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3号线盾构下穿京广高铁浏阳河隧道的具体工程实践,论文采取了可行的自动化监测方案,分析了盾构穿越高铁隧道过程中的自动化监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并结合MIDAS/GTS NX有限元模型,研究盾构隧道施工对临近既有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殷建 《土工基础》2021,(6):737-740
以下穿常台高速公路的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徐家浜站~中新大道西站区间盾构隧道工程为依托,基于盾构隧道与高速公路桥梁的相对位置关系和轨道交通结构的特点,对盾构隧道下穿高速公路的安全风险进行理论评估,并建立三维仿真模型,模拟分析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高速公路桥墩的受力变形.结果表明,盾构下穿施工期间,桥墩位移和变形以顺桥向为主,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软土地区新建轨道交通隧道下穿某既有线工程施工监测过程及相关数据的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受盾构施工影响既有线结构竖向位移变化规律与土体地表竖向位移变化规律相似,地表、既有隧道结构施工后沉降变形量显著大于推进过程中变形量,表明盾构穿越对既有线的风险影响范围主要在隧道投影区域.同时,研究分析上述结果产生的可能原因,并针对控...  相似文献   

4.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高速铁路时有发生,高铁的正常运营对桥桩的沉降要求极为严格,而传统地层注浆加固的方案难以满足要求。文章依托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下穿沪宁高速铁路工程,使用ABAQUS对不同加固措施下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及系统分析,研究表明树根桩联合袖阀管注浆加固可以有效地控制隧道下穿施工后的桩土沉降变形,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沉降控制施工措施,给类似工程下穿沉降分析提供参考。实际工程验证了此加固措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地铁隧道之间相互穿越不可避免,既有地铁结构随着新线施工的附加变形发展规律成为目前地下工程建设的热点问题.本文结合北京某浅埋暗挖法隧道斜交下穿既有盾构隧道工程的施工和监测,分析了斜交下穿施工各阶段既有盾构隧道的变形规律,提出既有盾构隧道沉降理论公式,并且基于提出的理论公式及沉降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某城市地铁下穿胶济铁路和胶济客专为工程实例,对下穿施工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保护措施,以及施工监测要求及应急预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市政技术》2016,(6):77-83
隧道下穿LNG高压燃气管风险较高。结合深圳地铁某线盾构隧道下穿LNG高压燃气管道工程开展安全性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盾构隧道施工对LNG管线的扰动影响,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有效可靠的措施保证结构施工的安全,为隧道下穿LNG管线设计及施工提供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高铁线路,由地层损失引起地表沉降,对高铁桥梁桩基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地铁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的相关实例,总结隧道下穿后对既有铁路轨面沉降、钢轨高差、轨距等指标控制限值。结合国内某城市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的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盾构下穿前采用隔离桩防护措施对高铁桥桩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隔离桩防护结构能够有效减小墩台竖向沉降和水平位移,能满足高速铁路线的轨道控制限值要求,并提出盾构近距离下穿高铁桩基的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秦榛 《安徽建筑》2014,21(5):177-178
合肥轨道交通1、2号线长距离下穿高架桥,近距离下穿高铁路基、下穿河流,穿越土层以膨胀土为主,部分区域岩层分部不均匀,入岩深度高差起伏较大,施工环境十分复杂.对合肥轨道交通1、2号线开展施工风险研究及评估,得到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应用该理论成果展开对合肥轨道交通施工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进而摸索一条适应合肥轨道交通创新监管模式,对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平稳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济南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盾构隧道小净距、交叠下穿京沪高铁桥为工程依托,制订了折线型隔离桩+桩间旋喷止水的控制技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下穿施工过程高铁桥桩基的变形规律和内力分布。结果表明:多区间交叠隧道最佳施工顺序为交叠隧道按自下而上顺序施工,同一平面按与既有隧道由远而近顺序施工;随各条盾构隧道的掘进,高铁桥桩基变形逐渐增大,桩基最大水平变形达到2.87 mm,最大竖向变形达到0.34 mm;现场实测表明盾构下穿施工引起的桥墩最大沉降值为0.41 mm,满足变形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新建轨道交通隧道与既有高铁隧道平行,水平间距较小,隧道采用明挖施工,基坑支护采取灌注桩围护加钢支撑,以施工方法及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据,通过MIDAS NX有限元软件,分析在轨道交通区间隧道采用明挖施工的情况下,基坑开挖过程中既有高铁隧道结构和基坑支护变形的发展规律。