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 2-(2-吡啶基 )-4-羟基喹唑啉和醋酸锌在水热法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型锌配合物 [(Zn(phdq)·2H2O)] (1) (phdq=2-(2-吡啶基)-4-羟基喹唑啉).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 1 为单分子结构,结晶于单斜晶系,P-1 空间群.在配合物 1 中存在着丰富氢键和 π…π 作用力,通过分子间氢键和 π…π 堆积作用力使得配合物 1 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对配合物 1 和配体的固体荧光研究表明配合物的荧光明显增强,其原因可能是配体与金属 ZnII离子配位后增加了结构中的刚性.这对于开发新型荧光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选用5-(4-氟苯基)-1,3-二甲基-1H-1,2,4-三唑(fdpt)作为主配体,分别以4,4’-二叔丁基-2,2’-联吡啶(dtbpy)、2,2’-联吡啶(bpy)和4,4’-二溴-2,2’-联吡啶(dibbpy)为辅助配体,设计合成出3种新型离子型铱(Ⅲ)配合物[Ir(fdpt)2(dtbbpy)]+PF6-(W1),[Ir(fdpt)2(bpy)]+PF6-(W2)和[Ir(fdpt)2(dibbpy)]+PF6-(W3)。通过元素分析、质谱、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组成和化学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能,并同时对比分析了配合物的光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配合物W1,W2和W3均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与热稳定性,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05,520和560 nm...  相似文献   

3.
邻氨基苯甲酸-联吡啶-混合稀土(Eu、Tb)配合物的荧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用邻氨基苯甲酸铵、2 ,2’-联吡啶与氯化铕、氯化铽在水 -乙醇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邻氨基苯甲酸- 2 ,2’-联吡啶 -铕铽异核稀土配合物 ,并测定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数据表明 :邻氨基苯甲酸中的羧基和氨基均与稀土离子配位 ,联吡啶中的氮也与稀土离子配位 ;由元素分析数据推测 ,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式为(Eux Tb1 - x) L3L′(其中 L 为邻氨基苯甲酸 ,L′为 2 ,2’-联吡啶 ) ;在 35 1nm紫外光激发下 ,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结果表明 ,Eu3 的荧光发射被 Tb3 强烈敏化 ,而 Tb3 的荧光发射被 Eu3 离子强烈猝灭  相似文献   

4.
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铕(Ⅲ)-对溴苯甲酸(P-BrBA)-1,10邻菲啰啉(phen)三元荧光探针配合物,结合多种分析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分析初步推测配合物化学组成为Eu(P-BrBA)3phen·H2O。分析其电导率,确定配合物为非离子型。红外光谱显示,配体(对溴苯甲酸)形成配合物后出现了羧酸盐特有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as((—COO—)))=1587.08 cm-1和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峰ν(s((—COO—)))=1427.59 cm-1,表明配体以羧酸根的形式与稀土离子配位,同时与1,10-邻菲啰啉中的N原子形成了稳定的化学键。紫外吸收光谱测定稀土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位于290 nm处,且吸收峰位移很小,表明配体对配合物共轭π-π*跃迁影响不大。在室温条件下测得配合物的发射荧光光谱在618 nm处5D0...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几种新型的轻稀土2,5-噻吩二羧酸-1,10-菲咯啉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热分析、红外光谱法确定其组成为Ln2(L)3(phen)2·nH2O(Ln=La,n=2;Ln =Sm,Eu,Gd,n =4).重点研究了铕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并测定其荧光寿命为0.83 ms.另以Gd3+配合物为模型化合物,通过低温磷光光谱确定了2,5-噻吩二羧酸配体的三重态能级为18200 cm-1,并通过低温磷光寿命的测定详细讨论了有机配体之间的分子内能量传递机制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水热合成法,以金属盐NiSO4·6H2O与三脚架配体1,3,5-三(1-咪唑基)苯(tib)进行组装,得到了一个结构新颖的有序金属-有机框架(MOFs){[Ni3(tib)2(H2O)12](SO4)3}n(1).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检测其晶体结构,并进行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射线,粉末衍射等相关表征.配合物1为一个典型的(6,3)拓扑二维蜂窝网结构,由于π-π空间叠加效应和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了稳定的三维结构.对配合物1介电性能进行测定,发现其在138℃时达到最大的介电异常值10.08,为典型的介电材料,通过热重分析,表明此材料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对新型多维MOFs及新型介电性能材料的开发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价铜配合物因具有丰富的光物理性质和良好的潜在应用而被广泛研究.文中选用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bmp)作为二齿螯合配体,与溴化亚铜和三苯基膦进行分子组装反应,合成得到一单核的一价铜溴化物[Cu(Hbmp)(PPh3)Br] (1),并对其晶态结构特征和固态光致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配合物1 的中心铜原子采取四配位方式,分别与一个溴、一个磷和两个氮原子相连,这四个配位的原子共同组成一个变型的四面体构型,这些相邻的配合物分子又通过Hbmp 配体间存在的弱π-π 作用发生有序堆叠排列并形成一维的链状结构. 配合物1 在室温下表现出强的固态光致磷光发射,其磷光发射主要来源于金属到配体和卤素到配体两种电荷转移跃迁.   相似文献   

