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玫瑰黄酮的提取及其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虎  张生堂  高国强 《食品科学》2012,33(24):152-155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玫瑰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同时以VC和VE为对照,评价玫瑰黄酮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结果表明玫瑰黄酮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液料比15:1、浸提温度40℃、提取时间1.5h,此时玫瑰黄酮提取率为40.87%、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8.28%。玫瑰黄酮对DPPH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小于VC大于VE。玫瑰黄酮、VC和VE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2.50、7.00mg/L和13.95mg/L。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水浸提法对刺五加中水溶性成分进行提取,以浸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对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提温度为70℃、提取时间110 min、料液比1∶80(g/m L),提取次数为2次的条件下,浸提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69.14%。此外,将最佳条件下获得的刺五加水提取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O2-·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与维生素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液对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低于维生素C(p0.05),其清除率为31.69%;而浸提液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显著高于维生素C(p0.05),其中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76.03%。  相似文献   

3.
研究蜜柚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抗氧化活性及其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活性。采用正交实验对蜜柚叶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探究蜜柚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清除实验探究蜜柚叶黄酮对自由基离子的清除活性;通过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抑制实验初步判断其降尿酸功效。结果表明:蜜柚叶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80%、浸提时间6 h、浸提温度80℃,黄酮得率为12.41 mg/g。蜜柚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活性,IC50值分别为:1.47、1.04、1.49 mg/mL。同时,蜜柚叶黄酮对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IC_(50)值为4.8 mg/mL。  相似文献   

4.
研究瓶尔小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探讨了提取溶剂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这几个因素对瓶尔小草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4%,料液比1:3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23 min;在此条件下瓶尔小草总黄酮提取率为45.12 mg/g。此外,以抗坏血酸为对照,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测定总还原力的方法来评价黄酮提取液的抗氧化性能,实验研究表明:瓶尔小草总黄酮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很强,当浓度均为1.0 mg/mL时,瓶尔小草黄酮的清除率为90%,清除能力与抗坏血酸接近;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和较强的还原能力。该植物可作为天然抗氧剂开发。  相似文献   

5.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红肉火龙果果肉为原料,探索不同溶剂、液料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红肉火龙果果肉的β-胡萝卜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并根据Box-Behnken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红肉火龙果果肉的β-胡萝卜素提取工艺条件;火龙果β-胡萝卜素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火龙果果肉β-胡萝卜素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萃取溶剂为丙酮、提取温度为50℃、浸提时间为90 min、液料比为12:1为红肉火龙果β-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火龙果β-胡萝卜素提取液可有效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及DPPH,且清除率与β-胡萝卜素提取液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金银花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金银花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70℃,此条件下多糖的实际得率为6.45%±0.15%,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当金银花粗多糖浓度为2 mg/mL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8.56%、99.51%、46.40%和85.88%,总还原力为1.04。该方法制备的金银花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这为金银花活性多糖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燕麦麸皮皂苷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乙醇的体积分数、超声功率、超声时间、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皂苷提取得率的影响,得出最佳的提取条件,并对DPPH、羟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超声功率284 W,超声时间11 min、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80 min,提取得率为(3.17±0.1)g/100 g。燕麦麸皮皂苷清除DPPH、羟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随浓度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在1.0~5.0mg/mL的范围内,最高清除率分别为:25.94%、85.07%、61.72%、22.60%。结论该工艺简单、合理、耗能低,燕麦皂苷的提取率高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为其综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月季果中黄酮的提取及其对自由基清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乙醇为溶剂,优化了月季果黄酮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月季果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在固液比为1∶80(W∶V)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5%、乙醇pH4.0、颗粒粒度120目、浸提温度60℃,此条件下提取率为9.08%。月季果黄酮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并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对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不如同浓度VC的效果;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在浓度小于0.0040mg/mL时,清除率明显高于VC,高于0.0040mg/mL时,略小于VC。  相似文献   

9.
玫瑰花苞抗自由基能力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玫瑰花苞抗多种自由基能力进行检测。通过正交试验分析溶剂浓度、料液比、处理时间以及提取温度等对玫瑰花苞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玫瑰花苞浸出液对DPPH·(2,2-二苯代苦味酰基苯肼)、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的清除率可达90%以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随处理条件变化明显,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低于10%。对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ABTS+·、DPPH·、O2-·、·OH。玫瑰花苞提取物对各种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荷叶黄酮提取工艺条件,优化荷叶中黄酮提取的工艺参数;研究荷叶黄酮抗氧化作用。以百朋荷叶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从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方面,对提取荷叶黄酮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荷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乙醇浸提荷叶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为6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1小时、浸提固液比l:60;荷叶黄酮对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最高清除率分别为55%,45%;荷叶黄酮对油脂有一定的抗氧化性。结论:在优化工艺参数下荷叶中黄酮的提取率为130.83mg/g;荷叶黄酮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葵花籽壳为原料,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提取液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及浸提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9.5%、浸提温度40℃、浸提时间30min,葵花籽壳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可达21.32%。葵花籽壳水溶性膳食纤维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表现了良好的清除能力,其清除率在样品浓度为1.0mg/m L时分别为86.67%、70.32%和76.33%。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和四川黑虎掌菌子实体为原料,热水浸提黑虎掌菌子实体粗多糖,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云南黑虎掌菌粗多糖(YS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1 h,提取温度91 ℃,水料比60∶1(mL∶g),多糖得率16.75%;四川黑虎掌菌粗多糖(SSP)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3.1 h,提取温度93 ℃,水料比58:1(mL:g),多糖得率13.93%。以YSP和SSP为实验样品,VC为阳性对照,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为检测指标,评价YSP与SSP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SP的羟基、DPPH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6.14%、71.78%和99.98%,均高于对应的YSP清除率76.54%、58.52%和99.93%,且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高于VC,但羟基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低于VC。 关键词: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章编号:0254-5071(2017)03-0150-06 doi:  相似文献   

