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王颖生  赵志星  成富全  赵勇 《钢铁》2006,41(8):16-18,23
介绍了首钢原料条件下配加扬地粉对烧结生产影响的实验室研究.随着扬地粉配入量的增加,烧结矿转鼓强度、成品率改善,燃耗有少量上升,利用系数增加,低温还原粉化指数变差.研究结果表明:在首钢目前条件下,配入10%~20%的扬地粉是可行的.二烧车间进行了扬地粉工业试验,其最高配比达到30%,工业试验时烧结各项指标变化与实验室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周明顺  汤清华 《钢铁》2006,41(5):11-14,19
根据鞍钢原料条件采用最优试验设计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烧结配加含中等程度结晶水的铁矿粉烧结实验,研究了该粉矿配比对烧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中等程度结晶水的进口铁矿粉配比为10%~30%时,通过调整配碳量,可以得到满足高炉要求的烧结矿.经过优化,该进口粉矿的最佳配比为15%,燃料配比为5.4%~5.5%.  相似文献   

3.
宣钢配加印度粉和巴西粉烧结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烧结杯试验表明,在宣钢拟定的原料条件下,将印度粉配比提高到45%,烧结矿品位可提高0.61个百分点,利用系数有所降低;配45%巴西粉时,各项指标都很好,但应适当提高混合料中的MgO含量;印度粉和巴西粉搭配使用时制粒效果最理想,但进口矿配比提高后,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指标变差,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鞍钢常用4种铁精矿的烧结基础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最优试验设计方法,建立了烧结合理配矿的统计模型,给出了烧结获得最佳和最差烧结指标值时的各种矿的定量搭配关系,提出了鞍钢烧结合理配矿方案.优化配矿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烧结技术经济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尤其是烧结矿的粒度组成改善、固体燃耗降低;提出并确定了球团配加铁精矿A的优越性,配加铁精矿A后,皂土配比降低8.69%,转鼓强度提高0.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配用MAC矿的试验室研究及工业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烧结料中配加MAC矿的烧结试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情况。结果表明 :该矿在湘钢烧结厂使用效果良好 ,配用 10 %~ 2 0 %时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基本上与目前生产水平持平 ,能较好地满足高炉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在适当降低混合料水分、缩小混合料粒极差为前提,对1#、2#烧结机进行内、外配焦粉比例调整及实现100%外配焦粉烧结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00%外配焦粉烧结效果显著。100%外配焦粉烧结,改善了固体燃料利用率,降低固体燃料消耗,提高烧结矿品质。  相似文献   

7.
450m^2烧结机优化配矿与生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对几种常用进口矿粉烧结基础性能研究的基础上,与太钢自产超细尖山粉进行了优化配矿研究,得出了在太钢自产细精矿比例为38%时,与进口粉合理配矿的使用技术,通过实施选择合理成分、调整工艺技术参数等系列有效措施.使450 m2烧结机所产烧结矿质量满足4 350 m3高炉的生产要求,并为其快速达产提供了技术保障.随着矿粉市场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为了降低烧结配矿成本,进而减少进口粉配比,提高自产超细精矿粉比例到50%以上,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烧结配矿成本降低约5800万元/年,生产的烧结矿完全能够满足高炉生产需求并为4 350 m3高炉增铁节焦.指标优化奠定了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镍矿烧结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镍烧结矿作为生产镍铁的主要原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镍铁的产量.通过对不同的碱度、配碳量下镍烧结矿的各项指标进行研究,从而对生产进行指导.在固体燃料配比固定时,碱度的提高对镍烧结矿的各项指标有影响.在碱度为0.7时,固体燃料配比为10%,此时镍烧结矿的各项指标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配碳量对钒钛烧结矿物理及冶金性能的影响,对配碳比为2.5%、2.75%、3.0%、3.25%、3.5%、3.75%的钒钛烧结矿进行了强度、成品率、粒度组成及冶金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配碳量增加时,钒钛磁铁矿烧结成品率提高,小粒级所占比例降低,烧结矿RDI_(+3.15)提高,但是烧结矿转鼓强度先变好后变坏,还原性RI变差;而钒钛磁铁矿烧结时,要使烧结矿具有较好的转鼓强度及冶金性能,适宜的配碳量约为3.00%~3.25%,Fe O含量约为10%~11%。  相似文献   

10.
 通过烧结杯制备了全钒钛以及配加一定量印粉(YD)、马粉(MF)及自产普粉(ZF)的钒钛烧结矿,并对其烧结速度、烧损率、成品率、转鼓强度、RDI>3. 15 mm以及软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及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全钒钛烧结矿质量较差,尤其是RDI>3. 15 mm过低,产率较低,需配加普矿提高其质量及产量。选择普粉时应兼顾其制粒性以及化学成分等,应保证烧结矿中一定量的SiO2、MgO以及Al2O3不宜过高。配加3种普粉均有利于提高烧结速度及提高软化区间,配加自产粉有利于提高钒钛烧结矿的转鼓强度(64. 25%)以及RDI>3. 15 mm ,但降低了成品率;配加印粉有利于提高转鼓强度、成品率,但是降低了RDI>3. 15 mm;配加马粉有利于提高强度和RDI>3. 15 mm ,但是其铁品位低、烧损大。配加13%(印粉+马粉+自产)钒钛烧结矿的指标优于配加6. 5%(印粉+马粉+自产)的钒钛烧结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