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手机病毒与信息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和应用软件的丰富,智能手机已成为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智能手机配备了丰富的硬件接口和开放性的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处理平台,同时也给手机病毒的滋生与传播带来了可趁之机。首先介绍了手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之后对手机病毒常用的攻击手段、传播方式及隐藏技术做了分析和归纳,最后对手机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和解决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病毒对手机的攻击不外乎三个层次:第一,通过攻击WAP服务器使WAP手机无法接收到正常信息。第二,通过攻击、控制“网关”,向手机用户发送大量垃圾信息。第三,直接对手机本身进行攻击,有针对性地对其操作系统和运行程序进行攻击,使手机无法提供服务。下面介绍一些对付手机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庾晋  周洁 《移动通信》2001,25(5):30-31
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种可向手机乱发短消息的蠕虫病毒-VBS,然后介绍了手机病毒的危害性和已发现的一些手机病毒情况,指出了黑客对手机攻击的方式。文章最后阐述了手机病毒发作的特征及处理方法,介绍了国际上手机毒工作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4.
智能手机是未来几年内3G手机的发展趋势。人们在享受手机智能化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饱受病毒的滋扰之苦。论文在研究手机病毒的原理以及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手机病毒常见的攻击形式提出了防范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信技术》2004,(2):105-105
担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真正的“手机病毒”。按照病毒的定义,那些使显示屏显示错乱,甚至使整个手机功能处于瘫痪状态的破坏程序并不是病毒,因为它们不能自物复制、传播。可自从把Java引进手机,随之产生的安全性问题也就备受关注,有些专家担心它采用开放的手机应用程序接口,会提高手机遭受病毒攻击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3G网络及更多智能手机使用的到来,更多用户习惯使用蓝牙及红外传输技术,手机和联网的手持设备很可能成为黑客、病毒制造者的目标以及病毒载体。据了解,目前手机病毒通过三种途径进行攻击:(1)攻击手机本身系统,影响其正常服  相似文献   

7.
梁宁 《广西通信技术》2011,(3):16-18,4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手机的功能日益智能化、复杂化和个性化,也更易于感染手机病毒。手机病毒可能引发的个人隐私泄露、账号被盗、恶意扣费、远程被控等一系列安全问题也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浅析了手机病毒的原理、传播方式和可能带来的安全威胁,并简要介绍了可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任何设备变得智能化以后,都会产生病毒,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手机的智能化,手机也出现了病毒,虽然目前的手机病毒还处在原始阶段,但已经给手机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不便,而随着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最终会出现攻击整个移动网络的手机病毒。  相似文献   

9.
《通信技术》2006,(10):108-111
个人电脑已经成为现代化生活的必备品,你还在为电脑里多多少少的病毒发愁么?那么给你一点新鲜感吧——你的发愁升级了!为什么?因为你的手机又成为病毒攻击的新对象。现在手机病毒正在茁壮的成长,当心你的手机也成为它们的“营养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防病毒软件熊猫公司在近日发布的2003年恶意代码预测报告中这样说过:2003年,移动电话将成为病毒的主要攻击对象。现在,在移动电话使用中,短信息、数据、图片传输都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手机的信息传输和电脑邮件一样,很容易招来病毒,即使不是大规模的攻击,至少也是部分病毒活跃,造成信息丢失,手机失灵。因此,针对移动电话的恶意代码在今年应该充分予以考虑。同时,还必须关注通过即时消息程序如文件交换程序KazaA传播的病毒,或者病毒可以影响特定类型机器如SQL或Apache服务器。另外两个值得关注的病毒仍是最令人头疼的蠕虫…  相似文献   

