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河北省铜尾矿的性质进行了详细的条件试验,最终确定采用铜硫混浮~分离的浮选工艺,实验室闭路试验得到铜品位17.75%、含金62.60 g/t,含银664.00 g/t,铜回收率为30.47%的铜精矿及硫品位40.53%、含金6.12 g/t,含银143.00 g/t,硫回收率为21.31%的硫精矿,其中金总回收率72.29%,银总回收率27.26%。为了回收其中的铁矿物,对浮选尾矿采用磁选工艺,得到了TFe品位65.00%的合格的铁精矿,达到了尾矿资源综合回收的目的,为同类型的尾矿资源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浮选尾矿摇床再选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望儿山金矿的矿石特征,在欠磨条件下,对于单一浮选流程,利用摇床对浮选尾矿再选,可以有效回收目的矿物,充分开发利用宝贵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3.
4.
根据望儿山金矿的矿石特征 ,在欠磨条件下 ,对于单一浮选流程 ,利用摇床对浮选尾矿再选 ,可以有效回收目的矿物 ,充分开发利用宝贵的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5.
6.
7.
8.
9.
李天霞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19,(2):17-22
河北某铜尾矿含铜0.076%,其中原生硫化铜占总铜的81.26%,其次为次生硫化铜,占总铜的12.21%。大部分为硅酸铁和碳酸铁。大部分黄铜矿的粒度较细,在5~10μm,少部分在30~100μm,其解离度较低,为35%左右,主要被包裹于脉石矿物中。为了确定该尾砂的可选性,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原矿的浮选泡沫产品为载体,带动尾砂中的细粒黄铜矿进行分支载体浮选,可获得铜品位为18.07%的铜精矿,其中尾砂中铜综合回收率为20.41%,原矿中铜回收率为73.17%,该选矿指标比尾砂和原矿样单支浮选获得的选矿指标好。 相似文献
10.
河南某大型金矿尾矿中含有部分钨、金元素未能回收致使有价资源的大量浪费。在尾矿性质研究的基础上,试验研究确定了重选脱泥—磁选除铁—浮选回收金硫—分级磁选的联合工艺流程。全流程在原矿含Au0.600g/t、WO_30.089%的条件下,得到了含WO_356.22%,WO_3回收率为74.09%的钨精矿和含Au24.25g/t、Au回收率为48.00%的金硫精矿,同时兼顾了铁的回收,实现了尾矿中有价金属资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对吉林某球粘土含砂尾矿开展了尾矿性质、尾矿中粘土类矿物的回收、尾矿中粗砂的综合利用探索试验研究。尾矿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含砂尾矿主要化学成分及含量为:SiO282.95%、Al2O38.46%、K2O3.33%、Na2O1.27%;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长石和少量粘土类矿物,石英含量为66.9%、长石含量为29.1%、粘土类矿物含量为4.0%。采用筛分、旋流器及摇床进行了含砂尾矿中粘土类矿物的回收,获得的粘土类矿物SiO2含量为60.28%、Al2O3含量为20.22%、Fe2O3含量为4.47%,其SiO2含量、Al2O3含量达到企业标准Ⅲ级品球粘土的要求,但Fe2O3含量偏高。对该含砂尾矿进行湿式筛分,其+0.15mm粗粒级可以作为建筑用砂,用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其制品、普通砂浆用砂,其-0.15mm细粒级含砂尾矿可以作为制备陶瓷墙地砖产品的原料。 相似文献
15.
16.
17.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矿石性质的变化,首钢矿业公司选矿尾矿品位逐年升高,它直接影响到选矿厂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降低尾矿品位,采取了尾矿再选回收措施.本文介绍了尾矿再选回收技术在首钢矿业公司研究与应用情况,证明了尾矿再选是选矿厂节省原料费用、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充分利用有限矿石资源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福建某铅锌浮选尾矿中铅、锌、银的品位分别为0.23%、2.11%、36.3 g/t,其中锌和银有较高回收价值。该尾矿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闪锌矿、黄铁矿和方铅矿,非金属矿物以方解石和石英为主。针对矿石特点,采用优先浮选开展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69.92%的条件下,以石灰为pH调整剂,硫酸锌为抑制剂,乙硫氮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经1粗3精1扫浮铅,可获得铅品位4.56%、银品位320 g/t,铅回收率15.55%、银回收率6.63%的银铅精矿;针对选铅尾矿,以石灰为pH调整剂,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经1粗3精2扫浮锌,可获得锌品位37.32%、银品位152 g/t,锌回收率73.25%、银回收率18.80%的锌精矿。试验指标较好,可为该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矿石资源,进一步减少金属流失,大石河铁矿通过对尾矿现状的综合考察分析,拟将综合尾矿全部进行一次再选,利用尾矿泵站的地理优势,投资规模合理,将再选后的粗精矿通过细磨再选,获得合格铁精矿.在减少和控制资源浪费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