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杏汁对热敏感,为了减少因热处理导致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损失,采用无机陶瓷膜对杏汁进行微滤除菌。通过研究三种孔径膜的膜通量、微滤前后杏汁营养成分的变化及除菌效果,选择最适的膜孔径,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的操作压力、进料温度及流速,从而确定最佳的微滤除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膜孔径操作压力为0.2MPa、料液温度为35℃、流速为17m/s。在此条件下杏汁仍具有原有的香气和风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3%;总酚含量62.2mg/100m L;黄酮含量61.92mg/100m L;维生素C 19mg/100g;透光率93.7%,酵母菌和霉菌、大肠菌群及菌落总数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哈密瓜汁对热敏感,为了减少因热处理导致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损失,采用无机陶瓷膜对哈密瓜汁进行微滤除菌。通过研究三种孔径膜的膜通量、微滤前后哈密瓜汁营养成分的变化及除菌效果,选择最适的膜孔径,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最适的操作压力和进料温度,从而确定最佳的微滤除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膜孔径0.2μm,操作压力0.2MPa,进料温度25℃。在此条件下处理的哈密瓜汁透光度可达98.8%,浊度为2.61NTU,菌落总数为13CFU.mL-1,其中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3.
以新疆和田酸石榴为原料制作石榴汁,用不同孔径的陶瓷膜对石榴汁进行除菌过滤,对比不同孔径膜的膜通量、除菌效率、成分截留率等参数,确定适于石榴汁膜除菌的膜孔径;并研究了石榴汁陶瓷膜除菌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用于石榴汁除菌陶瓷膜的孔径为0.22μm;最佳工艺参数为压力0.20MPa、温度20℃。通过陶瓷膜过滤,可以有效去除石榴汁中的悬浮物和有害微生物,同时保留了其中的营养成分,避免了加热杀菌过程中的褐变、营养成分损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陶瓷膜过滤生啤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无机陶瓷膜孔径、压力对生啤酒透液通量的影响,及对过滤除菌/除浊的效果。结果表明,膜孔径越大,在初始阶段啤酒的通量越大,随后稳定在0.8 ̄1.0kg/m2.h之间;孔径越大,压力对通量的影响越大,当压力超过一定值时,通量趋于稳定;膜过滤对生啤酒的理化指标有改善作用;3种膜均有显著的除菌/除浊效果,以0.5μm膜更适合生产实际,但孔径为0.1μm的膜除菌/除浊更为彻底。  相似文献   

5.
采用孔径为8、50 nm及500 nm的陶瓷膜对蔗汁进行过滤澄清生产红糖,解决传统红糖制作利用上浮撇泡方式处理蔗汁清净效果差导致成品糖品质低的问题.对比不同孔径陶瓷膜过滤蔗汁渗透通量大小、清净效果及能耗高低,结合红糖生产工艺需求,得出孔径为50 nm的陶瓷膜最适用于蔗汁过滤澄清生产红糖.在适合的操作条件下,考察孔径为5...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陶瓷膜用于卤制加工废弃液微滤的工艺条件。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膜孔径、操作温度、操作压力等因素对膜通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微滤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预处理网筛300目、陶瓷膜孔径0.22μm、操作温度50℃、操作压力0.075 MPa,通过质量分数0.75%NaOH和0.5%柠檬酸复合清洗后,陶瓷膜的通量恢复率可达到94.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孔径的无机陶瓷膜处理酱油,膜通量与过滤温度、过滤时间、操作压力及流速的关系,确定选用200nm的陶瓷膜、操作温度在30℃左右、操作压力为0.20 MPa过滤酱油可以解决酱油的二次沉淀现象,并可获得较高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了实验室自制的三种粉煤灰基微滤陶瓷膜对苹果汁的过滤效果,并初步考察了其污染机理。