11.
手机病毒与移动通信安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融合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的智能手机成为移动终端的发展趋势。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手机应用的种类,为移动增值业务,尤其是3G业务的开展提供了终端基础。但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流行也给手机病毒的滋生和肆虐创造了便利条件,手机正在成为黑客、病毒制造者的新目标。虽然手机病毒在当前阶段还未形成气候,但是随着未来移动增值业务的快速发展,手机病毒将成为移动通信安全的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手机病毒的概念和历史、发展阶段、传播方式、对移动通信的危害及未来手机病毒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手机出现至今,短信(SMS)一直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手段,人们在享受短信带来的无比优越的服务同时,也颇受SMS病毒、SMS垃圾的滋扰。文章在研究GSM/SMS通信机制并分析通信网关功能角色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的手机SMS攻击,提出相对系统的防治措施,并对SMS攻击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手机病毒特点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锦 《通信技术》2009,42(2):253-255
随着移动通讯业的飞速发展,黑客技术的不断成熟,以手机为攻击目标的手机病毒呈快速增长的趋势。文章从手机病毒的发展历史入手,着重介绍了手机病毒不同于一般PC病毒的特点,并对这些特点作了详细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有效的防范对策。文章阐述内容对手机病毒研究的深入开展友人们防范意识的增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话网及移动网络安全威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通信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安全威胁对电话网的攻击主要有针对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数据库、网管系统、信令系统和传输设备的攻击;对移动网手机的威胁主要有短信类、炸弹类、蠕虫类和木马类的手机病毒;还有针对手机漏洞的短消息、SIM卡短消息协议处理漏洞的攻击;利用短消息网站漏洞的拒绝服务、SIM卡旁路的攻击等。针对这些威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已越来越深入到了当今社会的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生活当中,尤其是当3G网络以及智能手机的投入使用,正式宣告着全民手机上网时代的来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网络进行各种活动,因此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然而网络在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危害,而其中最为危险的便是那些潜伏在网络中的黑客,通过编译病毒和木马攻击广大网络用户,盗取用户的信息账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因为现在的手机在软硬件条件上还不够成熟,对于新出现的那些专门针对手机的病毒木马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因此也已经日益成为了黑客病毒攻击的重点目标。如何保护手机的信息安全,防范来自网络黑客的攻击,便是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赛门铁克安全响应中心日前发现了第一个攻击手机的蠕虫病毒——EPOC Cabir。这个概念验证型(proof-of-concept) 蠕虫病毒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然而,尽管赛门铁克此前也曾监测到针对移动平台的威胁,但是这是第一个能够成功攻击手机的病毒威胁。目前,EPOC Cabir病毒的影响预期很小,赛门铁克安全响应中心将这一病毒定为一级威胁(五级为最严重)。这一蠕虫病毒中不存在有效载荷,但是电池寿命会因持续扫描寻找蓝牙设备而大幅度缩减。EPOC Cabir通过诺基亚60系列手机进行自身复制。一旦搜索到某个设备,EPOC Cabir蠕虫将试图将自己发送到这…  相似文献   

17.
闪存供应商Spansion公司宣布,它计划通过业界首个直接集成在嵌入式闪存子系统内部的安全技术,为无线手机提供全新的安全保护。利用Spansion的安全闪存子系统,手机制造商能够更有效地防御病毒和攻击,同时能够支持新的功能以及为运营商提供增强的业务模式。Spansion公司针对手机的基于闪存的新型安全技术设计是专门用来保护重要的消费者数据、内容和代码,并能够满足所有细分手机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数字通信》2002,(6):63-63
目前,对于每一个手机用户来说,短信也是日常使用最多的一项服务了,各大网站,媒体也都开通了短信服务,不过我们在享受短信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很多不怀好意的黑客也利用短信的漏洞,给我们制造了很多麻烦。虽然手机病毒好像离我们还很远,但是我们也发现有手机病毒的存在, 而短信息也是感染手机病毒的一个主要途径。目前我们从网上发现了好几种手机攻击软件,如果不怀好意的人用了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黑客可以利用一台联网的电脑将你的手机黑掉。因为只要使用一种软件不停地向一部手机发送SHS短信就可以导致  相似文献   

19.
《新潮电子》2006,(4):132-133
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但是它真的已经来了。根据金山反病毒监测中心的统计,国内手机病毒的数量已经突破百个。智能手机拥有优秀的携带性和强大的功能,早已成为许多人的掌上信息中心,重要的个人资料,客户信息,账号,密码都备份在这里,还有日益流行的手机支付等,这都成了病毒软件的攻击目标。  相似文献   

20.
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给用户带来了很多方便,种类繁多的应用程序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是手机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手机Rootkit比一般手机病毒更复杂更隐蔽,修改手机系统代码和内核,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手机Rootkit技术、隐蔽原理、攻击流程和防范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