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邵钨矿白钨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取加强硫化矿浮选、使用白钨的强捕收剂、浮钨前预先脱泥以及改进白钨的常温精选等技术措施,成功地回收了新邵钨矿中难以回收的白钨。  相似文献   

2.
萤石白钨石榴石浮选分离的新型药剂—LP系列捕收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英英  林强 《有色矿冶》1993,9(1):20-25
本文用LP系列捕收剂浮选萤石、白钨、石榴石等单矿物和人工混合矿。试验结果表明,LP系列药剂对萤石有较强的捕收能力。在一定pH条件下可浮白钨,对石榴石捕收能力较弱。用LP—8为捕收剂分离萤石—白钨、萤石—石榴石混合矿得到好结果。用红外光谱和ζ电位测定研究了LP—8浮选萤石、白钨、石榴石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湖南某难选黑白钨矿中的白钨浮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湖南某黑白钨矿中以萤石为主的脉石对白钨浮选干扰较大的问题,对该黑白钨矿通过浮选先回收钼、铋硫化矿,浮选尾矿经弱磁除铁,然后弱磁选尾矿经高梯度磁选机磁选得到的非磁产品作为白钨给矿(WO3 0.33%)进行浮选,采用调整剂TT+水玻璃和新型捕收剂TAB-3进行白钨矿粗选、NT+水玻璃进行白钨加温精选、白钨加温精矿经酸浸后取得品位为72.59%WO3,WO3回收率为70.64%的白钨精矿。  相似文献   

4.
某难选黑白钨共生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黑白钨共生矿中富钙、富镁的脉石矿物含量高,严重影响了钨矿物的回收利用。为了解决该技术难题,原矿经硫化矿浮选、磁选后对钨给矿(WO3 0.48%)进行试验研究,采用改性水玻璃、硝酸铅,螯合类捕收剂GYB和改性脂肪酸类捕收剂GYR组合进行粗选获得的黑白钨混合粗精矿,采用改进型彼得洛夫法-添加调整剂NC、NF、水玻璃和捕收剂GYR,进行加温精选分离,加温精矿经酸浸得白钨精矿,加温尾矿经摇床得重选黑钨精矿,摇床尾矿经浓缩添加调整剂NA、改性水玻璃和硝酸铅,组合捕收剂GYB和GYR得浮选黑钨精矿。小型试验获得指标:WO372.21%的白钨精矿,回收率59.08%。WO3 47.92%的重选黑钨精矿,回收率14.15%。WO3 55.72%的浮选黑钨精矿,回收率6.33%。钨的总回收率达79.56%。  相似文献   

5.
从岩金硫化矿浮选过程的根本特征出发,通过山东某中温热液填充脉状富硫化物岩金矿床中,矿石无捕收剂浮选研究,及其对原矿性质的分析,确定了对岩金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的可能性,为更有效地浮选复杂岩金硫化矿提供了比较可靠的信息.并以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机理为依据,探讨了该岩金富硫化矿矿石无捕收剂浮选时,Na2S用量、矿浆pH值、矿浆电位、氧化时间对其浮选回收率的影响,其实验室粗选结果,可获得32.00g/t金品位,94.01%的金回收率,向传统的黄药类捕收剂浮选金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某含钼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树宏 《中国钨业》2007,22(3):10-14
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某矿石性质复杂的含钼白钨矿,采用单一浮选工艺流程,在Na2SiO3弱碱性介质中,进行硫化钼浮选,在Na2CO3和Na2SiO3碱性介质中用GYW新型氧化矿捕收剂进行白钨矿粗选。白钨粗精矿加温精选采用改进后的“彼德洛夫法”,当原矿含Mo0.08%、WO30.58%时,获得Mo品位45.5%、Mo回收率80.1%的钼精矿和WO3品位65.7%、WO3回收率75.9%的白钨精矿,钨和钼获得较好的回收。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钨矿浮选捕收剂的种类、最新开发研究进展及其工业应用。对白钨、黑钨及黑、白钨混合矿的浮选捕收剂分别进行了详细评述,指出新结构浮选捕收剂的低成本、绿色制备技术是钨矿浮选捕收剂研究的发展方向。基于矿石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开发出的新型钨浮选捕收剂CYW-29在柿竹园选厂得到成功应用,新型白钨矿捕收剂CYC-50对小柳沟选厂风化型白钨矿的选择性捕收性能突出。  相似文献   

