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褐藻膳食纤维对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和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关系。方法:以褐藻膳食纤维、糖脂代谢、肠道菌群、慢性代谢性疾病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褐藻膳食纤维通过减少糖脂摄入量,抑制糖脂的吸收,促进糖脂排泄等影响机体的糖脂消化吸收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影响肠道菌群代谢产物,从而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预防其诱导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结论:褐藻膳食纤维对调节糖脂代谢和肠道菌群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为褐藻膳食纤维在调整机体代谢和防治代谢性疾病方面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晨  钟赛意  邹宇晓 《食品科学》2019,40(3):338-347
肠道菌群通过宿主与饮食交互作用在机体的脂质代谢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食物中广泛存在的膳食纤维及肠道菌群代谢的产物可选择性地改变肠道菌群组成,进而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水平、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影响饥饿禁食诱导因子表达,从而改善机体的脂质代谢水平。膳食纤维这种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组成来调节机体脂质代谢的生物活性作用,为预防和治疗脂质代谢紊乱等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本文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膳食纤维经肠道微生态途径调节脂质代谢的活性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态的改变与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相关。膳食纤维作为饮食的一部分,通过在肠道的作用改变肠道菌群比例及丰度、改善炎症反应、调节肠道激素及脂质代谢来改善肥胖,但膳食纤维在防治肥胖方面的推荐摄入量、种类及与肠道菌群的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对膳食纤维对肥胖相关的肠道微生态的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海藻多糖作为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膳食纤维,被用作益生元来改善慢性代谢性疾病,而肠道菌群是海藻多糖发挥功效的潜在靶点。肠道菌群在调控宿主的健康、营养、代谢和免疫稳态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多种海藻多糖不能被人体内消化酶降解,但可以被肠道菌群降解和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SCFAs),作为肠道微生物的能量来源,并通过调节菌群结构与宿主肠道稳态,影响肠道微生态环境。此外,SCFAs和肠道菌群的改变与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海藻多糖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以及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结构和功能的不断挖掘,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参与人体与膳食相关的多项生理过程,膳食在调节人体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代谢活动中有重要作用。膳食营养中含有肠道菌群代谢所需的底物,以多种途径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本文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膳食主成分对肠道菌群组成及代谢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以肠道菌群为靶点,通过调整人类的食物多样性来改善宿主的代谢能力和健康,旨在为肠道菌群的研究及其饮食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膳食纤维中的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是由若干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树胶、β-葡聚糖、果聚糖以及半乳糖等低聚糖。NSPs无法被机体消化或难以消化,因此它们几乎能完整地通过肠道,并被肠道内的微生物菌群发酵选择性地刺激肠道内微生物的增殖和活性,从而改善肠道菌群的环境。肠道微生物菌群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益生元或益生菌来控制肠道微生物菌群,可以减少肠道低度炎症,改善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从而改善代谢平衡,促进减肥。因此NSPs改善肠道菌群的同时,也调节代谢疾病。该文总结NSPs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及改善代谢疾病的研究进展,为今后NSPs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肠道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宿主的营养代谢和健康。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功能受宿主生理状态、遗传、饮食习惯、年龄和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膳食是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最为重要且较为迅速的因素。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资源,杂粮、杂豆和果蔬等食物含有的膳食纤维和多酚等物质已经被证明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肠道菌群能够发酵膳食纤维,代谢后释放维生素以及短链脂肪酸等代谢产物,并选择性地促进一些肠道有益菌的增殖,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宿主健康。此外,大部分酚类物质也在肠道中被肠道菌群代谢分解后进一步提高酚类物质的生物利用率,从而改善宿主生理状态。本文围绕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资源如杂粮杂豆以及水果蔬菜等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展望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代谢性疾病预防与治疗或膳食干预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选择120位志愿者参加试验,任意将其划分成高脂膳食结构组、高糖膳食结构组和高纤维膳食结构组3组,针对每种膳食结构受试者,随机将其划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分析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提取DNA,并进行PCR扩增与产物纯化处理,测试生物学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高脂膳食结构能够使人体体重增加,促进肠道有害微生物的代谢,试验组受试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比对照组高;试验组受试者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高糖膳食结构能够令血糖值升高,对照组受试者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高于试验组,试验组样本厚壁菌门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拟杆菌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高纤维对照组与试验组丰富度、Shannon指数与均匀性无显著性差异,随着高纤维膳食结构处理时间的增加,拟杆菌门以及后壁菌门数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升高,而变形菌门细菌数量无显著改变。高脂、高糖膳食结构会促进有害微生物代谢,高纤维膳食结构会促进有益微生物代谢。  相似文献   

9.
利用体外发酵技术,用酶解法将甘薯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后作为体外培养肠道菌群的主要碳源,体外发酵并观察发酵液在0,6,12,24 h中的pH值、产气量、NH3-N含量的变化,在12,24,48 h分别测定发酵液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含量,通过以上指标的变化来判定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甘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试验组相较于空白组能显著降低(P<0.05)发酵液的pH值,降低发酵液中的NH3-N含量,并显著提升(P<0.05)SCFA的产量,说明甘薯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改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作用,有利于人体肠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谷物膳食纤维对慢性代谢性疾病,如肥胖、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结肠癌等具有预防作用。在典型红肉膳食结构中补充膳食纤维,在提高膳食营养、促进肠道益生菌增殖的同时,可抑制胆碱成分向三甲胺的转化进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等潜在疾病的发生。膳食纤维分子结构特征和介观性质会影响其微生物可利用性和作用方式,并影响其在机体内发挥干预功能,因而多元强化方式的定向改性理论和技术及构效关系的建立对于目标膳食纤维产品的获得至关重要。基于谷物膳食纤维补充与调节肠道菌群和宿主效应的“精准饮食”研究将颠覆传统的红肉膳食营养原则,为 “健康中国”的实施提供坚实健康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红肉的大量摄入会导致其未消化成分经肠道菌群发酵形成有害代谢产物,从而破坏肠稳态,增加患结肠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为探究添加菊粉和大豆膳食纤维对牛肉饮食小鼠的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影响,本实验将雄性C57BL/6Cn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牛肉组、牛肉与菊粉组和牛肉与大豆膳食纤维组,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  相似文献   