得到结论:基坑开挖过程对高铁隧道结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靠近基坑一侧边墙,且变形符合要求,基坑支护结构变形主要集中在基坑底部及其两侧;对于临近既有高铁隧道的明挖轨道交通隧道施工,采用灌注桩围护加钢支撑支护有效控制对临近既有高铁隧道结构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盾构隧道穿越铁路,不仅自身施工风险加大,同时会影响原有铁路的运行安全,本文以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上洋站~鼓山下穿温福铁路区间为例,对其施工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今后盾构隧道近接穿越铁路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某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特殊工况进行分析。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盾构隧道与铁路位置关系,提出变形控制方法,从而降低盾构下穿既有铁路的施工风险,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迎门滩—马滩隧道是黄土地区第一条下穿黄河的城市轨道交通隧道,也是兰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重点及难点工程之一;该工程采用盾构法施工。该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周边环境极为特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及安全风险。为降低隧道施工风险,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在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及专家咨询的基础上,主要考虑了机械风险、人工操作风险、工程地质风险、施工环境风险、自然环境风险以及人文与社会环境风险,建立了下穿黄河隧道盾构施工的风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迎门滩—马滩下穿黄河隧道盾构施工风险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与工程现场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肖照阳  李逸  邹琦  杨明 《土工基础》2020,(3):331-334
盾构隧道建设时常会遇到下穿河堤的情况,由于盾构在掘进过程中会造成土层位移,对河堤的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盾构下穿河堤过程中必须对河堤的安全进行分析研究。以某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FLAC-3D分析研究了盾构隧道在下穿河道南岸大堤过程中对河堤安全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岸大堤在盾构隧道下穿过程中会产生沉降,最大沉降位移为4.94 mm,小于规范限值15 mm,河堤处于安全状态。同时为了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根据盾构设计方案提出了严格控制盾构推进速度,并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以减小对土层的扰动等施工建议,对今后其他盾构隧道下穿河堤的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隧道下穿高速路暗挖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本文结合工程实例,简要分析了隧道下穿暗挖施工的风险,并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了一些应对风险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丁传松  杨兴富 《施工技术》2012,41(1):84-86,91
以西藏南路隧道下穿轨道交通8号线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施工过程中运营隧道的变形情况。根据实测数据对新建隧道下穿运营隧道时运营隧道的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对运营隧道的变形性状进行了总结,给出了其中的变形规律。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对运营隧道影响明显,隧道变形与盾构类型、地质条件、注浆施工控制及线路姿态调整等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8.
以南昌轨道交通1号线区间隧道盾构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Mohr-Coulomb建立模型,研究分析不同工况下富水砂层盾构下穿浅基础桥梁的变形规律及施工风险,根据现场及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盾构下穿浅基础桥梁施工时的控制措施,并制定了监测方案。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建构筑物越来越频繁,对周边建构筑物的保护要求亦越来越高.依托青岛市地铁8号线某大断面CRD法暗挖区间,对暗挖区间在下穿高速公路时,因隧道断面尺寸较大,围岩软弱破碎,导致掌子面进入高速公路路基后,引起地表沉降速率突变、累计沉降值预警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大断面暗挖施工过程对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拓展和轨道交通的飞速发展,地铁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站场的情况日益增多。本文以无锡地铁1号线盾构隧道连续下穿火车站售票厅、沪宁铁路、沪宁城际铁路3处重大风险源为工程背景,分析了下穿施工风险因素,制定了盾构隧道下穿铁路站场施工风险防控技术,包含穿越段主动预加固控制、铁路部门对接审批、下穿施工掘进控制、加强变形监测、其他防控要点等,现场监测表明该防控技术安全可行,为同类工程施工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