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彩色颜料和发光材料添加到锦纶纤维基体中,采用熔融纺丝的方法,制成彩色发光纤维。通过光谱测试分析颜料的添加对彩色夜光纤维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色和绿色颜料对夜光纤维的激发光谱有显著影响,使得黄色和绿色夜光纤维的激发光谱的激发波长移向可见光波长区域。蓝色颜料使蓝色夜光纤维的发射光谱出现轻微的红蓝移现象,而红色夜光纤维的发射光谱出现明显的红移现象。彩色夜光纤维的余晖亮度随时间成指数函数递减的规律,白色和黄色夜光纤维在达到亮度平稳状态时的平均衰减速率最大,但其亮度值保持最高。而绿色、蓝色和红色颜料的添加大大削弱了夜光纤维的余辉亮度。  相似文献   

2.
应迪  谢国炎  翁思瑜  谢承博  王建  邹专勇 《印染》2023,(5):34-36+40
以涤纶机织物作为基布,采用稀土铝酸锶长余辉发光材料对基布进行涂层整理得到夜光织物,再对所得的夜光织物分别经过超疏水、抗菌整理,进而得到抗菌超疏水夜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全自动单一纤维接触角测量仪、余辉亮度测试仪等对经过不同整理的织物的表面形貌、静态水接触角、余辉亮度、自清洁性能、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抗菌超疏水夜光织物的静态水接触角可达到172.5°,具有优异的超疏水性能,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自清洁和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3.
以平纹组织为基础,设计出一种具有"影纹"效果的双层夜光织物。在此基础上采用稀土夜光纤维作为表经、表纬,稀土夜光纤维或涤纶纤维作为里经、里纬,设计并织造出两种具有夜光效果的双层机织物试样。通过对试样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前者的耐摩擦性能、拉伸性能及抗折皱性相对于后者稍差,但发光亮度却明显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夜光纤维的基本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夜光纤维只要吸收任何可见光10min,就能在黑暗中自行发光10h以上,同时其条干均匀度和柔软度符合针织物成圈要求。针对夜光纤维的这些特点,在带压纱板的多梳拉舍尔经编机上,地梳采用44dtex锦纶丝和22dtex氨纶、花梳采用333dtex段染有光丝和167dtex夜光丝编织生产了夜光纤维产品,该织物在阳光照射下会发出七彩光芒,在夜晚也会因其发光性能而显示出一定的图案。  相似文献   

5.
探讨发光材料的种类和含量对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了添加不同发光材料的夜光涂层织物的发光性能差异,探究了发光材料含量对于涂层织物发光性能的影响;根据优化工艺,设计并制备了三种夜光涂层织物。采用余辉亮度测试仪、织物风格仪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涂层织物的发光性能、织物风格以及耐水洗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不同发光材料会导致夜光涂层织物明显的光色差异,添加40%发光材料的涂层织物发光性能最好;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柔软度、滑糯度、悬垂性和耐水洗牢度。认为:所设计的夜光涂层物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夜光涂层织物是一种新型功能性织物,采用余辉亮度测试仪测试涂层的余辉性能,分析不同发光材料的添加量及不同激发时间对涂层发光性能的影响,比较了涂层摩擦及水洗前后发光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发光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涂层受光激发后的初始发光亮度增大,余辉时间达到10 h以上;当发光材料添加量增加到30%时,涂层余辉初始发光亮度达到1.298 cd/m2;涂层织物耐水洗性能优于耐摩擦性能.  相似文献   

7.
绣花商标使用夜光纤维能在无光照时发光的特性,增加了商标夜间识别的功能。根据威尔克姆制版软件和富仪电脑绣花机设计绣制了4款夜光商标,并对这4款绣花商标用纤维的余辉亮度和光色进行测试和对比分析,得出纤维色彩对夜光纤维在夜间发光的亮度有直接的影响,各色彩在夜光纤维无光照条件下的光色相似,商标上呈现出纤维材料的黄绿色光。与传统刺绣手法相比,采用叠加手法绣制的商标,余辉亮度和辐亮度较大,光色变化不大,但色纯度有所下降,因此,用白色纤维绣制的商标亮度最大,显色性能最好,选择白色夜光纤维绣制商标为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柔软整理对夜光涂层织物性能的影响,分别对经柔软预处理的基布和未经预处理的基布进行夜光涂层,借助余辉亮度测试仪、织物悬垂性测试仪、织物耐磨仪和KES织物风格评价系统对两种夜光涂层织物的发光性能、悬垂性、摩擦性和织物风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基布未经柔软预处理的夜光涂层织物相比,基布经柔软预处理的夜光涂层织物余辉亮度略有降低,耐磨性能、耐水洗性能略有下降,但手感得到明显改善。对基布进行柔软预处理可提高夜光涂层织物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扩展夜光绣线的应用范围及提高夜光机绣织物的发光亮度,结合威尔克姆9.0 绣花制版软件和富仪电脑绣花机制备出一种在夜间可发出长余辉效果的机绣织物。利用Box-Behnken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工艺参数中针迹间距、针迹速度及外界激发时间对织物余辉亮度的影响规律,对这3 项影响因素为因子的正交试验进行设计,得到织物余辉亮度的响应曲面模型。结果表明:相比于针迹间距和针迹时间,激发时间对夜光机绣织物的影响更为显著;采用该方法优化后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激发时间20min,针迹长度4.5mm,针迹间距0.4mm,适宜条件优化下的织物余辉亮度为1.6215 cd·m-2。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夜光纤维的研究概述、基本性能及其纺织品的应用情况,本文采用18.7 tex的发光涤纶纯纺纱与普通棉纱在12针/25.4 mm的LXC121SC型电脑横机上开发出一款新型发光罗纹针织面料。然后通过设计罗纹组织、纬平针组织、双反面组织3种组织结构,并调整纬平针3种编织密度,以分析发光面料的发光亮度设计方法。利用夜光纤维制作的该类发光面料在吸收一定可见光能量后,在无光照射时也可以产生持续发光,面料具有色光丰富、外观绚丽、无毒无害、无须染色、亮度不受水洗影响等优点,可应用于服饰、家居、工业用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