采用不同孔径的膜(2.13、1.25、0.30μm)对苹果汁进行过滤后,苹果汁色度明显改善,澄清度大大提高,同时去除了果汁中容易引起浑浊的蛋白质和多酚,而其它理化性质指标如p H、密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三种微滤膜的污染机制各不相同。综合考虑,1.25μm的微滤膜过滤效果最佳。粉煤灰基微滤陶瓷膜对苹果汁过滤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混合油无机陶瓷膜微滤除杂制备食品级浓缩磷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2.4μm、3.0μm、4.2μm的无机陶瓷膜微滤除去大豆混合油中的杂质,此混合油经蒸发脱溶、水化脱胶、离心分离、浓缩干燥得到大豆浓缩磷脂的乙醚不溶物含量小于0.01%。同时研究了6号溶剂微滤膜通量和膜孔径及过滤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滤压力一定的情况下,溶剂的膜通量随着膜孔径的增大而增加。在0.30MPa过滤压力下,30%(V%)浓度的混合油微滤,其膜通量也随着膜孔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陶瓷膜技术在黄酒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错流过滤技术,用陶瓷膜超滤装置对黄酒进行过滤,探讨了超滤时间、压力、温度对膜通量的影响,考查了相关质量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25℃、压力为0.2MPa-0.25MPa时,用孔径为0.15μm膜过滤黄酒,其中高分子蛋白质的去除率为56.9%,黄酒的非生物稳定性显著提高,并保持了黄酒的传统风味,且理化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陶瓷复合膜澄清黑莓果酒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陶瓷膜对黑莓果酒进行过滤澄清,考察不同孔径膜过滤澄清效果及果酒品质变化情况;并考察膜面流速、物料温度、操作压差等对过滤通量的影响,确定合适的过滤操作参数。结果表明:50nm孔径的陶瓷膜对黑莓果酒中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具有较好的截留作用,滤后果酒酒体清澈透明;在膜面流速为2.5m/s、物料温度为25℃、操作压差为0.3MPa的条件下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过滤通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酱腌菜加工过程产生的含盐卤汁能够在工业生产中再利用,需杀灭或降低卤汁中的微生物并保留卤汁中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该研究采用膜分离技术对卤汁进行微滤除菌,通过研究不同膜材料、孔径、频率、压力对膜通量和除菌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除菌工艺技术参数,并评估其对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微滤除菌技术参数为采用0.80 μm孔径的陶瓷膜、频率40 Hz、压力0.25 MPa,此条件下细菌和芽孢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19%和100%,膜通量达到367.7 L/(m2·h),并且对卤汁营养成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两种膜处理生酱油的除菌效果和理化指标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有机膜和无机膜对生酱油进行了膜过滤实验,考察了膜过滤的除菌效果,检测了膜过滤前后与酱油风味品质直接相关的11个指标的差异,包括酱油风味成分,氨基酸,有机酸,氨基态氮和总氮等相关质量指标.比较得出在除菌效果上有机膜的处理效果要远好于无机膜,而理化指标和风味指标的对比也表明有机膜的处理效果要优于无机膜和常规的热灭菌处理效果.因此,采用0.1 μm孔径的聚偏二氟乙烯材质的有机膜,在操作压力1.0 MPa,温度为31~33 ℃时,能有效除去生酱油中的所有微生物,并且不损害酱油的原有风味.  相似文献   

14.
谭佩毅 《食品科技》2007,32(4):127-130
采用孔径为200nm、450nm、800nm的无机陶瓷膜过滤酱油,除去其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及菌体,以澄清酱油消除二次沉淀现象。研究了不同孔径的无机陶瓷膜处理酱油,膜通量与过滤温度、过滤时间、操作压力及流速的关系,确定了选用200nm的陶瓷膜、操作温度在30℃、操作压力为0.20MPa过滤酱油可以解决酱油的二次沉淀现象,并可获得较高的膜通量。  相似文献   

15.
