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以往钻井表层套管和目前小尺寸表层套管的对比,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效果分析,表明小尺寸表层套管在八面河油田钻井的应用是成功的,在满足地质、采油、作业需要的同时节约了钻井成本。  相似文献   

2.
在钻完导管段后下隔水导管时,受潮水流速的影响,若潮水流速较大则会导致隔水导管入孔困难。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DINA,建立了流体?海水与固体?套管相互作用的流固耦合有限元模型。经过分析可知,潮水流速越大,导管入孔时最终平衡状态下的横向偏移量越大;由于隔水导管的阻流作用,靠近导管前端潮水产生很强的绕流,导管后端附近区域产生局部涡流;在4种潮水流速(0.60、0.70、0.80、0.90 m/s)下,雷诺数及当量绕流阻力系数均处于合理区间;当钻井井眼扩径后井径为889.0 mm、下入508.0 mm隔水导管时,在潮水流速小于0.59 m/s时,不会发生遇阻现象;在潮水流速大于0.83 m/s时,会出现入孔困难现象。因此,建议潮水流速下降至0.59 m/s以下再下入隔水导管。模拟分析结果对海上油田钻入法下隔水导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井架结构安全承载力动态参数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振动理论研究井架结构固有频率与作用载荷的关系,并对现场在用井架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出井架结构作用载荷与其固有频率平方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测试井架在零载和有载作用下的固有频率来评定安全承载能力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现场在用井架进行了测试和安全评定.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横向加速度在双车道公路小半径曲线段上的变化特性以及与横向偏移量的关系,运用驾驶模拟器进行小半径曲线段上车辆行驶的仿真实验,获得车辆的横向加速度与横向偏移量.针对双车道公路小半径曲线段横向力作用大的特点,对曲线段上的横向加速度变化特性进行分析,通过Matlab软件建立车辆横向加速度预测模型、横向加速度与横向偏移量相关性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增加,横向加速度增大,在圆缓(YH)点附近横向加速度与横向偏移量达最大值,圆曲线段的横向加速度与横向偏移量成对数正相关关系.研究成果为评价双车道公路小半径曲线段行车安全性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了查清F628油井平台下的空洞分布(破碎带/连片的鼠洞),避免再次发生井架塌陷,阿曼国家石油公司委托多方采用不同方法对平台进行了勘察.在这些方法中,高精度重力勘察效果明显.本文详细介绍了重力勘察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囊括了仪器试验、基点建立、掉格控制、仪器摆放和观测指标等数据采集全过程.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提取了重力垂直...  相似文献   

6.
悬臂梁在反应堆系统当中是常见结构,悬臂组件棒在冷却剂轴向外流冲刷下会发生湍流激振现象,有害的振动将威胁到相关结构的完整性,而目前对大长径比组件棒在极小环隙下的流致振动特性缺乏有效的测量手段。为了解决对大长径比组件棒在极小环隙下的流致振动特性的测量问题,本文提出了可视化测量方法,使用了高速相机对悬臂梁轴向外流流致振动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外部施加单点激励单点拾振的方式,得到了相关组件棒的干模态参数,同时使用2台相机同步拍摄获得了组件棒的二维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棒的自由端振动相较于固定端更剧烈;低流速时,棒的振幅随着流速增大而增大,振幅在0.2 mm以下,而高流速时,棒存在接触壁面的情况,使得棒振幅减小。  相似文献   

7.
微加速度计是MEMS的关键部分之一.为保证微加速度计工作时的精确性和稳定性,对其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建立系统等效模型,再从悬臂梁的振动特性和气动性能等两部分进行了研究.对于振动特性,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前六阶振动频率和振型.在谐响应分析下,得到了悬臂梁不同频率的应力频率响应和位移频率响应曲线,由此确定了悬臂梁式微加速度计的频响范围;对于气动性能,主要是从悬臂梁与容器壁面间隙在1~9μm来研究悬臂梁.利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研究了悬臂梁周围截面流场及其悬臂梁流场的变化,得到了悬臂梁周围截面流场的压力分布和流速分布图,以及在不同间隙情况下悬臂梁表面的压强分布和流速分布图.最后得出,当间隙为5μm时,气体对悬臂梁的阻尼影响最小,微加速度计的量程最大,从而得出了这种悬臂梁式微加速度计的量程.  相似文献   

8.
根据Biot动力理论,采用Fourier和Hankel变换方法得到了半空间饱和土受移动荷载及土体内受垂直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变换域内基本解.再根据虚拟桩法,得出了移动载荷作用下桩基的第二类Fredholm积分方程.最后应用IFFT方法得到时间、空间域内单桩的动力响应.数值结果表明,移动荷载会引起桩身的负摩擦力;桩身最大轴力、孔压随移动荷载速度增加而增大;此外,在桩上端部会出现孔压集中现象.  相似文献   

9.
用振动理论研究井架结构固有频率与作用载荷的关系,并对现场在用井架模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得出井架结构作用载荷与其固有频率平方之间的线性关系,提出测试井架在零载和有载作用下的固有频率来评定安全承载能力的方法,并应用此方法对现场在用井架进行了测试和安全评定。  相似文献   

10.
深水钻井作业过程中,钻井平台、隔水管、水下防喷器组和套管柱是一个整体,钻井隔水管在海洋环境载荷的作用下产生复杂的非线性运动,其底部动态作用力传递到处于海底浅部软土中的套管柱上,使套管柱与其周围的软土之间产生动力相互作用.在该作用力较大时将导致水下井口或套管柱失稳,严重时将使隔水管断裂,致使钻井作业中断,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目前深水钻井水下井口及套管柱的稳定性分析、套管柱与其周围浅部软土间耦合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