13.
黄秋葵黄酮的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黄秋葵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以VC为对照,对其还原力及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超声功率250 W的条件下,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 (g/mL)、提取时间21 min、提取温度75 ℃、乙醇体积分数50%,此条件下黄酮得率的验证实验平均值为4.85%,与预测值4.88%相近,最佳工艺切实可行,制得的黄秋葵黄酮对•OH、O2-• 、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6.00、3.28、2.98 mg/mL,最大清除率分别达31.49%、64.40%、62.22%,且具有较强的还原力,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海红果水溶性多糖(MPB)提取工艺的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依据回归分析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6℃,提取时间4h,料液比1∶28g/mL,MPB的实际提取率可达8.33%。用MPB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DPPH自由基进行清除能力和还原力的测定,研究MPB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MPB对·OH、O2-·、DPPH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对DPPH的清除作用尤为明显,当质量浓度达到1mg/mL时,清除率达到87.12%,接近VC的94.47%,且MPB清除DPPH的IC50值为1.181mg/mL。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影响微波辅助提取樱桃叶黄酮的主要因素,测定了樱桃叶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对卵黄脂蛋白过氧化的抑制能力。通过与常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进行比较,对樱桃叶黄酮抗氧化和清除游离基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樱桃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微波时间5min、功率300W、75%乙醇、料液比1∶25(g/mL)和提取温度80℃。樱桃叶黄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樱桃叶黄酮在清除.OH和对卵黄脂蛋白脂质抗氧化的能力优于维生素C,但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DPPH自由基和总体抗氧化能力略逊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复合酶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葚籽黄酮,并分析其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通过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不同生物酶比例、复合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超声时间对黄酮得率的影响,检测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并通过牛津杯法检测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最佳酶为2:1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组合的复合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0.3 mg/mL、酶解温度55 ℃、酶解时间80 min、超声时间20 min。此条件下桑葚籽黄酮的提取得率为5.32 mg/g。提取所得黄酮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黄酮质量浓度呈一定效量关系。桑葚籽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最强,当黄酮质量浓度为1.00 mg/mL时,其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 83.90%和87.27%,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力为165.51 U/L。桑葚籽黄酮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酵母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75、1.50、1.00和2.00 mg/mL。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辅助双水相提取花生壳总黄酮,以黄酮得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52℃,投料量60 mg,乙醇质量分数30%,磷酸氢二钾质量分数21%,超声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预测值为4.31%,验证值为4.30%,与预测值接近,因此认为回归模型有效。抗氧化结果表明,花生壳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2.33%、57.89%和97.15%,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对银叶树果壳中单宁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研究银叶树果壳单宁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70%、料液比1∶100(g/mL)、温度40℃、时间30 min,单宁得率为7.32%。银叶树果壳单宁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清除率随单宁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张锦华  徐蔓  白宝清  董晨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6):183-190,212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无花果干果中多酚和黄酮物质的提取工艺,并分析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提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进行分析与优化,从而考察其对多酚及黄酮提取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无花果干果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温度51 ℃,超声时间52 min,料液比1:45 (g/mL)。在此工艺条件下,多酚的提取量为(2.72±0.37) mg/g,总黄酮的提取量为(20.89±0.57) mg/g。与VC进行抗氧化活性比较发现,在多酚质量浓度(2.50 mg/g)相同条件下,无花果干果中多酚提取物的还原能力、清除羟自由基率(最高为95.54%)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率(最高为66.73%)均高于VC,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率(最高为35.15%)低于VC。在黄酮质量浓度(10.60 mg/g)相同条件下,无花果干总果黄酮提取物各抗氧化指标均低于VC。另外,人工模拟胃肠液处理对无花果干果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实验发现,经人工胃液处理后,提取液的还原能力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著升高,而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降低,经人工肠液处理后,相应的还原能力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升高,而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小米枣黄酮与多糖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方法以小米枣为原料提取黄酮和多糖;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与加和法、等辐射分析法(Isobologram)相结合评价小米枣黄酮与多糖复配后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 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的Isobologram分析图表明,小米枣黄酮与多糖复配后的效应点都在相加线及95%可信限的左侧,理论IC_(50add)值与实验IC_(50mix)值存在显著性差异,且相互作用指数都小于1,且加和法亦表明黄酮与多糖复配物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简单加和的清除率。结论小米枣黄酮与多糖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抗氧化效应,且黄酮与多糖组合比为1:1时发挥最大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