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A类平面交叉口控制新模型是在用信号管制的主干路—主干路交叉口处,入口设置直行车道、左右转弯合并车道、公交专用车道的模型。交通流按分开的时间运行,用四相位定周期配时方法,每一种控制状态对直行或转弯车辆、行人配给通行权,并合理安排这些控制状态的显示顺序。车辆进入信号控制交叉口后,要根据信号灯提供的通行相位排队等候通过。该模型在时间上使相互冲突的车流分离,消除了各向车流之间的相互干扰,提高了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典型信号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左转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对信号交叉口运行效率的影响,建立了非机动车影响下的机动车通行能力模型,并基于典型交叉口条件和交通仿真模型比较分析了左转非机动车平均延误.研究表明:在典型两相位控制交叉口.左转非机动车二次过街能够显著提高直行机动车和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对于交叉口进口只有一条直行车道的情况,当机动车流量较低时,实施二次过街将较大幅度地增加向左转非机动车延误;当机动车流量较高时,实施二次过街所致的延误增幅相对较小.随着进口直行车道数的增加,二次过街实施前后的延误总体上逐渐接近.在进口有三条直行车道、机动车饱和度较高的条件下,实施二次过街能够减少左转非机动车延误.  相似文献   

3.
行人影响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量化行人交通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分析了行人-机动车冲突点处的行人行为特征和人车运行规律,并描述了行人成群到达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利用车队分析法建立冲突点车辆通行能力模型,并且利用实测数据标定模型参数,为计算行人影响下的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提供了分析依据。模型计算的冲突车流通行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有效绿灯时间内冲突点处人车冲突的平均次数。模型计算通行能力总体上低于HCM 2000方法,结果随行人流量增加而呈现的下降趋势渐趋平缓。模型建立在冲突点运行规律基础之上,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研究为混合交通条件下信号交叉口配时设计与交通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交叉口是慢行交通改造的重点,有必要对非机动车左转过街交通组织进行研究,为交通设计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首先对交叉口非机动车左转的2种方式进行研究,发现左转一次过街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仍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交通组织方式;之后对左转一次过街的适用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慢行优先的非机动车信号配时方法;最后以北京市某交叉口为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非机动车左转一次过街方案可充分利用交叉口的时空资源,减少交叉口内总车均延误,能明显提升非机动车左转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城市交叉口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的求解效率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NSGA-Ⅱ的城市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案。该方法采纳车辆延误、停车次数、通行能力3个评价指标设计了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改进的NSGA-Ⅱ(NSGA-Ⅱ-DE)对配时模型进行求解。NSGA-Ⅱ-DE采用DE/Rand/1的全局变异策略对NSGA-Ⅱ算法选择策略进行改进,并设计了种群动态更新算法,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获得了较好的Pareto最优解,通过典型交叉口仿真验证,相对于NSGA-Ⅱ算法,NSGA-Ⅱ-DE方法设计配时方案平均车辆延误优化提升13.42%,排队长度优化提升16.73%,平均停车次数优化提升15.50%,能够实现城市交叉口的最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行人在过街时与外界进行接触,降低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风险和概率,为疫情防控提供必要的保障,设计了一种基于感应控制装置的非接触行人过街系统。该系统采用红外识别技术对过街行人进行手势信号的识别,确定行人过街的请求,然后通过行人流量检测子系统和车流量检测子系统,分别对请求过街的行人流量和排队车辆进行检测。从而通过信号控制子系统对检测所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相应的信号灯控制。同时,该系统增设了行人过街辅助系统,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相似文献   

7.
