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是黄石的教育大区。近几年,西塞山区教育局重视区域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根据区域教育的实际状况,积极推动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共同体发展,坚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活动。在2006年,还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变革》子课题《基于网络的教师研修制度的研究》实验和研究工作,区各中小学  相似文献   

2.
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校本教研已成为教师研修的重要途径.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教育局为拓宽教师培训渠道,搭建教师研修平台,使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与学习,依托"西塞山区教育信息网"建立四级教研网络平台(区教研室、学校教研室、年级教研组、教师个人网站或博客),启动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工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3.
共同体创建背景 西城教育研修网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大潮的冲击中,北京市西城区教育主管部门不断研究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征,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研究最切合教师实际需求的网上研修模式.教育主管领导认识到,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已经超越教师的个人层面,成为提高区域教育教学水平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成为推进教育整体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限于接受学科知识与教育知识,更应注重实践--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4.
运用网络平台进行校本教研已成为教师研修的重要途径。湖北省黄石市西塞山区教育局为拓宽教师培训渠道,搭建教师研修平台,使广大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与学习,依托“西塞山区教育信息网”建立四级教研网络平台(区教研室、学校教研室、年级教研组、教师个人网站或博客),启动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工作,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5.
研究背景 在我国,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非常好的区域性研修传统.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通信的自我生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还缺乏一种将区域性教师研修机制与基于网络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各自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有效方略.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教学研究的重心向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转移,需要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教学研究共同体.教育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为这一共同体的实践与反思、交流与合作、专业引领与教育创新的实现提供了平台,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着网络教研.因此,天津教研叙事群的建立就是作为网络教研的平台之一,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7.
共同体创建背景西城教育研修网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信息技术大潮的冲击中,北京市西城区教育主管部门不断研究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征,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有效服务于教育教学,研究最切合教师实际需求的网上研修模式。教育主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重要契机,教学研究的重心向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转移,需要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组成教学研究共同体。教育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为这一共同体的实践与反思、交流与合作、专业引领与教育创新的实现提供了平台,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着网络教研。因此,天津教研叙事群的建立就是作为网络教研的平台之一,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背景在我国,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非常好的区域性研修传统。另一方面,随着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通信的自我生成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还缺乏一种将区域性教师研修机制与基于网络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领域运用信息技术的频率越来越高.如何用好信息技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校校通"工程的需要,现在还没有成熟的定势.徐晓东博士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下,提出并领衔主持了<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研究>的子课题,目的就是为"校校通"工程提供技术开发服务及样板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1.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简称<纲要>)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全国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部<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与北京校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第一届"校际通"杯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案例大赛.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相似文献   

14.
学习方式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笔者在<网络科技时代·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第1、2期分别发表过<课程整合的内涵与功能>、<课程整合的操作策略>两篇拙作.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试图进入学科教学的核心--讨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将课程整合的研究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5.
推进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以"校本研修"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我国中小学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进程中,网络环境无疑成为了"校本研修"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师资问题能否解决好是科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小学科学教师首先应具备一名教师的基本能力.在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整合中,教师还应具备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网络课程开发、虚拟实验等特殊能力.为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特殊能力应从开设科学教育专业、参与教育技术中级能力培训、与大学共同培养专家型教师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带来了教学方式的革命 "同学们,内燃机怎样做功?它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哪几个冲程组成?能量又是如何转换的呢"2008年11月18日,西塞山区首席教师、黄石九中的杜立筠老师在主讲初三<热机>一课.  相似文献   

19.
新教育实验提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共同体"的.三专"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通过阅读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文章,结合实践撰写反思,主动参与校本教研,从而带动自身的专业发展.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师专业结构很重要的一部分,信息技术与"三专"的有效整合更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速.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阶段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