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观察植物乳杆菌LP-L134-1-P(简称LP)在自制培养基中生长及降解亚硝酸盐状况,结果发现:空白培养液中LP几乎不降解亚硝酸盐;在只添加3%碳源(葡萄糖、蔗糖、玉米淀粉)的培养液中LP不能正常生长、产酸,72 h后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只有6.70%左右;在添加3%葡萄糖和2%氮源的培养液中:酵母抽提物培养液、酶解的大豆分离蛋白培养液、未酶解的大豆分离蛋白培养液在72 h后pH分别为3.84、3.89、4.64,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为96.44%、96.27%、36.44%。而硝酸铵培养液pH仅为5.27,亚硝酸盐降解率为8.34%。调节乳酸溶液pH为5或以上时亚硝酸盐降解效果不明显,pH为4和3时降解率分别达到31.33%、87.30%。总之,LP在培养液中产酸达到pH为4或以下时酸降解作用才比较强烈,此时酶降解效果也能显著增强。LP在碳源和有机氮源的培养液中生长产酸较好,营养条件已足够供给LP达到清除亚硝酸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在含有NaNO2的植物乳杆菌FQR培养液中加入茶多酚(TPs),考察培养12 h后体系中亚硝酸盐降解率,以评价茶多酚辅助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结果表明,茶多酚对植物乳杆菌FQR的生长状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量为0.2%时生长状况最佳,12 h时菌落数达到3.3×108 CFU/mL。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对茶多酚辅助植物乳杆菌降解亚硝酸盐效应的影响,得出茶多酚添加量为0.3%时亚硝酸盐降解效果最好,为(83.05±1.48)%;接种量为3%时,亚硝酸盐降解率最高,为(89.09±0.63)%;培养温度为37 ℃时,亚硝酸盐降解率最高,为(88.23±0.59)%;起始pH值为6.0时,亚硝酸盐降解率最高,为(89.79±0.57)%。  相似文献   

3.
鼠李糖乳杆菌降解亚硝酸盐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研究鼠李糖乳杆菌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鼠李糖乳杆菌降解亚硝酸盐的最适pH值是5.0~6.0,最适温度是40℃;培养基中碳源、氮源、酵母膏、金属离子成分分别为2%葡萄糖、0.5%大豆蛋白胨、0.4%酵母膏;添加Fe2+、Fe3+、Cu2+的亚硝酸盐降解效果明显;最适接种量3%;最适培养方式为动态培养.  相似文献   

