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CO2和硅酸钠为原料的CO2沉淀法是制备纳米SiO2的一种常用方法,报道了将CO2和硅酸钠溶液同时通入具有一定pH 值的溶液中进行反应的新工艺.实验确定了制备纳米SiO2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出平均粒径在40~50nm的SiO2超细纳米粉,通过TEM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纳米SiO2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纳米SiO2粒子本身所具备的优良性质,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使其与不同材料如金属、半导体、无机或有机材料复合,可以制得各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纳米复合材料.该文概述了纳米SiO2的优异性能;综述了纳米SiO2/金属、纳米SiO2/无机和纳米SiO2/有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其中对纳米.SiO2/有机复合材料的综述最详,计有纳米SiO2/酯类、纳米SiO2胺类、纳米SiO2/木材、纳米SiO2/环氧树脂、纳米SiO2/聚烯烃类和纳米SiO2/橡胶等6类复合材料.此外,还指出了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开发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非均相沉淀法制备铜包覆纳米SiO2复合粉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非均相沉积法,利用Cu^+的歧化反应,在纳米SiO2表面沉积包覆一层Cu,制备铜包覆纳米SiO2复合粉体,并研究pH值对包覆效果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电子能谱仪(EDS)、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镜(TEM)分析复合粉体的形貌、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Cu包覆纳米SiO2复合颗粒分散均匀,粒径约200nm,粒内均匀分布着纳米SiO2颗粒,且被铜包覆隔离;在反应温度为50℃,pH=2~3条件下利于形成核-壳结构的复合粉体。  相似文献   

4.
廖辉伟  车明霞 《稀有金属》2006,30(4):570-573
在60%硫酸乙酯催化下TEOS水解,通过控制水解条件,得到担载体纳米SiO2。采用吸附法在其表面负载银,制备无机抗菌材料。用抑菌圈直径和杀菌率表征粉末抗菌性能,研究了吸附时间、硝酸银浓度及吸附温度与负载量的关系,并考查了焙烧温度等因素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以离子形式存在的贵金属银的抗菌性能强,焙烧处理温度决定其离子溶出性与可重复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5.
低SiO2烧结矿的生产及在高炉上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keta  K 《烧结球团》1990,(2):48-53
  相似文献   

6.
以棉纤维为模板,通过液相浸渍和高温煅烧工艺制备具有微米管状集合形态的纳米氧化锰,并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分析仪对样品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到的氧化锰颗粒呈球状,粒径为300~600nm;氧化锰颗粒聚集形成的集合体具有管状形态,直径约10μm,长约40μm。  相似文献   

7.
在150℃水热条件下,以CTAB作为模板导向剂,用HMnO4氧化Mn(CH3COO)2,制备出β-MnO2纳米带。反应过程中使用HMnO4为氧化剂,不引入任何金属阳离子。通过XRD、SEM对产物进行表征,发现产物为一维带状结构,由于表面CTAB吸附在产物的晶面上,限制了一些晶面的生长,改变了晶面的生长速度,得到带状产物。模板剂CTAB是纳米带形成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薄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科元  曹福想 《南方金属》2007,(6):12-14,18
采用溶胶-凝胶法,研究了催化剂和反应温度对正硅酸乙脂溶胶-凝胶过程中胶凝时间的影响,观察了不同基材上制得的SiO2薄膜的表面形貌.发现催化剂是制备良好薄膜的关健因素,反应温度可明显缩短胶凝时间,并在玻璃和金属粉末基体上制得了具有网状结构的SiO2薄膜.  相似文献   

9.
文章研究了烧结块中SiO2的测定,试样用盐酸、硝酸分解,加高氯酸和硫酸除碳及其它杂质后脱水,过滤后灼烧,称量,并重复灼烧至恒重。该方法准确、快速、简便,适用于工厂的生产实际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彭志强  陈伍烈 《中国冶金》2005,15(10):30-33,46
高TFe低SiO2烧结矿是强化高炉炼铁的优质原料,但随着TFe升高SiO2降低,烧结矿的转鼓强度会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新钢烧结厂根据现有原料,通过进行优化配矿系列、优化操作条件系列、优化燃料粒度系列等烧结杯试验,摸索合理的配矿方案和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1.
硅胶担载硫酸铈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何节玉  武鹄 《稀土》2004,25(2):10-12
首次以硅胶担载硫酸铈(Ce(SO4)2/SiO2)为催化剂,合成了丁二酸二乙酯,该催化剂活性组分用量少,催化活性高,易分离,不腐蚀设备,无废酸排放,是一种环境友好催化剂。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获得优化试验条件:Ce(SO4)2担载量15%,丁二酸0.1mol,无水乙醇0.7mol,催化剂1.0g,反应时间2h,酯化率达91.5%。  相似文献   