8.
某铜浮选尾矿中回收白钨矿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钨资源回收,针对某铜矿山含WO30.089%的铜浮选尾矿,采用“磁选预先脱出磁黄铁矿-硫化矿浮选-钨粗选-白钨加温精选”的工艺以及白钨矿捕收剂FW,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由于磁黄铁矿被强烈抑制,难以活化浮选,采用磁选工艺脱出磁黄铁矿是获得较高品质钨精矿的关键。试验分别考察了油酸、ZL、FW三种捕收剂对白钨矿浮选的影响,试验表明,白钨矿捕收剂FW有着较强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研究最终获得钨精矿含WO356.24%,回收率52.54%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9.
锡、钨及其它非硫化矿物浮选捕收剂英商 PLAISTERE and NANGER INTERNATIONAL Ltd目前开始用PH—PEP的名称,发售锡石捕收剂苯乙烯膦酸。PH—PEP浮选时,黑钨矿与锡石的浮选行为十分相似,两种矿物最佳浮选pH值,都在5~6之间,只是浮选黑钨矿时,PH—  相似文献   

10.
江西某低品位白钨矿,由于含有大量可浮性与白钨矿极为相近的钙、铝离子脉石矿物,浮选分离极其困难。试验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采用硫化矿浮选-白钨粗选-白钨常温精选-白钨加温精选的选矿工艺对其进行了浮选探索性试验研究,小型闭路试验获得钨精矿品位WO_350.23%、回收率71.26%的选别指标,有效地实现了该低品位白钨矿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1.
硫化矿浮选捕收剂一、新药剂浮选剂研究工作中,硫化矿浮选捕收剂的研究,历来都占有较大比重,在这方面苏联一直劲头十足,提到的新捕收剂类型也愈来愈多(表1),但实际使用的品种方面,依然没有重大突破。国外近年来有少数硫化矿捕收剂品种,  相似文献   

12.
某钨选厂粗精矿采用分级粗粒枱浮硫化矿、细粒浮选硫化矿,浮选尾矿采用磁选优先选出一部分黑钨单体,分选尾矿磨至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后,先浮选硫化矿,再浮选白钨,重选分离锡石,所有硫化矿集中进行铜硫分离的工艺对粗精矿中的目的矿物进行分选。通过该工艺流程有效地分离了粗精矿中的钨、锡、铜、硫。获得钨精矿WO3品位≥60%,回收率≥88%,铜精矿Cu品位≥24%、回收率≥90%,锡精矿Sn品位≥45%、回收率≥70%。  相似文献   

13.
王金华 《黄金》1993,14(11):30-33
本文从含金硫化矿浮选过程的根本特征出发,阐述了对含金硫化矿无捕收剂浮选的可能性,说明利用无捕收剂浮选与有捕收剂浮选金的技术指标相一致,并且无捕收剂浮选指标稳定可靠,药剂配方简单。  相似文献   