4.
植物乳杆菌具有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根据已知四种类型亚硝酸盐还原酶蛋白序列的保守序列,利用互联网相关蛋白分析软件及生物信息学工具,查找到植物乳杆菌基因组上的亚硝酸盐还原酶疑似基因8个,克隆出全部基因序列,分别构建表达载体p ET-32a(+)-Ni Rs。将构建的质粒转入BL21(DE3)表达菌的感受态细胞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的目的蛋白,经亚硝酸盐还原酶总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其中HP蛋白具有显著还原亚硝酸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平板计数法等方法研究了具有降解亚硝酸盐作用植物乳杆菌36的生长特性及其在泡菜制作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菌株36培养至12 h活菌数最大(9.49 lg CFU/mL)且具有较强的耐酸性和耐盐能力。用菌株36制作的泡菜pH值在自然发酵组第7天降至3.42,而试验组第3天就降至3.34;总酸含量在自然发酵组第7天达最高值(4.11 g/kg)并趋于平稳,而试验组到第5天达最高值(6.16 g/kg)并趋于平稳,这有利于缩短泡菜生产周期。亚硝酸盐含量在自然发酵组第9天达2.10 mg/kg,而试验组到第9天维持在1.13 mg/kg左右,显著低于自然发酵组(p<0.05),表明菌株36具有良好降解泡菜中亚硝酸盐的能力。乳酸菌数在自然发酵组第3天达最高值(8.16 lg CFU/mL),但试验组在第7天达最高值(9.95 lg CFU/mL)且比自然发酵组高一个数量级。而且,泡菜感官评定值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植物乳杆菌36为降低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据并在生产中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泡菜中分离得到一株植物乳杆菌P51,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NaCl含量、不同亚硝酸盐浓度以及不同培养基起始pH下其降解亚硝酸盐的动态变化和培养液pH值的改变。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51能够有效降解培养基中的亚硝酸盐,其最适降解温度为37℃,最适NaCl含量为4%,最适亚硝酸盐浓度为200μg/mL,最适起始pH为6,同时植物乳杆菌P51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可能主要依靠酸降解。该菌株表现出良好的耐食盐和亚硝酸盐特性,可作为良好的乳酸菌发酵剂,对于应用到泡菜和腌制肉制品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龚钢明  何婷婷  高能 《中国酿造》2012,(11):135-137
构建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的重组质粒并表达。以植物乳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连接到表达载体pET-32a(+)上,构建的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表达后,菌体总蛋白经SDS-PAGE鉴定显示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产物有特异性蛋白条带。该表达产物经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试剂盒测定显示有明显的酶活性。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植物乳杆菌亚硝酸盐还原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植物乳杆菌中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进行克隆并表达,并测定酶的活力。方法:根据Gen Bank中亚硝酸盐还原酶(NI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提取植物乳杆菌的DNA,采用PCR技术扩增nir基因,TA克隆构建获得重组质粒p MD19-nir,分析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通过双酶切连接到表达载体p ET-32a(+)中,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ET-32a-nir,构建成功后转化到E.coli BL(DE3)中进行表达研究。经IPTG诱导表达,得重组蛋白,超声波破碎,提取粗酶液,测定酶活力。结果:克隆的目的基因序列长度为1638 bp。获得重组蛋白分子量为80 ku,酶活力为4.2 U/mg。结论:成功克隆了植物乳杆菌中的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成功的导入到E.coli BL(DE3)中,表达产物有酶活。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可降解亚硝酸盐的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分析探讨广式腊肠制作中使用该发酵剂的产品特征。方法:研究两株植物乳杆菌分别对2%氯化钠和300mg/kg亚硝酸钠的耐受性,以及在MRS培养基中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并以其中一株植物乳杆菌为发酵剂加入广式腊肠中,测定不同发酵时间产品的pH值、水活度以及乳酸菌、霉菌和大肠菌的生长情况,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该发酵剂对发酵腊肠产品特征的影响。结论:将具有良好耐盐和耐亚硝酸盐能力,同时对亚硝酸盐具有较强降解能力的H1菌作为发酵剂加入腊肠后,降低了腊肠的pH值,同时对有害菌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说明所选植物乳杆菌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并显示出强大的酸化潜力,能通过抑制肠杆菌科的生长,提高微生物的安全性。因此,H1菌有望成为一种具有生物安全性的本土发酵剂。  相似文献   

10.
以菘菜为原料接种植物乳杆菌发酵酱菜,研究豆类多肽的添加对酱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酵前期(pH值为5.5~3),主要是以植物乳杆菌降解亚硝酸盐,酸降解不明显;在发酵后期(pH值低于3),酸降解占优势,植物乳杆菌降解不明显;加入豆类多肽能快速促进植物乳杆菌发酵,使菌降解和酸降解更加明显,同时豆类多肽本身是一种抗氧化剂,具有供氢活性,能直接将亚硝酸盐还原为氨根离子,加强了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分别将植物乳杆菌LP-L134-1-P(LP)、肠膜明串珠菌LM-L134-1-P(LM)接种到含亚硝酸钠的MRS培养液中,测定发酵液在72 h内pH、总酸、活菌数及亚硝酸钠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LP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于肠膜明串珠菌LM,培养72 h后LP、LM对亚硝酸钠的降解率分别为98.63%和38.77%。运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亚硝酸盐降解率与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总酸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活菌数变化并无明显相关关系,溶液中的总酸值是影响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重要因素。在去离子水中直接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后发现,当调节溶液初始pH值为3、总酸为1.04%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效果显著,进一步印证了乳酸菌降解作用主要依靠酸降解。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以新鲜黄秋葵为主要原料,探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对黄秋葵泡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并以亚硝酸盐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与自然发酵相比,植物乳杆菌发酵制作的黄秋葵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达9.78 mg/kg)更低,成熟期更短;植物乳杆菌发酵黄秋葵泡菜的最优发酵工艺为接种量3.5%,发酵温度30 ℃,发酵时间5.5 d,食盐水浓度4.0%,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黄秋葵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为(2.98±0.02) mg/kg,低于国家腌渍蔬菜亚硝酸盐的限量标准(≤20 mg/kg),比优化前降低1.21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