12.
膳食纤维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纤维作为一种特殊的营养素,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论述膳食纤维的定义和分类,着重阐述了膳食纤维在降血糖、降血脂、抗癌、改善肠道菌群、改善便秘、利于减肥和替代脂肪等方面的功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膳食纤维干预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被广泛关注,研究发现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高膳食纤维干预在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作用。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重、BMI和肝脏脂肪病变程度,有效降低AST水平,但是对ALT和脂质代谢相关指标TC、TG、HDL和LDL的影响存在争议。高膳食纤维干预可有效降低AST和ALT水平,改善肝脏功能。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改善肝脏功能的机制是减少能量的摄入,降低胰岛素拮抗,防止脂肪的堆积。膳食纤维改善肝脏功能的机制是除降低胰岛素拮抗之外,还可延缓胃排空的时间,改变肠道的渗透性和增加增强肝脏对胰岛素敏感性的短链脂肪酸,从而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肝脏功能。本文主要综述了热量限制的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膳食纤维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体重、BMI、肝脏功能的影响,以及改善肝脏功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膳食纤维是一类能被肠道微生物利用的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影响宿主健康.已有的研究证实,膳食纤维是一种多糖,它既不能被胃肠道消化吸收,也不能产生能量,饮食中添加膳食纤维能够显著改变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使产短链脂肪酸的菌群丰度提升.不同类别的短链脂肪酸发挥的作用迥异,对宿主的物质能量代谢、免疫系统及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膳食纤维作为一种新型营养素,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在机体免疫、代谢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食药同源植物膳食纤维(Edible and medicinal dietary fiber,EMDF)同时兼具了中草药强身健体和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的双重作用,这使其具有不同于普通膳食纤维的性质特点。本文对EMDF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针对其化学组成、分布特点及肠道作用进行分析,重点就EMDF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及其肠道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本研究为EMDF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参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健康大鼠糖脂代谢、氧化应激和肠道健康的影响。方法:向SD大鼠连续灌胃人参水溶性膳食纤维15 d,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析大鼠生长情况、代谢水平和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结果:人参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极显著提高大鼠采食量(P<0.01),但对体质量增长率、饲料利用率及脏器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低剂量人参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显著提高大鼠空腹胰岛素水平(P<0.05),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浓度(P<0.05);高剂量人参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浓度(P<0.05),极显著降低血清总甘油三酯浓度(P<0.01)。人参膳食纤维极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浓度并提高总抗氧化能力(P<0.01)。低剂量人参水溶性膳食纤维显著降低大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P<0.01)、白细胞介素1β(P<0.05)和白细胞介素4(P<0.01)水平,并显著提高粪便水分质量分数(P<0.05)。人参水溶性膳食纤维主要增加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丰度,使肠道菌群结构向益生菌和纤维素降解菌增殖的方向改变,同时对相关代谢通路功能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结论:人参水溶性膳食纤维能够通过调节糖脂代谢水平、氧化应激状态和肠道菌群结构对健康大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能够显著促进人体健康。肠道菌群也被证明对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例如:肠道菌群紊乱会增加患炎症性肠病、肥胖和结直肠癌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本文综述膳食摄入的黄酮类化合物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黄酮类化合物通过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增加菌群的多样性以及促进菌群有益代谢物(如短链脂肪酸)的产生来发挥其生物学活性。肠道菌群影响膳食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和代谢模式,并通过产生肠道菌群介导的小分子活性代谢产物,提高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生物学活性在体内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海带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带作为天然的保健食品,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就海带的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开发了从海带联产褐藻糖胶、甘露醇、膳食纤维和海藻酸钠的综合利用工艺。每100g海带可得水提法褐藻糖胶9.29g(含量14.33%)或酸提法褐藻糖胶8.10g(含量26.88%)、甘露醇7.11g(含量96.55%)、膳食纤维5.24g、海藻酸钠11.86g(含量90.28%)。还进行了褐藻糖胶抗氧化性能研究(DPPH法),水提法提取的褐藻糖胶抗氧化性能优于酸提法。  相似文献   

19.
杨华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科学》2015,36(3):223-227
近年来膳食多酚与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逐渐成为食品科学、营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热点。多酚的抗衰老、抗肿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发挥主要依赖于肠道微生物对其的代谢;多酚的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又会通过影响肠道微生物菌相进而影响人体健康。本文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综述肠道微生物对膳食结合态多酚的释放、代谢和影响因素以及多酚及其代谢产物对肠道微生物菌相和酶的影响,以期为膳食多酚和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加,抑郁症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肠道菌群作为人体的隐形器官,在人体生命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肠-脑轴来改善抑郁症状。膳食纤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植物多糖,可有效调节肠道菌群紊乱,其在协调宿主-微生物群串扰中的关键作用已被证实。该文综述了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和抑郁症影响的证据,重点研究了膳食纤维干预肠道菌群改善抑郁症的机制,以期为抑郁症的预防及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