12.
中孔二氧化硅作无机抗菌剂载体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孔二氧化硅分子筛作为一种新型无机材料,因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大于1000m^2/g),在用作催化剂载体等诸多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工作中,利用在常温,常压下合成的中孔二氧化硅作载体制备了银系抗菌剂,其孔隙率达到63.8%,通过抑菌环,灭菌率,耐水性和重复使用性能实验,证实了该无机抗菌剂载体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载银量达到30%)和较好的灭菌效果(灭菌率在96%)以上,并且耐水性好,水中浸渍96h后仍然有99.9%以上的灭菌率,其缓释稳定,在重复使用3次后仍有75%的灭菌率。  相似文献   

13.
积极开发低硅烧结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阐述了开发低硅烧结技术的意义。介绍了低硅烧结矿的特点、生产状况及在高炉上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实现低硅烧结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组分影响(Na1/2Bi1/2)TiO3介电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配方对钛酸铋钠(Na1/2Bi1/2)TiO3(BNT)铁电陶瓷介电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影响BNT陶瓷介电性能的主次因素以及各因素水平影响其性能的趋势,进而得到了综合性能佳的BNT陶瓷.探讨了各组分对BNT陶瓷介电性能影响的机理,为BNT陶瓷材料的改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一种全新的薄膜生长技术-质量分离的双离子束沉积技术,在较低温度(400℃)下对CeO2(111)/Si(100)薄膜的生长进行了研究,两束离子的比例以及离子束的能量对薄膜的成分和晶体质量有很大影响。较高能量(300eV)的离子束对薄膜有轰击作用,并有助于薄膜的择优取向生长,在400℃时,制备了CeO2(111)/Si(100)单晶薄膜。  相似文献   

16.
以高炉渣纤维(BFSF)为载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在BFSF表面先后负载Si O_2和Ti O_2制备Ti O_2/Si O_2/BFSF光催化材料,考察了Si O_2负载,Ti O_2溶胶浸渍次数、煅烧温度和重复利用次数等对材料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利用SEM、XRD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样品的显微形貌和相组成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光降解物,评价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BFSF表面负载Si O_2可以抑制Ti O_2晶粒长大,增加Ti O_2负载量和提高样品的光催化活性。Ti O_2溶胶负载3次,煅烧温度为450℃时,Ti O_2/Si O_2/BFSF光催化材料表面形成均匀密实的锐钛矿型Ti O_2层,样品的光催化活性最好,紫外光照180 min时,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为96.1%。Ti O_2/Si O_2/BFSF光催化材料重复利用4次,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依然能够达到67%。  相似文献   

17.
氧化铝模板法制备Ce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孔有序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掺杂稀土铈的二氧化钛纳米管,采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铝模板和二氧化钛纳米管进行表征,并分析了纳米管的形成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以模板法配合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得到管径均匀的铈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其尺寸在25—50nm之间。  相似文献   

18.
Amonglanthanideions ,Eu3 + ionposs esesgoodluminescentcharacteristics ,highcolorpurityandhighquantumefficiency .Eu3 + isoneofthecentralionsfirstselectedforthepreparationofrareearthionsdopedlumi nescentmaterials .Dafinovaetal .[1] producedEu3 + andSO2 -4 dopedtungsta…  相似文献   

19.
通过XRD分析了云南某SiO2-CaF2共生矿物的物相组成,研究了其外观形貌,结果表明该矿物由较为纯净SiO2及CaF2的块矿组成,易分离选别,结合矿物特点探讨了SiO2及CaF2在有色冶金工业中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0.
HO-PAMAM-2. 5 G-protected lanthanum cluster was studied by Virtual Molecule (VM) software. Molecular dynamics (MD) simul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 system was performed from the viewpoints of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energy's fluctuation in NVT system. The motivation of this work was to understand the stability and mechanism of the nanocomposite in different proportion. simulation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molecular dynamics when the quantity of La in per HO-PAMAM-2.5G amounted to 0 - 60, the radius of gyration of HO-PAMAM-2.5/La nanocomposite is obviously decrea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