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成鹏  陈蓓青 《人民长江》2012,43(8):116-118
为整体展示三峡船闸闸室及输水系统结构,为船闸检修维护提供科学直观的依据,选用Autodesk公司开发的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3ds max以及基于3ds max的著名风景插件dreamscape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和表现,探讨了演示方案设计中对界面进行交互性设计以及通过美学法则的运用来增强画面艺术表现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GIS技术的洪水调度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中的空间数据管理功能对流域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和属性数据等信息进行管理;利用遥感图像和数字高程模型(DEM)形成流域二维、三维虚拟实现;利用二次开发组件对流域雨水情数据进行多方式的浏览;利用GIS二维、三维技术对洪水调度结果及风险分析结果进行演示(二维平面淹没演示、三维库水位动态演示)。逼真的模拟过程有助于洪水调度会商决策,从而提高洪水调度水平和最大程度减免风险。  相似文献   

3.
飞来峡水库动库容调洪三维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洪水预报预警、动库调洪计算、淹没分析、计算成果展示等,该文介绍了枢纽动库容调洪三维决策系统所具有的计算分析、演示等功能特点,系统在飞来峡水库防洪调度和南方同类水库防洪调度中得到应用,为枢纽调蓄洪水、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洪水的形成和演进是一项复杂的时空过程,如何快速理解并直观呈现洪水的产生、汇集、演进和调度过程,是辅助形成科学综合决策的基础。以态势推演等理论为基础,结合洪水的特征和影响因素建立了洪水时空态势过程模型,提出了3DGIS场景下的洪水时空态势可视化与动态推演方法,搭建了洪水时空态势调度模拟程序框架。以2020年长江流域洪水为例,结合洪水过程的调度计算结果,运用该程序框架开展多种时空态势的分析、推演和可视化应用,在三维虚拟场景中直观展现洪水过程。结果表明:基于3DGIS的洪水时空态势推演与调度模拟方法能清晰呈现洪水的时空态势,并辅助理解洪水的演进趋势和风险,直观再现洪水的时空全过程,为防洪调度会商提供辅助支撑。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水库洪水调度中,二维图表展示数值计算结果不够直观的缺陷,以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和遥感影像为基础,建立了三维交互式展示水库地形地貌、水工建筑物及下游河道沿线的可视化平台。以此平台为基础,可进行三维可视化浏览、查询、分析与模拟,实现了三维仿真环境下演示水库调度方案、模拟溃坝洪水演进过程、分析洪水淹没影响等功能。系统为水库调度科学决策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逼真的会商环境,可使决策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直观地获取决策辅助信息。  相似文献   

6.
将中职计算机专业中的3ds max定位于重要的专业课,并结合中职学生的知识特点和市场需求,将该课程的学习发展方向定位于室内外效果图的制作,论述了学生学习3ds max应具备相关知识和相关课程的设置。  相似文献   