8.
以[Cu(CH3CN)4](ClO4)、1, 1’-联萘-2, 2’-双二苯膦(BINAP)和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bmp)为起始原料,合成得到一例铜(I)单核配合物[Cu(Hbmp)(BINAP)](ClO4) (1), 并对其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1的一价铜离子与Hbmp上的2个N和BINAP上的2个P相连接,产生一个以一价铜离子为中心的变形四面体。配合物1在340~450 nm范围有一个弱的低能量宽吸收,其归属于Cu(I)到Hbmp的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MLCT)跃迁。配合物1在溶液和固态均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铕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光致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甲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水杨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α—噻吩基三氟甲酰丙酮为第一配体,二安替比林甲烷,三正辛基氧化膦、2,2’-联吡啶、邻菲咯啉及邻菲咯啉N-氧化物为第二配体,合成了系列铕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研究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紫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主要表现为配体的吸收,但是吸收峰的位置发生了移动;红外光谱的研究表明,配合物的红外光谱不同于自由配体的红外光谱,在400~500 cm-1出现了吸收峰,这是Eu-O的伸缩振动峰;荧光光谱的研究表明,第二配体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
以1, 1′-双(二苯基膦) 二茂铁(dppf)、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bmp) 和[Cu (CH3CN)4](ClO4) 作为起始原料,合成得到一个铜(Ⅰ) 铁(Ⅱ) 杂金属双核配合物[Cu (Hbmp)(dppf)](ClO4)(1). 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一个铜(Ⅰ) 铁(Ⅱ) 异双核配合物,其中铜(Ⅰ) 离子以四配位方式,分别与2个氮原子和2个磷原子相连接形成一个变形的四面体构型,而铁(Ⅱ) 离子镶嵌在2个环戊二烯基之间构成一个交错式夹心饼干构型.配合物1在355~460 nm有一个弱的低能量宽吸收峰,来源于铜(Ⅰ) 离子到Hbmp配体的金属到配体电荷转移跃迁(MLCT),含有一些dppf到Hbmp的配体到配体电荷转移跃迁(LLCT).   相似文献   

11.
在pH 5.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用2,2'-联吡啶作活化剂,Cu(Ⅱ)对抗坏血酸还原7-(2,6-二氯苯偶氮)-8-羟基喹啉-5-磺酸具有强烈催化作用且使体系的荧光显著增强,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此反应对试剂和铜均为一级反应,测得反应速率为2.36×10-6mol.L-1·min-1,求得表观活化能为72.86 kJ/mol.以341 nm为激发波长,443 nm为发射波长,其荧光增强强度与铜量在0.04~7.2μg/L范围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10μg/L.采用巯基棉富集分离,用于钢样及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3.80%~4.40%;与认定值比较,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烟酸为配体,稍酸银和氯化镧为原料,处理后的无水乙醇为溶剂用溶液中自组装的合成方法制备了LaAgL(L为烟酸)的配合物,用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配合物荧光性能测表明配体烟酸的π-π*电子跃迁导致的荧光被淬灭,配合物荧光带状光谱主要为金属离子的MLCT跃迁.配合物的发光强度低于配体,但其荧光发射峰红移到455至477nm,在光物理和光化学领域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RE(pic)L](pic)_2·6H_2O的合成、荧光性质及与DNA作用方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合成了四种N,N’-二(2-氨基吡啶)-1,1’-联萘-2,2’-二(氧杂乙酰胺)(L)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率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RE(pic)L](pic)2.6H2O[RE=La(Ⅲ)、Eu(Ⅲ)、Tb(Ⅲ)、Sm(Ⅲ),pic为苦味酸根],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8,在CH3OH溶液中属于2∶1型电解质,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光谱表明,Eu(Ⅲ)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远大于Tb(Ⅲ)配合物,说明配体L的三重态能级与Eu3+的激发态能级匹配较好。通过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粘度法对配合物和DNA之间的作用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着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14种稀土元素与1,4—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丁二酮—〔1,4〕(BPMPBD)和2,2′—联吡啶(BiPy)的配合物。配合物组成为:Ln_2(BPMPBD)_3(BiPy)_2·nH_2O和Ln_2(BPMPBD)_3BiPy·nH_2O。研究了配合物的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荧光光谱和差热—热重谱。认为BPMPBD为二价四齿配体,配合物具有双核结构。  相似文献   

