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促进资源的共享,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了双层站-网优化布局模型,对多站融合的微能源系统的融合站数量、位置、设备容量配置,以及管线分布进行了协同规划。上层模型采用最小生成树和谱聚类求解,解决了融合站数量、位置和管线分布问题;下层模型采用提出的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解决了设备容量配置问题。通过对规划区域进行算例仿真,得出了系统站-网协同布局的优化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多网融合技术是智能化小区子系统运行的平台,是智能化小区建设的基础,是一条解决各控制系统融入IP网的高速信息公路。在多网融合技术架构下,采用多媒体平台可以使子系统协议进行有效融合,达到综合集成的目的,为小区智能化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打下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多站融合变电站内数据中心传统消防的机械性、低效性、传输距离短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LoRa无线传输的数据中心智能消防联动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探测烟雾、温度以及电压实现多参量探测系统,利用LoRa远距离无线传输将多个探测终端节点的处理数据传输至消防监控终端,经过阈值比较法判断数据中心实时状态,联动各区域消防设备完成协同灭火。实验结果表明,探测终端信息可在5 s内完成响应,消防灭火继电器的响应时间则在0.5 s内,相较于传统的细水雾灭火系统响应时间(小于60 s)有了较大的提升,并能在监控屏上准确显示火灾位置,灭火效果好,无复燃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燃气厂站光气电微网供能可靠性评价技术进行研究,识别影响微网供能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得到指标权重。结合指标权重给出微网供能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某燃气厂站为例,对燃气厂站微网供能可靠性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确定微网供能可靠性等级。  相似文献   

5.
站城融合发展理念对枢纽的交通运行、空间组织、功能复合均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服务于站城融合枢纽的规划建设及既有枢纽的改造,对站城融合背景下智慧枢纽的换乘引导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从旅客可接受换乘距离、换乘引导瓶颈与可靠性、换乘引导信息三方面分析了换乘引导需求,并从道路交通管理、枢纽客流管理、换乘衔接、停车管理、出行服务五个方面对未来第四代新型智慧枢纽交通换乘引导系统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站城融合发展的背景出发,简要解读其概念,分析站城融合发展中规划、交通、功能、空间等多系统衔接整合的理念内涵,解析站城融合发展理念下铁路客站综合体设计中功能复合、空间组织、交通换乘、公共空间、空间形态等关键问题,提出相关设计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站城融合发展背景下,站城综合体是推动铁路客站与周边城市资源整合的关键,其开发建设需要以合理的业态配置为前提。以站城综合体业态配置的“基本特征-空间格局-内在机理-发展路径”为线索,从商业、办公、居住和文体功能要素出发,首先对业态配比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出互补型、主导型和均衡型的典型配比类型;然后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指出其业态分布的空间格局,形成以站点为中心向外拓展的圈层化结构;进而从功能要素连接、步行网络引导、站城界面协同三个方面归纳业态复合的内在机理;最后总结出“点-块”、“点-轴”、“点-网”三种模式的业态发展路径,以期为我国站城综合体开发建设提供适应性的业态配置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的不断完善,以铁路客站为核心的站城融合成为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以成都市天府站综合体的站城融合规划设计为例,探索枢纽型铁路客站的站城融合一体化策略,以及天府站如何在功能、交通融合的基础上,通过空间和环境融合,在站城核心创造更加开放、更具吸引力和发展活力的站城融合新枢纽。  相似文献   

9.
静态GPS测量作为一种经典的测量方式广泛用于高精度监测以及建立各种类型和精度的测量控制网。为确定两点之间的基线向量,较为普遍的作业模式主要有静态相对定位,快速静态相对定位,准动态相对定位和动态相对定位等。本文介绍的多基站式快速静态GPS测量方法,由各个基准站同步不间断的观测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骨架基线,而快速静态测量流动站与、多个基准站之间构成同步向量,无需考虑各个观测点之间的网形分布。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胶济客专章丘站综合体更新改造项目实践,基于项目所采用的站城融合设计理念,以火车站作为片区中心,对片区内的城市规划布局以及站区内的环境进行综合改造,旨在为城市增添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为旅客带来舒适的乘车体验。本次改造结合既有站改造条件,寻找既有站综合改造的合理方式、关键点及控制点,分析既有站改造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此类车站的可行改造方案,以期为中小型客运站房的改造与城市片区更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