7.
我国中小型水库.尤其是北方地区的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防洪标准低、工程质量差、水情观测设置落后与管理技术水平不完善。这类型水库如何对洪水进行合理的调度,在确保工程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的增加水库蓄水,是我国中小型水库调度运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这类型水库的调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进行洪水的分期调度,即通过对水库运用以来的降水、径流、暴雨、洪水的特征和规律的研究,将汛期分为三个阶段(有的分为五个时段),初汛期、主汛期和末汛期,通过确定分期设计洪水并分期进行洪水的调节计算.提出分期控制运用方案.做为末汛期尽可能的蓄水是调度中的关键。为此.我们结合“庞庄水库灌区优化调度”研究课题,对此作了研究,提出了末汛期按气象预报、来水预测、库水位变化和洪水涨退规律的实时调度方案.并编制了计算机软件,利用计算机优势,通过对各种情况的判断和信息的加工.作出未来数天的实时调度决策方案。经实际应用,方法可行,为中小型水库的实时调度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水电工程三维可视化及信息管理,利用近年来飞速发展的3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对太平池水利枢纽这一工程进行了空间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本文首先通过各种途径对所需基础地理数据和水利专题数据进行采集,并运用ArcGI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编辑、转换、裁剪等处理,然后利用3ds Max软件对大坝水工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论述察尔森水库水文遥测系统、洪水调度系统等在洪水调度中的作用,说明了现代化管理手段在水库调度运用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了水库将来管理的新构想;用GIS完善水库调度系统,提高水库调度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宿迁大控制在沂沭泗河洪水调度方案中的作用,研究宿迁大控制对流域洪水的影响,通过MIKE软件中MIKE21模块对宿迁大控制的库容进行计算,并以此为基础对沂沭泗流域河湖联动调洪(南四湖调洪、沂沭河调洪、骆马湖调洪)演算,模拟洪水在宿迁大控制三角区内的演进情况,分析宿迁大控制对骆马湖洪水调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马湖宿迁大控制的调度运用对骆马湖水位影响较大,并且影响沂沭泗河洪水安排。研究成果可为沂沭泗流域100a一遇洪水调度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防洪保护区单一洪水风险分析的不足,以一、二维非恒定流基本控制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对网格进行离散求解,建立溃堤洪水和暴雨多源洪水耦合的数学模型。在一、二维模型的链接处选用堰流公式实现河槽与保护区水流的实时交互,借助干湿水深理论对模型进行优化,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处理保护区内复杂地形条件下糙率对洪水演进的影响,概化处理区域内道路和过水涵洞对洪水的阻水或导水作用,并利用历史实测洪水资料进行模型验证。将验证后的模型应用于淮河干流凤台段防洪保护区多源洪水运动耦合模拟,分析了单一洪水与多源洪水对防洪保护区的损失比较结果,说明该区域受暴雨内涝影响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2.
徐唐锦  李蘅  马永锋 《人民长江》2011,42(16):69-72
为了进一步研究大坝度汛及导流泄水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问题,在收集我国已建与在建大型梯级水利枢纽大坝度汛标准及导流泄水建筑物导流设计标准和实际运用情况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影响大坝度汛标准及导流泄水建筑物导流标准选取的因素,提出了合理选取的依据与原则。同时,结合现行规范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大坝度汛及导流泄水建筑物标准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的规范编制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洪水分类评价指标中的首要性,以氓江紫坪铺 水文站1937一1990年的年最大洪峰流量和最大7d洪量系列为例,应用Copula函数方法构建了其洪 峰流量和洪水总量的联合分布模型并将其运用于洪水类型划分,最后对应用中可能涉及的问题进行了 讨论。峰量藕合评价方法是具有一定实用价值的一种洪水分类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玉石水库设计暴雨洪水及水库设计洪水调节计算,确定了超标洪水和突发性洪水的水库调度方案,为水库防洪、调蓄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要分析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指标的类别和研究情况,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确定指标的理论和经验方法,主要的理论方法包括经典水文理论法、土壤饱和度—降雨量关系法、水位流量反推法以及暴雨临界曲线法,经验方法有统计归纳法、比拟法和内插法等,提出了加强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研究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编制辽河、浑河中下游河段洪水预报方案时,选蓄峰比值为参数,建立河道上下游站洪峰流量(水位)相关关系,对1985年以来辽河、浑河干流的洪水进行预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抗御1998年长江全流域型大洪水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分析认为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是新时期大势所趋,要实现洪水管理必须综合运用法律、规范、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等手段,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减轻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18.
在防洪计算中,设计洪水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待建工程的规模大小、安全程度和浪费状况。本文主要阐述了影响设计洪水计算成果的几种误区:一是过多使用人造插补延长资料系列的误区;二是特大洪水插补越多越好的误区;三是面积和河长水文比拟法的选用的误区;四是无连续大洪水发生,设计洪水稳定不变的误区等。并通过对陕西省泾河上的张家山和桃园水文站流量系列进行实例分析,分别验证这四种误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16年滁河洪水对新修订洪水调度方案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滁河流域几乎90%面积产生的洪水会迅速汇集于只有约10%左右面积的圩区,洪水汇集快而河道泄流不畅,圩区洪涝灾害频繁,防洪形势严峻。1993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批复的《滁河洪水调度方案(试行)》对指导滁河流域的洪水调度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滁河流域防洪工程和非工程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为适应滁河流域新的防洪形势以及沿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国家防总对原洪水调度方案进行了修订。对洪水调度方案中增加的新内容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修订前后的洪水调度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2016年的洪水调度实践证明,修订后的洪水调度方案能更好地适应流域的现状防洪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玛纳斯河肯斯瓦特出山口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区,考虑变异条件下的频率结构特征,基于Copula函数建立洪水峰量联合分布,推求各峰量相互作用下的风险概率,构建了风险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混合分布能较好地反映变异条件下的洪水变量频率分布;基于Gumbel Copula函数建立的峰量联合分布能很好地描述洪水组合特性。在玛纳斯河500年一遇峰量两变量防洪设计标准下,联合风险与同现风险均达到最小值,洪水发生概率较低,因此选择频率较为接近的峰量设计标准,既能保证洪水发生的低风险概率,又符合工程险情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