.9.3∣费城艺术博物馆从爵士乐、吉特巴舞(jitterbug)到装配线和天际线:二十世纪初是一个伟大的社会,是一个艺术和技术变革的时代。艺术家用形状和颜色的革命语言来回应。本次展览展示了格鲁吉亚·奥基夫(Georgia O’Keeffe)、马斯登·哈特利(Marsden Hartley)、雅各布·劳伦斯(Jacob Lawrence)等人是如何挑战传统,并打造大胆的新风格以适应时代的。  相似文献   

19.
正曾为坂本龙一、森山大道、荒木经惟、草间弥生等众多音乐人、摄影师、艺术家设计出版物、唱片与展览视觉的日本平面设计师中岛英树(Hideki Nakajima)将350余件平面设计作品带到了中国,时间跨度从1990年至2017年。回顾中岛英树27年以来的平面设计历程,电影杂志《CUT》可以说是他设计生涯的重要转折点。1989年,中岛英树在清水正己设计事务所参与了《CUT》创  相似文献   

20.
正日本东京的森美术馆名为"灵魂颤抖"(The Soul Trembles)的展览通过六件大型沉浸式装置、数百件雕塑作品、行为表演录像、照片、绘画、行为艺术文献,回顾了盐田千春(Shiota Chiharu)过往25年的艺术生涯。尽管这位生于1972年的艺术家在艺术圈里尚属年轻,但她在当下艺术界的活跃程度,对纤维材料营造的阴翳之美,对生命体验与意义的传达,确实能够担当得起国际艺术界对她投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