14.
硫化矿浮选抑制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水裕  李柏淡 《有色矿冶》1990,(2):16-19,28
电位对硫化矿浮选的影响,容易导致基于电位控制选择性抑制硫化矿浮选的设想。循环伏安曲线、徽分电容测量等电化学方法研究抑制机理。本文讨论硫化矿浮选抑制的三种电化学机理:选择性捕收剂选择;硫化矿表面金属捕收剂盐的阳极氧化分解;以及硫化矿表面捕收剂二聚物的阴极还原解吸。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钨业》2017,(3):36-41
某硫化矿尾矿中含WO_30.41%,其中白钨矿含WO_30.29%,并含有少量黑钨矿。该尾矿粒度较细,矿物基本单体解离,为了综合回收利用其中的钨资源,不造成资源浪费,试验采用"预先脱硫—强磁选富集黑钨—白钨浮选"的工艺流程,综合回收其中的钨矿,白钨浮选流程采用碳酸钠作为调整剂、CMC和水玻璃作为抑制剂、硝酸铅作为活化剂、ZL和GYB作为组合捕收剂的药剂制度。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一粗三精二扫的白钨粗选流程和一粗五精三扫的加温精选流程,可以得到含WO_3品位为62.37%,回收率为66.67%的白钨精矿,为该低品位含钨尾矿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从含金硫化矿浮选过程的根本特征出发,阐述了低硫化矿石捕收剂浮选的可能性,证明利用无捕收剂浮选与有捕收剂浮选金的技术指标一致,并且无捕收剂浮选指标稳定可靠,药剂配方简单。  相似文献   

17.
粒浮黃鉍矿     
在许多钨锡矿床中都共生有黄危鉍矿。黄铋矿是氧化矿物,性脆易于粉碎,比重与钨锡近似,应用重选方法时,富集于钨锡精矿中。在磨矿浮选时,据有的资料所载由于难以硫化故不易为黄药所捕收,很难用泡沫浮选收回。采用其它脂肪酸捕收时又缺乏选择性,同时选矿指标不高。若黄铋矿与硫化矿物及黑钨三者共生时,回收黄铋的方法一般是采用优先粒浮硫化矿后,用磁选,使钨矿作为磁选精矿而黄铋矿即作为尾矿残留富集回收。这个方法已经在一些厂矿中应用了。但是对于与  相似文献   

18.
从含金硫化矿浮选过程的根本特征出发,阐述了低硫岩金硫化矿石无捕收剂浮选的可能性,证明利用无捕收剂浮选与有捕收剂浮选金的技术指标一致,并且无捕收剂浮选指标稳定可靠,药剂配方简单.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为了增加硫化矿捕收剂的产量及品种,以滿足工业需要,国內外做了許多研究。在新型黄药方面,烷基芳基黃药在文献中早有介紹,最近在法国发表一項新型黄药的专利。列雅曾研究用氧乙烯醇合成的黄药。我国冶金选矿剂工厂曾研究苄黄药,认为可以代替丁黄药,但不如戊黃药。除黄药外,比較成功的硫化矿捕收剂有巰基苯駢噻唑,在美国列为400号浮选剂。塔加尔持、瓦克、保格丹諾夫及雷布金娜等人曾研究該药剂,认为是硫化矿的捕收剂,并可浮选白鉛矿、孔雀石  相似文献   

20.
对某含钼0.26%、铜8.68%、锌8.98%、铋1.58%、硫40.12%的多金属硫化矿石进行了无氰分离工艺研究,该矿石由钨重选毛砂的枱浮硫化矿和钨细泥的机浮硫化矿组成。根据矿石的性质,采用钼—铜(铋)—锌(铋)顺序优先浮选工艺流程。钼浮选时,采用选择性捕收剂BK-306,有利于提高钼回收率;采用选铜特效捕收剂BK302,有利于提高铜的回收率,并减少锌的互含损失;锌浮选时,采用异丙基黄药与丁基黄药以及选择性捕收剂BK418组合,有利于实现锌(铋)—硫的分离。铜精矿和锌精矿采用重选摇床分离回收铋。闭路试验获得钼精矿含钼50.62%、回收率94.63%;铜精矿含铜28.30%、铋2.21%、锌4.46%,铜回收率90.06%、铋回收率41.35%;锌精矿含锌41.20%、铋3.54%、铜3.43%,锌回收率82.70%、铋回收率42.77%。对铜精矿和锌精矿分别进行摇床分选,获得含铋16.86%,总回收率65.08%的铋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