为推动白酒品质的提高,采用了5 nm、20 nm、1μm、2μm陶瓷膜和0.45μm高分子膜对39%vol的浓香型降度酒进行了过滤,比较了过滤前后酒样的理化指标、香味成分物质变化、感官质量与存放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性,系统研究了孔径、压力与频率对浓香型白酒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过滤条件为采用20 nm陶瓷膜、在常压条件下以25 Hz的电机频率进行过滤。在此条件下,酒样感官评分达89分,主体香味成分的损失最小,浊度值为0.048 NTU,滤后酒样冷藏120 h以及室温静置长期存放条件下浊度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无机陶瓷膜超滤提高黄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秀锦 《食品科技》2006,31(6):77-80
以无机陶瓷膜超滤装置在20~25℃下过滤黄酒,经试验,孔径为0.15μm膜过滤后的黄酒的高分子蛋白质的去除率为56.9%,黄酒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且理化指标符合要求,保持了黄酒的传统风味。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超声波干预结合低盐处理对泡菜发酵的影响,以传统自然腌制泡菜为对照(CK),将超声波技术(25 kHz, 40 W, 15 min)与低盐腌制(盐质量浓度20~40 g/L)结合,监测发酵期间各处理组(CK6、CK4、U2、U3、U4)泡菜水样品理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6 d时,所有处理组发酵成熟,其中CK4、U2、U3组酸度处于适宜范围6~8 g/kg。与CK组相比,相同盐含量下,超声波组泡菜水中有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更高,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更丰富,其中二甲基三硫阈值小,对风味贡献大,仅存于超声波组样品,在U3组中含量最高。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泡菜水微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超声波组中腐败菌丰度较CK组降低明显(P<0.05),同时U3组在属水平上的物种组成变化小,发酵过程中品质更加稳定。综上可知,采用超声波协同低盐(盐质量浓度30 g/L)处理,能有效加速泡菜的发酵进程,促进特征风味的释放和乳杆菌等有益菌的生成,该结果可为超声波辅助低盐工艺在泡菜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了小孔径陶瓷膜澄清甜叶菊提取液的效果。通过比较4、5、8、10 nm孔径的陶瓷膜过滤甜叶菊的甜菊糖提取液时的过滤通量、脱色率和收率的区别,确定较优的陶瓷膜孔径;再优化陶瓷膜操作参数。结果表明,5 nm陶瓷膜较优,在40 ℃时,操作压力5 bar,膜面流速4 m/s,浓缩10倍,加30%原液体积水洗滤效果最佳,陶瓷膜平均过滤通量可达102.6 kg/(m2·h),甜菊糖收率可达99.2%,陶瓷膜过滤结束后先利用质量分数1%~2%的NaOH清洗1 h,再用0.5%~1%硝酸清洗1 h,陶瓷膜水通量恢复率可以达到99%以上,再生效果比较好,可以重复使用。相比絮凝工艺,陶瓷膜脱色率提高了2.6%,甜菊糖收率提高了6.8%,因此膜法工艺可取代传统絮凝工艺实现对甜叶菊提取液的澄清。  相似文献   

19.
应用0.4μm孔径的陶瓷膜对原酱油及酱油沉淀物进行过滤,除菌率达99%以上,酱油品质较好;对膜通量的变化及膜的清洗进行了研究。结论是将陶瓷膜应用于酱油生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以不同原料的四川工业泡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HPLC和HS-SPME-GC-MS检测泡菜中单糖、有机酸、氨基酸等非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青菜泡菜中的草酸和苹果酸含量最高,榨菜泡菜中的乳酸含量最高;谷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等6种氨基酸对泡菜风味有重要贡献;6个样品共检测出105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出15种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分析表明葡萄糖等10种风味物质是青菜泡菜的特征性成分,乳酸等13种风味物质是榨菜泡菜的特征性成分,乙酸等4种风味物质是萝卜泡菜的特征性成分,己醛和1-辛基-3-醇是莴笋泡菜的特征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