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王能 《福建建材》2011,(7):17-18
水损坏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为了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通过冻融劈裂试验测试了AC-13与AK-13两种沥青混合料掺入纤维前后的残留劈裂强度。试验结果表明:AK-13A和AC-13I这两种级配,加入德兰尼特纤维都可以提高其水稳性。在冻融劈裂强度比方面AK-13I沥青混合料改善幅度更大.但AC-13I比AK-13I...  相似文献   

2.
通过浸水马歇尔、冻融劈裂以及浸水飞散试验,研究了纤维种类和沥青用量对纤维排水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纤维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同时受纤维和沥青的影响,从而为纤维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材料及配合比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路面结构中,通过研究不同SBS掺量下的SBS改性沥青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弹性恢复等性能指标,同时成型马歇尔试件研究其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能,研究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在不同掺量时的性能,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性能优良,最佳掺量为5%。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探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通过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老化后的低温弯曲试验,分析了老化作用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黄永发 《福建建材》2023,(10):10-13+36
依托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地铁5号线车站周边道路永久恢复工程项目,运用室内试验的方法,对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度和高温稳定度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级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随着SBS改性剂加入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趋势;在相同SBS改性剂加入量条件下,级配上限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最大,级配中值的次之,级配下限的最小;不同级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随着击实次数的增加均呈分段式增加的趋势,SBS改性剂的加入量越大,不同级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差异越大;不同级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车辙深度、相对变形率随SBS改性剂加入量的增加分别呈分段线性增加、二次函数、分段线性单调递减及单调递增的变化规律;SBS改性剂加入量>4%时,动稳定度>2800次/mm;SBS改性剂加入量为6%时,车辙深度最小;SBS改性剂加入量为4%时,相对变形率最小。  相似文献   

6.
基于车辙试验和浸水马歇尔试验,研究了聚酯纤维和SBS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酯纤维适宜掺量为0.20%~0.25%(质量分数);采用聚酯纤维和SBS改性剂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综合改性,可使其路用性能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7.
朱发明 《四川建材》2021,(2):183-184
通过普通沥青混合料AC-25C、改性沥青混合料AC-20C和AC-13C三种不同混合料经过短期老化后的残留稳定度和TSR值与原沥青混合料的值,来评价短期老化过程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经过短期老化后三种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衰减,结果表明了在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评价过程中充分考虑老化因素影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动态剪切流变试验(DSR)和弯曲流变试验(BBR),测试了老化前后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沥青的复数模量G*、相位角δ、劲度模量S和蠕变速率m,对比研究了热、紫外光、荷载3种环境因素两两耦合老化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经不同耦合老化方式作用后SBS改性沥青的官能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光热耦合作用对SBS改性沥青老化程度的影响相对严重,其余2种耦合老化下沥青老化程度较小;3种耦合方式对SBS改性沥青官能团的影响不同,光热耦合老化后的沥青主要表现为丁二烯键的断裂和羰基增加,热荷耦合老化主要使沥青中羰基增加,光荷耦合老化主要使沥青中部分丁二烯基的降解和羰基微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市政技术》2015,(5):165-169
通过对掺加阻燃剂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基本技术指标及LOI值的测定,得出阻燃剂的最佳掺量为7%。在阻燃剂最佳掺量条件下对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测试,通过测试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能得出,阻燃剂的掺加有利于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改善,对低温性能以及水稳定性能有一定的削弱作用,但影响不大。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的直观燃烧试验分析得知,阻燃剂可以显著减少燃烧时间,阻燃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国外建材科技》2015,(5):42-45
采用不同LDHs改性剂掺量的LDHs/SBS改性沥青制备LDHs/SBS沥青混合料,通过一系列试验,研究了LDHs改性剂不同掺量对LDHs/SBS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随LDHs掺量增加而提高并且体积性能指标不变;LDHs的加入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但加入量超过5%时改善能力减弱;随着LDHs掺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1.
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道路交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路面采用改性沥青。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路面质量。从混合物的相容性、相分离问题简要阐述了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机理。从沥青组分、溶解度参数、SBS的分散性及加工工艺等方面对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SBS,APP复合改性沥青的老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张勇 《浙江建筑》2009,26(9):65-67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不足是沥青路面发生水损害的主要原因,而沥青混合料水稳性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沥青从集料表面发生了剥落.试验中沥青混合料采用消石灰取代部分矿粉,试验结果表明此举可以有效地增强沥青抗剥落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抗疲劳能力以及抗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王铁宝  陈淼  张国强 《山西建筑》2007,33(7):170-171
根据白炭黑的特点,提出在SBS改性沥青中复配加入白炭黑的方法,并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白炭黑对SBS改性沥青常规性能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试图使SBS改性沥青的性能在基本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得到高温储存稳定性良好的改性沥青,从而延长SBS改性沥青在路面中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王根强 《山西建筑》2012,38(12):124-125
为了研究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通过马歇尔实验确定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和最佳沥青用量,得出SBS合适的掺配比例,从而有效的指导现场改性沥青的生产加工。  相似文献   

16.
岩沥青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布敦岩沥青(BRA)改性剂以及BRA-SBS复合改性措施对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岩沥青进行测试,结合相关理论分析了岩沥青对沥青混合料的改性机理.结果表明:BRA改性沥青混合料能达到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相近的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BRA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较低,难以满足冬寒区路面表面层的低温抗裂性要求,采用BRA与低剂量SBS复合改性的沥青混合料可以用于各种温度分区的路面表面层;由于BRA中的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因此BRA与沥青之间的反应是一个物理共混过程,BRA中沥青固有的高黏度和耐久性是改善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黏改性剂A对SBS改性沥青进行高黏改性,通过肯塔堡飞散试验对不同条件下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黏结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次数、最大公称粒径和水分的增加会增大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但纤维可有效改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飞散损失。当冻融循环次数为1和8次时,PAC-16的飞散损失分别较PAC-13增大17.60%和3.90%,含纤维PAC-13的飞散损失分别较不含纤维PAC-13的减少15.34%和17.94%,有水试验试件的飞散损失分别较无水状态下增大18.58%和36.63%。  相似文献   

18.
田伟民 《山西建筑》2012,38(9):139-141
采用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弹性恢复等常规性能试验以及粘度、DSR和BBR等SHRP性能试验对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老化规律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的老化包含了两个部分,基质沥青的老化和SBS改性剂的劣化,但是二者的相互保护作用也有效的提高了SBS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田艳华 《山西建筑》2014,(35):139-140
以沥青的高温和低温性能为评价对象,针对相同标号不同油源基质沥青和不同掺量改性剂,分析了改性剂对不同油源基质沥青性能的影响和改性剂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改性剂对不同油源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不同;改性剂掺量对改性沥青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而且掺量越大,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利用荧光显微照相技术研究了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和相分离的微观过程,发现某些改性沥青即使能满足离析试验要求(上下部软化点差小于2.5℃),但是在热储存过程中其性能仍会下降,因此仅仅根据离析试验的上下部软化点差小于2.5℃来评价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是不全面的.为此,提出宜用动力稳定性、性能稳定性和聚集稳定性三方面来全面评价SBS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并提出了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稳定性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