15.
同时合成了高氯酸铕、铽与2-噻吩甲酸、1,10-菲咯啉(phen)的三元配合物和高氯酸铕、铽与2-噻吩甲酸的二元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红外光谱、摩尔电导测定,确定了配合物组成分别为REL3·2H2O及REL3L'·C2H5OH(RE=Eu,Tb;L=2-噻吩甲酸,L'=1,10-菲咯啉).摩尔电导数据表明,此类配合物为非电解质.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配体2-噻吩甲酸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配体1,10-菲咯啉两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荧光光谱实验表明,1,10-菲咯啉加入到铕-2-噻吩甲酸二元配合物和铽-2-噻吩甲酸二元配合物中形成三元配合物后它们的荧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6.
在pH 4.0~7.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并在50%乙醇存在下,Co(Ⅱ)与新试剂2-(5-硝基-4-甲基-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NO3-4-CH3-PADMA)反应形成紫红色配合物;钴配合物形成后,当以强酸酸化,提高酸度至1.8 mol/L H2SO4介质,可转变为另一种具有较高吸收特性的绿蓝色质子化形体,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2 nm处,与所用He-Ne激光器的输出激光波长(632.8 nm)能较好匹配,据此建立了激光热透镜光谱法测定痕量钴的新方法。钴质量浓度在3~100 ng/mL范围内与分析信号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 ng/mL。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钴的测定,特别是与钴伴生的铁、镍和铜等元素有较高的允许量,150倍量的Fe3+和Ni2+、5倍量的Cu2+等不干扰钴的测定。实验方法应用于矿石中痕量钴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一致,相对标准偏差在0.46%~1.46%之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以均苯三甲酸为主配体,2,2′-联吡啶为辅助配体,在170℃水热条件下合成二维层状结构新型有机框架化合物Na(UO_2)(C_9H_3O_6),利用单晶X射线、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表征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化合物属六方晶系,P6(3)/mmc空间群,具有二维层状空间结构,,通过均苯三甲酸与铀酰离子发生八配位而形成;该化合物对罗丹明B具有光催化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18.
铕(Ⅲ)与2,2′-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与谱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林娅 《稀土》2003,24(1):10-12
报道了铕离子 (Eu3+ )与 2 ,2′-联吡啶形成的配合物的制备 ,经过元素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 [Eu(bipy) 2 (H2 O) 4]Cl3(bipy:2 ,2′-联吡啶 ) ,并用红外光谱 (IR)、紫外光谱 (U V)、荧光光谱、二维核磁同核相关谱 (1 H- 1 HCOSY)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研究 ,并提出了此配合物的可能的立体构型  相似文献   

19.
稀土配合物掺杂二氧化硅凝胶的原位光声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n(Bipy)2Cl3·2H2O (Ln3+: Eu3+,Er3+;Bipy:2,2'-联吡啶)配合物掺杂的二氧化硅凝胶样品.首次采用光声光谱分析了配合物在凝胶中的形成.对于仅经室温陈化、干燥的两种配合物掺杂的湿凝胶样品,在配体吸收处光声强度相同;而经120℃热处理后的凝胶样品在配体吸收处的光声强度有明显差别.结合荧光和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未经适当的热处理过程,凝胶样品中稀土配合物尚不能形成.进一步据光声谱计算了凝胶样品中铒离子的电子云重叠参数和光声支量值,分析了稀土离子的配位环境和成键性质变化.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新试剂 5-(5-氰基-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 ( 5-CN-PADAT ),探讨了该试剂与Pd 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1.2 mol/L HClO4中,于室温下Pd 可与5-CN-PADAT反应,生成组成比为1∶1的紫红色稳定配合物。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86 nm 处,Pd的质量浓度在 0~1.2 μg/mL 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 A=1.110 ρ (μg/mL) + 0.008 6,相关系数r=0.999 9,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20 × 105 L · mol-1 · cm-1。反应在强酸介质中进行,大量常见金属离子及 1 250 倍的金,500 倍的锇,250 倍的银和铑,125 倍的铱和铂,75 倍的钌不干扰Pd的测定。方法应用于钯分子筛和钯-炭催化剂中Pd 的测定,结果与参考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 2.3% 和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