周小飞 《山西建筑》2011,37(34):140-141
通过南京市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数据采集,分析行人过街特点,从性别、年龄等方面分析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因素,使用SPSS统计软件得出行人过街速度呈正偏态分布,研究成果可为行人信号灯的设计、人行横道几何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1交叉口概况高尔基路为单行路,主干道高尔基路有四车道,车流量较大。该交叉口位于居民区之间,临近医院。高尔基路\白山路交叉口位于上坡路段之后,车辆行驶速度较低。白山路段上原有的居民住宅区现为建筑工地。因此,客流大大减少。高尔基路交叉口较为简单易行。建筑工地取代了原有的住宅导致过街行人减少,同时车道面积较窄行人过街速度快,因此行人对车辆的影响减弱。交叉口的交通设施齐全,系统控制较为完善,造成的延误较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借助红外热成像技术对行人等待区及人行横道的行人进行检测,同时对车辆排队情况进行检测,从而进行信号控制。再增设过街辅助系统,提高行人过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交叉口普遍采用四相位信号控制,信号周期较长,车流冲突较大,往往成为制约路网交通的因素。涡轮式交叉口设计方法,引导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合流,缩短信号控制为两相位,从而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减少车辆延误。通过对涡轮式交叉口的特点、适用性分析,并以某交叉口为例,对比涡轮式交叉口和普通交叉口运行结果,验证涡轮式交叉口降低车辆延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行人过街特性对信号配时设计具有重要影响。为说明行人穿越机动车流的过街特性,基于韦布尔分布函数描述了机动车车头时距分布,并得到行人在一次穿越一条车道、多条车道或一个方向三种穿越方式下的穿越概率、平均等待间隔数、平均等待时间和平均延误等特性。利用长春市典型路段调查数据,验证机动车车头时距分布的韦布尔模型;并对各种穿越方式的行人过街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韦布尔函数描述的机动车车头时距分布与实测分布接近,检验效果在置信度为95%时非常显著;行人单独穿越内、外侧车道的特性差异不大,而同时穿越内、外侧车道的概率明显偏小,且平均等待间隔数和平均延误明显偏大;行人穿越人行横道时逐车道、逐方向和一次穿越的总延误依次增加。基于韦布尔分布的行人过街特性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行人过街行为,可以为城市行人交通设施设计和信号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郝志丹  刘运通 《山西建筑》2006,32(22):294-296
为了对交叉口信号配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个新的信号配时模型,采用复形算法找出该模型的最优解,并用Vissire软件进行配时仿真分析,以此来比较新配时方法和传统配时方法的配时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优干传统的配时方法,提高了交叉口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3.
评说天桥     
王平乣 《规划师》2001,17(1):98-100
天桥是人行天桥的简称,它泛指跨越城市干道供行人过街的空中通道.在城市交通日趋繁忙,人车矛盾十分突出的干道交叉口和人流集中的商业中心地段,采用此种简单立交,可以有效解决行人过街问题,使之与穿梭来往的车流互不干扰.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下游停靠站公交溢出情况,研究考虑下游停靠站影响下的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配时优化方法,以南京市江东北路—清凉门大街交叉口为例,建立公交信号优先模型,调整交叉口公交优先所在相位的绿灯时间,给予公交优先通行权,不仅能够降低公交车辆上的乘客总延误,还可以降低交叉口社会车辆的乘客总延误,保障了公交车辆的准点率和通行效率,提高公交出行的选择率。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交叉口段,调头车辆占有相当比例,降低了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研究首先分析了交叉口调头车辆的运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其次采用目前交通设计方法,优化调头交通空间设计、交通组织管理与信号控制,最后实现量交叉口时空资源的优化。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道路交通设计和方案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分析左转车辆对交叉口车辆运行的较大影响,研究利用左转车辆远引技术实现交叉口车辆左转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法。建立了左转车辆远引交叉口中央回转开口与主交叉口距离、中央开口半径和通道宽度几何参数的计算模型和公式,经实例计算,给出了有关参数和建议值。分析表明,左转车辆远引技术可以消除交叉口处车辆的左转,从而减少了交叉口信号控制的相位数,降低了直行车辆的延误,提高了交叉口通行能力和干路车流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路权平衡的视角,对2015年以来广西桂林市实施的"文明礼让斑马线"交通政策实施状况进行评价。通过实地调研、访谈等方式定性描述人、车过街状态与特征。采用问卷调查、视频观测等方法采集数据,通过行人与机动车协同作用、安全间隙行人过街决策2个数学模型量化考察人、车过街状态。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综合评估评价政策实施前后路权的分配状况,分析人流量和车流量不同地点的路权分配状况,并从路权平衡角度提出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14)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交通干线相交情况下,对两条相交干线同时进行协调控制的方法。通过对两条相交干线交通流运行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交干线联动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干线排队延误最小和停车率最小为指标建立相位差优化模型。以北京市某相交主干线为例,运用文中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对相交的两条交通干线同时进行协调控制优化,设计应用于实例的协调控制方案。通过运用Synchro仿真软件,对方案实施前后的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数据表明,与现状配时方案相比,采用联动协调控制方案后,两条干线的平均延误比现状减少了10.21%,平均停车次数比现状减少了8.40%。仿真结果表明联动协调控制方法适用于两条相交干线都需要实施协调控制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协调相交干线上的交叉口配时,降低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提高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的局限性,提出了改进的信号配时优化算法,模型采用了动态规划的思想,通过模型的求解能获取在滚动时间窗内的全局最优解。利用GIS、计算机技术等,设计并实现了单点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原型系统。该系统已经在太仓城市进行了初步使用,提高了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节约了交警部门的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20.
为提升公交车辆在交叉口处的通行效率,以乘客出行延误为优化目标,构建下游停靠站影响下的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控制优化模型,有效降低了乘客出行总延误,提高了公交车辆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